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洲主编的《西北民族论丛(第10辑)》是以“西北民族”为研究对象,重点是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
西北民族研究虽然仅是对西北地域的各个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尤为重大。
图书 | 西北民族论丛(第10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伟洲主编的《西北民族论丛(第10辑)》是以“西北民族”为研究对象,重点是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 西北民族研究虽然仅是对西北地域的各个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尤为重大。 目录 特稿: 试论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和印度的粟特商人 佛教的尊崇、排斥与民族边界——以十六国北朝时期为中心 南北朝时期租赁业初探 隋唐时期入华中亚胡人的职业阶层与活动舞台——以长安为中心 丝绸之路与唐代入竺求法新罗僧 使者往来与唐代东亚三国的文化交流——以新发现的墓志资料为中心 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历史及其文化 敦煌古藏文文书所见多康地区部分吐蕃地名考释 回鹘的功德思想及其渊源初探 蒙古经略西夏诸役新考 论张荫棠藏事革新中的“藏俗改良” 中国古代“和亲”类型及相关问题新论 东干人在中亚和谐发展模式探析 河南蒙古族的“藏化”与族群认同的变迁 另一种宗教史——小经文献《胡门家传史》与汉文著述比较略探 喀什传统茶馆及其功能 关于新疆历史地理和人文研究的俄文论著试析 加拿大社会文化心态的多面观 马长寿先生与中央博物院(中) 约瑟夫·弗莱彻教授的蒙古史、满族史研究 族性与认同——南北朝时期作为佛教艺术供养人的北方游牧民 附录一 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附录二 第十三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纪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北民族论丛(第10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伟洲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周伟洲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539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6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4 |
CIP核字 | 2014306677 |
中图分类号 | K280.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