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迪贝编著的《社会学有什么用》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疑问:社会学到底有什么用?社会学家是一群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还是社会空想家?作为一名资深的社会问题研究者,弗朗索瓦·迪贝邀请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社会学家视点。当代社会学家既不是崇高的英雄,也不是夸夸其谈的吹嘘者,而是一群谦逊的田野行动者。通过本书可知,我们并不肯定社会学一定能够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假如没有社会学对社会进行真实的甚至严苛的描述,社会将会比现在更糟糕。
图书 | 社会学有什么用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弗朗索瓦·迪贝编著的《社会学有什么用》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疑问:社会学到底有什么用?社会学家是一群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还是社会空想家?作为一名资深的社会问题研究者,弗朗索瓦·迪贝邀请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社会学家视点。当代社会学家既不是崇高的英雄,也不是夸夸其谈的吹嘘者,而是一群谦逊的田野行动者。通过本书可知,我们并不肯定社会学一定能够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假如没有社会学对社会进行真实的甚至严苛的描述,社会将会比现在更糟糕。 内容推荐 作为知识的生产者,社会学家能够屈从于有用性吗?社会学家是一群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社会空想理论家?亦或是社会专家?社会学家总是急于探究其他人有什么用处,他们对自己提出过这个问题吗?弗朗索瓦·迪贝,法国社会学家、波尔多第二大学和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教授,作为一名资深的社会问题研究者邀请我们一起在这本《社会学有什么用》中分享他的社会学家视点。 目录 1 社会学有何用 社会必须认识自我 三种有关社会学有用性的观念 专门化 2 社会学承受的质疑与社会学的缺陷 有关社会学的无谓的争论 3 怎样辨认“好的社会学”? 关于事实 关于推理和机制 社会问题和社会学 4 社会学的批判功能和“回收”性 行动者归来 有限的“回收” 5 批判是社会学的唯一姿态吗? 批判主义风格 批判主义的姿态 介入 6 个体社会学 被包裹的个体 从被包裹状态突围 个体和社会经验 社会条件和个体经验 7 社会的公正和不公正 社会学依据 什么是公正的社会? 8 社会学跟哪些人有关? 大众传媒的选择 公共介入 政治行动 9 谈谈我的一段历程 我的研究经历和我所经历的社会史 关于创建理论 10 社会学家和他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式介入 11 写给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你们 大学 建构学习 求学时代 参考书目 一般性参考书目 作者所著书目 试读章节 首先我要声明,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选择社会学”,我多半回答不上来。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并非很早就有从事这一职业的意向。直到高中毕业时,我都不知道社会学是怎么回事:整个中学阶段,我应该从没有听到过“社会学”这个词。当时,只有历史和哲学才被认定是严肃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也在很小的范围内得到承认。我之所以在大学里选择了社会学专业,一是出于偶然因素,二是由于我在别的方面的能力相对缺乏(迪贝,2007)。所以总的来说,与其让我从命运、规划或志向的角度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当社会学家,不如让我描述自己是怎样成为社会学家的,后者显得更加诚实和严肃。另外,强迫今天的高中生或大学生作人生规划,其实是社会学的幻想,也是精神上的暴行。因为对生活稳定的成年人来说,生活就像自己的作品,或者是某项已实现的规划,所以很多时候他们讲述出来的生活就像“传奇”一样,是他们讲给别人听的、也是讲给自己听的故事,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述给生活增添一点可靠性和一致性。 我要声明的另一点是关于“用处”这个词,它可能会激怒不少人。因为一门学科首先追求的应该是创造知识,而不能被“用处”约束,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用处”并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社会学作用于社会生活吗?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社会学的使命是什么?乍一看,社会学似乎没有生物学或其他科学技术那么明显的“用处”——它没有催生任何工业,但是它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至少不会低于音乐、绘画、哲学、文学。与音乐、绘画等这些表达形式一样,虽然社会学对功利主义嗤之以鼻,但它本身其实对社会生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具有某种用途。社会学家们向来擅长阐释别的学科的功利性——也不管这些学科究竟对此有什么期待和想法,但他们却拒绝阐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用处”何在,这确实是个奇怪的现象。 必须认识社会自身 慎重起见,我做了以上两点声明。现在进入我们的中心论题:社会学是有用的。现代社会再也不是神所规划的蓝图——历史上很长一个阶段人们曾经是这样认为的;也不像启蒙时代人们所梦想的那样是意志的产物,是人们在自由和理智前提下所签署的社会契约的产物。无论宗教神话还是法律条令,都不足以解释社会是如何形成、维持以及发展演化的。我们再也不信仰同样的神明(这些神明在过去曾被顶礼膜拜),通常情况下,甚至不再信仰任何神明;君主、国家、法律都无力组织全部的社会生活;社会变迁已经成为无人能阻挡的规律。奥古斯特·孔德正是为了描述这一现状才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现代社会必须建构起对它们自身的描述系统,必须要认识自己:因为它们和别的自然存在不一样,并不只是必然性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学有无“用处”的答案不辩自明:现代社会需要社会学,因为它们是现代的,因为它们知道它们是自身行动的结果,因为世界已经开放,因为各种文化和社会之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流,现代社会必须互相了解和认可。 P1-4 书评(媒体评论) 刘豪兴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 社会学的作用(功能)问题,伴随着社会学发展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这一问题的提出、争论、质疑、回应、解释的持久反复,正是社会学成长,为社会和大众逐步认知和接近的累积环节。本书作者对社会学作用坦诚和严谨的阐述,对社会学入门和研究都有所启迪。 徐 珂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其实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写过类似的小册子,但这一本却别具特色。作者借着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全从自家体会出发,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令人不忍释卷。在作者笔下,社会学不仅呈现出社会学自身常乐于强调的批判性一面,更呈现出一般人不容易认识到的建设性一面,这甚为难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学有什么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弗朗索瓦·迪贝 |
译者 | 陈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529327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8 |
CIP核字 | 2013062663 |
中图分类号 | C9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12-3489 |
版权提供者 | 迪法国际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