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道才传(奠基者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志益著的《张道才传(奠基者之路)》除了回忆张道才当年艰苦卓绝的创业故事外,还到新昌巧英乡雪头村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地,采访了当地的乡村干部和专家教授,搜集了大量有关张道才先生的创业素材,并对张道才先生创业思想、管理经验进行了挖掘、阐述,旨在推动企业发展的智慧和方法提供借鉴。

内容推荐

黄志益著的《张道才传(奠基者之路)》主要记叙了三花总裁——张道才走过的六十年人生道路。从张道才的个人成长史,到他带领三花,经历发展困惑,由弱到强的奋斗历史,多个方面记录了他对于企业管理的体悟以及他在岁月中沉淀下的宝贵人生智慧。

目录

目前 中国企业家中的“常青树”

引章 三花馨香

第一章 大山之子

 山村细心坑

 苦乐年华

 呕血西安火车站

 “飞鸽”牌变成“永久”牌

第二章 重任在肩

 “儿子”与“女婿”谁来当家

 千年古刹当学生

 一张条子的沉思

 重塑制冷队伍

 延伸阅读:道才——人才

第三章 沉稳运筹

 第一桶金

 打造“四通换向阀”

 营销策略

第四章 人才为本

 人才的甄别

 “企业是树,人才是根”

 引进培养领军人才

 “知本至上”用人才

 延伸阅读:400万引进一个人才

第五章 管理无边

 牵住“牛鼻子”

 首创“目标成本”承包制

 寻找突破口:“贯标”

 烧毁1790只真空电磁阀

 “向零缺陷努力”

第六章 改革传奇

 从厂长承包制起步

 初涉股份合作制改造

 外向型股份制集团化

 三花股份成功上市

 从“小舢舨”到“航空母舰”

 延伸阅读:新昌制冷配件集团公司发展思路之我见

第七章 技术领先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储备核心技术

 工艺创新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大会

 延伸阅读:

三花:从拼成本到拼技术

通过专注、领先的技术,引领世界行业发展潮流

第八章 文化为根

 文化的设计者

 简明的口号深刻的内涵

 永远盛开的“三花”

 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

 提升优秀企业文化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第九章 博弈之战

 三花、兰柯争霸战

 从携手丹佛斯到挺进美国

 并购亚威科集团

 延伸阅读:三花控股:8个月并购博弈战

第十章 新的天地

 多元化的战略思考

 汽零,三花造

 闪失的“光电信息产业”

 涉足房地产

 以钱博钱

第十一章 再创辉煌

 三花中央研究院领航

 谋转型发力新能源

 大漠崛起的“三花绿色太阳城”

 方兴未艾的三大新建工业园

 向未来延伸的三花路

 不是尾声

 延伸阅读:

大漠“逐日”,三花谋转型

三花集团:产业布局着眼长远

附录一 张道才主要荣誉

附录二 三花控股集团(1984—2013)三十年发展主要经济数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新昌县的版图中,东部山区有这么一个绿点,天台山、四明山余脉逶迤盘伏,在这里交会,形成了座溪岗、大尖山、十八曲岭等诸多大山;绿是两条无形的手臂,托起这块“聚宝盆”似的土地,风水形胜,皆出于此。先天的山灵水秀,后天的锦上添花,这就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巧英乡。

巧英乡北面有一个山湾,叫下雪头村。据明万历《新昌县志》载:其地阴寒多雪,山中溪流盘绕,谓之“雪溪”。又因地处黄泽江源头,故名“雪头”。雪头按水流高低,分上雪头和下雪头两村。在离下雪头不远处,有一个名叫“细心坑”的山岙,古称“细深坑”。村因山间小溪流过村中而得名。全村坐落于鳌坑湾中。村庄两侧的飞凤山和金鸡山,就像慈祥的父亲,护佑着繁衍生息的子民。夏日里,满山摇曳的毛竹林,给山村带来阵阵清凉;冬天能挡住高空的寒流,为村民带来几分温暖。村口还有高大而古老的生枫香树7株。人们说,这是难得的宝地。

窄窄的村道中间,就是汩汩流淌的坑水。溪坑并不宽,但很深,它从村东的鳌坑湾悠然而下,在石缝间跌宕翻滚着,穿过毛竹林,淌过一户户人家,很快就在村口流人巧英水库。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是亲人一起团聚或生活的地方……

然而,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张道才有两个家:一个在雪头下村,一个在离雪头村约8华里的细心坑村。

巧英乡的雪头村(原为雪溪乡雪头下村)是张道才的出生地,是他生身父母的家。1950年2月19日,他出生在这户农民的家里。生父董保兴,世居于此;生母张凝香,是邻村细心坑村人。他排行第三,有一个姐姐和哥哥,因为哥哥名为“董财仁”,他就名叫“小财仁”。三岁前的他一直生活在这个家。

巧英乡的细心坑(原莒根乡细心坑村),是道才的第二个家,是他成长、受教育和结婚生子的家。1952年上半年,他虚岁3岁时,来到了细心坑,给亲舅舅做儿子,以续张氏香火。按照张氏排行,他为张氏第三十三世孙,系“道”字辈。而在雪头按董氏排行却是“财”字辈,所以在改取姓名时,为兼顾两家关系,各取排行一字而为名,即姓张名道财,隐喻张、董两家血脉相连之意。

他的养父张贵金,也是依靠耕种为生的农民;养母俞唐娥是原三坑乡上三坑村(现为巧英乡上三坑村)人。其实三坑乡和莒根乡在新中国建立前是同一个乡,即五中乡,土改时期分为两个乡后,紧邻三坑东面的几个村归属三坑乡;与莒根相近的村归属莒根乡管辖。

养父张贵金是张道才的嫡亲舅舅,舅母俞唐娥一直没有生育。古有“养子防老,积谷防饥”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说法,在农村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靠劳动力挣工分的年代,对男孩子的期盼更显重要。可是真要挑选一个适合的孩子来抚养也非易事,按当时的族规,要领养一个儿子,必须从自己族中房派最近的同辈中选择或从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亲戚中寻找。于是乎,他们想到了雪头的姐夫家,因为姐夫有三个孩子,家中生活也困难,同姐夫、姐姐一商量,他俩欣然同意,答应将小儿子送给娘舅为儿。这一声爽快的应允,从此使两家的亲情得到更进一步的增进。

于是,张道才这个皮肤白皙、黑发浓密、活泼可爱、聪明乖巧的孩子,从3岁那年离开了生身父母和出生之地,来到了养父母之家,也就是娘舅之家,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眼见孩子日渐长大懂事,养父母终日喜笑颜开,因为有了这天伦之乐,更给家庭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氛;邻居也交口称赞这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养父张贵金家在新中国成立前虽有几亩薄田和一些山林、旱地,只能靠勤劳节俭过日子,建国后,土改时被划为下中农。养父性格幽默,会讲一些笑话,引人捧腹。同时他乐于交友,在村里人缘较好,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里多年的记工员。他生性乐观,喜唱绍剧,原是村里唱班的成员,嗓音宏亮,唱的是老生角色;后来因嗓子变得有些沙哑,又改唱大花脸,是村里业余剧团中的主要演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子里的绍剧团声播县内外,特别是宁海、奉化两地,遇到春节或喜庆之事,就有许多乡镇或村前来邀请演出,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演出的剧目都是整本传统大戏,如《岳传》中的《朱仙镇》《小商河》《风波亭》;汉朝的《汉光武闯潼关》;宋代的《狸猫换太子》等,可连演十余天不相雷同。

养母在土地改革时期做过妇女干部,她为人和善,能帮助村里妇女解决困难,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

道才养父的家庭在农村属于勤俭持家型,一年四季靠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的付出换回土地的回报,日子总算还过得去,比起一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衣不遮体的贫苦人家,应该是谢天谢地的了!

P013-015

序言

前言 中国企业家的“常青树”

三十多年的中国变革,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企业家。而张道才并不长的创业史多少有些神奇:他踩对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每一个点。而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市场博弈中,在大浪淘沙中倒下了,张道才的商业触觉无疑是非常敏锐的,这造就了他的一系列成功。

张道才,1950年4月生于新昌县的大山深处农户家庭,长大后砍过柴,种过地,办过厂,还当过民办教师。1979年,张道才应聘来到新昌县西郊公社农机厂,担任了供销科科长。1984年,张道才当选这家小厂的厂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1984年到1994年,是三花发展历史上的“创业基础期”。从“经营无产品,生产无设备,管理无人才”的基础起步,张道才带领大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全力开发冰箱用二位三通电磁阀这一主导产品,使企业年利润跨上了超过1000万元的台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1994年到2004年,是三花发展的“经营管理提高期”。张道才抓住国内空调市场机遇,以四通换向阀为第二代主导产品,狠抓产品质量,树立“三花”优质品牌,使企业年利润又跨上了超亿元的台阶,并走向了世界舞台。

2004年到2014年,是三花的“创新发展期”。张道才确立了三花的战略目标:从“成本领先”走向“技术领先”,从机械部品开发走向电子电控集成的系统开发。2013年底,三花实现销售13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亿元,拥有全球员工16000多人,已成为全球行业内领军企业。

一位智者说过,方向大于方法,只要方向对头,一步就够了。

这个“方向”,就是战略定位。

起步之初,张道才看到:企业要生存,关键在产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张道才确定了运输量小、精巧轻型、占用资源少的制冷配件作为产品定位。从冰箱铰链和干燥过滤器等简单产品开始,张道才做过很多制冷小产品,最后把眼光瞄在二位三通电磁阀这只产品上。二位三通电磁阀是冰箱用的功能性控制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当时国内基本依靠进口。时任海尔副厂长的杨绵绵女士告诫张道才:“这个产品金加工部件精度高,又有电子、电磁方面的技术匹配,技术含量很高啊,你这个小厂能行么?”张道才此时已下定决心,组织力量投人开发,通过近两年努力,实现了产品的质量可靠和批量供货,替代进口产品,为企业创造了超过1000万元的年利润。

1994年,新昌县制冷配件厂更名为“浙江三花集团”,张道才提出了“小商品、大市场;高科技,专业化”的经营战略。根据这一战略,三花又瞄准四通换向阀这只技术含量更高、被美国兰柯公司垄断了20多年的空调用控制部件,全力投入攻关,终于在1995年取得突破,自主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年技改扩产,迅速抢占市场。1996年,美国兰柯公司曾专程上门找到张道才和三花团队,要求以10倍溢价即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三花同类业务,却被张道才冷静地拒绝了。正当公司高层不少人为此惋惜时,张道才却通过十年磨一剑的专注努力,将美国兰柯在全球市场上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在2007年反向收购了美国兰柯的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到此时,三花高层和社会各方人士才恍然大悟,看懂张道才当初拒绝兰柯并购背后的大智慧和大决心。

到2004年,三花又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利润1.8亿元,比“创业基础期”期末增长了30倍和18倍!

然而,正当众人都为三花创业20年的辉煌业绩欢呼时,张道才却又在沉思新的挑战:三花只是以“成本领先”击败了国际竞争对手,但是还远远没有成为真正的行业巨头,三花必须以技术和品牌取胜,成为全球行业新的引领者。

因此,张道才又提出新的战略目标:从“成本领先”走向“技术领先”。一方面将三花主业继续延伸发展与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生产方式自动化改造和国际并购整合,巩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另一方面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投入电动车空调系统开发和绿色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的发展,储备企业发展后劲;争取在10年“创新发展期”内,经济效益至少翻两番,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这其中的核心,就是以“专注的经营理念,领先的技术追求”,指导三花真正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三花这艘航船,正在张道才所制定的战略指引下,驶向更广阔美好的蔚蓝大海。

在张道才的战略定位指导下,三花已经从新昌县城郊的乡镇制冷配件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行业内新的领军企业。让我们看以下这组意味深长的信息:

三花制冷、空调业务的主要客户群,有美国的开利、江森(特灵)约克、诺达、艾默生、葛德曼、雷诺克斯,欧洲的西门子、博世、米勒、伊莱克斯,日本的大金、松下、日立、三菱、东芝、夏普、富士通,韩国的LG、三星,中国国内的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等,都是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三花这一产业高于8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全球前20位的制冷、空调制造商。

三花汽车空调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为美国德尔福、伟世通,欧洲贝洱、法雷奥,日本三电、卡拉索尼克等,配套车系有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通用、福特、别克、尼桑、菲亚特、标致、现代、斯柯达、一汽神龙、奇瑞等系列。

2012年,三花以不高于5500万欧元收购了白色家电行业的全球核心部件企业德国亚维科集团,包括其全球市场、品牌及全部资产。亚维科主要从事洗碗机、洗衣机、咖啡机等家电系统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是米勒、西门子、伊莱克斯、博世等世界一线主机品牌的战略配套供应商,总部在德国,研发、销售和生产基地遍布德国、奥地利、捷克、波兰、墨西哥和中国,其中中国以外的员工有1000多人。通过并购后的技术、市场与品牌资源共享及融合,三花昂首进入了全球高端家电产品的配套范围。

2012年,三花以1000万美元并购美国R-Squared puckettTNC(简称R2公司),在北美设立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基地,直接供应美国开利、江森(特灵)、约克、诺达等世界一流客户。

2012年三花新型电子控制器以最优的技术性能胜出,在美国成功击败丹佛斯、艾默生,成为美国主要的一流客户新一代变频空调机型的中标解决方案,引领全球行业新发展。

2013年,国家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半年又推出APF值评价的变频空调新能效标准。三花新一代主导产品电子膨胀阀及其相关产品系列,是变频空调必需的核心部件,将迎来全球市场井喷增长机遇,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能源和环境效益。

截止2014年2月底,三花累计申报专利累计1602项,其中发明专利1024项,国外专利158项;获得授权专利687项,其中发明专利297项,同外专利57项。全公司共有科研人员800多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0多人,在华全职T作的海外资深专家12人,包括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资深通用院士、美国通用汽车空调顶尖技术专家、日本顶尖智控专家、松下原空调研究所所长等行业内一流研发精英;聘请了海内外兼职顾问26人;建立了“三花中央研究院”从事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产品的研发,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院士工作站,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和试验设备投入与国际一流客户同步,每年投入产品研究与技术改造资金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花,当之无愧的全球制冷控制行业领跑者!

在张道才的战略蓝图中,三花企业发展和产品技术进步都围绕“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宗旨而展开,这既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三花作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2010年初,张道才在各类战略性新项目中果断决策,投资以色列Helio Focus公司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世界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有碟式、塔式和槽式三大路线,其中碟式技术以空气和水为介质,以单个聚光碟为基本发电单元,通过两维向日跟踪和极高的聚光比,可实现接近30%的光热电转换率,占地面积少,并可以与燃煤电厂互补发电,有希望成为未来绿色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主流技术之一。张道才投资Helio Focus公司,看中的就是这家公司的研发产品定位和行业内顶尖的研发精英群体。作为中国第一家直接投资以色列的民营企业,三花获得了以色列方面的极大重视,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为此专门接见了张道才和三花团队,盛赞三花的投资是“具有战略性的远见”。

2012年5月,Helio Focus公司在以色列Rotem沙漠建成第一台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样机,标志该技术进入了产业化验证提高阶段。在此同时,三花也加快了该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示范推广,在光照充沛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建设的8碟示范样机,2013年10月已经竣工并开始运行验证。三花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果说战略是企业前进的航标,那么文化就是企业立业的根基。

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一样,张道才言传身教,亲自打造三花的文化内涵。创业伊始,张道才走南闯北,亲自跑市场、访客户,热心引进专业人才和顾问,并特别重视员工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办职校,送员工到各高校进修提高。这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中,称得上是领风气之先。

1994年,通过“基础期”的十年沉淀,张道才提炼出“管理之花,科技之花,人才之花”的“三花”内涵,提出“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三花作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三花精神,谆谆教诲“现场服务市场,内部服从外部”,沉下心来“练内功,打基础,抓管理,促提高”,狠抓产品质量十年不动摇。

2004年,张道才又提出“企业是树,人才是根;根有多深,树有多盛”的人才理念,倡导建设学习型企业,以人为本,持续创新,构筑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

2009年,张道才亲自主持编写《三花发展史》,记录下三花创业道路的雨雪风霜,传承“百年三花,基业常青”的不懈追求。

2010年,张道才将“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作为企业产品定位的根本,将“专注领先三花路,创新超越三花梦”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调,为三花文化注入新的价值和梦想。

身正为师,行高为范。张道才奠定的三花文化内涵,是三花人走遍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三花“常青树”枝繁叶茂的根基。  来吧,让我们一起经历这段三花烂漫的历程,以观众的姿态,来看张道才在全球制冷空调、家电汽车从自动控制向智能控制升级,从硬件为主向软硬件集成升级这个舞台上,展演更为精彩的好戏。

后记

本书写就付梓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盛夏预示着秋天的收获。这本书该在秋天收获的,那时正逢三花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庆典。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除了参加“三花创业史”座谈会,亲耳聆听张道才先生,回忆当年艰苦卓绝的创业故事外,还到新昌巧英乡雪头村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地,采访了当地的乡村干部和专家教授,搜集了大量有关张道才先生的创业素材,又多次翻阅了《三花发展史》,研读了张道才先生大量的内部讲话和资料,同时还参阅了许多见诸各地报刊,介绍张道才创业的有关文章。

本书在出版之际,我最应该感谢的是张道才先生本人,而且这种感谢还带着我的深深的崇敬。因为他的成功创业实践和精彩的理论成果,给我深深的启发和指引。确实,张道才先生的成功创业之路,为不同行业的经营者所敬佩,张道才先生在三十年创业实践中积累的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思想,推动企业发展的智慧和方法,很值得我们总结研究,也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自内心的感谢,促使着我在此向为本书提供帮助的同志深表敬意,其中特别不能忘怀的,是盛江和莫杨先生。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感谢三花集团老领导吕正勋、张长才、杨玉昌、陈庆阳、梅国富、张相庆、徐小德等的热心指导。厂史办的张小友、王锦景提供了大量资料,杨柳摄影广告公司提供了照片,给予大力支持。

为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书中还引述了部分见诸媒体的相关文章,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张道才先生成功的创业实践,激励着我们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探索企业家成长的路程还将会继续,鉴于作者的实际水平,本书对张道才先生创业思想、管理经验的挖掘、阐述等方面纰漏难免,语言也不够精练,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支持,企盼着您的关注。

夏天到了,秋天还会远么?硕果挂满枝头的美丽,已经呈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道才传(奠基者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志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812673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4
CIP核字 2014223037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60
18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