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城--名士风流古今谈/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从靖江王府的第三代开始,靖江王与宗室之间的关系慢慢有了变化。一个家庭子孙多了,总会出现一两个品行不佳者。朱佐敬在位时,他的叔叔朱赞亿和他的兄弟朱佐敏就是这样的例子。朱赞亿是朱赞仪最小的兄弟,朱佐敬刚登上王位时还只是一个七岁孩童,朱赞亿已是二十一岁的青年了;他并没有把新嗣位的靖江王放在眼里,平时我行我素,吃喝嫖赌,逞强斗凶,无所不为。明朝有规定,凡四品以上的官员不能参与经商,而朱赞亿却偏偏逆其道而行之,专门向那些贫苦老百姓放高利贷,如百姓到期还不起钱,他就强抢人家的妻子和女儿,或者逼迫借债人出卖祖宅来偿还。结果是弄得天怒人怨,最终惊动了广西的地方官,朝廷派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广西地方官以及宗人府等在广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情况属实,吕震于是上奏朝廷要求严办。

永乐十年(1412)二月,朝廷颁下圣旨,严厉斥责了朱赞亿:“监察御史言尔交通卫卒,以钱贷民,多取利息,至系人妻孥,逼胁鬻居,以偿所负。古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国家旧制,四品以上,官不得与民争利,汝宗室之亲,乃恣肆如此乎?果尔所为,则赴京面陈;若左右小人假尔名为之,即械送京师。”这道圣旨一下,朱赞亿慌了神,连忙上书为自己辩护,把罪行都推到自己身边随从的身上,再加上自己兄弟为其开脱,这才把事情掩盖过去。

朱赞亿因这次的教训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他又故态复萌。所犯罪行比放高利贷更加严重:杀人、藏匿罪犯、散布妖术等,可以说是一条比一条严重。永乐十三年(1415)十一月,朝廷对朱赞亿作出了严厉的惩罚:“靖江九辅国将军赞亿有罪,免。初,赞亿召护卫老卒赵孜为符咒事,怒其来迟,槌杀之;又纵家人走马蹴伤司狱沈兴;又私匿桂林军民毕道清等,在府传授妖术,妄言祸福。事觉,法司当以死,命免官泗州为民。”朱赞亿被剥夺了爵位,流放泗州。这,也是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应付的代价。

朱赞亿受到了惩罚,这才勉强阻止住了靖江王府宗室之间的分裂苗头。但好景不长,朱佐敬与他的兄弟朱佐敏之间的矛盾又日益突显,兄弟两人迅速交恶,互相上书朝廷。总之,所奏内容不论真假,都成为他们捏造事实、攻讦对方的借口。正统五年(1440)四月,先是靖江王朱佐敬与他弟弟奉国将军朱佐敏互相上奏攻击对方,皇帝令总兵官安远侯柳溥会同巡按监察御史、三司官核实。柳溥等人查明双方的上奏内容虚实各半,皇帝就命令靖江王朱佐敬与他弟弟奉国将军朱佐敏暂且不追究,乃令张信等人到京接受审问。八月,靖江王朱佐敬与其弟奉国将军朱佐敏互相上奏攻击对方贪污荒淫行不法之事。皇帝下诏逮捕了他们的府属及内使到京城,下诏太师英国公张辅等人核查验证。后来,张辅等人上奏,查明情况大多属实,并且请求逮捕朱佐敬等人进行审问。但明英宗念及宗室之情,只是下旨训斥了一下兄弟俩,没有多加惩罚。不料,兄弟俩的斗争不仅没有稍事收敛,反而越来越激烈。十一月,朝廷颁下旨意,再次训斥朱佐敬和朱佐敏。

朝廷的训诫对朱佐敬和朱佐敏两兄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朱佐敏甚至还置祖训不准藩王别支宗室越过藩王擅自上书朝廷、藩王别支宗室必须听从藩王命令、依附于藩王等规定于不顾,多次上书朝廷,还想亲自到北京面圣,诬陷靖江王朱佐敬。正统六年(1441)三月,英宗皇帝颁下敕令,告诫朱佐敬,敦促他善待兄弟,与兄弟和睦相处。同时,还颁敕令给朱佐敏和辅国将军朱赞俨等,告诫他们必须尊重靖江王,以靖江王为尊,不可再胡作非为,亦不准随便上京状告靖江王,否则以祖宗之法伺候。

然而,朝廷的警告并不能阻止靖江王宗室之间的内斗。只不过朱佐敬靖江王的身份比朱佐敏奉国将军的身份要高得多,所以他能够在后来的几年中屡屡上书状告朱佐敏及与其沆瀣一气的其他宗室,致使他们受到朝廷的屡屡重责;而朱佐敏却也因此收敛了很多,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朱佐敬和朱佐敏两兄弟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朱佐敬四十多岁时才停止了与朱佐敏的互相攻讦,兄弟之间的交恶告一段落,互相之间的来往慢慢多了起来,王府与宗亲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朱佐敬与朱佐敏之间的争斗牵连了靖江王府的众多宗亲,也波及桂林的广大平民百姓。这种王府内部的矛盾斗争,也给广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广西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王府内部的重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王朝的衰败迹象,事实也正如此:正统年间爆发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严重损害了明朝的根基,明朝开始由盛转衰;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衰败。

朱佐敬薨逝于成化五年(1469)六月二十三日,终年六十六岁,谥号庄简,因其世子先逝,由其世孙朱规裕袭位。因朱规裕的父亲朱相承死后被追封为靖江王,所以朱规裕实际上为第五代靖江王。P38-40

后记

这是我第二本有关王城历史的小书。第一本小书以学术专著的形式于2013年1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题为《绥服远人:清帝国治理广西的教化策略》。该书详细梳理了清王朝文教治桂的历史过程。由于王城在清王朝文教治桂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书中曾多处涉及王城的历史,这应该是我对王城历史的片段认识吧!2011年周长山教授委托我围绕著名的历史人物,编写一本以王城历史为题材的历史普及读物,我欣然应许。一则是自己想通过写作,了解王城更为全面的历史,二则是想通过普及读物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王城的历史。

因为我先前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原计划一年时间即可这本小书的初稿。但是,2012年初我因赴英国访学,只好将书稿委托给我的两位学生吴峣松和黎黔参与编写。全书的分工如下:前言由我撰写;第一章与第二章由黎黔编写;第三章由我与吴晓松共同编写;第四章由吴峣松编写,最后由我和吴峣松通校全文。由于多人参与写作,又不在一地,所以写作进度大受影响,加上这两年一直忙于象牙塔内的学术研究,致使这本普及读物一拖再拖,最后延至今日出版。

尽管这本小书因作者自身的原因而不断拖延出版,但是作为该书的策划者与整个王城历史系列丛书的组织者——周长山教授始终以最大的耐心与热情支持着该书的写作与出版,因此他是我们最先、也是最需要感谢的学者。其次需要感谢的则是本书的责编,他们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加工。

徐毅

2015年2月于桂林会仙路寓所

目录

前言

古代风流人物

第一章 唐宋时期的独秀名士——广西文化事业的奠基者

 第一节 颜延之:文教事业开拓者

 第二节 李昌崾:文教之风的开创者

 第三节 曹邺:桂诗始祖

 第四节 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章 明代靖江王府的人事变迁

 第一节 明代靖江王府的历史开拓者

朱守谦:靖江王府的缔造者

朱佐敬:六朝王爷

朱亨嘉:明末监国

朱亨堙:生不逢时的末代靖江王

徐霞客:中国地理鼻祖

孔有德:纵焚靖江王府的元凶

 第二节 南明的殉道者

瞿式耜:明朝忠臣

李定国:抗清英雄

朱由榔:最后一位大明皇帝

第三章 清代广西贡院走出来的风流名士(止于1840年)

 第一节 清代循吏与广西贡院

卢易:第一任广西提调学政

马雄镇:克笃忠贞、大兴文教

王如辰:清初广西文教事业奠基者

陆祚藩:让广西“文风丕振”

陆绍琦:“从来第一学政”

 第二节 从广西贡院中走出来的杰出人才

谢济世:铁面御史

陈宏谋:“芳同桂岭长”

朱若炳:荣祖思苍生

陈继昌:三元及第

近代风流名士

第四章 近代以来广西贡院转型中的精英

 第一节 晚清广西贡院的辉煌

龙启瑞:晚清第一位状元

于建章:广西历史上的最后一位榜眼

张建勋:广西晚清第二位状元

刘福姚:广西历史上的末代状元

 第二节 晚清未竟事功的维新变革

康有为:旅桂维新领袖

龙泽厚:桂林维新人士的杰出代表

 第三节 近代民主志士的革命大讲堂

孙中山:旅桂革命领袖

黄蓟:见证桂林王城历史变迁的革命志士

李宗仁:新桂系领袖

白崇禧:新桂系领袖

 第四节 广西近代新式教育的摇篮

谢顺慈:著名书法家

李天佐:一生为教育

帅础坚:西画传入广西的开拓者

唐现之:著名教育家

徐悲鸿:旅桂著名画家

参考文献

 一、正史类

 二、文集、笔记、碑刻、资料集

 三、古今地方志

 四、近人著作

后记

序言

靖江王城是桂林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它是桂林的城中之城,更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缩影。走进了靖江王城,就走进了桂林的历史文化之门。桂林靖江王城有两条十分明晰的历史主线:作为政治历史的主线,这里曾是元代元顺帝妥懂帖睦尔的潜邸、明代的靖江王府、南明皇城、孙中山北伐驻节处及广西省政府所在地;作为文化教育的主线,这里有南朝的读书岩、唐代的宣尼庙、清代的贡院、解放后的军政大学及广西师范大学,由此形成了靖江王城的三大文化传统:其一是以南朝颜延之读书岩开创的王城修身文化传统;其二是唐朝李昌蠖在独秀峰开办的广西第一所府学开创了王城教育文化传统;其三是清朝变王府为广西举行乡试考举人的贡院开创的王城科举文化传统。这一切使靖江王城成为桂林当之无愧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靖江王城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的精神家园。在广西师范大学80年的办学中曾两次入驻靖江王城:第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1月从贵州平越迁回桂林,因六合路校舍毁于战火,借靖江王城广西省政府办学。第二次是院系调整后,1954年7月,新组建的广西师范学院按照中央的决定,将所在的将军桥校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特科学校所在的靖江王城对调。从此,广西师范大学与靖江王城融为一体,靖江王城的文物得到完好的保护。办学,使王城融王府、书院、大学于一体;办学,保护和发展了王城文化。可以说,靖江王城与广西师范大学相映生辉、相得益彰:靖江王城如果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就会被淹没在了无生气的古迹之中;广西师范大学如果没有靖江王城,深厚悠久的文脉就会被割断。而靖江王城因为有了广西师范大学在这里办学,不仅增强了现代性和青春活力,且被赋予了博雅的文化内涵;广西师范大学亦因为有了靖江王城这座独具特色的王府校园,不仅丰厚了办学及教育的底蕴,而且拥有了学校的独特标志,成为20万师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靖江王城应坚持“历史·文化·旅游·教育”的基本定位。靖江王城作为一所千年王府的大学校园,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应适当保留教育功能,彰显国家文物、高等学校、著名景区三者合一的独特性,实现历史文化、人才培养与旅游建设的和谐发展。这就应坚持“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四位一体的基本定位:所谓历史是指自南朝颜延之在独秀峰下开创读书岩以来已有的1500年的历史,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历史绵延的特性;所谓文化是指靖江王城经历了南朝读书文化、唐代庠学文化、明代藩王文化、清代贡院文化、北伐革命文化……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文化深厚的特性;所谓教育是指靖江王城本来就是办学圣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教育悠远的特性;所谓旅游是指靖江王城作为一个国家4A级景区,具有吸引游客的诸多独特要素,如作为自然景观的独秀峰,作为人文景观的200多处摩崖石刻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等,这使靖江王城具有了“阅尽王城知桂林”的旅游浓缩的特性。

令我高兴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一批专家对这一切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研究。“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正是这一研究的成果。它将不仅呈现出我们所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靖江王城的一切,而且将展示出靖江王城集王家气派和书香风范于一身的独特气质。

正值广西师范大学80年校庆之际,在我看来,校庆的第一要务是“知根、植根、育根”,只有“知根”,才能“植对根”,也才能“育好根”。这就需要研究学校的历史,研究我们所在的靖江王城的历史。

更希望下一步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把靖江王城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让千古文脉在广西人才培养中薪火相传。

内容推荐

徐毅、吴峣松、黎黔编著的这本《王城--名士风流古今谈》以时间为轴,围绕桂林王城历代知名历史人物,讲述了他们对广西社会文化建设乃至中国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对人们了解桂林王城的历史文化知识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编辑推荐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发展的,千年的桂林王城,从一开始以流放文化为基本形式传播中原先进文化,转变成明代西南的政治中心,再到清代为国求贤的文化地理坐标,进而发展成为宣传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大讲堂,在功能上经历了多次的转变。每一次历史性的大转变背后都离不开无数历史人物的贡献。因此,若要真正揭示王城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唯有从其背后的历史人物入手。《王城--名士风流古今谈》是编者徐毅、吴峣松、黎黔一部以编年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而揭示桂林王城千年发展脉络的小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城--名士风流古今谈/靖江王城历史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毅,吴峣松,黎黔编
译者
编者 徐毅//吴峣松//黎黔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64811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5061754
中图分类号 K820.867.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