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懂互联网金融这局棋
内容
编辑推荐

姜达洋所著的《看懂互联网金融这局棋》对当前十分流行的“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共分十六章,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发展、现状、游戏规则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该书行文流畅,内容紧扣时代发展,颇有前沿性,书稿内容对于大家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走势以及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理财等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不失为应该人手一本的好读物。

内容推荐

假如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伴随着余额宝、P2P网贷、比特币的兴起,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并向传统的金融业发出挑战的最强音。

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创新行为?互联网金融应该由互联网企业,还是由传统的金融机构推出?它们又将如何改变我国的金融行业?这一连串的问题也成为金融界、理论经济学界、管理层,乃至众多普罗大众所深思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产业融合共生的必然产物,也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接触互联网金融产品,不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从某种意义来说,你已经OUT于当代社会的发展。

姜达洋所著的《看懂互联网金融这局棋》将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贷、虚拟货币等角度,结合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成长历程,为读者娓娓道来上述问题的答案,为您揭开互联网金融这局迷棋。

目录

第一篇 繁荣背后: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到来

 第一章 春风化雨:第三方支付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幕后英雄

  第二节 从网络购物到第三方支付的兴起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机制

 第二章 异军突起:余额宝

  第一节 神秘崛起的余额宝

  第二节 互联网理财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第三节 余额宝的政策危机

 第三章 野蛮生长:P2P网贷

  第一节 P2P网贷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P2P网贷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众筹在中国的尝试

 第四章 横空出世:比特币

  第一节 从网上银行到虚拟货币

  第二节 看不懂的比特币

  第三节 火爆的比特币市场

第二篇 亦敌亦友: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

 第五章 网络掘金: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

  第一节 从钱庄到银行

  第二节 银行业的传统业务内涵

  第三节 银行的信息化

 第六章 市场真空:现有金融体系之外的巨大市场

  第一节 非市场化运营的银行体制

  第二节 嫌贫爱富的中国银行

  第三节 钱荒中的融资困局

 第七章 暗流涌动:民间资本该往何处去

  第一节 为何没人愿意把钱存入银行

  第二节 民间资本何去何从

  第三节 民间借贷的前世今生

 第八章 鲢鱼效应:互联网企业的搅局

  第一节 阿里巴巴搅局互联网金融

  第二节 余额宝的威胁

  第三节 最后的奶酪——虚拟信用卡

第三篇 颠覆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游戏规则

 第九章 发展蓝海:互联网时代的新金矿

  第一节 传统金融业中的20/80规则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中的长尾理论

  第三节 发现互联网金融的蓝海

 第十章 终端为王: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

  第一节 打车补贴大战背后的客户争夺

  第二节 互联网经济的烧钱潜规则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游戏哲学

 第十一章 团结力量:互联网金融的利润来源

  第一节 互联网经济的团购哲学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规模经济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集成化

 第十二章 需求导向: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方向

  第一节 从福特制到DIY

  第二节 从技术拉动到需求驱动

  第三节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导向

第四篇 路在何方:互联网金融的困局与发展

 第十三章 固本强基:第三方支付的自强之道

  第一节 被忽视的大金矿

  第二节 错位发展的第三方支付

  第三节 安全性与通用性: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关键

 第十四章 突破自我:互联网理财的艰难阵痛

  第一节 信任:互联网理财的成长基石

  第二节 互联网理财突破已有模式的自我革命

  第三节 产品多样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道

 第十五章 立信为本:P2P的重生之路

第一节 重建P2P网贷信用

第二节 规范P2P的准入门槛

第三节 完善P2P网贷的运作制度

 第十六章 收放自如:虚拟货币的矛盾集合

第一节 虚拟货币的规模选择

第二节 谁来推出虚拟货币

第三节 虚拟货币的价值认同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幕后英雄

中国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自1998年第一笔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完成后,网络购物在中国已经蔚然成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伴随着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等网络商场的兴起,网络购物已经取代大型生活超市、百货公司,成为现代人购物的首选。现代人只需要轻点鼠标,在各大网络商场所提供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并点击确定,就可以坐等自己选中的商品送上家门。这样的便捷和自由,是很多自命为逛街达人和购物狂人的女性朋友也无法抵挡的诱惑。

现实之中,很多以往的逛街狂人,早已摇身一变,转变为更为新潮的网购达人。得益于互联网购物的兴起,曾经的光棍节,11月11日,早已被众多网购企业打造成为网络购物的网购节。每年的11月11日前后,关于控制女友或者妻子网购消费的讨论,节后众多网购达人关于剁手族的调侃,媒体对于快递公司的爆仓的报道,更让人充分地领略了网络购物在现代生活中的巨大魅力。

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作为当时的中国首富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稳坐国内互联网经济头把交椅的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即兴提出了一场亿元豪赌,而他们不惜重金所赌的对象只是到了202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能否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中占据50%以上的份额。也正是这场世纪豪赌进一步让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很快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网络购物带来的便利,也见证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以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虽然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中一直被忽视,却从来未停止过发展步伐。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利用支付宝在淘宝上购物,利用拉卡拉为家庭购电、购水,利用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给手机充话费,归还信用卡,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很大程度来说,第三方支付正是推动中国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中国网购兴旺发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正是中国互联网经济,或者准确地说,正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无名英雄。

第三方交易的规范化发展

201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范与管理,先后七批颁布的25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发展史中必须铭记的事件。

然而,这个对于很多第三方支付厂商来说性命攸关的关键事件,却并没有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在第三方支付体系中,使用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广的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都是第一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厂商。而其他关注到第三方支付的巨大价值的互联网巨头,在作出进入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选择之后,也相对顺利地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比如百度旗下的百付宝、新浪旗下的新浪支付也都成为第七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企业。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网民的网购过程中,购物还是原来的那个网站,结算还是原有的结算体系,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只是在此背后的每一家第三方支付厂商不再在无法可依、无规可管的监管真空中运营,它们的头上多了一个制度的紧箍咒。互联网经济中的第三方支付已经被从制度上纳入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必须像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一样,接受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这恰恰代表着中国互联网经济开始向互联网金融跃进的关键一步。

被忽视的第三方支付

尽管网络购物中的第三方支付是至关重要的制度设计,在现代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力量的崛起也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坚强柱石,然而,它却是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它不可能像余额宝、网络理财或者P2P网络借贷这样,能够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不可能像Q币、比特币那样,本身就代表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似乎只是中国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网购蓬勃发展的幕后英雄。

当众多网民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场等一个个网络商场的打折促销刺激得肾上腺素加速分泌,激战“双11”之际;当汶川地震后,我们通过支付宝向灾区捐款,奉献爱心之际;当我们手持手机,使用打车软件呼叫出租车之际;当我们使用支付宝当面付款、使用快钱电子收款、使用众多网络结算软件向自己的网络理财账户进行资金划拨之际,很少有人会想到,在所有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具体、真实的交易背后,都有着一个个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默默支持,从某种程度来说,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及规范运营恰恰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迈步奔向辉煌的关键所在。

第二节 从网络购物到第三方支付的兴起

网购交易背后的第三方支付

通常所谓的第三方支付,其实就是一些为网络电子活动提供交易支持平台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当我们在一些互联网中进行网络购物、网络资金支付等交易时,为了规避由卖家的信用风险给买方造成的支付资金的损失,付款方往往把资金首先支付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商业信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电子账户,由第三方支付企业通知收款方完成相关电子商务交易,经付款方确认后,再完成全部付款活动的交易方式。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懂互联网金融这局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达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02174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4243099
中图分类号 F830.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