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姨婆的春夏秋冬
内容
编辑推荐

默音所著的《姨婆的春夏秋冬》是长篇小说。故事的背景从抗日时期的上海,一直延续到当下。作者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并运用回溯倒叙的手法,围绕着“姨婆”神秘的占卜能力,慢慢揭示了两代人的悲欢离合。八十年代上海人面对时代开放潮流冲击下的各种生存状态、抗日时期上海人面对民族危难各自的选择和应对,都被丰富地展现了出来。

内容推荐

默音所著的《姨婆的春夏秋冬》讲述:世纪交替的时刻,无处不在的瞬息“变化”被大肆称颂,极不负责任地允诺人们玫瑰色的生活前景。于是几乎所有人信心满满地奔着这变化而去,毫不吝惜地舍弃业已脆弱的宁静、平和、温情善意,希冀在物质生活的飚速丰盈中得到补偿。

也许你对城市昨日那破旧过、舒缓过的生活面目仍有依稀的记忆,也目睹过身边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得与失。短短十几年间,这座城市如何变化到面目全非,在面目全非的城市中,有的人飞速适应,有的人备受“怀乡”之苦,而更多的人是一边全力生存一边偶尔伤感念及“初心”。

目录

Summer 夏日惶惶

Autumn 弄堂里的哈姆雷特

Spring 春去春又回

Winter 空寂之城

试读章节

张方敏进弄堂也没下自行车,两条又长又结实的腿从热裤底下探出来,擦着地滑过去。她自以为车技高超,车把几乎撞进手捧饭碗在门口聊天的二号老太的怀里,老太惊得险些摔了碗,冲着张方敏的背影喊:心急慌忙,一点不像女小偎!

弄堂外的蝉声静了一静,又攒足了劲头似的哗然响起。

张方敏在六号门口轻盈地跳下车,一扭车把,连人带车往门内走。她已经瞥见自家门口的小饭桌上摆着四菜一汤:炒螺蛳,红烧带鱼,空心菜,扁尖冬瓜汤。肚子随之咕噜噜作响。这个点大多数弄堂人家都已经吃过午饭,张家照例要等她这个独生女从暑期英文加强班回来。她穿过六号楼下幽暗的走道,把车停在楼梯底下放杂物的位置。旁边是她家和楼下合用的厨房间,奇怪的是这会儿一个人也没有。厨房没有窗,二十五瓦裸灯泡幽幽地泛着光。

她甩掉汗津津的跑鞋和袜子上楼。赤裸的脚底接触到旧而干净的木头楼板,有种惬意的清凉。张方敏走得像猫一样轻。还没等她靠近关着的房门口。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人声,是个女人的尖嗓门。

张方敏把耳朵贴到门上,听见尖嗓门嚷道:你讲啊,我哪一点做得不够好,哪一点亏待过她!

爸妈又吵架了。要么是奶奶又挑了什么刺,要么是妈妈莫名地心头火起。张方敏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吵架其实不需要理由。她现在高二升高三,长大意味着麻木,所以张方敏放弃了进门的打算,重新蹑手蹑脚地下楼。看这架势还得吵一会儿,奶奶此时多半在隔壁弄堂搬弄儿媳的不是,这一招也厉害,武侠小说上叫做“隔山打牛”,毕竟妈妈就是从隔壁弄堂嫁过来的,那边有外婆、舅舅和其他熟人,奶奶的抱怨会以光速穿过巷尾,再透过一座座破败的两层楼折射回张家所在的弄堂。

奶奶和妈妈磕磕绊绊这么多年,要说起因还在张方敏身上。她本来叫张敏,等到报户口的时候,妈妈却说应该随她姓方。奶奶当然不干了。爸爸夹在他的母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最后说好吧各取一字,就叫张方敏好了。

张方敏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每当别人知道她的名字怎么写,总是心领神会地点头:哦,你爸爸姓张妈妈姓方对吧?

少女张方敏每逢这时就绝望地想,我的名字真是一点内涵也没有。

她出了六号向左拐,这条只有一个开口的弄堂呈倒过来的L字形,短的一端是九号到十一号。每个门牌号基本都住着一两户人家、老中少三代,当年父母辈的人一起经历“文革”和上山下乡,有些人直接弄堂内部联姻,也有人引进外援,像张爸娶了张妈。小一辈和张方敏年纪相仿的男女有六七个之多,他们念过同一所小学,如今分道扬镳,散落到高中、职校和技校。人的未来大致由学校决定,所以张家爸妈心里是不大看得起弄堂其他小孩的,毕竟张方敏读的是区重点,明年肯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张方敏没有此类等级观念,她最好的玩伴是住在九号的程勉。程勉比她大三岁,因为复读过,只比她高一级,刚从职校毕业。她过了拐角来到九号门口的时候,程勉的姨婆正在楼下厨房炒菜。九号的一楼大半是别人家的,被租给饭馆,门开在后马路上。靠弄堂的程家厨房贴着饭馆的后厨,像火炉一样热,张方敏很佩服程勉姨婆不怕热地站在这里。带点儿刺激的香气钻进张方敏的鼻孔,她看见锅里翻炒的是螺蛳肉和韭菜,肚子又叫了几声。

想到自家做好的饭菜摊在那里没人吃,她有点懊恼。老太太注意到她站在门外,扬声说:“小敏啊,勉在楼上。”

老太太讲上海话,“敏”和“勉”都被她含混地发成“米”的音。自打张方敏有记忆起,老太太就管她叫“小米”,管自家孩子叫“米”。老太太比她奶奶和外婆老多了,头发一根不剩地白了,也不染。但她的皮肤却没有多少褶子,皱纹浅浅的,老人斑也是淡淡的黄,散落在白皙的脸上。张方敏觉得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美女。

程勉据说是收养的孩子,也不知为什么,老太太教他管自己叫姨婆。

张方敏也跟着喊姨婆。其他同辈人都喊作“程勉姨婆”,她嫌长。

她叫了声姨婆,老太太侧转身子让出一条道,她挤过炙热的厨房,噌噌几步爬上程家的木头梯子。梯子又陡又窄,比张家的楼梯难走多了。七十多岁的姨婆每天在这里上上下下,简直是奇迹。

二楼的房门开着,明晃晃的天光从正对着房门的大窗照进来。夏天的正午,弄堂居民一般都会放下布帘或细竹帘遮蔽热气。程勉侧对着门,赤着上身坐在小板凳上,膝上搁着木头画板,正在那儿窸窸窣窣不知画着什么。他右手边靠窗的八仙桌上堆着各种漫画杂志和废弃的画稿,窗台外头是楼下饭店的屋顶。程家外婆在那儿摆了一堆种着花草的盆盆罐罐,是些张方敏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尤为显眼的是一丛丛茎叶挺拔的黄花,在烈日下不怕晒地昂着头。

张方敏径直走到挨着桌子的大床凉席上坐下。这是程勉姨婆的床。屋子太局促,三只叠放的樟木箱占据了八仙桌另一头的空隙,箱子旁边是五斗橱,这边的床尾有只黑漆雕花的巨大梳妆台。程勉的小床在进门的右手边。张方敏知道,他夏天不睡那儿,而是拉张竹床睡在外面屋顶上,图的是凉快。

张方敏说:“有画完的故事吗?给我看看。”

程勉吃了一惊,他太专注,这才发现屋里多了个人。他抬头看向高踞大床上的张方敏,她荡下来的小腿离他很近。程勉有点窘,起身拿了件白背心套上,打开落地电扇。“还没有。我在画一个新故事。”

张方敏隔着电扇呼呼的响声说:“上次那个呢?”

P2-5

书评(媒体评论)

默音这支神来之笔,饱含灵气,情思密织,细腻至微,柔中带刚,深入内心,直指人性,透过弥漫在上海里弄的烟火气,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大时代变迁,为我们认识人类这种特别有趣的生物,提供了血肉充沛而独一无二的范本。

——韩松

非常喜欢默音笔下的上海,在上世纪和这世纪中阎穿梭,熨帖,熟悉,温暖,残酷,还原我记忆中世纪末的城市模样。所有的人物都在她编织的命运里穿梭,这向来是默音的擅长。是微暗之火也好,是光明中的堕落也好,或许全都不过是上海马路上的一个转角。

——周嘉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姨婆的春夏秋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默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6542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507675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4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