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头条之作(9\17 1995-1996)/儿童文学创刊50年最精粹
内容
编辑推荐

《儿童文学》杂志于1963年由其青园中央和中国作家协芸其同创办。50年风雨,半世纪辉煌,无数作家从他的摇篮里出发,亿万读者在她的陪伴中成长!《儿童文学》纯正高雅,精品荟萃,浓缩了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精华。杂志月均发行量达100万份,被誉为“中国儿童灾学的一面旗帜”!《儿童文学》注重文学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每期刊有一篇“头条佳作”,或为引领风潮的力作,或为艺术精练的佳制,或是内涵丰富的名篇,本套丛书精中选精,粹中取粹,将50年来的“头条佳作”编汇成17册,献给中国儿童文学,献给所有9至99岁的公民!

薛涛所著的《头条之作(9\171995-1996)》收录2011年-2012年间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头条佳作,可读性与艺术性俱佳,既可以从中看到这些作品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领域里留下的印迹,又可以读到那些经过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精品力作。

内容推荐

《头条之作(9\171995-1996)》收录了1995年-1996年《儿童文学》杂志所刊登的头条文章,如薛涛的《海爸爸,蓝房子》、牧铃的《大白楼》、张玉清的《永恒的生命》。所选文章皆为儿童文学上乘佳作,适合全年龄阅读,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读者在享受精品阅读的同时,也会接受一定的身心洗礼。

目录

前言 《儿童文学》永远年轻

海爸爸,蓝房子

盲琴

老河沟的嫩崽

山彪

少女、丁香树和伞

失去的小溪

天堂之门

一路平安

大草地

种花人手记

马健挖坟

零高地

冬渔

苇塘班有支小唢呐

博识

冬天来看雪

牛犊

大白楼

劫持

奇遇穿山甲

山祭

永恒的生命

精短小说三篇

永远的老妖精

大海童谣(八则)

运河滩·少年·鹰

试读章节

海爸爸,蓝房子

◎薛涛

爸爸们临上船时,我们规规矩矩的,纷纷表示等他们再回来将变个新样子给他们看:再不捣蛋再不淘气再不抄作业再不气美术老师……把好话说绝了。

摩丁把肚子腆出好大,说:“得变得坚强些,争取不哭鼻子!”

皮蛋说:“算了吧摩丁,瞧你那大肚子!”

“嘿——”我们起哄了。摩丁眼圈儿发红差点又要哭了。

我们闹着闹着再回头看爸爸们时他们已经上船了。轮船“呜”的一声叫就离开了码头,爸爸们正朝我们挥手呢。我们蹦跳着挥手又露出不本分的模样。我们就盼着这一刻呢。我们又自由啦。妈妈们立刻感觉到了变化,可还来不及抓住我们,我们就逃了。

爸爸们出海勘探石油,什么时候回来我闹不清,可妈妈们能知道。一到时候个个把脸高兴得通红通红的。但皮蛋妈的脸是涂了红粉的。皮蛋说他妈妈早上一往脸上涂红粉保准爸爸的船中午就回来,最迟也迟不过下午。皮蛋的话回回应验。爸爸们回来时一身腥味,他们的手又咸又涩专捏我们的脸,我们烦透了。我们真盼他们去了就不再回来,永远也不回来才好呢。

反正现在一切都好办了。爸爸们的船出了海湾变成—了L个镶在水天交界。线上的黑点。皮蛋说:“我们得时刻监视他们。”

“对。”我说。

皮蛋想着点子。皮蛋一定有好点子。他是我们中最有点子的家伙,是我们把码头吵翻了天,才一致推举他做头儿的。

“用沙子垒个城堡插上旗子,我们藏在后面,用望远镜监视他们。”

“我同意。”

“同意!”

同意就赶快干。我们开始在沙滩上垒城堡。一个大城堡不久就垒出来了……我们在沙滩上尽情享受着爸爸不在时的自由自在。我们的望远镜里一直没有出现爸爸们的船。

爸爸们还不回来。我们有点想他们了。摩丁先说想爸爸的。接着大顺、帽盔也这么说。皮蛋放下望远镜,说:“什么也没看见。他们怎么啦?”

皮蛋妈涂了两个早晨的红粉了。按平时规律皮蛋爸该回来了。海湾外驶进一些无关的船只令我们一次次失望。我们心烦意乱地躺在城堡外面,谁都懒得去用那架没用的望远镜了。又是两天过去了。我们好像第一次忘记了疯忘记了玩,懂得了忧愁。

妈妈们去了港口,回来时那灰色的脸,带回来失望。皮蛋妈说:“快回来了。”我们欢呼着冲进城堡抢望远镜。

一艘破船由一艘轮船拖进海湾。那绝对不是爸爸们。爸爸们的那艘船漂亮多了。

两艘船靠在码头上了。码头上的人开始增多。摩丁说:“那里有妈妈,快看!”我们看了看,觉得热闹,就沿着沙粒奔跑。我们只想看看热闹。那里确实很热闹。不过那破船肯定不是爸爸们的,妈妈们肯定看错了。

船靠上码头,可那船上居然走下了我爸爸,而且只有我爸爸。没有皮蛋爸,没有大顺爸,没有……我和老妈跑上去抱住爸爸。

爸爸疲劳得—点力气都没有。我妈妈扶住他,他才没有倒下。爸爸怎么了?这时我发现我身后一片哭声。皮蛋、大顺、摩丁……他们分别被自己的妈妈抱住。她们脸上都流着眼泪。这时妈妈把我和我爸爸抱得更紧了。妈妈开始抽泣。

我和我的伙伴被这个场面弄蒙了。

“我爸爸呢?怎么还不回来?”摩丁从他妈妈怀里挣出来,趁人不注意跑上那艘残损的船。皮蛋也跟了上去。片刻,摩丁和皮蛋从船舱出来了。皮蛋说:“里面没有。里面着过火,黑洞洞的,一定出事了!”

这时我爸爸挺直身子,眨了眨红肿的眼睛说话了:

“孩子们……”

我爸爸停顿—下。伙伴们立刻把脸转向我爸爸。

“孩子们!你们的爸爸,他们……”

P1-3

序言

《儿童文学》永远年轻

◎李学谦

《儿童文学》创刊已经50周年了。50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时光,当年的小读者,现在大多已成花甲老人;当年散发油墨清香的创刊号,现在纸页已经发黄;当年参与创刊的叶圣陶、冰心、严文井、张天翼、金近等前辈作家已驾鹤西去,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和作品陪伴我们。回首《儿童文学》50年的历史,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怀念。

半个世纪的岁月可以使儿童成为老者,可以使一本新刊墨香散尽,但《儿童文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光雕刻之后,却变得更加容光焕发,更加年轻时尚,更加生机勃勃了。

《儿童文学》在创刊后的前几年中,是不定期出版的丛刊,从1963年10月创刊到1966上半年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刊,两年半的时间里,只出版了10期。而现在,《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生产基地。当年不定期出版的丛刊,已经成为定期出版的句刊,每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当年的杂志编辑部,已经升格为中少总社儿童文学中心,不仅出版杂志,而且出版图书。2012年儿童文学中心出版新书66种,再版图书88种,新书再版率100%。若按品种计算,儿童文学中心图书单品种平均销量超过5万册。时下图书出版参与过度,选题过剩,单品种销量下降,儿童文学中心原创图书的强势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12年3月,《中国卡通》杂志并入儿童文学中心,同年10月全新改版,成为《儿童文学》杂志的漫画版。此举表明,中少总社将依托儿童文学原创图书,以丰厚的内容资源为基础,打造原创动漫产业链。目前,改版后的《中国卡通》月发行量已由原来的10多万册跃升至40余万册;根据幻想小说《萝铃的魔力》创编的同名漫画书一个月内加印到6万册。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儿童文学中心丰厚的内容资源,将衍生成更多的文化产品,《儿童文学》将完成产品生产向产业经营的华丽转身。

50年过去,《儿童文学》从一本杂志发展成为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生产基地,一棵树苗衍生成了一片森林,期间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我从出版人的角度看,有这样几点弥足珍贵。

一是始终高举纯文学的旗帜。到底什么是纯正的儿童文学,我不敢妄下判断。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关于儿童文学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恐怕要回到儿童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中去。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出现,都是与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对儿童作为独立群体而不是成人附庸的发现,离开了现代儿童观的建立,离开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盼,就不会有儿童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在19世纪末中国儿童文学刚刚萌芽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梁启超的呼吁:“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小说”;在叶圣陶开中国童话创作之先河的《稻草人》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上世纪20年代,儿童在黑暗现实中深感自身弱小的无助与无奈。儿童文学出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总是要对儿童成长和社会进步有些担当的,总是要为儿童精神世界的发育提供一些认识和审美上的帮助的。

《儿童文学》的发展,在于她坚守了这份担当。上世纪90年代初,纯文学面临商业化的严峻挑战,《儿童文学》月发行量也从57万份锐减到6万份。以徐德霞为主编的《儿童文学》编辑部,在这个艰难时刻选择了坚守。关于读者定位,他们坚信,《儿童文学》是办给爱读书的孩子看的。靠什么吸引读者?他们坚信,《儿童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纯文学、纯艺术,要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在喧嚣的商业化浪潮面前,徐德霞和她的团队保持了清醒和自信。因为有了这份坚守,《儿童文学》一路走来凯歌高奏,从月刊变为旬刊,从杂志扩展为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生产基地。

二是在开放中创新发展。文学来源于生活,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也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纯文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看来,有这样几点变化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是儿童群体自身的变化。市场经济是对人的解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束缚不断被打破,人的自立性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儿童的权利和尊严受到进一步的尊重,童年的独立价值被进一步认可,现代儿童观得以进一步确立: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儿童本位”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主流价值观。其次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信息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除非受到成人管束,儿童分享信息的机会,与成人是平等的。事实上,对于初中以上的少年,成人对他们在接触信息方面的管束,往往是徒劳的。成人由于信息占有优势而拥有的话语权受到极大挑战,平等对话成为儿童对作家和作品的内在要求。其三,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大量引进,不仅在创作理念、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文本样式等方面对作家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儿童的阅读品位、阅读兴趣和欣赏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四,数字出版的出现,使儿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以碎片化、娱乐性为主要特点的“轻阅读”在儿童中占有很大市场。

《儿童文学》在高举纯文学旗帜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应对变化,坚守而不僵化,与时俱进而不故步自封,遵循文学和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律,拓展了出版范围。在《儿童文学》大家族中,既有《儿童文学》杂志的“经典”版,也有“选萃”和“时尚”版;既有以成熟作家为主,凸显纯文学风格的“金牌作家书系”,也有以青年作家为主,适合儿童“轻阅读”需求的“淘·乐·酷书系”,还有为少年作者量身打造的“阳光书吧”:既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也有幻想题材的作品;既有适合经典阅读的文字书,也有适合“读图时代”的漫画书。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中,《儿童文学》不断地发展着自己,始终引领着儿童文学的潮流。

三是在与作者、读者的交流互动中保持活力。一本好的刊物,不会是编辑部关门办刊的产物,必定是各种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其中,作者和读者是最重要的资源,经营好作者、读者两种资源,比在办公室里做好案头编辑工作更为重要。作者是原创儿童文学的播种者,读者是原创儿童文学生长的土壤,只有悉心耕耘,才能培育出欣欣向荣的原创儿童文学之林。

在作者队伍建设上,《儿童文学》是不遗余力的。《儿童文学》坚持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来稿,无论作者是已经成名的大作家,还是初出茅庐的业余作者,一律以稿件的内容和艺术品质作为取舍标准。《儿童文学》十分注意发现文学新人。对于有潜质的新人新作,编辑指导作者反复打磨修改,力求精益求精。《萝铃的魔力》是编辑在大量的投稿中发现的,作者陈柳环在此之前从未发表过任何作品。经过多次修改,《萝铃的魔力》一炮打响,到2013年3月,同名系列图书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儿童文学》先后举办了3期青年作家讲习班,两期短训班,还定期组织评选“十大青年金作家”。《儿童文学》还十分注重培养小作家,在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建立了小作家分会,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在刊物上开设栏目为他们发表作品。几十年如一日,《儿童文学》团结和打造了一个多达500余人、“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作家作者集群。

在读者群的维护上,《儿童文学》匠心独运,除了在刊物上开设与读者互动的“读编往来”、“三地书”、“你来我往”等栏目外,还在百度网上组建了“儿童文学吧”。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儿童文学》的读者交流读书体会,相互推荐图书,对《儿童文学》欣赏品评,也不时“拍砖”。截至2013年3月中旬,“儿童文学吧”发帖数已超过65万篇。所有编辑都会羡慕这样一种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刊物人气想不旺盛都难。

《儿童文学》创刊已经50周年了,几代编辑和出版人坚守纯文学理念,在开放中创新发展,使《儿童文学》从一本杂志发展成为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生产基地。但《儿童文学》的发展成果并不仅仅属于编辑和出版人,没有几代作家和读者的倾力扶持,无从成就《儿童文学》今天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属于所有为她写作的作家,属于一代又一代精心呵护她的读者,属于养育她的文学沃土。所以在《儿童文学》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儿童文学>头条》这套丛书,将50年来每本刊物的头篇之作,也是一本刊物中最精华部分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深深植根于祖国文学沃土的《儿童文学》,将永远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儿童文学》这片园地上耕耘,如沐春风。在这里播撒文字,就像扬起一串串音符,有阳光照耀着,有春风吹佛着,那些音符就会组合成乐曲,组合成歌。

——金波(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在《儿童文学》的关怀支持下,我一直在文学的山峰上攀登着,或许我会登得更高,但无论什么时候,《儿童文学》都是我的大本营,我将永远从这里得到精神的补给和慰藉。

——杨老黑(儿童文学作家)

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是位于平行世界中某时某地的永无岛。童年的结尾,青春的尾巴,各种各样的更新换代,我们无法抗拒老天爷赋予我们长大的使命。我想,在我们逃避长大的时候,会有个女巫,戴着高帽子,从森林深处驾着一辆吱嘎作响的马车而来,然后……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

那个名叫《儿童文学》的女巫,她的马车从未止步,为了带我们去真正属于我们的永无岛!

——盛李园(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学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头条之作(9\17 1995-1996)/儿童文学创刊50年最精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11520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3147562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