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礼拜日
内容
编辑推荐

  《礼拜日》选取史铁生重要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和散文代表作。所选作品多篇入选中小学教材,这些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意蕴深沉。

内容推荐

  《礼拜日》选取史铁生重要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和散文代表作。包括《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我的梦想》《给盲童朋友》《昼信基督夜信佛》《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没有太阳的角落》《树林里的上帝》《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毒药》《我之舞》《老屋小记》《礼拜日》等散文及小说。

在史铁生的小说中,史铁生把叙事的视角放在了自己独特的经验范围之内,他总是义无反顾地把小说中的人物粗暴地推向残疾的深渊,从而深味残疾生命与生存冲突之下的心灵之痛,以他那哀婉、惆怅的笔调,为残疾人唱了一曲曲如泣如诉的命运之歌。史铁生清醒地意识到,残疾人的困境,除了肉体的残疾之外,还在于价值感的失落,甚至可以说,价值感的失落才是残疾人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一个生命失去了价值感,也就丧失了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尊严。因此,只有重新找到残疾人存在的价值感,才能获得生存的家园。为了找到残疾人存在的意义,为了重新建构起残疾人存在的价值感,史铁生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和吁求。

目录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

我与地坛

我的梦想

给盲童朋友

昼信基督夜信佛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没有太阳的角落

树林里的上帝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奶奶的星星

命若琴弦

我之舞

老屋小记

礼拜日

试读章节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容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了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985年

P6-8

序言

新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正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展开,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苏醒和复兴。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2000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涉及作家230位以上,其中一部分喜获热评与奖项,构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强大势头。为了展示这一可贵的成果,探讨国际文学交流经验,比较中外不同读者群体、批评家、出版家、翻译家的兴趣视角,中南传媒集团决定编选一套“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丛书”,暂以小说为人选对象,由集团旗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隆重出版。

这一套丛书的入选作品,既要体现作家的创作实绩和风格面貌,又要反映作品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因此入选作品是在境外翻译出版较多的版本。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将始终贯穿这套丛书。

为了体现这一编辑特色,有别于入选者的其他作品版本,我们在推出小说文本的同时,也编入了外文译本封面影印图片等,努力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品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精美丛书。

“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丛书”

编辑委员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礼拜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铁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0500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4292860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1
16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