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雄劫
内容
试读章节

老人一听,脸上顿现讶然之色,想不到这宁静的小村附近,竟然还有如此武学高明之士?

这老人名叫马博,祖居此地,十年前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婴儿回到安塘村,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了,好在当年的亲戚还剩下一位堂哥收留了他们祖孙二人。五年前堂哥一死,小小的院落就只剩下马博带着孙儿马亮了。这马亮虽然年纪幼小,但是他自小跟着爷爷长大,学得一身武艺,轻易几个壮汉也近不得身前。这太湖边上虽然山岭不少,但是多是秀静的青山矮岭,并没有什么凶猛野兽,因此马亮十二岁以后便经常进山打柴,马博初时还暗中跟随保护,及至后来亲眼见到马亮三拳两脚赶跑了一只野狼之后,便放心他一个人随意出去了。

马亮在爷爷的追问下,将自己和秀哥儿认识的经过讲了一遍,却原来马亮自幼跟着爷爷相依为命,懂事极早,又加上常年习武手脚强健,村中偶尔相约一同去打柴的少年跟他比起来自是慢了许多,因此他经常一个人早早砍了柴,束作一担,那些同村的少年却也不敢动他放在地上的柴担,他便自顾自跑去山中随意玩耍。

一日,马亮在山中忙着追兔捕鸟,突然见远处有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锦袍少年正在聚精会神的要去扑一只巴掌大的翠色螳螂,却没注意到脚边一条尺许长的灰色小蛇正跃跃欲起。马亮常年在山中,自是知道那是被乡下人惯称作“土条子”的毒蛇,虽然比不得金银环蛇那般剧毒,可是被咬一口却也性命攸关。于是,马亮张口大叫一声:

小心!

谁知道那锦袍少年竟似恍若未闻,依旧将注意力集中到那螳螂的身上。就在此时,那灰色小蛇猛地尾巴在地上一弹,身子射起四尺左右,照着锦袍少年脖子就咬,马亮吓得啊的一声大叫,再也不敢去看。耳边却没听到以为该有的那声惨叫。

马亮睁眼去看时,才发现那少年已经向旁边跳出了八尺,那巨大的螳螂却已经伸出两臂将小蛇七寸牢牢的钳住了。

马亮从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螳螂,更没想到这螳螂竟然能将毒蛇制服,正看得惊讶之际,那锦袍少年已经飞身跳了过来:

“谁要你多嘴!”

话音还没有落地,一拳已打向马亮的面门。马亮跟随爷爷习武多年,眼见对方来势迅猛,竟然也是身负武功的样子,当下连忙伸左手去搭少年打来的一拳,右手一个单撞掌反击少年胸口。那少年一见马亮的招数也不由的一愣,没想到在这山中竟然遇见了会武的对手,俩人年纪相若,又是初逢对手,当时不由得都起了好胜之心,顿时忘了旁边的螳螂和毒蛇。拳脚嚯嚯你来我往地打了起来。这一动手,俩少年心中都暗暗一惊,想不到对手的武功竟然不弱,自己平时跟着家人勤加苦练,本以为出了门后自然可以有一番作为,却没想到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就跟自己打了个旗鼓相当。

马亮施展的是爷爷传授的七十二路嵩阳掌,虽然内力不足,但是拳脚大开大合,却也颇具声势:那少年的武功却轻灵飘逸,指掌戳拍快如闪电。时而脚下连施钩挂腿法,在马亮周围直似走马灯一般不住闪动,好似落英缤纷。马亮的招数施展起来虽然犹如暴风骤雨一般,可是却也无法将其逼退,如此不下五十招后,马亮心中不由得急躁起来,手上招数一变,大喝一声,翻腕擒拿,施展开金丝缠腕擒拿手,以快打快,要跟那少年近身相搏。那少年见马亮的招数变化,每一招都擒拿自己手脚关节之处,虽然拳脚出击范围缩小,可是威力却陡然提升,当时也喝彩一声“来的好!”遂变掌为爪,也施展出一套擒拿手法来。俩人虽然招数不尽相同,但是出手之快、劲力之足却各有奥妙,极快地过了数招。

突然,那少年使出一招探骊得珠,右手五指猛扣马亮的咽喉,马亮手疾眼快,也同时施出一式分筋错骨手去扭少年攻来的右手。就在此时,远处猛然一声清喝:

“住手!”

话音未落之时一缕破空之声响起,少年和马亮俩人刚要碰到的手边只觉得一阵疾风掠过,身后一株小树树干上发出啪的一声清响,少年听声连忙向声音处奔去,马亮站在原地,再看那小树上,竟然有一枚细小的石子半嵌在树干之内,来人手上劲力之强实在令人骇异。

再看那来人,却原来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只见她身上也是一套颇为华贵的锦袍,容貌甚是清丽,手中提了一个银丝编成的小笼子,冲着地上发出嘘律律的一声口哨,那巨大的翠色螳螂将翅子一振,跳起跃回了笼中。再看那土条子小毒蛇,却已经被螳螂将那脑骨击碎,死去多时了。

那妇人收了螳螂,脸色一沉,冲那锦袍少年道:

“你怎么敢偷偷跑出来与人动手?若是拳脚相向也就罢了,这擒拿手岂是轻易施展的?一个不留神伤了人,你要如何挽救?”P2-3

目录

第一章 隐居田园闻惊变江湖难挡勇少年

第二章 危机中侠肝义胆有缘人终会相见

第三章 一战江湖美名传再遇险侠女挥鞭

第四章 八方风雨汇云南英雄险地相见欢

第五章 江湖怪客频试手好儿女情窦初绽

第六章 玉女心经初展现灵蛇指对七伤拳

第七章 入虎穴把军情探比武擂台议江山

第八章 泛舟湖上奇女现比武擂台议江山

第九章 一阳指江湖再现华山点苍伯仲间

第十章 文争武斗显身手五毒圣物江湖现

第十一章 胜负生死悬一线独步天下美名传

序言

“《英雄劫》写的是元末明初的故事。我是金庸的铁杆粉丝,一直有个夙愿:一旦有机会,一定写一篇类似金庸先生作品的武侠小说,以圆多年来的武侠梦”——本书作者封仪如是说。

侠文化,是中国人文历史中最为个性、最为自由、最为英武、最为信义——当然也最为“无奈”的文化之典型。而武侠小说则是界别于太史公《游侠列传》文字记叙之后,迄今仍可谓之“男人的童话”的文学形式与态度。而在当代武侠小说的作者中,梁羽生、古龙、金庸应是当今中国读者的叹佩仰之之大家,而金庸先生自是这三人之中执牛耳者。

张无忌、赵敏、梁王、沐英、周芷若、黄衫夫人、九阴白骨爪、屠师会、王重阳真人、古墓派、桃花岛、终南山武功……如此诸多人名术语让读者似曾相识又颇感新鲜,在熟悉中又生出了许多陌生间离之感,而马亮这个主人公和《终南遗篇》这部秘籍的出现,让所有熟读金庸先生所著的一十三篇小说后,在老人家封笔43年之后的今天,大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又见金庸文作之畅感!这也应证了封仪兄创作此部小说的初衷:“金庸先生写就了一十三部武侠小说,令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我相信会有众多金粉会和我一样,希望先生的新作。无奈金先生封笔多年。权且让我狗尾续貂吧,让我们共同圆这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武侠之梦。”

封仪者谁?山海关外辽西人士也,生就的侠肝义胆。这一点我等难以望其项背,他有凡人不具备的两大优势:一来他自幼拜师习武,二来他小学二年级便成了超级武侠迷。熟读武侠作品,在我看来只能算是入门级;看武侠,说武侠,演武侠,学武侠,方称得上是“超级”!

自中小学时代起,在封仪周围就形成了仗义行侠的小团队,小气场。他从阻强扶弱做起,一直升华到在大学为学生的利益出头领导罢餐,颇有金庸笔下英雄豪杰之气!为此他屡遭报复暗算,险些不能毕业,但他无怨无悔。1988年,封仪闯荡海南,有一饭必与朋友分享;有一屋必与寒士同住。他在示人的名片背面印了六个大字“有困难找封仪”(后公安部门“有困难找民警”的口号确有抄袭之嫌)。与其说这是名片,不如说是一个当代武侠的英雄帖140年来得封仪各方面帮助的人不可胜数。这是今天封仪朋友满天下人见人爱的原因所在。

金庸大热,正说明侠义在当代已成国人软肋,“路见不平绕着走”“友情亲情不如狗”已成社会新常态。网络上,餐桌上,满眼望去都是装腔作势的入门级“金迷”高谈阔论,像封仪这样上到“学武侠,写武侠”境界的人则万里无一。

为封仪,可喜;为世事,可叹!

人常有“侠舌”,而封仪独有侠骨。这位上世纪70年代末“大外”(大连外国语学院简称)日语系之高材生,上学不守规矩,被处以开除学籍留校查看一年的处分。毕业几年后,为自由与梦想,南闯海南,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投身者与见证人。自九十年代封仪从海南进京,坐拥小院、立望京城,又豪敞宅门,呼朋唤友、迎士待贤,他的“风仪坊”,也成了朋友心中的一处品茗论道,共话英雄与桑麻的雅聚之处。为人仗义,处事豪爽,侠士风范,琴心剑胆,也是朋友们喜他敬他的原由——而在我的认知中,封仪兄即有孟尝君的情怀大志,广结天下志士、贤达;又有蒲松龄的聪慧、勤逸——朋友的经历、兼听的故事,加之他自己丰富传奇的人生,揉杂发酵,在他那颇显“气源”的便便大腹之中,酝酿了许许多多的“好故事”,我听他讲过《海南往事》、《澜沧之恋》、《娱乐圈》、《龙》等许多小说、戏剧、电影的故事,娓娓道来、滔滔不绝,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起伏不绝、欲罢不能……于今,捧读这本他谓之“续貂”的《英雄劫》,又让人在阅读的境界中对驾驭文字的他,产生了一种“金粉”的共鸣和“文学老青年”的认同:此书叙述方式与风格力仿金庸先生法度,而开发的后续之故事又让人耳目一新,有之前的期待、现下的满足,更有《英雄劫》之后的盼望。封仪秉承的是优秀武侠文学作品之传统,人物讲善恶、结局讲因果、武功讲实力。书中种种武功之较量,出手有路、对打有考,屏蔽了鲁迅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所困恼与不屑的“神魔化”之武侠小说的弊端与风气。用现下影视作品的评估,即是成龙、李连杰等人的真实功夫而没有用“威亚”(吊钢丝特技)。故事如此、人物如此、文学追求亦即如此。

司马迁在《史记》中充分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巳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信哉,当今作者封仪兄之文学情怀亦应此论。而琴心剑胆的境界又对当代封仪的人生追求又多了几分温度与柔情。

《英雄劫》的故事与情节之优劣,全赖各位看官评点。我之不多议论,是怕在此有所“剧透”,提前结构了情节。但有一点我可承诺:此书一出我即找机会先替作者呈奉金庸先生一睹一晒,并择机引见结缘。其次,作为读者与从业者的经验,我真切盼望这部小说尽快地改成剧本并通过二度创作成为金粉们和观众们共同期待的影视作品——《英雄劫》,真有戏!

中央电视台张子扬

2015年1月7日

内容推荐

封仪编著的《英雄劫》写的是元末明初的武侠故事。主人公马亮初涉江湖,便深陷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后,马亮逐渐走向成熟。因为人耿直,充满爱心,在困境中巧遇武林已经隐退多年的前辈,学成终南山遗篇中的绝世武功。在当朝设计的云南之乱中幸免于难。虽全身而退,但仍是疲惫不堪的退出江湖。

编辑推荐

封仪秉承的是优秀武侠文学作品之传统,人物讲善恶、结局讲因果、武功讲实力。《英雄劫》中种种武功之较量,出手有路、对打有考,屏蔽了鲁迅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所困恼与不屑的“神魔化”之武侠小说的弊端与风气。用现下影视作品的评估,即是成龙、李连杰等人的真实功夫而没有用“威亚”(吊钢丝特技)。故事如此、人物如此、文学追求亦即如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雄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封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95307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430984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