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首套专门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诺贝尔文学奖名著书系,人类杰出的文学代表作品,每一个孩子都不应错过的,值得收藏的文学经典。

殿堂级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典藏大全集。

最有深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珍品,给孩子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门。

最具哲思与修养,极具智慧的精神食粮。

高端雅致,装帧精美,适宜珍藏,更宜于雅赠佳友。

1.全景展现百年诺奖风采,这里有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文学作品,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图书。

2.即具文学性又具史料性,网罗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大师名家传略、肖像、授奖词和代表作。

3.超精美装帧,能让读者享受阅读经典乐趣,同时也是最值得收藏的书。

4.权威译本独家呈现,全套书所有译者具有多年翻译经验,给读者最准确的翻译作品。

5.全部采用环保印刷技术,采用优良纸张,保护孩子的视力。R.奥伊肯编著的《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是该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R.奥伊肯编著的《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是一本表达作者内心想法的书。本书认为,人生就是自主的行动,就是战斗,而精神具有独立性,能够不断地克服物质的阻力取得胜利。精神的胜利最终就是宗教的胜利,因为人是上帝的合作者。仅仅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甚至贬低精神追求的生活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惟有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才能使人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文中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目录

前言

引言

当今问题的状况

以前的答案

现代的文化

回顾与展望

尝试重建

试读章节

内在论唯心主义不得不一直面对这样的批判,但把它论述清楚的任务却要由我们这一代完成,我们已经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它的分析和阐述。首先,它过分强调了宇宙盲目的必然性和人类生存的非理性,以及人类总体上对崇高理想目标的冷漠。其次,它灌输了人类能力局限,这些局限阻碍了我们直接参与世界的活动。现代主观主义则是把人类的自身发展条件和环境分离开来,让人类与世界形成对立关系,进而把人类作为不同的类别与世界疏远。久而久之,人类确实无限地扩展了他们的精神领域,但永远也无法摆脱它而扩展出属于自己的领域。在这些诸多的局限之下,人类的创造精神怎么可能发展出来,去证明自己,去探索宇宙的根源,进而改变人生的意义呢?

这些对内在论唯心主义的质疑虽然很严重,但就它的影响力而言,仍然不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如果它的灵感不能再现,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不再有统治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本身不再产生新东西,只是占据和拥有那些原来的东西,没有了创造性,那么它就不得不退化,只剩下教化作用了。虽然教化的功能也可以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但它只能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法满足整体生活的需求。它可以给生活增添喜悦;它能够使人类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它可以成为消遣品让人们快乐地生活而忘记阴暗面;但它不能激励人类去采取伟大的行动和崇高的目标;它不能把我们带入一种可靠的普遍的生活;它无法教给我们那些必须履行的重大职责,而这一切全凭我们的想象和爱好去履行,那它怎么能证明我们的生活可以进行下去呢?从它的观念里我们不是经常发现一些虚幻和虚伪吗?人们被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精神世界里并为它献身;人们被告诫要像别人一样无私地服从于这一命令。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同自然和社会的自我保护这些大目标相比,与人们日常的各种兴趣和热情相比,教化对精神的价值是较小的,充当第二位的作用。教化却一直在借助社会功能和智谋掩盖这种矛盾,至少从表面上看它的掩盖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建立在表面上的,只能作为附带品的信仰,无法让我们去消除忧患和匮乏,无法让我们摆脱心灵的空虚。这种只是充当第二位的教化,永远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内在论唯心主义的一些观念在某些方面和宗教观念相同,两者都在向人们证明,努力创造的新生活只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它展现给我们的生活前景注定是一种虚幻。那些让我们怀抱的高远目标,往往会适得其反,因失败带来的沮丧和质疑也更为强烈。生活赋予我们的愿景和希望竟然是不管付出多大努力都无法实现的,这可能吗?当人们不满足于眼前的世界、放弃这个世界而追求一种宗教信仰或创造性生活而进入崇高的精神领域时,他就只能成为这个虚幻的牺牲品吗?不,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哪一种信仰只靠虚幻就能鼓舞人心,更不能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独立的内心世界,全仰赖于宗教对我们的启示,让我们的动机变得纯洁,让我们的生活有一种高尚的严肃性,从否定痛苦中让我们体验到了信仰的喜悦,是那么的充满紧张和趣味性。是宗教改变了人们自然主义的生活模式和狭隘的限制,从此对爱情和不朽充满了向往,第一次让心灵拥有了真正的精神世界,并让这种精神世界成为世界的核心。内在论唯心主义则再一次将人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同时保证了这种力量和平地使用;它让人们心灵得到了超越,摆脱了特定自我条件下的渺小与平凡,与宇宙建立起一种精神的交流,并且,通过把真、善、美完美地结合,它创造出了一种可以拥有巨大力量和高尚声誉的生活模式,而这一切伴随着诸多重大的主张纠缠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感到必须承认它。但是,如果某一观念已经没落而它还在严重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话,我们该怎么去应对这些主张和因这些造成的混乱呢?离开根和其他有机整体的植物,它还能生存吗?那些观念也一样如此,离开了根基和激发它的原则,就会丧失它们的本质和生机,它们还有生命力吗?它们像个苍白的幽灵纠缠在生活周围,仍强大得可以摧毁我们在现实世界的幸福,却又不能给我们打开另一扇门,不能为我们提供合适的奋斗目标和生活价值与意义。P17-19

序言

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命题时,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清醒地了解眼下我们正在遭遇的各种精神问题,并努力让每个人参与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的这项哲学构想和方案,虽然有一些规定和限制,但即使是在这些规定和限制范围内,对个体而言仍具有很好的启蒙意义。随着论述的逐步展开,你就会发现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批判为主的第一部分在一些人看来,也许会觉得过于冗长,我们的目的是充分表达论点,有了坚实而正确的论点才能让人信服,到达目标也才更有把握,更有利于展开我们后面的论述;只有拥有一个被证明了的论点,才会使我们重建人生与复兴文化的任务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个任务目标,第一部分那些以批判为主的论点是不可或缺的,它不是整个任务的附加,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鲁道夫·奥伊肯

1907年12月于耶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R.奥伊肯
译者 张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4887
开本 16开
页数 1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5010887
中图分类号 B516.5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