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湾光复/1945中国记忆
内容
试读章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千百年来舟楫往返、血肉相连。当西方某些国家还处在部落群体状态的时候,中国中央政府就在台湾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但世界发展到17世纪初叶,中国还在封建社会的轨道上转圈,在农耕社会徘徊,而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舰,屡屡染指台湾,中国的不肖之徒也干些分裂的勾当。但是,祖国人民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斗争一天也未停止。

中国第一次收复台湾是1661年郑成功所为。郑成功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为南明小朝廷在台湾建立反清基地,在清朝中央政权已经建立、明朝气数已尽的情况下,他们的行动不过是前朝余音。郑成功本人仅是南明小朝廷下的一个将军,但他在侵略者面前代表的是中国,他认为外国人占领台湾是非法的,中国的领土应该归还给中国,苟利国家,义无反顾。他义正词严地对荷兰侵略者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佘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台湾在郑成功手中回归到中国,是千年不朽的伟业。英雄勿论出身,要看他的功绩;富贵不计财产,要看他代表的利益。一个人如果站在维护祖国利益的立场上,他也就高大了起来。如果没有郑成功从外国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就没有尔后的清政府统一台湾。在收复台湾的问题上,在祖国的利益上,郑成功不愧是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海峡两岸都受到称颂。

郑成功的伟业是从荷兰侵略者的手中收复台湾,而施琅的功绩则是统一了台湾,使台湾归入祖国的版图之内,并提议镇守台湾、管理台湾。和郑成功一样,施琅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施琅之后,为台湾回归而奋斗、而牺牲的两岸同胞不知凡几,他们有的率众搏杀,深入人心,青史留名;有的奋起一击,化为杜鹃,染红山崖。成也罢,败也罢,功名显赫也罢,默默无闻也罢,都是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们的英名都刻印在两岸人民的心中,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不达统一的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卢沟桥的炮声,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潮,也使收复台湾成为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1940年4月上旬,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五次大会上,福建籍参政员宋渊源,联合胡景伊、褚辅成、董必武、张澜、许德珩等26人,一起向大会提交了《策进台湾朝鲜革命使敌益速崩溃案》,主要内容是:既然中国与日本为交战国,就应马上宣布《马关条约》无效,并准备收复台湾。

1941年,一位叫斋藤的日本士兵在湖南参加作战,相隔一条河与中国部队对峙。一天,斋藤到小河边洗水果,装着水果的汽油桶不小心被水冲走,斋藤跟在后面追,却发现汽油桶漂向了对岸。这时,他看到对岸有个正在洗澡的中国兵,双方大吃一惊,因为都没带枪,谁也没法射击。洗澡的中国兵慢慢站起来,拾起汽油桶,取出水果咬了一口,然后向后面的树林退去。这个日本兵鬼使神差地用日语问了一句:“好吃吗?”没想到这位中国兵用日语回答道:“谢谢!”战场上没有武器,军人都恢复了普通人常态。于是,两位赤手空拳的士兵开始了对话。

听出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兵,而是一个下级军官或士官,出于好奇,这个日本兵继续问道:“你们过得怎么样?发的钱多吗?”中国兵停下脚步,耸耸肩说:“好几个月没有发到饷。”也许觉得这个日本兵很有趣,他又补充道:“日子不好过啊!有督战队,不好好打仗可能被自己人打死。”沉默了一下,他接着说:“那样我就看不到夺回台湾了,看不到占领大阪,也看不到占领东京了,多遗憾!”说完,他带着汽油桶慢慢走入树林中。这个日本兵惊骇莫名,呆呆地站在原地许久。

抗日战争有不少大学生从军,“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说法就是例证,会说日语的士兵,虽然不会太多,但也不足为奇。这个青年军人将收复台湾放在第一位,占领大阪与东京放在其次,在烽火连天、生死无定的战争中,收复台湾可是每一个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共同心愿与志向。

在一次海外的抗日战争学术讨论会上,一位青年问台湾的“中研院院士”许倬云,中国抗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意义究竟何在,许院士回答:“中国争到了国格。国格是一个国家对本身肯定的一番自觉,及一份由此而生的尊严与自重。”接着,他又极带感情地说:“这是百年屈辱后,中国咬着牙吞着血拼出来的国格。”没有胜利,就没有国格;没有统一,国格也要打折扣,争取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自觉。因此,1945年10月25目的台湾光复,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意义并值得纪念的一件盛事。

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得到了莫大的利益,这也使它的侵略扩张野心急剧膨胀,尔后连续不断地发动侵华战争,继而发动太平洋战争,向世界和平挑战。因此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的,中国受害的时间最长、损失最大,抗战的时间也最长、牺牲也最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震撼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因而才有同盟国率先废除不平等的条约,订立新约;才有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得到国际法认可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谁要想将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分割出去,不仅是对无数为台湾回归祖国而牺牲的烈士的背叛,也是违反国际法的,是对世界公理的挑战。

在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特殊人物,他就是林献堂。林献堂与无数武装反抗日本占领的志士不同,他主张以非武力的手段“谋求台湾人的出路”,与日本人合作成立了“台湾同化会”等组织。为了“台人应予以与日人同等待遇”,“要求台人像日本人一样对日本国家尽其忠诚和义务”,他四处奔走,向日本人请愿、建议,但日本殖民者要求的是后者,对于前者根本不答应,林献堂是在与虎谋皮。他回祖国大陆时讲了一句“我们回到了祖国”,竞遭到日本人的殴辱,罚他交出财产,逼他辞去职务。林献堂为台湾人谋到出路了吗?他在诗作《六十述怀》中这样说:“奔走三十年,此心徒自赤。问君何所得,所得双鬓白。”

在日本人的奴役下,台湾人只能是二、三等或者等外公民。林献堂在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期是做过官的,他看够了日本人冷酷傲慢的脸,饱尝了失去祖国、做亡国奴的滋味。P6-9

目录

引言 直挂云帆复台湾 两岸统一会有时

一 两岸骨肉根连根 海盗垂涎强侵占

二 义正驱红夷 统一铭青史

三 跨海征战入版图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 骨肉分离天落泪 烽火遍岛不臣倭

五 驱逐倭奴恢复中华

六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台湾土地是中国的土地

七 两岸桴鼓相应 一脉母子同体

八 共同抗战返台复疆 潜行运动遥做内应

九 宣示主权 宣战废约 人地相宜 培养人才

十 《开罗宣言》昭示法理 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十一 台湾重光回归祖国 日军缴械全部遣返

十二 有可爱护的国家享受温暖有可尽忠的民族为国效力

序言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重温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辉煌和荣光,自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及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立即组织中国近现代史专家,隆重推出“1945·中国记忆”丛书。这套丛书共有7册,寓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具体是:

《胜利大反攻》详细叙述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陷入山穷水尽之际,中国战场国共两党的军队由局部反攻转为全面大反攻的历史。

《战区大受降》重点讲述日本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后,日本与中国在芷江进行洽降、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日本签字投降,以及日本在中国战区签字投降的故事。

《台湾光复》系统叙述台湾先后沦为荷兰、日本殖民地的历史,以及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历程。

《国府还都》重点叙述抗曰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由陪都重庆“还都”南京的过程。

《日俘日侨大遣返》集中披露日本投降后,在中美两国的共同组织领导下,以及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遣返300万日俘日侨的故事。

《汉奸大审判》着重介绍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肃清汉奸、惩治汉奸和公审汉奸的史实。

《日本战犯审判》全面介绍战后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进行罪行调查和审判的故事。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揭示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面向未来。”我们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希望“1945”这段充满荣光的历史永久地铭刻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

内容推荐

从《马关条约》的签订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经过整整50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实现了驱逐日本侵略者、台湾重归祖国怀抱的愿望。广大台胞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互相庆贺。村村户户张灯结彩,通宵欢庆。家家点香燃烛,祭祀祖宗,将台湾光复这一喜讯告慰先人……戚厚杰编著的《台湾光复》系统叙述台湾先后沦为荷兰、日本殖民地的历史,以及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历程。

编辑推荐

戚厚杰编著的《台湾光复》通过台湾历史上被列强染指,郑成功收复台湾,日军侵占台湾,两岸一心协力抗战,战后台湾光复的史实,通俗易懂地向读者介绍了台湾回归祖国的这一激动人心的重大历史事件。本书图文并茂,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本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揭示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湾光复/1945中国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戚厚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308661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7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5048498
中图分类号 K295.8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