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评剧是中国的四大剧种(京、评、豫、越)之一,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它是由流行于河北唐山地区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评剧唱腔通俗上口,台词浅显易懂,表现的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一直以来深受北方观众的喜爱。

吴雅山编著的这本《当代北京评剧史话》分为七章内容,简述当代北京的评剧发展历史,包括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评剧的鼎盛时期;创作讴歌新时代的艺术精品;名家与名剧等。

目录

第一章 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一、评剧的起源和发展

 二、莲花落最终定名为评戏

 三、西路评剧在北京

 四、成兆才,中国评剧的奠基人

 五、白玉霜被逐离京城,《海棠红》红遍上海

 六、萧军与评剧《马振华哀史》

 七、“时代艺人”喜彩莲

 八、民国年间戏曲审查制度

第二章 评剧的鼎盛时期

 一、新中国诞生为评剧带来新发展

 二、敢于创新的小白玉霜,顽崮小下台的《小女婿》

 三、新凤霞在天桥的日日夜夜

 四、评剧音乐的革新者——贺飞

 五、评剧史上的里程碑——魏荣元

 六、赵丽蓉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

 七、时代精品《向阳商店》

 八、大众剧场话今昔

 九、李忆兰:“坚决服从党的需要”

 十、马泰:做人民喜爱的好演员

 十一、北京城中的评剧名伶

第三章 创作讴歌新时代的艺术精品

 一、队伍空前强大,演出火爆京城

 二、新中国十周年献礼剧目——《金沙江畔》

 三、万盛轩人头攒动,《刘巧儿》轰动京城

 四、传统戏改编的经典之作——《花为媒》

 五、具有人民性的剧目——《秦香莲》

 六、《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

 七、越南英雄《阮文追》

第四章 名家与名剧

 一、热衷评剧的老舍

 二、与评剧结缘的作家——赵树理

 三、在生活中寻找“祥林嫂”

 四、李准领“李双双”深人生活

 五、导演张玮谈《金沙江畔》

 六、从评剧发祥地中走出的作家:刘绍棠

 七、红色经典《苦菜花》

 八、名家名作助评剧更上一层楼

第五章 “文革”岁月

 一、“文革”岁月,评剧受冲击

 二、《向阳商店》:几多风雨,几多春秋

 三、非常年代,非常之人

 四、浩然与评剧失之交臂

第六章 评剧与社会生活

 一、“周恩来”唱评剧

 二、两个“刘巧儿”

 三、评剧艺术在基层

 四、北京蹦蹦戏在民间

 五、痴迷评剧的“老外”

 六、为了评剧,“我无怨无悔”

第七章 生存、发展、创新

 一、中国评剧院将迎60华诞

 二、第四代“杨三姐”——谷文月

 三、《评剧皇后》百场不衰,刘萍难舍评剧情缘

 四、《什刹海》京腔京韵有京白

 五、一切为了观众

 六、胡同口里的“张大民”

 七、竞相绽放的“七朵悔花”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雅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0498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4187891
中图分类号 K928.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