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阳光家长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潘红艳编著的《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是“阳光家长系列丛书”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读物,立意新颖,内容实用,书中提出许多操作性强的亲子沟通方法,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与家长、孩子相处的经验。本书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言之有物,案例非常典型,值得家长学习借鉴。

内容推荐

小升初如何择校?入学前要做哪些准备?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怎么办?《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的作者潘红艳,用小学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剖析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将教育的“度”明明白白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何时跟紧不放,何时做个“懒妈妈”;哪些错误要严厉批评及时纠正,哪些弯路可以让孩子走一走,吃一堑长一智——教育的时机、方式远比教育实施的长度和力度更管用。100分孩子的身后必然站着120分的父母,父母同样需要知识和能量的储备。

目录

择校入学

 幼升小,如何为孩子择校?

 幼升小,入学前做好哪些准备?

 提前上小学,请三思而后行

课业学习

 学习生活怎样安排——巧妙制订计划

 学习生活怎样安排——有效执行计划

 家长要不要陪孩子学习?

 家庭作业那些事儿——“好问”的孩子

 如何加强课外练习?

 学习有尽头

亲子沟通

 交流有技巧,沟通无极限

 奖惩奥妙多(一)——“五不罚”与“两不奖”

 奖惩奥妙多(二)——奖到甜,罚到痛

 你错了,但是父母依然爱你!

 与孩子相处中的“谨言”与“巧言”

性格养成

 你的孩子会抓紧时间吗?

 拖延症是这样形成的

 勇敢地面对挫折

 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我?

 攀比心理与金钱意识

能力拓展

 写作巧起步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当好班干部的智慧

试读章节

小侄女欣欣今年六岁多,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妹妹打算送她到我教书的学校就读,因为我们学校是郑州重点小学。但是问题是她家住在西郊,我们学校在郑州东北面,如果到我们学校上学,每天都要横穿整个郑州市!这样一来,欣欣全家人将面临很多困难。

我们学校有一所本部、两所分校。本部是公办小学,学生都是就近入学,所以全是走读生。而两所分校是股份制小学,也就是所谓的“私立小学”,教学管理沿用的是本部的模式,并建有食堂、宿舍,能接收午托生,甚至周托生。

“我们想让欣欣上分校,中午在学校吃饭,我们买车,让她爸爸早晚接送。你们学校不是有班车吗,不行我们就报班车吧!”妹妹说道。

虽然我们学校的班车在她家附近有停靠,但是问题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所以我建议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利与弊,想清楚怎样才是最合适欣欣的最正确的选择。

名校虽好,离家太远也要慎重选择。

欣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若睡眠时间和质量无法保证,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家离学校太远,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颠簸,辛苦不说,还占用做功课和娱乐的时间,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我的学生嘉琪就住的离学校很远,他每天坐班车或由父母开车接送,路上要花费一个多小时,遇上堵车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为了不迟到,嘉琪每天早早起床,一二年级时他年龄太小,早上起不来困得直哭,他妈妈只好狠着心硬是把他拉出被窝。为了让他多睡一会儿,早餐吃得好一点儿,嘉琪的妈妈都是五点多起床做早饭,不到七点娘俩就出发了。这几年数不清多少次嘉琪是在车上吃早饭的,更数不清多少次困得在车上睡着。偶尔来不及吃早饭,他只能在学校门口的小摊将就两口……

而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从容地吃早饭,步行几分钟到学校;下午放学写完作业,还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到操场上踢踢球。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无比开心的时候,嘉琪却还在回家的路上。

听完嘉琪的故事,妹妹和妹夫沉默不语。

权衡利弊。莫让教育打折扣。

“如果让欣欣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怎么样?”妹夫试探着问我。

“住校的小学生是很可怜的!欣欣才六岁,这么小就离开父母,一星期回家一次,你们忍心吗?”我摇头道。

每次带一年级的班,我都头疼不已。班里那些小小的周托生一到晚上就哭声一片。虽然有生活老师尽心照顾,但他们还是想妈妈,有的孩子甚至整整哭了一个月。  家长们一心奔着我们小学的好名气、好老师、好环境,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与需求。周托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比不上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小孩子在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方面,都需要成人的教导。学习上,任课教师和生活老师可以督促指导,但是心理上呢?待人接物呢?毕竟一个班有那么多孩子,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双眼睛、几十种性格、几十种情绪,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照顾得细致入微,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是幸福的,被爱包围着,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女儿的成长路途中,我一直保持每天和她谈心的习惯,这让我能及时掌握她的思想动态,了解她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以及方法上的指导。P3-6

序言

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写下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教育女儿的心得体会,与广大家长们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机缘巧合下,编辑找到我,说有意向出版一套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希望我站在教师和妈妈的双重视角来谈论家庭教育,通过阐述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反思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伴,每天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触各种类型的家长,感受不同的家教方式,因此能更加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孩子们的长处与短处,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是一项难以说清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没有哪位专家敢拍着胸脯说“我的方法一定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有情感,有思想,成长在不同环境,有着不同认知的人。因此,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更没有哪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幸运的是,作为老师,我见到的案例多,知道的故事多,遇到的类型多,或许我的经验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

作为教师,我总结了一套实用又普遍适用的教养方法,不希望那些典型的案例随时光消逝;作为母亲,我不希望自己在教育女儿上精心设计的“好招”、“妙招”随着时光的流转而被遗忘。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家长们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

我的孩子能和新伙伴友好相处吗?被欺负了怎么办?

希望孩子能成为班里的“小干部”,我该怎样培养他的组织能力?

孩子做事慢慢吞吞,上学后跟不上可怎么办?

作为老师兼母亲,我非常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从课业学习到身心健康,从与人相处到能力培养,很多家长忽然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弯转得太大、太急,自己和孩子都不适应,产生许多纠结矛盾,令很多人不知所措。

年逾四十的我担任了多年班主任,有两届学生是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他们有的都已经为人父母了。回头看看这些孩子的经历,想想他们的故事,我真心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育人经验,以及其中的苦乐酸甜、得失成败……

潘红艳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用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视角审视教育,看到了更多问题:学习吃力、写作业慢、与同学相处不融洽……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在这套书里,作者分享了维系美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好性格、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等方面的经验,让更多的家长受益。——新教育实践家、儿童文学作家。小学校长,王钢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一天一个样,我们必须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力培养、习惯养成、亲子沟通,都要及时调整心态和策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伴其快乐成长。——中国父教第一人、《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作者,东子

这套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我与孩子之间磕磕绊绊变少了,温柔互动变多了;我和老师之间理解与配合变多了。其实只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孩子的学习就不那么累,考试也不那么可怕,孩子的性格也会越来越好。——小学家长,白虹蕴

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不一样,遇到的事也不一样。正如作者所言,家长应当积极地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引导孩子完成各个阶段的成长和蜕变。——小学教师,包晋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阳光家长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红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34998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5019082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