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精)
内容
编辑推荐

2004年以来,南怀瑾先生在上海、海南等地对知识界、工商界、传媒界作过五次重要讲演,内容包括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走向,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代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商经济的关系,现代传媒业对社会和文化传播的责任,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品格修炼和读书养性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见解。这些演讲,浅显易懂,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是南先生一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及西方文化所得之精华返哺,体现了一位长者和智者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待。《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一书即是上述系列讲演的记录整理稿。

内容推荐

2004年至2006年间,南怀瑾先生旅止上海时,应多方邀请做了一系列讲演,《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即由讲演记录整理而成。讲演的听众有学者、官员、工商界人士、新闻传媒界人士等,话题也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比如,在工商业发展的社会,人为什么而赚钱,有了钱该怎么用;职业与事业有何区别;政治应该秉持什么原则;学问应该如何做;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什么,等等,其中对于教育,感慨尤多——当代教育该何去何从;年轻人当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能行走天下……几乎每一个话题,都牵出南师对于教育问题的忧心和思考,并不免感叹教育往往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南师想要告诉大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似千头万绪,东拉西扯,天马行空,其实无一不是在强调做任何行业、任何事情,都要有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只有这样,才能谈成就济天下、利苍生的大事业。先生的良苦用心,愿读者自能领会。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章 读书和工商文化

 第一讲

内容提要:今之学者为钱○读书的问题○计利应计

天下利○姜太公的生意经○管仲范蠡子贡○文化

与工商发展的论辩

 第二讲

内容提要:婚姻改变了家庭社会○无德而富贵的不

幸○独立人格的建立○用钱最难○认知科学兴起○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掀天揭地的奇才

 第三讲

内容提要:三生石的故事○曾子讲认知○能知之性

是什么○催眠与梦境○中国文字的妙○九问九答

第二章 大会计?

 第一讲

内容提要:原来名士真才少○不会数钱的人○谁会

当经理○大禹王的会计○孔子和会计○会计的历史

 第二讲

内容提要:西方的会计制度○收税员的本事○读书

无用论○明清的政治基础——会计○钱谷师爷——

会计师○唐朝大会计——刘晏

 第三讲

内容提要:宰相之材——大会计○宗教与信仰问题

○什么是文化○儿童读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

关系○年轻人该如何

第三章 人文问题

 第一讲

内容提要:背书要从小○你懂儒释道三家吗○古文

里的大学问○为自己读书吧○应酬应酬再应酬○你

读过《千字文》吗○说简体字

 第二讲

内容提要:什么才算事业○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

○新科技中国早研究了○赚了钱怎么用○孔子与中

国之道○帝王具备的三条件○苏东坡与欧阳修

 第三讲

内容提要:《大禹谟》说政治的最高原则○人性的

善恶问题○七情不是人性○心性修养入门工夫○五

种神仙

 第四讲

内容提要:朱元璋反对孟子○你会反省吗○你有忧

患意识吗○男女爱情不是爱○多欲的武帝○谁能做

到离情弃欲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管理

 第一讲

内容提要:令人忧心的教育○经师人师○见解超

越师父的人○什么是经济○民先富吗国先富吗○

政治的最高目标

 第二讲

内容提要:经济的八国联军○道家的经济思想○东

西方的时代人物○汉文帝如何提升经济○半壁江山

一纸书○领导者是关键○好领导重法治

 第三讲

内容提要:历史的教训○有智慧的历史人物○真正

为国为民的皇帝○武帝任用商人管财经○先均贫再

均富吧○暗中资“匪”的特务○暴发的部分社会

 第四讲

内容提要:快读古书○有品格又民主的老板○关于

《滕王阁序》○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告子篇》和

《尽心篇》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

 第一讲

内容提要:新闻媒体○新闻出版与文化教育○无

古不成今○上海的发展

 第二讲

内容提要:人贵自立○家谱与地方政治○抗战的岁

月○衣冠文物的影响力○新闻出版与道德

 第三讲

内容提要:文化宝库的钥匙○新闻的社会责任○说

考试○教育的精神○但得流传不在多○文字的影响

○文化人的人生目标○教育的目的○一本书○书刊

管制○善意建议恶意批评

 第四讲

内容提要:买票不进场○中国的封建和西方封建○

焚书坑儒管制有用吗○向前的路

试读章节

魏峰(班长):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国学大师南老师,这非常不容易,南老师从来不出来讲,但今天很给咱们同学面子。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南老师给我们作一场精彩的演讲!

南师:诸位先生,今天我是被逼出来的,这位班长(魏峰)很有办法,几次找到我的好朋友,逼我出来讲,害大家不远千里赶到上海来,很抱歉!因为我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可是今天要讲的题目,我现在还不知道。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不算高龄,也不算低龄了。对自己评价八个字,平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不是故意谦虚,是真的。

这几年,我在提倡儿童智慧开发的教育,大概诸位还不知道。一般人都认为我在提倡儿童读经运动,其实不是读经。因为我从小到现在,感觉到中国文化是个大问题,尤其是现在,文化没有根了,所以我提倡重新读书。在我的观念里头,现在三四十岁左右的人都没有希望了,文化要靠新的一代才行。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跟人类的文化(还不是世界的文化)合流,开展人类未来的前途,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在我的观念里,中国未来的前途关系人类的前途。

因为我自己是读古书出身的,对教育有个观感。我从小读古书是在家里读的,以前在家里读书叫私塾,请的老师都是清朝的遗老,有的是秀才、举人,甚至还有进士、榜眼。那个时候,这些老先生一边教书,一边感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听了就讨厌。等自己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也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到了五十岁以后,感叹更重了。到了六十岁,突然改变了,觉得大概千古以来大家都是这样感叹的。其实没有关系,我就告诉老前辈们,你不要担心,你我死了,明天太阳照样从东边上来,时代会演变得更好,不过观念不同,价值不同而已。

到了近一二十年又不对了,感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没有根了。要说接受西方文化,也没有好好接受,也不懂。事实上,西方文化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很好的参考。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因此,我这几年提倡小孩子们要读书,要背书。小孩子不背书没有用,当然不是背现在的书,现在的书背了没有用。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以我的经验,我今天还能和大家吹牛,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我这个还叫有学问啊?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十三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三次了。古书没有标点,我一边读一边圈点,每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不懂的地方拿给老师看,这样就会背来。以前我们读书叫读书,现在读书叫看书。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这样读下来,也圈点过了,就会记得住。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

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因此,我也感觉到有个重点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所以我常说,我在书上写的也有,几十年前就讲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对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果在座的有哪一位学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清朝以后的教科书找出来,对比研究,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今天编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讲句不好听的话,不屑一看。这个教育怎么办?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读书,为什么为自己读书?为自己的兴趣。我当年读书,的确是为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P3-5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本书整理自南怀瑾先生2004年至2006年间在上海的五次讲演记录。讲演的听众包括学者、官员、工商界人士、新闻传媒界人士等,话题也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在这些话题的背后,南先生始终抱持着大胸怀、大心愿。他提示人们反思:人为什么而赚钱,有了钱该怎么用?在工商业发展的社会,人生观很重要,用钱比赚钱要难得多。他提点会计只是门技术,而“大会计”,乃会计之大者,须“胸有经济,通达时务”,要有“计利须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目标和胸襟。谈政治的大原则,他推崇《大禹谟》中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说到做学问的道理,则援引子思在《中庸》中告诉人们的五个要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概括了中国文化的中心,等等。

南师的讲述,沿袭他拈提古今、深入浅出的一贯风格,讲演内容看似东拉西扯、天马行空,但当所有话题和问题纠集到一起,我们会发现,南师无一不是在强调做任何行业、任何事情,都有其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承担了这些责任才能成就济天下、利苍生的大事业,可谓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遵南师遗愿,对已在大陆出版过的简体字版作品进行重新整理和修订,陆续推出,力求贴近原讲原述,还原作品原貌。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一四年九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8023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039492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