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耕史记/家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甲子雨:春甲子雨地赤千时 秋甲子雨乐生两耳

夏甲子雨撑船入市 冬甲子雨牛羊冻死(天象气候农诀)

我出生在湘中宁乡偏西南与湘乡、湘潭搭界处“茶林寨”下的“茶塘冲”。“茶林寨”以漫山遍野的优质茶籽树、茶叶树(小茶籽)为名,盛产茶籽油(清油)。

“茶林寨”主峰坐西朝东,南峰称“茶籽坳”,北峰称“茶籽岭”。寨、岭、坳脚下躺着历代祖辈们辛勤劳作开辟修建起来的三片水稻梯田十五亩。三片梯田之间以三条“坝港子”(溪水渠)相连接,每片梯田顶端均修筑了一座“山塘”,三条“坝港子”随着梯田的逐渐汇集成一条。站在山上俯视:“山塘”衬托着弯曲而蜿蜒的田塍、港流,构成了一幅无比壮观的天然图画。这就是“茶塘冲”。

南坳、北岭向东延伸形成山涧峡谷口,为“茶塘冲”人道口。

峡谷之间沉睡着前人相继修筑起来的两座池塘,靠里面的池塘称“上茶塘”,人口处的这座池塘叫“下茶塘”。“下茶塘”的容水量是“上茶塘”的四到五倍,两座池塘的容水量能供给冲外“坳嘴弯”五十亩川田的用水。两座池塘之间修筑着三亩多的梯田,这里的梯田丘与丘之间有两米多高的田塍田坳衔接,祖辈们用石头和膏泥垒起的田塍田坳就像一堵墙,非常结实而牢固,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洗刷、大水冲击、山洪瀑发等等,却依然美丽无瑕地“微笑”在山涧。

我家在下茶塘的下面还有几亩川田,是我们家里的优质水稻田。冲里冲外共有三十亩水稻田,年年保证这“茶塘冲”人的生活温饱……

“茶塘冲”里住着七户人家:南坳脚下分东西对门住两户,中间梯田、池塘相隔;寨上山与山之间的山窝子里面住一户,此处称为“神居”;主寨脚下山正中凸出的“山粑粑”(小山)处住一户人家,此地是块“宝地”叫“蚌壳掀缝”;北岭山坡上住一户人家,以种红薯、小麦为生计;北岭脚下有一处宽敞的茅草坪,这里居住一户人家,坐北朝南,与主寨间的“长石板坡”相望。“长石板坡”的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水坑,雨大时山水从石板坡上直流而下,长年冲击形成了山溪上游尽头的一个大坑。这个坑大概有一丈多深,雨水大,坑便深了,滚落一些石头进去,坑又浅了。山溪的水直接流进“坝港子”里。“坝港子”弯弯曲曲地通到了“坳嘴弯”川田外的水库里,一路上给两边的水稻田供水。

这六户人家大都是茅草房,茅草房冬暖夏凉。他们都各自以靠山吃山的方式维持生活,没有水稻田,但是每户都有几片山茶林。他们把山间平坦的地方开垦出来,用作种植。刨薅山里肥沃的黑土及草皮子,在自家院子的地坪里或种植地的地里挖几个见方的大土坑,用石头和膏泥砌好四边的直壁,做成“沤凼坑”,把草皮、沃土、牲畜粪便放进“沤凼坑”里,担水淹盖住草皮土等。平时自家的生活废水都往里面倒,并且经常翻动使草皮土腐熟得快些,做成“沤凼粪”。这样的“沤凼粪”是山里人最好的种植肥料。他们用“沤凼粪”、牲畜粪和人的粪便来种菜、种红薯、种麦子(小麦)、种棉花、种麻;他们还养蚕、养蜂、养鸡、养猪、养兔等;用茶籽油(清油)、桐籽油(桐油)、木材、竹子、木炭等换米、盐、钱及日用品等维持生计。靠山吃饭也等于靠天吃饭,户户都过得非常简朴和节俭。

我家是在北岭山脚凸出来的小山边处,住着祖辈逐步建成的u字形的青瓦房,祖孙四代人一起生活。有正房、厢房、灶房、碾子房(碾磨房)、仓库房(储粮)、农具杂房、饲养牲畜房;另外,正房两侧各有一口“天井”,称“天井房”。共有十七间青瓦房(含两间“天井房”),两间茅草房。

东侧“天井房”供“堂客”们(女人们)做鞋、绣花、纺线、织布用,牵织布“经线”一般是在院子里牵,牵好卷起来再架到织布机上,自纺自织;“天井”里面放着一口大水缸,五六天换一次水,水缸里的水长年都是满满的,一般用于洒水、扫地、养花和给后院里的那一片麻土浇水,也是失火时的备用水。东侧“天井房”与“碾子房”相连。

P4-6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尾声

序言

关于《耕史记》

《耕史记》(原名《家》)的作者李異蘭,本名李新娥,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出生于山西太原向阳店军营,祖籍湖南宁乡。一九六三年跟随其母回到祖籍宁乡生活十七年,后于一九八○年回太原定居,并参加工作。

作者经历十七年的南方农村劳动生活,决定写一部南方农村劳动人民辛勤耕种、劳作的真实生活篇章。并以父辈的“家”的真实家境和所经历的真实劳动生活,编著了这部述说中国南方湘中劳动人民千年以来历代一年四季辛勤耕种、劳作的真实情景,号召人们传承历史,文明耕种、科学种植、勤俭节约和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这部《耕史记》(《家》)始于一九八六年开始写作,因工作繁忙,一九九一年完成初稿,后因作者失忆多年,原初稿丢失,多次寻失未果,一直未能出版此书。今年年初开始重著此书,现已完成编稿。

出版此书是作者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激励作者提笔重写此书。

作者:李異蘭

2014年9月17日

内容推荐

《耕史记》作者李异兰经历十七年的南方农村劳动生活,决定写部南方农村劳动人民辛勤耕种、劳作的真实生活篇章。并以父辈的“家”的真实家境和所经历的真实劳动生活,编著了这部述说中国南方湘中劳动人民千年以来历代一年四季辛勤耕种、劳作的真实情景;号召人们传承历史文明耕种、科学种植、勤俭节约和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编辑推荐

云雾萦绕绿茶丛 蜂盈飞舞白花茵

农家睦居一冲寨 茶园深处七仙营

这本《耕史记》原名为《家》,是李异兰的当代长篇小说作品。李異蘭于一九六三年跟随其母回到祖籍宁乡生活十七年,后于一九八○年回太原定居。本书就是这在十七年的农村生活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反映了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生活情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耕史记/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异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89087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505522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