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社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谭日辉、吴祖平编著的这本《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引言。第二、三、四章主要是研究社会情绪、社会共识、社会行为意向与经济社会民生建设的关系,关注的重点是公众的物质民生。第五章重点研究社会心态与公众的政治文化民生,是物质民生基础上的精神民生,是民生建设的高级阶段。第六章分析了当前民生建设基础上社会心态的十大特征,突出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本书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得出了三点基本结论:一是社会情绪总体稳定,物质民生建设仍需大力加强;二是社会共识总体积极向上,精神民生开始凸显;三是社会价值观多元,政治文化民生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社会心态的理论研究

一 心态概念的产生

二 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剖析研究

三 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变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

四 分群体进行的社会心态研究

五 关于社会心态失衡对策的研究

 第三节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的关系研究

一 社会心态

二 民生建设

三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资料来源与样本介绍

一 样本量的确定

二 样本介绍

第二章 社会情绪与民生建设

 第一节 公众对社会的满意感与经济社会整体建设

一 公众对社会总体状况的满意感

二 公众对社会不同方面的满意感

三 公众对自身状态的满意度

四 公众对经济发展的满意度

五 公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

 第二节 社会安全感与平安北京建设

一 分项安全感

二 分项安全感的强度比较

 第三节 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 非正式网络的社会支持

二 正式制度的社会支持

 第四节 社会信任感与社会信任体系建设

一 社会系统信任感

二 人际信任感

 第五节 社会公平感与社会分配体系建设

一 公众对社会不公平的评价

二 公众应对不公平事件的行为倾向

三 公众对社会风险因素的判断

 第六节 公众的社会和谐稳定感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节 小结

一 社会情绪基调积极向上,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比较满意,社会安全感普遍比较高

二 社会支持感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意度比较高,总体上正式制度的支持远低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

三 社会公平、社会诚信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总体上远未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

第三章 关于民生建设的一些社会共识

 第一节 民生建设与中国梦

 第二节 公众眼中的社会问题

一 公众最担忧的社会问题是腐败问题

二 公众认为中国社会最应提倡诚信

三 公众最关注的是改善民生

 第三节 公众对民生问题的感受与评价

一 公众相对剥夺感较强

二 公众对地方政府满意度不高

三 公众社会态度评价偏低

 第四节 不同群体对民生建设的认知差异

一 公众视野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二 公众对干群关系的认知

三 公众对贫富差距的认识

 第五节 公众对新媒体传播与民生建设的认识

一 公众认同微博的积极影响

二 对网络“大V”公众认识全面

三 新媒体促进了公众的社会认同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社会行为意向与民生建设

 第一节 社会预期与民生建设

 第二节 社会矛盾与民生建设

一 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 社会矛盾的化解策略

 第三节 社会参与意愿与民生建设

 第四节 社会心理取向与民生建设

一 自我弱势群体定位

二 强迫性相对剥夺感

三 不利最小化追求

四 父母官依赖情结

五 法不责众的勇气

六 群体性精神趋同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公众价值观与政治文化民生建设

 第一节 公众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第二节 公众民主意识和政治监督意识增强

 第三节 公众更看重情感价值

 第四节 公众社会稳定意识较强

 第五节 公众生活动力积极向上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当前民生建设基础上的社会心态的特征、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十大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突出问题

一 相对剥夺感增强,全民弱势心理蔓延

二 新兴网络传媒助推易形成“两种极端”,影响社会稳定与团结

三 非利益相关群体心态失衡是社会不稳定的潜流,民生建设任重道远

四 民众的经济信心和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能够预测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倾向

 第三节 当前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基本结论

 一 社会情绪总体稳定,物质民生建设仍需大力加强

 二 社会共识总体上积极向上,精神民生开始凸显

 三 社会价值观多元,政治文化民生不容忽视

第八章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原则和建议

 第一节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发展,圆梦中华

二 适度预期,共创和谐

三 关注未来,关注教育

四 爱国为本,凝聚人心

五 廉政为民,诚信致富

六 扩大支持,缓解压力

七 公共参与,民主管理

八 媒体引导,共建价值

 第二节 加强民生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政策建议

一 保障民生需求,协调利益关系

二 加强社会建设,推动民生富裕、社会公正

三 将社会心态作为社会稳定预警的重要指标,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 通过分析社会心态的变化特点,及时检查政府工作和公共政策实施的成效

五 应着力加强民生领域的建设,引导人们形成合理预期

六 重视负面事件在风险沟通中的深远影响,开展网络舆情探索与干预工作

七 加强民生建设,关注“底线生存”,促进和谐发展

八 关注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及其他体制外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引导部分人群的不良行为倾向

九 引导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利益沟通,推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和谐关系

十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增强民生政策的落实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社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日辉//吴祖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6742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5047643
中图分类号 C912.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