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属于严谨扎实的人口学专著,是作者梁中堂多年辛苦研究的一次成果汇总。在本书中,作者对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起源与形成做了细致梳理,尤其对于一些历史上的关键问题做了细致考证,纠正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本书对于读者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背景、确立过程极有帮助。

内容推荐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梁中堂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总之,本书是一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研究资深专家的心血结晶,书中每一字每一句皆体现出极高的学术造诣。毫无疑问,本书是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不可不读的参考文献!

目录

新中国60年的计划生育:两种含义和两个30年(代绪论)

 避孕、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

 1949~1979年:避孕和节制生育30年

 几个认识问题

 1979~2009年:现行计划生育制度30年

 结束语

第一部分 思想史

 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

在革命实践中获得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工业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婚育自主权利

从“革命加生产”到“不断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衍生出“要有计划地生育”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生育

几点结论

 毛泽东“人口非控制不行”考

 马寅初事件始末

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马寅初获悉党的领导人转变态度后重提节育主张

马寅初的中南海发言和《新人口论》都是毛泽东“讲话”以后的产物

马寅初1958年在北京大学的双反运动中

1958年《光明日报》对马寅初的批判

1959年《新建设》和《光明日报》对马寅初的批判

北京大学校办秘书对马寅初的致命一击

从北大离职以后到平反前的马寅初

结束语

 康生、陈伯达批判马寅初考略

事件发生时的社会背景

康生、陈伯达批判马寅初

按所述材料的整理和梳耙

对当事人和经历者的考证

结束语

第二部分 专题史、分段史

 “一胎化”生育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

引言

1978年,一个急于求成的氛围和环境

“洋跃进”与“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及“一胎化”的产生

提倡只生一个和“一胎化”

为什么要提出实行“一胎化”

“一胎化”的发明权究竟是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洋跃进”的纠正

现行生育政策——对“一胎化”的妥协和纠正

结束语

 试论《公开信》在“一胎化”向现行生育政策转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开信》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一胎化”的生育政策

《公开信》发布后不久开始制订现行生育政策

《公开信》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安排是通向现行生育政策的拐点和转向路标

一些误导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公开信》的错误观点

 关于《公开信》的几个具体问题

《公开信》不是中央书记处汇报会议的决议和决定

《公开信》产生时的政治背景

《公开信》的作者是谁

《公开信》为什么于1980年9月25日发表

结束语

 “中央人口座谈会”:一个精心编造的谎言

一个弥天的谎言

任何文献和研究都不支持田雪原的“中央座谈会”

中央书记处会议和《公开信》都没有“定下只生一个大计”

“只生一个”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前早就存在了,

精心编造的谎言

田雪原治史的基本方法——大忽悠

 现行生育政策研究

“晚、稀、少、好”四字方针

争取提前实现“五五”规划,提出“只生一个”

争取2000年人口增长为零,提倡“只生一个”

为把世纪末人口控制在12亿,提倡“只生一个”

中央书记处曾经试图扭转“一胎化”倾向,提出现行生育政策

中央提出现行生育政策后较长时期,实际的政策仍是“一胎化”

为纠正政策误区,中央再次阐述“现行生育政策”

针对要求回到“一胎化”的观点,中央提出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现行生育政策的功过得失

 1956~1978年:计划生育制度的起源与形成

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提出

1957~1962年的上海计划生育

60年代初中期上海与中央的互动

“文革”期间上海的计划生育创新得到中央的肯定

全国学习上海市严桥公社计划生育工作经验

 1979~1991年:先“一胎化”再“女儿户”的艰难历程

共和国第一个30年的计划生育

1979年:“一胎化”政策和现行计划生育制度的产生

1980年《公开信》:解决华国锋问题期间的权宜之计

1981~1982年:各方博弈下的“女儿户”政策

1982年:用一个新的“红头文件”替代“女儿户”政策

1983年:大结扎

1984~1987年:缓和渐变和10%的照顾生二胎

1988~1991年:“女儿户”走到了前台

从1979~1992年生育率的变动看生育政策的效果

结束语

第三部分 改革与发展

 论改变和改革计划生育制度

从毛主席的一篇美文谈起

两种截然对立的人口理论

节制生育是工业革命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节制生育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计划生育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一胎化”和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形成

我国生育政策评估

产生于我国计划体制下的计划生育制度是极不合理的

现行生育政策违背了现代国家法律体系和谐一致的原则

改变计划生育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附录

 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答《南方周末》记者梅岭

 致SusanGreenhalgh(2008年12月2日)

 SusanGreenhalgh致梁中堂(2009年2月24日)

 致SusanGreenhalgh(2009年5月20目)

 致田雪原(2010年5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中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2238
开本 16开
页数 5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3
CIP核字 2014188751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