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信斌编著的《陪读》是一本写给高中生家长和学生的书。在书中,三个高中学生,韩卓凡、王宇辰和尚天天,他们毕业于珞珈山下同一所初中学校,中考成绩差不多,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在家长的主导下,他们分别选择了三所不同的重点中学读高中。三个孩子的家长陪孩子读完了高中三年。由于他们父母及其所属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三个学生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成长过程与高考结果。尚天天去美国读世界名校,王宇辰在国内读重点大学,韩卓凡离家出走,命折于美丽的东湖。
图书 | 陪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肖信斌编著的《陪读》是一本写给高中生家长和学生的书。在书中,三个高中学生,韩卓凡、王宇辰和尚天天,他们毕业于珞珈山下同一所初中学校,中考成绩差不多,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在家长的主导下,他们分别选择了三所不同的重点中学读高中。三个孩子的家长陪孩子读完了高中三年。由于他们父母及其所属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三个学生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成长过程与高考结果。尚天天去美国读世界名校,王宇辰在国内读重点大学,韩卓凡离家出走,命折于美丽的东湖。 内容推荐 肖信斌编著的《陪读》是一本写给高中生家长和学生的书。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真实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毕业于同一所初中学校,中考成绩差不多的三个高中学生由教育理念不一样的家长陪读念完了三所不同的重点高中,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成长过程和高考结果。书中的故事真挚感人,对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有很强的教育、指导意义。 目录 引子:油菜花什么时候开了? 一 1.珞珈山之约 2.家长意见 3.学生的时间 4.不一样的暑假 5.六个家长 6.离家出走了吗? 7.农家生活 8.他们都进了重点班 9.刻钢板精神 校长笔谈:怀揣青春的梦想再出发 二 10.心向着远方 11.儿子去哪儿了? 12.妈妈的粉丝 13.考进了奥数班 14.好老师,坏老师 15.妈妈送礼 16.超过重点线 17.天天和妮妮的演唱 18.瞎折腾? 19.冬日暖阳 20.饭桌上的冷战 21.考试小超女 22.545分的苦恼 23.恋爱了吗? 校长笔谈:有一张课桌就够了 三 24.在老家过年 25.粉刷老屋 26.补课 27.小事 28.暗恋 29.同桌 30.教学改革 31.珞珈山最美四月天 32.诗歌朗诵 33.妈妈的担心 34.资助女同学 35.进什么班都不重要 36.从重点班出来“ 37.老师惊呆了 38.通报批评 39.转折点 40.我的老师 41.小题大做 42.社会调查 校长笔谈:那些所谓的爱情 四 43.约会 44.妈妈有绯闻 45.爸妈要离婚 46.美国见闻 47.转学之争 48.儿子说了算 49.家丑 50.奥数集训 51.租房 52.高手云集 53.招生加分 54.逃课 55.家访 56.妈妈的后悔 57.成绩又下滑了 58.又差了31分 59.到欧洲度假 60.下雪的时节 校长笔谈:每一条小河都应该向前奔腾 五 61.离重点线差5分 62.握住她的手 63.西方中学是什么样的? 64.同居 65.追与被追的幸福 66.网瘾 67.一夜无眠 68.珞珈山约法三童 69.报考少年班 70.放弃复试 71.贵州行 72.山村四天 73.教室变为学室 74.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75.600分啊,600分! 76.全班第五名 77.东湖永远的儿子 78.优异成绩 校长笔谈:适当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尾声:远飞的大雁 后记 试读章节 5 六个家长 那天从足球场离开之后,我一直担心卓凡、宇辰会不会与家长产生矛盾冲突。 我找到他们初中时期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了解他们父母的教育背景、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初中时期,配合学校教育的一些情况。 我了解到,卓凡的爸爸是一名律师,东湖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他对儿子要求很严。平时对儿子训斥较多。时不时到学校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只要儿子哪一科成绩差了一点,就要老师补课,还喜欢干预学校对儿子所在班级的教师安排,有时还跑到分管初中教学的副校长那里,用其做律师的一套说辞,与初中教学副校长理论。他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儿子的成绩能够永远保持全年级第一名。 卓凡的妈妈是东湖市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说话细言细语,人长得特漂亮,穿着也很时尚。她到学校来找老师的时候不多。偶尔来一下,会成为初中教学楼走廊上的一道风景,引来众多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据说她现在最骄傲的就是她的儿子,因为儿子的成绩在初中阶段一直稳居学校全年级前三名。可能是电视主持行业“总有新人胜旧人”的原因,她已经没有了当初人行时的鲜亮,目前在主持一个收视率不是很高的情感谈话节目。每次到学校来,她都要请卓凡的老师吃饭,在饭桌上与老师们讨论卓凡的学习情况,话语间流露出卓凡的成才是她现在唯一的追求和希望,个人的事业她已经不怎么在乎了。每天上完班,就是照顾好卓凡的生活,督促卓凡完成功课,帮助卓凡联系各种补习班,以期提高儿子的考试成绩。儿子的考试成绩,成了她现在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宇辰的爸爸是我的同事,是东湖大学附中的总务主任兼体育教师。他平时不怎么管儿子。宇辰在他的眼皮底下读书。学习一直比较用功,成绩也不错。他对儿子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他想让儿子在东大附中读高中。但因为老婆坚决反对,所以他也没辙,只能妇唱夫随。在他们家里,老婆永远是一把手。 宇辰的妈妈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副总,与宇辰爸爸是大学同学,也是学体育出身,但后来没有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而是去了企业。她从办公室文员干起,在职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成为东湖市一家光电子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她说话办事风风火火,家里家外喜欢自己说了算。听同事讲,他们夫妻结婚的最初几年,两个搞体育出身的人,经常在家里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挥拳动脚。学校领导经常找他们做思想工作。虽然两口子打架闹矛盾不一定非得领导去管,但因为他们那时住在校园里,在师生面前打打闹闹还是影响不好。后来,宇辰的爸爸做了学校中层干部,两口子也磨合得差不多了,就干脆“缴械投降”了,家里的一切都由老婆说了算。这个家也就“和谐”了。听宇辰的班主任讲,宇辰的妈妈是希望宇辰考东湖师大附中的,即使考不上也要花钱进去。由于在这个问题上宇辰与爸爸同时站在了“反方”的立场,最后她不得不妥协,让宇辰读东湖实验中学。 比起卓凡和宇辰,天天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成长环境之中。天天的爸爸是东湖大学光电子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妈妈是东湖大学外语学院负责教学业务的副院长。他们夫妻俩都是从海外留学归来,对儿子在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一定要儿子总是考前几名。他们允许儿子有自己的爱好,给儿子自由的成长空间。不过这种爱好和自由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听天天的班主任讲,他妈妈在他刚入学的时候,就把家里对天天的“约法三章”交给老师,希望配合学校教育天天,让他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那些“约法”主要是对天天行为习惯、品德修养、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在中等以上就行。 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我初步断定,要想让卓凡和宇辰的爸爸妈妈不给儿子进行那些没有用的补课是不大可能的。 P20-23 序言 我有幸认识了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肖信斌校长。拜读了他所著的《116次谈话》一书。这是一本专门写给高中学生的书。高中三年,116周,每周一次谈话,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许多除学习方法以外的做人道理。肖校长是一个具有独特教育理念的人。我与他探讨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时,他更担心后高中阶段出现的悲剧往前移。我约他写一本有关学生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书,他欣然答应了。几个月后,他的书稿写成了,取名为《怎样陪孩子读高中》。现在,肖校长重新修改了这本书,增加可读性,取名为《陪读》,与《116次谈话》成为引导学生与指导家长的姊妹篇著作。 《陪读》是一本写给高中生家长和学生的书。在书中,三个高中学生,韩卓凡、王宇辰和尚天天,他们毕业于珞珈山下同一所初中学校,中考成绩差不多,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在家长的主导下,他们分别选择了三所不同的重点中学读高中。三个孩子的家长陪孩子读完了高中三年。由于他们父母及其所属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三个学生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成长过程与高考结果。尚天天去美国读世界名校,王宇辰在国内读重点大学,韩卓凡离家出走,命折于美丽的东湖。 作为一个负责基础教育出版的编辑,我曾组织出版大量的教辅图书。一些大可不必要的书硬是塞进了学生的书包,不是以传授知识文化为目的,而是成了出版商、发行商、学校之间传输利益的载体。唯有肖信斌校长的这两本书让我有极力推荐的冲动,学生、老师、家长都值得一看。 编者 后记 八年前,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我那本写给学生的书《116次谈话》的时候,责任编辑就建议我还写两本书,一本写给家长,一本写给老师。 我那本书虽然是写给学生的,但家长和老师读者也有很多,尤其是一些班主任老师,把我那本书当做了班会教材。后来再版的时候,书名干脆改为《教你如何读高中》。现在这本书《陪读》,从书名上看是写给家长和老师的,但我的立足点是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的,全书的结构也是从学生进入高中到高中毕业来展开的。所以,这本书实质上还是写给学生的。其实,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受教育者应该读的书,教育者是必读不可的。否则,他就不能做教育者,至少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我是用最原始的方式来完成这本书的写作的。在这个可以用复制和粘贴写作的时代,还像我一样,笨拙地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几十万字的人,我不知道还有多少。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包括三个学生的平时考试成绩和两个学生最后的高考成绩,都是真实记录。除了珞珈山这个地名外,其他地名、校名、人名等,我都使用的是化名,相信读者能够理解这一点。我是带着激情写完这本书的。做中学校长的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激动与感动中生活着,那些积压在我心里的东西,我不写出来不行,不释放出来不行。书里有好几段文字,我一边写,一边流泪,以至于有的稿纸上留存着我的泪痕。 我相信,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最有可能流进别人的心田。 我期待着这本书有更多的读者,也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给每一位读到它的人有一定的帮助。这种帮助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心满意足。 作者 邮箱:xiaoxinbin0803@sina.com 2015年3月于珞珈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陪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信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1539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7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2015048741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3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