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圣经的故事(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插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亨德里克·房龙的《圣经的故事(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插图珍藏本)》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圣经故事插图本,书中的赏析文字通过画面故事综述、艺术家生平及艺术风格介绍,深入阐释圣经故事。配以255所世界各大博物馆馆藏精品,用珍贵文物及权威考古发现,破译神秘的圣经故事。

内容推荐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最独特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曾遭到无数人的怀疑和诋毁,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作为神圣经典的地位;它更是许多文学作品的源泉,为无数文学家、哲学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亨德里克·房龙以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成了概略简要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原典的精神,也有利于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

在《圣经的故事(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插图珍藏本)》中,房龙并没有向人们布道,也不是为了维护或攻击某种原则,他只是讲一些他认为人们应该知道的故事,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能对善良美好,因而也对神圣的事物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房龙在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了《圣经》故事背后人类的浩大历史进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一份文学遗产

 犹太人及犹太版本的历史

第二章 创世

 七天创造世界/亚当和夏娃/该隐杀死亚伯/诺亚方舟/巴别塔

第三章 先驱

 亚伯拉罕西迁/恶城和盐柱/非利士人的土地/夏甲被逐/亚伯拉罕用儿子献祭/雅各夺以扫的继承权/雅各与拉班斗智/雅各回迦南

第四章 继续西行

 约瑟被卖/约瑟在埃及的奇遇/大饥荒/一笑泯恩仇

第五章 在埃及安家

第六章 逃离驭役

 摩西传奇/担负使命/与法老斗法/摩西分开红海

第七章 荒野漂泊

 吗那神迹/岩石涌泉/接受十诫和平定叛乱/内部纷争/摩西之死

第八章 寻找新牧场

 耶利哥城墙的崩溃/血洗艾城/基遍的阴谋/平灭五王

第九章 征服迦南

 士师俄陀聂/以笏刺杀伊矶伦王/非利士人/女先知底波拉/雅亿杀死西西拉/米迦拜异教神/士师基甸与三百勇士/残暴的亚比米勒/耶弗他灭以法莲人/大力英雄参孙/约柜失而复得/设立国王

第十章 路得的故事

第十一章 犹太王国

 山雨欲来/先知与国王/撒母耳和扫罗/勇士大卫杀死巨人歌利亚/扫罗不容大卫/大卫投靠非利士人/扫罗之死/大卫王/将约柜迁到新都耶路撒冷/大为占有拔士巴/先知拿单的预言/押沙龙之死/大卫之死/智慧但奢侈的所罗门王/所罗门圣殿/迎回约柜/帝国隐忧

第十二章 内战

 南北不和的原委/王国分裂

第十三章 先知的警告

 两国实力的强弱/侵略和政变/犹大王亚撒引狼入室/先知耶户对以色列王巴沙的预言/暗利的作为和耶洗别的专权/先知以利亚/以利亚与巴力异教的斗争/以利亚的继承人以利沙/耶洗别害死拿伯/以利亚的预言/联军进攻摩押失败/以利沙和耶户消灭耶洗别异教势力/惨淡经营的犹太人/以色列回光返照和先知的警告/以色列的灭亡/西低家的投机与犹大的灭亡

第十四章 覆灭和流亡

 庞大的巴比伦帝国/在古代史上被忽视的犹太人/流亡时期的犹太人/流亡时期两先知

第十五章 重返家园

 迦勒底人的“新巴比伦”/先知但以理给巴比伦王解梦/晚年昏聩的尼布甲尼撒/但以理在伯沙撒宴会上解读神秘文字……

第十六章 搜罗宏富的书卷

 《旧约》中搜罗宏富的书卷/内容零散的原因/约伯的故事……

第十七章 希腊人登场

第十八章 犹大:希腊的一个行省

 新征服者亚历山大/马其顿分裂之后

第十九章 革命和独立

 塞琉古王安条克强制推行希腊文化/马加比家族的起义和统治/犹太人的三大派别……

第二十章 耶稣降生

 历史中的耶稣/《福音书》中的耶稣/希腊文化时代

第二十一章 施洗者约翰

 一分为三的犹大和总督彼拉多/施洗者约翰/约翰之死

第二十二章 耶稣早年生活

 卑微的犹太木匠/宣扬爱和宽容的先知/选择献身

第二十三章 门徒们

 耶稣与施洗者的差异/变水为酒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 新的导师

 耶稣清理圣殿/耶稣路遇撒玛利亚妇女/耶稣为人治病祛灾

第二十五章 宿敌

 耶稣与当局的冲突/登山宝训

第二十六章 耶稣之死

 耶路撒冷的既得利益者/耶稣二进耶路撒冷/与犹太教当权者的公开交战

第二十七章 信念的力量

第二十八章 信念的胜利

 扫罗认信基督/在异教世界传道/保罗回到圣殿/保罗最后的岁月

第二十九章 国教

 使徒彼得罗马传教/基督徒惨遭迫害/成为国教

译后记

《圣经》年代表解

与《圣经的故事》年代相关的文明大事记

《圣经的故事》专有名词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七天创造世界

最古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从何处而来?

有些人直到死还在问这个问题。他们并不真的指望得到答案,只要自己有勇气直面生活的现实,就已经很高兴了。正如勇敢的军人即使面临着失败,也不肯投降,在即将进入永恒之时,还在骄傲地问:“为什么?”

然而,这个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男男女女,对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事物,他们大多非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不可。假使没有这样的解释,那么他们就自己弄一个出来。

5000年前,西亚各族人民都流传着世界是用七天创造出来的故事,这里要讲的是犹太人的说法。他们含混不清地把陆地、海洋、树木、花鸟,以及男男女女的人类都说成是由不同的神创造的。

但事实上在所有民族当中,犹太人是第一个相信独一上帝之存在的。本书后文讲到摩西时代的时候,会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开始的时候,那支后来发展成犹太民族的闪族人也信奉多神,就像他们所有的邻近民族一样。他们早在犹太人之前无数年就开始这么做了。

然而,在《旧约》中可以找到的那些创世故事,是在摩西死后1000年才写出来的。那时犹太人已经接受了“一神”的观念,认为是绝对确凿的事实。而对上帝存在的怀疑,则意味着流放或者死刑。

现在你们可以理解,那位诗人在为希伯来人写下万物之始华章时,何以会把创世的巨大功劳描述成一个全能意志的灵机一动,完全归功于自己部族所信奉的、他们称之为耶和华或者上天主宰的神。

下面要讲的就是神庙里的信徒所听到的创世故事。

鸿蒙初判,地球在一片死寂和黑暗中漂浮穿行于太空。没有陆地,只有深深的海洋那浩淼无垠的海水覆盖着日后辽阔帝国的版图。后来,耶和华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构思着宏伟的计划。然后,耶和华说:“要有光。”于是,黑暗中出现了黎明的第一道曙光。耶和华说:“这个,就叫作昼。”

不久,光明消退,一切又都复归黑暗。耶和华就说:“这个,就叫作夜。”然后他开始休息,就这样结束了第一天。

后来,耶和华说:“要有天。在水面上延展天穹,好让云和风有个去处。风要拂过海面。”事情果然就是这样。于是日夜交替,结束了第二天。

后来,耶和华说:“水中要有地。”立刻,嶙峋的山峰湿漉漉地浮出海面,直插云霄,气势雄壮。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宽广的平原和谷地。耶和华又说:“土地要肥沃,要有产种结籽的植物,开花结果的树木。”于是大地绿草如茵,林木葱郁,沉浸在晨曦的轻抚之中。随着清晨再次被黄昏替代,第三天的劳作结束了。  后来,耶和华说:“天上要繁星密布,好标识日月四季。白昼要太阳掌管。夜晚应是休息时间,只有宁静的月亮为穿越沙漠赶夜路的旅人指明通往宿营地的正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于是就结束了第四天。

后来,耶和华说:“水里要遍生鱼类,天上要飞满鸟类。”于是他创造了巨鲸小鲤、驼鸟麻雀,让它们在水中和陆地栖居、繁衍,尽享生命的恩赐。到了夜晚,疲倦的鸟儿把头钻进翅膀底下,鱼儿游到黑暗的深水之中。第五天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耶和华说:“这还不够,世界上还要遍布会爬,会用腿走路的动物。”于是他创造了母牛、老虎和其他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知的走兽,以及很多早已从地球上消失的动物。完成这一切之后,耶和华从地里抓起一些土,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一个塑像,并给了它生命。他把这生灵叫作“人”,并把他置于一切创造物之首。这样就结束了第六天的劳作。耶和华对自己创造的一切都很满意,就在第七天休息了。

亚当和夏娃

然后就是第八天。人发现自己置身于新的王国。他的名字叫作亚当,居住在一个到处都是可爱花朵的花园里。驯顺的动物带着自己的幼崽和他戏耍,让他忘掉孤独。然而尽管如此,人并不快乐。因为所有其他动物都有自己的同类为伴,唯独人形单影只。于是耶和华就从亚当的身体上取了一根肋骨,用它创造了夏娃。然后,亚当和夏娃就四处游荡,要把这个叫做“天堂”的家看个究竟。

最后他们走到一棵大树跟前,在那里耶和华对他们说:“听着,因为这很重要。这花园里所有树木的果实,你们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唯独这棵树可以分辨善恶,如果人吃了它的果子,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是邪,这样他的灵魂就再也不得安宁。所以,你们必须远离这棵树的果子,否则就得接受可怕的后果。”

亚当和夏娃听了,保证会遵命行事。

不久,亚当睡着了,而夏娃还醒着,在园里漫步。突然,草丛里一阵沙沙轻响,夏娃一看,原来是一条很大的、狡猾的老毒蛇。

在那个时候,动物说的语言,人类也能听懂。所以,大蛇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夏娃交谈。它对夏娃说自己听到了耶和华的话,而且如果她相信那些话就太蠢了。夏娃信以为真。于是当大蛇把那大树的果子递给她的时候,她就吃了一些。等亚当醒来,她就把剩下的果子给他吃。

耶和华知道后十分生气,马上就把亚当和夏娃从天堂赶了出去。于是他们只好落到尘世上,想方设法维持生计。

该隐杀死亚伯

没过多久,夏娃和亚当生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男孩,大的叫该隐,小的叫亚伯。  他们在家里帮着干活。该隐在田里种地,亚伯帮父亲放羊。当然,他们也跟别的兄弟一样有时候会吵吵架。

一天,他们俩都向耶和华奉献供品。亚伯杀了一头羊,而该隐则只在拜神的粗石祭坛上放了一些谷物。

孩子总是喜欢吹嘘自己的长处,而且往往容易相互嫉妒。

亚伯的祭坛上木柴烧得正欢,而该隐的燧石却连火都点不着。耶和华垂青于谁,一目了然。

该隐觉得亚伯在嘲笑自己。亚伯说没有,自己不过在一旁站着看看而已。

该隐要亚伯走开,亚伯不肯。凭什么要他走?于是该隐就打了亚伯。

谁知该隐出手太重,亚伯倒下死了。该隐吓得要死,就逃跑了。

但是,耶和华知道了这件事。他在灌木丛里找到了该隐,就问该隐他弟弟在哪里。该隐却态度傲慢,不肯回答。他怎么知道?他又不是保姆,照管弟弟又不干他的事。难道不是这样吗?

不用说,撒这个谎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就像当年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他的意志而将他们逐出天堂一样,耶和华现在又把该隐赶出了他的家门。后来,该隐虽然活得很长,但却再也没见过父母的面。

至于亚当和夏娃,幼子夭折,长子逃亡,生活自然变得很不幸。

他们后来又生了很多孩子,死的时候年纪已经很老,被没完没了的操劳和不幸折磨垮了。

……

P11-18

序言

写给汉斯杰和威廉

这是《圣经》的故事。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应该比现在更多地了解《圣经》,而我又实在没法告诉你们,到哪里才能找到我要你们掌握的那种知识。当然,我可以要求你们阅读原本的《圣经》,但我不能肯定你们是否真会去读。有些人相信,这部圣书是专门委托给他们的事情。许多年来,像你们这个年纪的男孩,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庄严面容和令人难以亲近的态度而给吓跑了。然而,如果不知道这些故事,你们就不能算接受过完善的教育。而且,在你们人生的某一段时间里,可能非常需要蕴藏在这部古老编年史中的智慧。

几千年来,这部书一直是人们最忠实的伴侣。其中有几章写于2800年前;其他的则晚近得多。许多个世纪以来,《圣经》几乎是你们的祖先所拥有或所爱读的唯一书籍。他们把它铭记在心,他们使摩西律法成为世间至高无上的法律。后来,随着现代科学时代的到来,在两种人之间发生了冲突,其中一种人认为这部书是从神那里来的,而另一种人则只是把它当作某些历史事件的记录。这些冲突进而引发了残酷的战争。有一段时间,许多人由衷地憎恨《圣经》,其程度决不亚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对《圣经》的热爱和敬仰。

关于这些,我不会再说什么。

我不是在对你们说教,也不是在为一项事业辩护,或对它进行攻击。我只会告诉你们,在我看来,你们应该知道这些东西(上天不许我强求别人同意!),这会使你们的生活充满理解、宽容和爱,而这是善的、美的,因此也是圣洁的。

关于《旧约》的故事,写起来相对来说容易些。这个故事讲的是居住在沙漠的某个部族,他们在多年流浪之后,终于占领了西亚一个小小的角落,在那里定居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接下来就是《新约》了,讲《新约》是很难的,《新约》的中心人物只有一个,讲的是拿撒勒村的一个淳朴的木匠,他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却对生活一无所求。可能有别的故事比耶稣更有趣,但我从来没有读到过。所以我将就我所知,非常简单地叙述他的生活,一字不多,一字也不少。因为,我确信,他会乐意让我用这种方式来讲他的故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后记

译后记

一提起房龙,立刻就想到四个字——大气磅礴。

这位荷兰裔美国人全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拥有历史学博士学位,但未见有影响的学术著述行世。要说形象,这位前辈与典型知识分子相去甚远,是一条体重200磅的彪形大汉。不过,他在通俗历史文学方面的分量似乎更加引人注目。

他一生笔耕不辍,勤奋著述,涉及了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还涵盖了艺术、地理等领域,一共连写带编出版了将近40本书!他可能还是世界上最早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人类的故事》就印了30版,光版税就超过50万美元——那可是20年代。此君多才多艺,能自如使用10种文字,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还善于作画。他所有著作的插图,都是自己的手笔。

房龙的著作见解发人深省,但读来却丝毫无晦涩之感。他的文笔通俗流畅,但绝非市井低俗浮泛之作。他行文简约清明,不以雕琢辞章为能事,也没有专家学者的学究气,可以说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知识和真理。所以读他的书,不只是知识上的长进,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鼓励我们以一种通达包容的心胸面对人生和世界。

(《圣经的故事》与《人类的故事》、《宽容》(即《人的解放》)并列为房龙的三大名著,自出版以来,一直饱受赞誉,传读不衰。

《圣经》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印数最巨的书籍,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但是,要想对《圣经》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往往容易在千头万绪的历史故事和古奥晦涩的文字表述中兜圈子。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房龙决意要写一部连普通中学生都看得懂的《圣经》故事,帮助他们熟悉、亲近这部古老、神秘的大书。

房龙不是创造某一哲学体系的思想家,但他对人生和事物有着自己完整、深刻的理解。落实在眼前这本书上,就是既忠实于原典,又有自己朴素的声音。虽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但却并不拘泥于原典,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以来的历史、考古发现相观照,以一种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你感觉到那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房龙无意在写作中添加什么,但眼前的事物经他那么一表述,却又确确实实地发生了变化:遥远的事物刹那间变得亲切可感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容易接受了。此种魔力、此种美,唯有请读者诸君在阅读的旅行中独自感受了。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房龙写作的顶峰时期,中国出版界就已经有过“房龙热”,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比如,年仅23岁的曹聚仁就深受《人类的故事》的影响,可以说引导他走上了文史研究和创作的道路。最近又听说《宽容》的序言入选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看来老房龙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还要继续下去。

《圣经的故事》英文原著首版于1923年。1926年,未名社成员李霁野就打算翻译这本书,还征求过鲁迅先生的意见,但因故未成。后来有了谢炳文1936年的译本。该书世界书局原定于1937年出版,书都已经印出来了,可正在装订的当儿,“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了,结果一直拖到1939年才出版。该版附有房龙1936年给译者的回信,表明自己“憎恶浪费与无用的暴力”,认为“这两种坏脾气都是由于愚昧生来的”,而自己写书则是“给一般男女和小孩子读”的。

20世纪80年代,房龙的主要作品重译出版,其中包括列入三联版文化史译著系列的《圣经的故事》,在读书界引起了对房龙的“重新发现”。那个时候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没读过房龙的书而被人发现,会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进入90年代之后,该书又多次重译。我们手头的译本有两种,分别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出版。

有一次我们和朋友吃饭,朋友问起最近忙什么,回答说译房龙。朋友怪眼一翻,用时下流行的《大话西游》语法问道:“给个理由先。”意思是何必多此一举。是啊,何必呢?下面就是我们的理由:经过仔细查对原文,译者发现手头20世纪90年代那两个译本中存在着大量缺漏、误译,以及前后译名不统一等差错,虽然没有仔细统计,但怎么也有好几百处。以上缺憾,均在我们这个译本中查漏补缺,加以匡正。我们的翻译原则是:绝对忠实,字字落实;在汉语语法与表达习惯容许的范围内,力求保留原著的风格。

我们采用的底本是美国纽约州花园城出版社1941年的版本。本书的序言、第一章到第十二章由王伟翻译,第十三章到第二十九章由刘国鹏翻译,最终由王伟做统一的译审。本书所涉及的《圣经》中人、地、物的名目,一律按照“和合本”统一译名,少数今天另有通行译法的除外,比如族名Hittite,“和合本”作“赫人”,而今天一般都译作“赫梯人”。

考虑到该译本为精美的插图本,为方便读者翻阅和查读,我们又特意在每章中格外分出若干小节,并把在书中出现的五百多个主要专有名词做了简单扼要的解释,列在附表中,以期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有人将房龙比喻为大象,那么我们的这个译本可算是用汉语的长矛与大象进行精神搏斗之后的结果了。这场搏斗令我们筋疲力尽。译事的辛苦,除非亲力亲为,恐怕很难想见。房龙的英文固然明如白话,但毕竟是20世纪80年前的话,要用对当的汉语做到形肖神似,又谈何容易。至于我们有没有资格向这位前辈高手抱一抱拳,朗声道句“承让”,就要听大家的评判了。

译者 2001年1O月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圣经的故事(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插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德里克·房龙
译者 王伟//刘国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701975
开本 16开
页数 4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84
CIP核字 2015048683
中图分类号 H319.4:B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69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