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下你的墓志铭
内容
编辑推荐

曾为内科医生的毕淑敏,关于“死亡和生命”从未停止过思考。《写下你的墓志铭》中对于死亡的探讨,作者希望能够启迪更多读者正视死亡,珍视当下。也许思考死亡,未必马上能给我们终极答案,但会让我们渐渐懂得如何以敬畏和感恩之心面对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

内容推荐

毕淑敏著的《写下你的墓志铭》主要讲述了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部不曾思索过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目录

21世纪,我们死在哪里?

悲悯生命

奶奶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人的精神从哪里来?

7条金鱼在呼吸

我对生命悲观,但不厌倦生活

脚比鞋贵重

幸福的镜片

机智地永别

自信第一课

旅行使我们谦虚

你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

豆角鼓

为了能够紧紧地握住一双手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

谁是家务劳动者?

带白蘑菇回家

花圈

每天都去播种

我羡慕你

妈妈的饺子

养心的妙药

“非典”附送的风铃

无形容颜

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

爱怕什么?

让死亡回归家庭

谎言三叶草

路远不胜金

午夜的声音

挖掘心灵第一图

目标要趁早

艾滋之椅

摄影能否记录死亡?

太平门与非常口

致被强暴的女人

生命的借记卡

人生如带

逃避苦难

心中的死结

温暖的陵园

安然逝去

社会的底色和脊梁

生命之序

一个光滑的过程

节气是一种命令

延长中年

每天都冒一点险

坚持糊涂

面对不确定性的忍耐

比树更长久的

干头万绪是多少?

试读章节

首先我不希望自己死于战场,我希望世界持久和平;其次是不希望自己死于恐怖事件;再其次是不希望自己死于交通事故;最后是不希望自己死于天灾和瘟疫。我可以欣然接受自己死于自然规律,死于理智选择过的自我终结,死于我认为有必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事业。

我的爷爷生于19世纪,死于20世纪的农村。他是死在自己的家里,死的时候很平静。我的父亲死于20世纪的末期,他是死在城市的医院里,全家人围绕在他的身边。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死亡悄悄地从家中转移到了医院。如果一个病人,死在家里,人们会遗憾地说:还没来得及送到医院,人就……

人需要到医院里去死,几乎成了文明进步的重要指示剂。现代社会的成就之一就是让死亡从日常的家居中消失,医院的白大褂。如同魔法师的黑斗篷,铺天盖地罩住了死亡,死亡变得日益神秘和遥远。

然而,死亡没有走开,它静静地坐在城市的长椅上,耐心地等待着某个适当的时机,把你悄悄地领走。

于是想:面对每个人都必然遭逢的死亡,医院是否是我们最好的终点驿站?

如果有人间,你希望死在哪里?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死在家里。

死在家里,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世界变了,和早年问不一样了。那时,一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了老人和动物的死亡,他们接受死亡并不大惊小怪。谁家有人死了,大家都来帮忙。摘下一块门板,把死去的人放在上面,并不恐惧。各种有关丧仪的习俗,寄托着哀思,也稀释了痛楚。

如今,大家住在密不透风的钢筋水泥森林里,失去了田园的宽阔和农舍的疏朗。如果有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执意要死在家里,估计大家都会不知所措。茫然和惊吓还有无尽的焦灼,会使活着的人煎熬在巨大的混乱中。

需要普及关于死亡的知识。我希望有人告诉我,死亡来临之时,如果我不曾昏迷,我将遇到怎样的麻烦?有何种应对的方案?我不希望对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稀里糊涂一无所知。我希望像出国旅游之前,先发我一张到达国的地图,以便心中有数。

我希望我的家人对我的死亡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他们首先在精神上接受这件事情的必然性,不悲戚和惊惶。在我最后的时刻,保持温和的平稳与冷静。如果实在忍不住,就轻轻地哭泣几声,以示告别。如果在我远行时分,回头看到他们捶胸顿足泪眼滂沱,我会感到无能为力并因此深深地不安和愧疚。

我希望不要抢救我,不单是为了节省药品,而是因为这样做违背了我的意志。为了让我有短暂的苟延残喘而劳民伤财,实在得不偿失。

我已无怨无悔地度过了整个人生,当应该画上句号的时候,迟迟不落笔,这个尾结得不好,是为憾事。

临死之前,我希望当我不想喝水的时候,就不要喂我水了;当我不想吃饭的时候,就不必劝我吃饭了。我不喜欢某部电视剧q-,的情节,一位老太太马上就要咽最后一口气了,一位晚来的孝子扑到她跟前说,孩儿来晚了,还没来得及孝顺您老人家。您一定要把孩儿给您带来的这块点心吃了……说着就把一块硬硬的糕饼塞到老人嘴里。结果老人头一歪,死了,饼了也从嘴里掉出来。我觉得这个孝子在母亲最后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老人的实际情况,而是他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就不是真孝,不是大孝。当然,可能也和无知有关。国人常常以为只要能吃就是好的,其实大谬。当死亡驾临的时候,能量就是有毒的东西了。

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闲暇之时,不妨为自己设计一下死亡,如同一个读书郎,盘算着上哪所大学哪个专业……

P002-004

序言

写下你的墓志铭

那一年,我和朋友应邀到某大学演讲。关于题目,校方让我们自选,只要和青年的心理有关即可。朋友说,她想和学生们谈谈性与爱。我打趣说,既然你谈了性与爱,我就成龙配套,谈谈生与死吧。半开玩笑,不想大家听了都说“OK”,就这样定了下来。

死是一个哲学命题,有人戏说整个哲学体系,就是建立在死亡的白骨之上。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哲学家,思索死亡,主要和个人惧怕死亡有关。在我四五岁时,一次突然看到路上有人抬着棺材在走,我问大人,这个盒子里装着什么?人家答道,装了一个死人。当时我无法理解死亡,只觉得棺材很小,一个人躺在里面,蜷起身子像个蚕蛹,肯定憋得受不了……于是小小的我,产生了对死亡的惊奇和混乱。这种惊奇和混乱使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死亡很感兴趣。我个人有着数十年从医经历,在和平年代,医生是一个和死亡有着最亲密接触的职业。无数次陪伴他人经历死亡,我不能不对这种重大变故无动于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十几岁就到了西藏,那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孤寂的旷野冰川,让我像个原始人似的,思索着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类看似渺茫的问题。

演讲一开始,我做了一个民意测验。我说大家对“死亡”这个题目是不是有兴趣,我心里没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这个题目之前,思索过死亡?

此语一出,全场寂静。然后,一只只臂膀举了起来,那一瞬,我诧异和讶然。我站在台上,可以纵观全局,我看到几乎一半以上的青年人举起了手。我明白了有很多人曾经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比我以前估计的比率要高很多。后来,我还让大家做了一个活动——书写自己的墓志铭。

那天在礼堂的讲台上,有一段时问,我这个主讲人几乎完全被遗忘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为自己设计的墓志铭,将所有的心震撼。

这些年轻的生命,因为思索死亡而带给了自己和更多人力量。

那次讲演,对我的教育很大。人们常常以为,死亡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误区。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在我们赞美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和老迈的合理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死亡,地球上早就被恐龙霸占着,连猴子都不知在哪里哭泣,更遑论人类的繁衍!

每个人,从我们一出生,生命之钟的倒计时就开始了。当我写下这些字迹的时候,我就比刚才写下题目的时刻,距离自己的死亡更近了一点。面对着我们生命有一个大限存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是年老或年轻,都要直面它的苛求。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爱惜,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扬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很多。

书评(媒体评论)

我是一名医学生,每次看毕老师的文章,总是很惊叹她的文笔。一个女性,面对苦难和人生,总是井井有条,文字冷静,却又细腻。

——宁芳佬的小讨

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

——柴福善

毕淑敏的文字好似消毒液,撒在每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上,这种痛直刺内心深处,之后便是温柔的抚慰、快速的痊愈。

——从心行

以细腻而不失力度的笔触描绘人生种种细枝末节:既有生命的美好体验,也有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压力、急躁、困惑,还有对心灵陈疾的剖析和审视,从生活微小处寻找感动,温暖我们心底最冰冷的地方。毕淑敏的文字饱含医者情怀,她的文字直抵人心。

——胡桃夹子公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下你的墓志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0642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423768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