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创办了西方首家专业亚洲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汇集了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珍宝,而中国艺术又为其藏品的重中之重,包括中国宋元明清绘画、海外最重要的良渚古玉器、青铜重器、佛教造像等。《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精)》是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些历史旧影真实再现了龙门石窟等遗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图书 |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美国早期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创办了西方首家专业亚洲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汇集了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珍宝,而中国艺术又为其藏品的重中之重,包括中国宋元明清绘画、海外最重要的良渚古玉器、青铜重器、佛教造像等。《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精)》是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些历史旧影真实再现了龙门石窟等遗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内容推荐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精)》是查尔斯·兰·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部现今保存在美国国立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档案室的日记长达六十二页,五万多字,是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中篇幅最长的。由于弗利尔的这次考察是以走访历史遗址、探寻艺术宝库为目的,所以在日记中其描述和记录的重点是这些历史遗址的艺术价值,并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位于开封的宋代佑国寺塔,巩县的北宋陵墓以及龙门宾阳三洞等。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在多次擦抹旁氏药膏后,裕泰瘀伤的眼睛恢复得还不错。当地一位说英语的年轻医生告诉我,他的视力没有受到影响,三天后眼睛的功能就可以完全恢复。我随行小团队里的所有成员就放心了。 河南府洛阳坐落在一片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历史悠久。阿基巴尔德·利特尔在他的书中讲到:“从中国历史的开端,也就是公元前781年起,这里就是中国古都。’她在公元25年重新崛起,一直到公元220年汉代结束,都是中国的首都。在东晋时期,也就是从公元317年到419年,她又成为都城。。洛阳最后一次作为首都是在唐代,即公元618年至907年问。公元960年至11 26年,宋代以距洛阳东面约二百四十公里的汴梁(今开封府)为都城,结束了洛阳作为国都的历史。”这之后,河南府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但它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新建的铁路联通了她的各个门户,而且人们也在规划开发附近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勤劳的居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商业重镇。 洛阳城有古城墙环绕。进入城门后,我发现城内的街道比城外的要低很多。最近几周的暴雨使城中街道无法通车,连载有物品的手推车也无法通行,只有脚夫、驴和骡子能膛过这片无边无际的淤泥。城中的景物和城门谈不上美丽或雄伟。我去了这里的市场、邮局、电报局、官府衙门以及几条主要商业街。这里的路比较干燥,也不长。在此,我受到了极为客气的接待,让我很高兴。这里的建筑造型简洁,为宋代风格,大多使用优质的深色石材。商店里摆满了当地居民的所需品,但我找不到一家古董店。人们告诉我,这里没有古董店,也没有当地或外国的收藏家。但有很少几个从事其他贸易的人在收购有价值的古物,货源是农村,主要是送到北京的古董商那里去。 我对这里建筑中砖的铺砌方法很感兴趣。通常是一块大砖居中,周围有稍小的砖,来砌成一个小型的平面区域。这在民居或店铺的山墙或后墙上常常用到。屋顶建得很精致,山墙垂脊的脊端有砖或石质装饰物。比例和空间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我拜访了安德森和林比先生。’这两位丹麦传教士十分睿智,也很真诚慷慨。我向他们咨询,看是否应该按原计划继续赶路,前往西安府。西安府位于洛阳以西两百七十公里处。根据目前我们得到的所有信息,西安之旅这次看来是无法成行了。洪水湮没了道路,已无法通行。他们建议我下一站去龙门,在那里待多久都可以,但不要去内地其他地方;这之后,返回河南府,再乘火车回北京。他们的建议和别人告诉我们的情况是一致的。 回到旅店用午餐的时候,我看到了当地最高长官和副官的名片。之后不久,副官的秘书登门拜访。那天一大早,秘书就派了两名士兵护送我在城中四处游览。我们讨论了旅行计划。秘书建议我千万不要去西安府,但如果我坚持要去的话,副官舒先生会给我配几头骡子、一顶轿子还有数名轿夫,专供我使用。他派给我一支由士兵组成的卫队。这之后,我的向导南明远和我仔细研究了西安之行的计划。他表示强烈反对,摄影师裕泰也站在他一边。所以我决定放弃去西安的计划。虽然这是明智之举,但我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当然,人不可能事事如愿。龙门离河南府只有约十三公里,是中国鼎鼎有名的胜迹,也是我特别向往的地方。现在我们定下了龙门之行。舒副官会为我们一行准备小马和三辆骡车,还有一顶轿子和几名轿夫。当地官员告诉我们:一伙匪帮的总部就在龙门附近,最近他们闹了好几次暴乱,还犯下数起抢劫案和命案。官员们叮嘱我们一行必须要有卫队陪同,其中至少要有六名士兵。在龙门,供我个人使用的寺庙将由他们日夜守卫。此外,只要我离开寺庙,就会有两名或更多的士兵随行。我觉得所有这些保卫措施都没有必要。但人在中国,就得听中国人的安排。南先生戴上有孑L雀羽的帽子,前去拜访两位中围官员。他通报了我们之后在河南省旅行的计划,并代我感谢他们的特别关照。 P98-101 序言 1910年秋天,美国著名艺术收藏家、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先生(1854—1919年)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中国。尽管弗利尔在1894年至1 895年就已经第一次出访亚洲,但这次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此时亚洲艺术收藏的重点已经转向中国古代绘画。1909年,他也来过中国。1910年至1911年的这次中国之行和上次一样,他在北京、上海与古董商们打交道,了解私人收藏,来寻找市场上最精美的艺术品。弗利尔在1910年10月13日写信给他的好友、火车制造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弗兰克·荷克尔(1846—1927年),提到他的艺术收藏在中国备受瞩目的情况。 ……在北京,几乎所有的驻华外交使团都请我吃了晚餐或午餐。当然这样的关注真是太抬举我了。而且你知道,我对这些真的不大在乎。外交界的人知道,去年还有最近我在中国找到了一些艺术品。他们觉得我不是圣人就是傻瓜。我猜他们是想知道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各种社交应酬和艺术收藏活动之外,弗利尔还在制定旅行计划,打算访问中国内地的古都和文化中心。他最初计划访问的地点有开封、洛阳、西安和杭州。本书的资料来自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即弗利尔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所藏的查尔斯·兰·弗利尔档案,书中珍贵的老照片和日记是首次出版,这些资料详尽地记录了他从1910年10月19日到11月14日近一个月的中国旅程,高潮是对龙门石窟的考察。一路上,他在开封、郑州和洛阳短暂停留,但此行主要的目的是考察龙门。他花了近两周的时间观摩研习龙门石窟丰富的北魏和唐代佛教造像。他为何下定决心前往在当时外国人看来十分偏远的地区呢?其中有不少原因。1909年,著名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1865—1918年)m版了龙门石窟建筑和佛教造像的照片,极有气势。弗利尔的朋友一一巴黎古董商马塞尔·宾(1875—1920年)同年也去过龙门地区,但路遇土匪,被洗劫一空,在借来一匹马后才勉强回来。或许这些故事和经历对弗利尔有所启发,激发了他对探险和艺术鉴赏的浓厚兴趣。 此时的弗利尔已经五十六岁了,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与他审美观的演变息息相关。1854年,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德逊河谷边的小镇金斯顿。出身贫寒的弗利尔没能读完中学。他最初担任办公室职员,当地一家铁路公司的经理弗兰克·荷克尔看中了他的才华,雇他担任公司的会计。1870年代,荷克尔的生意迅速扩张,一直重用弗利尔作为自己的得力帮手。俩人最终成为了平等的生意伙伴。他们经营的企业利润极其丰厚。1 885年,荷克尔与弗利尔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成立了半岛火车公司,制造铁路机车。公司的成功还得益于精明的商业投资。1890年代中期,弗利尔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使他有条件大规模地收藏艺术品。 初涉艺术领域,弗利尔收藏的是欧洲大师的版画,趣味比较谨慎和保守。这也是当时发家的年轻人常见的消遣方式。但弗利尔的艺术品位很快成熟,大力发展自己的收藏强项,成为亚洲艺术以及美国绘画的收藏大家。他的美国艺术藏品里有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1834一1903年)和其他美国画家的作品。他最初收藏的亚洲艺术品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门类.如日本浮世绘版画和陶瓷。 随着弗利尔对亚洲艺术的兴趣转为热爱,他开始向恩斯特·芬诺罗萨(1854—1908年)这样的亚洲艺术著名学者和赏中国绘画手卷时,他就用这些来作别致的镇纸。这足以说明弗利尔对龙门深厚的感情。 在最后一次中国之行中,弗利尔与中国、中国艺术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开封写的一封信中提到: 和更多的中国人打交道,让我对他们更加尊重,更 有信心。有朝一日,他们会恢复数世纪以前的地位,在 众多方面引领世界。[弗利尔写给弗兰克·荷克尔的信, l910年l0月24日。] 此外,对古迹的考察也让弗利尔对破坏和抢掠文物的情况更为担忧。1912年,弗利尔创建了美国考古学院中国分校。学院以北京为总部,为有发展前途的中国和美国的年轻学者们提供中国考古相关的设施和培训。学院的宗旨是与中国机构合作,来研究有考古与文化价值的物品,并由中国和国外的博物馆对它们进行保护。但好景不长,学院停办,并没有很大的成效。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政局发生了恶化,加上一些其他的外国考古活动不过是打着幌子大规模盗窃文物,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抵触和仇视。但弗利尔的这个项目使日后成立的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成为了一所定位独特的机构,它不是去掠夺中国的艺术遗产,而是致力于对它们的研究、保护和推广。 弗利尔毕生致力于艺术收藏。他的收藏代表了各种文化和各个时期,体现了他和谐统一的美学理念。在最后一次中国之旅中,他拍下的照片、写下的文字,说明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可能还有精神和个人方面的因素。 后记 2009年初,弗利尔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的档案部主任霍大为先生发现了一些照片和日记,其中记录了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查尔斯·兰·弗利尔先生1910年中国之行的情况。虽然之前有些学者看过这些材料,但还没有人能够全面地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当时没有人对照片进行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没有整理过的日记只不过是一些零散的个人笔记和对事件的观察记录。霍大为负责对日记手稿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把照片和文字仔细地进行对照,使日记的阅读连贯顺畅,而且考证了日期和地名。这项艰巨的工作也得到了他团队的支持。 我们要感谢弗利尔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弗利尔日记手稿中的文字十分零散、难于辨认。在这个项目的初期,他们对文字进行辨识和誊写,这项工作十分繁复琐碎。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后续工作就无法开展。日记的中译工作也很有挑战性,不仅仅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佛教艺术和建筑,还需要熟悉弗利尔的写作文体、他对艺术和宗教的独特视角以及他的幽默感。我们要感谢李雯小姐提供了中译的初稿。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弗利尔研究领域最顶尖的学者一一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的前任馆长罗覃博士。在这个项目的全过程中,他一直关心鼓励我们。我们也十分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编辑王剑女士、眭菁菁小姐,美编岳文婧小姐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这本重要书籍的出版离不开他们的热忱和敬业。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用中文与中国的读者分享弗利尔先生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 霍大为 王伊悠 2014年8月4日 书评(媒体评论) 美国大收藏家弗利尔的中国古代艺术之旅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他有效地使用了1910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间。我们只能借助他的心灵和眼睛,实现与这一历史时间的龙门石窟的精神际会。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查尔斯·兰·弗利尔先生是美国最重要的中国艺术鉴藏家。他珍贵的中国之行日记以及留下的精彩照片,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艺术与建筑的热爱,还对美国与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利安·瑞比,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弗利尔·赛克勒)馆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纪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查尔斯·兰·弗利尔 |
译者 | 李雯//王伊悠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083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4 |
CIP核字 | 2014169414 |
中图分类号 | I71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50 |
高 | 25 |
整理 | 霍大为//王伊悠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