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孩子一个伴儿--二胎养育之道
内容
试读章节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孩子的心理也和大人一样,生气的时候会丧失理智,但只

要等她冷静下来,其实什么都明白,都懂得是非对错。所以,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和

冲突,需要父母能够多一点耐心,并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这

样才能让孩子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尊重感。即使孩子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冲突比较激烈,父母也应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去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最为重要的是,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相信孩子的心中都有正确的是非观,并尽可能留给他们自我思考和自我判断的空

间,使他们在自我磨炼中学会兄弟姐妹的相处之道。

专家教父母减少手足争吵的必备招数

第一招不吼叫示范法

每到孩子争吵到尖叫,作为父母的你们就以吼叫来制服?心理医生提醒,这是为人父母最坏的示范!要收复争吵中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冷静面对,而非火上浇油,即便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的怒吼而暂时停止争吵的行为,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论吼叫的起因是忍无可忍或是习惯性的回应,这样的吼叫行为就等同于告诉孩子,面对吵架时以怒吼来宣泄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招公平对待手足

面对两个孩子吵得正起劲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将两个人分开。平心静气的了解吵架的原因,然后切记以“公平不偏袒”的原则来解除纷争。然而,不少父母会以“弟弟妹妹不懂事”“哥哥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或是“你是哥哥姐+AN10姐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弟弟妹妹”等理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过错全推在大宝的身上。只依照年龄的大小来决定事情的对错,非常的不公平,大宝听多了也会内心不平衡。我们说出“大让小”,应该说出个理由并给予大宝鼓励。例如,弟弟妹妹现在还小,连说话都不会,所以还不懂得怎么与人相处,你要多原谅他,妈妈知道你是自动让他的,你真是好哥哥姐姐,妈妈好爱你。

第三招对兄弟俩进行适当的“隔离”

对于一些年龄相差非常小的兄弟俩来说,做哥哥的往往非常害怕弟弟会夺去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而当他对这种压力无法承受时,在心理上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比如,他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对兄弟俩进行适当的“隔离”,尽量不要让他们单独待在一起,也不能让哥哥帮着照顾弟弟。因为这个时候的哥哥,心里已经失去平衡,甚至处于愤怒的状态之中,而他自己又不能对这种状态进行很好的调节。所以,他就很可能借此机会对弟弟进行报复。而这种事情一旦真正发生之后,很多父母并没有自己进行反省,而是根据事件的后果对哥哥进行惩罚,但实际上,他们却忽略了真正的责任其实是在自己身上。而真正聪明的父母,一般会在察觉到兄弟俩那种微妙的关系之后,当没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就不会让兄弟俩单独在一起,更不可能让哥哥帮忙照顾弟弟。直到这个敏感期过去之后,再想办法对症下药。比如,如果大宝内心有自卑感,那就不断的鼓励他,使他恢复自信。只要帮助大宝把自信心建立起来,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招耐心解释理由

当二宝还小,只能抱在怀里甚至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大小宝贝的斗争就已经开始:妈妈为什么一直抱着弟弟妹妹,我也要抱抱!;待二宝有了爬行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拿去自己要触摸的东西时候,大宝二宝的战争又进入到另一个阶段“那是我的玩具,你不可以玩!”这个时候虽然小的还不会回应,但似乎已经看见了吵架的苗头。心理医生表示:此时父母耐心的解释很重要。千万别以为二宝还小听不懂,透过父母说话的语气和行动示范,孩子其实会懂。当两个人抢夺同一件玩具时,让孩子学会尊重,例如:“这是姐姐正在玩的玩具,你想玩的话要等姐姐不玩的时候”“姐姐在玩5分钟,就要让给弟弟玩”若二宝大哭大闹不听劝,父母就应该找机会跟大宝讲道理“弟弟妹妹还小,没有像你学得这么多,你已经会说话表达自己的意见啦,而弟弟妹妹连说话都不会,就只会哭,你可以和我一起教他吗?”不要期望孩子听一次就懂,家里多了一个小宝宝,家里的大人都需要适应何况孩子呢。给孩子一段适应的时间后,父母适当地进行有策略的沟通,情况就会逐渐改善。

第五招少讲大道理,多表示自己的爱

在孩子打架后,父母要出面解决时,最好分开进行引导,并让孩子觉得你是站在他这边的。当然了,也要让他明白,你虽然站在他这边,但并不代表你同意或认可他的所作所为,只是表示你愿意原谅他,不会因为他犯了错误就否定他,抛弃他。这样,孩子就会更轻松地看待问题,并因为父母站在自己这边,而愿意听父母的话。尤其是当他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后,就更愿意去面对问题,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愿意为了和解而做出让步。但是,如果你站在他的对立面,并对他进行否定,即使你说得再有道理,他也不可能听进去的。因为他所想的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对错,而是父母是否还像过去那样爱着他,护着他,甚至宠着他。所以,父母在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前,一定要先认可他,并接纳他,只要做到这些,孩子自然就会听你的话。

第六招父母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对一些问题进行处理之后,还要及时了解孩子对这个结果的看法,并引导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当孩子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时,不管是对父母表示不满,还是怨恨,都应该心平气和的接纳,并及时给予劝说和解释。相反,如果不让孩子说出来,或许采取批评的态度,父母就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久而久之,自然就会积怨过深,并最终爆发出来,这时如果孩子还很小,结果可能就是不容易管教,使父母的权威下降;如果孩子已经长大,那就有可能会采取过激的行为,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第七招吵架后的教育

家中的小手足正吵架的时候,父母绝对不要长篇大论的教训,但面对如家常便饭般的争吵,父母不妨在吵架过后,找个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讨论,让每一次的吵架都变成另一次学习的机会。尝试着将问题丢给孩子思考,就之前吵架的状况与他们讨论:问他们“你觉得怎样才可以避免吵架”。如果孩子在吵架的过程中出现丢东西或者打人等不当的行为时,则要让他们知道这些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问他们“如果你把小宝砸伤了怎么办”透过这样的方式,一次次将问题丢给孩子去思考。日后当他们遇到类似情形时,才会知道要先去思考后果,避免吵架的再次发生。

P131-134

目录

Part 1 二胎,到底要不要生?

 生二胎,经济条件允许吗

 生二胎,你还有精力带吗

 生二胎,大宝同意吗

 生二胎,夫妻双方做好沟通了吗

 生二胎,要趁早

Part 2 生二胎的N个理由

 家有两孩,家庭更和谐

 家有两孩,父母更轻松

 家有两孩,父母能更好地处理“独子难教”的难题

 家有两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好

 家有两孩,大宝会更自由

 家有两孩,孩子一起成长会更快乐

Part 3 父母要学会放下的困惑

 放下对大宝的愧疚心理

 不要事事追求“均等”

 老大就应该更懂事吗

 不必让大宝事事让着小宝

 走出“长兄如父”的误区

 打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思维

Part 4 二宝出生后,大宝的问题也来了

 二宝出生后,大宝的问题也来了

 二宝出生后,大宝受委屈啦

 二宝出生后,大宝为什么会产生各种问题

 二宝出生后,大宝来争宠

 二宝出生后,不可忽略大宝的感受

 二宝出生后,安抚大宝心灵的小秘诀

 二宝出生后,安抚大宝情绪的策略

 二宝出生后,不要给大宝太多压力

 二宝出生后,尽量不要扰乱大宝的生活

 二宝出生后,体谅大宝的“退步”

 二宝出生,如何让大宝快乐的接受二宝

Part 5 相爱简单,相处不难

 专家解读手足争吵案例

 手足间常见争吵原因

 4技巧3心态有效减少手足争吵

 减少手足间争吵的必备招数

 平衡孩子的心态

 学会安抚大宝,有效减少手足争吵次数

 如何面对小宝的告状

 让小宝甘居“老二”的位置

 培养兄弟间的手足之情

Part 6 爱要说,爱在做

 爱要注重表达的方式

 追求相对公平的爱

 有时适当“偏心”,才会更平衡

 学会笼络每个孩子的心

 溺爱谁,就是害了谁

 学习日本妈妈的育儿经

Part 7 一视同仁,用爱心激励孩子

 家有两孩,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家有两孩,有爸爸陪伴会更优秀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承认孩子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

 “聪明”孩子与“笨”孩子

 放下比较,夸出好孩子

 孩子再坏也要表扬

 优势互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一视同仁,用爱心激励孩子

 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更出色

Part 8 如何成就孩子成长的过程

 “预测”一下两个孩子的未来

 有竞争,才有进步

 让孩子学会分享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让孩子学会全力以赴

 做个好孩子,就是上帝最高的奖赏

序言

在《论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满脸忧愁地说:“别人家里都有兄弟,而我却没有,真的好可怜啊!”他的同学子夏听了之后,便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啦,只要你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那么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所以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从《论语》所记载的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推断,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国家就已经出现独生子女的家庭了,同时也知道这些独生子女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孤独与失落。当然,子夏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人只要心胸开阔,热情待人,那么四海之内都可以找到兄弟,确实没有什么可忧虑的。然而,彼兄弟终究非此兄弟,因为这里面毕竟少了一层血缘的关系,所以在那个时代,作为独生子的司马牛,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两千多年之后,中华民族迎来了真正的太平盛世——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都促使死亡率逐年降低,人口无计划的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愈加明显,而这一切都预示着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国人口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为控制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与1982年正式将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而实践证明,我国在实施计划生育的30多年的时间里,有效地减少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人口形势的发展规律,国家有计划的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提出了“单独二胎”的政策。“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失衡的性别比恢复正常,有助于调整家庭“4-2-1”的人口格局,提高家庭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而对于个体的家庭来说,“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就会让家庭多一份欢声笑语;让孩子在生活中多一个玩伴,在求学的路上可以多一个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互相激励的亲人。更为重要的是,“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让孩子将来不必面对上面需要赡养四位老人,下面还要抚养一个孩子的困境;有了兄弟姐妹之后,孩子们就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然而,生两个孩子并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这其中有一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很多父母看来,一个孩子太孤单了,有个兄弟姐妹,不但让孩子小时候有个玩伴儿,将来也能互相照应,但这毕竟只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想法。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能够独享爸爸妈妈的爱。所以,如果你打算生两个孩子,那就一定要给予他们平等的爱,并且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特,因为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父母在生二宝之前,首先要做好大宝的思想工作,安抚大宝的情绪;而生了小宝之后,父母更要学会在两个孩子之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总之,生两个孩子,有利也有弊,不管是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对于家庭来说,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新的生活结构和新的命运。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从二胎政策入手,围绕如何教育好两个孩子这个话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其中包括什么样的家庭适合生二胎,如何算好经济账,如何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让两个孩子都成才等。

相信读完本书后,你的育儿观念一定会得到及时更新,并因为观念的更新而使家庭教育得到升级,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编者

2014年9月

内容推荐

凌子谦编著的这本《给孩子一个伴儿--二胎养育之道》将从二胎政策入手,围绕如何教育好两个孩子这个话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其中包括什么样的家庭适合生二胎,如何算好经济账,如何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让两个孩子都成才等。

编辑推荐

二宝出生后,大宝为什么动不动就尖叫、哭闹呢?为什么两个宝宝会争风吃醋,甚至为了一点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呢?父母已经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了,可孩子为什么还感到父母偏心呢?每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时都是一张无瑕的白纸,成长就是染色的过程,如何把他们塑造成一幅完美而独特的作品呢?凌子谦编著的《给孩子一个伴儿--二胎养育之道》一书中拥有众多的二胎养育案例,将为您深度剖析上述育儿难题,有理念,更有实用的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孩子一个伴儿--二胎养育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子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14632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2015002965
中图分类号 TS976.3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4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