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范雅编著的这本《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分为十章,谨循“追本溯源,草蛇灰线”的线索,从家庭背景、童年经历、求学生涯、涉足文坛及情感经历几个方面,严谨又不失诗意地分析了张爱玲的一世因缘。每章均有充分的事实描述与分析及对涉及本段经历的张爱玲作品的回顾与品评。行文充满诗意却饱满有据。

内容推荐

这么一个红颜,貌不艳丽,却叫人心惊;这么一个才女,心纵热爱,却给人傲冷;这么一种传奇,写就世俗,却隐忍高贵。请你也燃一段沉香,翻开《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一书,听作者范雅诉说一段张爱玲的传奇。

目录

第一章 秉性

 一 家世

 二 童年

 三 母亲

第二章 逃离

 一 寻家

 二 阻隔

 三 决绝

 四 无家

第三章 天才

 一 初露

 二 寻己

 三 天才

 四 乱世

第四章 成名

 一 问路

 二 投石

 三 早名

第五章 决恋

 一 结缘

 二 醉梦

 三 结婚

 四 苦竹

 五 情变

第六章 决裂

第七章 沉默

第八章 遗忘

第九章 苏醒

第十章 传奇

张爱玲年表

试读章节

小孩总是喜欢去走亲戚的。爱玲曾被姑姑带着到一户没落官邸人家去。每次都坐人力车,走很久的路。一路上街的两边都是冷落偏僻,两边是低矮的白灰的房屋。每间房屋前有黑色的同样矮小的门,一条长长的弄堂进去之后,才是亲戚家。一大家子人挤满各处,大抵是来投奔他的,站都站不下。姑姑此时对爱玲说:“他们家穷是因为人多。”张家比起李家总是清贫许多,连亲戚都是如此。张爱玲此时却想,这大抵也是个清官,不然怎会穷。

屋里的人看着爱玲都是一副窘迫尴尬的微笑,有种怕被人看不起的自卑。在仆人的带领下,在一间光线较好的房间,看见一位坐卧在藤椅上的老人。爱玲称他为“二大爷”,老人叫爱玲背诗。爱玲就背母亲教会却不知道意思的诗。背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时候,老人每次都会流泪。

老人哭泣,因为新时代他赶不上,旧时代他回不去。而童年中的一切,对于爱玲来说都是新的,她迈开脚丫子去追赶新。年初一爱玲预先嘱咐阿妈明天要早早地喊她起来看他们迎新年,可是阿妈见爱玲熬夜实在辛苦,就没有叫她。爱玲醒来,鞭炮已经放过,迎新年仪式已经结束。爱玲觉得委屈遗憾极了,“我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成了过去,我没有份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来,最后被拉了起来,坐在藤椅上,人家替我穿鞋的时候,还是哭一即使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如此遗憾的错过该是怀着怎样的期待呢?从这里,又何尝不能体会到张爱玲骨子里的完美主义。

童年对于孩童来说一切都是简单幸福,而李家和张家落日余晖的阴影却已经给张爱玲的童年打上一层底色。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张爱玲作为一名女孩子,自然而然要比弟弟地位低些。就连带着弟弟的佣人“张干”,处处都觉得比带着张爱玲的“何干”要高人一等。“何干”却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带着女孩子心虚一些,处处忍让“张干”的飞扬跋扈。张爱玲见“何干”受欺负,心中哪里能忍让昵?她时常和“张干”辩驳。“张干”并不示弱,执意因为张爱玲女儿的身份,指着爱玲充满恶意地说:“你这个脾气只好住独家村!希望你将来嫁得远远的——弟弟也不要你回来。”不知道儿时的爱玲听到这样的话语,内心该有怎样的伤害。

后来“张干”买了个柿子,觉得太生,便收在抽屉里。爱玲注意这件事情之后,、便很留意“张干”是否忘记了,隔两天就打开抽屉看一下。“张干”忘记了这件事情的存在,爱玲后来回忆说当时自己心中有一种奇异的自尊心,促使自己终究没有去问她,直到这个柿子最终烂成了一泡水,哪十白就是为此浪费惋惜,也没有告诉“张干”。

爱玲抓着筷子,“张干”就说:“筷子抓得近,就嫁得远。”爱玲连忙抓远一点,说:“那抓得远呢?”“张干”却说:“当然嫁得更远。”爱玲只得暗自生闷气。男孩子在家里显得要尊贵些,这使爱玲在童年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小小年纪便想到,真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是以后事事要超过弟弟,“要锐意图强,务必要胜过弟弟。”

爱玲天资聪慧,相比起弟弟的平庸来说,实在是比他优秀得多。姐弟俩一起玩的时候,出主意的总是姐姐,而弟弟只有听从安排的份。爱玲将两人设置为“金家庄”的两员骁将,自己叫月红将军,擅长使一柄宝剑,弟弟扮杏红将军,擅长使两只铜锤,家中处处是布满漫山遍野的手下。在夜幕黄昏之时,随着岁月的恍恍惚惚,带领着众将士翻山越岭攻城拔寨。

“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笆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张爱玲:《童言无忌》)

爱玲回忆那段时光说:“他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然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弟弟无法胜过爱玲,因为早慧敏感的孩子总是能够占得先机。弟弟的不争气,张爱玲都曾叹息,“我弟弟实在不争气,因为多病,必须扣着吃,因此非常的馋,看见人嘴里动着便叫人张开嘴让他看看嘴里可有什么。病在床上,闹着要吃松子糖——松子仁舂成粉,掺入冰糖屑——人们把糖里加了黄连汁,喂给他,使他断念,他大哭,把只拳头完全塞到嘴里去,仍然要。于是他们又在拳头上擦了黄连汁。他吮着拳头,哭得更惨了。(张爱玲:《童言无忌》)”

弟弟唯一能够胜过爱玲的,就是弟弟长得漂亮。在张爱玲的《童言无忌》中这样记录: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张爱玲:《童言无忌》)

可姐姐毕竟是才华和聪明总胜过弟弟一筹,难免惹得弟弟的嫉妒。在孩童世界里,年长的总是强悍于年幼的,而年幼的总是追随年长的,甚至总不如年长的时候,他会加倍表现来引起注意,甚至希望胜出。张爱玲说:“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P18-21

序言

这世间总有一个不忍提及却又不得不提的女子。她有她的世俗,她的尖酸刻薄,恰如林黛玉那张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嘴。她亦有她的高贵,她的惊艳绝尘,恰如胡兰成见到她时“却惊也不是那种惊法,艳也不是那种艳法”的艳。太多的人与张爱玲,在辗转的时空之中匆匆而过,失之交臂,却为她扼腕叹息。叹息她,似乎也叹息了自己,于是便悟透了。

世俗亦高贵的张爱玲,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小说里去懂得的,懂得了爱玲,更看透了世事的苍凉。一个女人对于爱情和生活的期望,都逐渐消失在凉薄的世事中,红砂痣的庄重和深刻,蚊子血的轻盈和飘渺。在张爱玲眼中,爱情和时光一样,人生和时光一样,不过一场生根发芽花开花败的平常事。

正如她说的那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短促的人生,除了出生和死亡,我们能够掌握的时光委实短暂,为何不能俗世风流?现世的女人总是追求享乐和金钱,亦何尝不是在追求俗世中眼前鼻下的一息享受。怎么一个有了大智慧的女人反倒不能去把握俗世的享受了呢?

文人总是领略于虚无,超脱于虚无。而虚无在她那里,便是爱玲对俗世敏感的爱,她是虚无看破。可她在生活的细节里却又是享乐的。她的享乐一点也不似当下拜金的低俗,她的享乐主义是对于她对世俗虚无看透的解救,犹如她对两种乐器的评价和喜爱。她说她不喜欢小提琴,小提琴的声音太高雅,高雅得不可触及。她宁愿选择胡琴,温暖贴实,远远近近,兜兜转转,却又回到人间。她的俗在她的生活里,直白在她的散文里,投影在她的小说里。

她其实是一个异常热衷于世俗生活的人。我是在大学时读张爱玲的散文的,记得当时有个学化学的高中同学,有次她跟我说,她不爱读爱玲的小说,却独独觉得爱玲的散文,那样烟火十足的生活气,叫人心中热爱活着。活着,有这么多的好滋好味,有趣的小事情,玩味的小细节,这人生其实不就是一个充实。

张爱玲对日常生活怀着一股很热烈的喜好,一切的生活细节,在她眼中都是可雕可琢的。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她说:“我喜欢听市声。”大城市,小生活。生活的声音,才是叫人惊心动魄的。她更喜欢这市井的味道,她的散文提到谁家煨牛肉汤的气味,煮南瓜的气味,是世间人情冷暖。

她亦爱看这世间颜色。她所写的生命是一袭华关的袍手,上面爬满了虱子;她看车轮上系彩色的绒线,认真观赏,赞叹“华丽之极”;看见煮南瓜却发现了被煮南瓜那种明亮的橘红。颜色与她,在世俗之前是她惊艳的发现,在世俗之后是她的深刻。她曾这样用颜色来谈“悲壮”与“苍凉”——“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她的世俗就是她的放下,她还喜欢在行人生火煮饭的呛人小巷道里走过,她说:“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这样的世俗,那般的亲切,似与这人世间有着切肤之亲的爱意。

她不过是藏于世俗,无可奈何那一抹生命的高贵却悲凉。那么多大胆的对世俗细小的热爱和表白,不过就是一个藏于身后的贵族的没落。胡兰成应该是懂她的人,只是毕竟不是珍惜她的人,他曾评价她:“放恣的才华与爱悦自己,作成了一种贵族气氛。”这个贵族既是身份又是精神。

在散文《道路以目》中,她写自己上街买菜,遇到封锁,此时一个女佣想强冲防线,并大叫:“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吧!”周围人大笑。张爱玲也笑,周围人的笑是无意识,浅薄的。女佣的想要早回家是积极的生活,而张爱玲笑的却是悲凉。封锁意味着世道的艰险,人生的苦短,而不管如何,女佣自己却认为烧饭是耽误不得的,亦是符合张爱玲的人生享乐主义的。

张爱玲比女佣深刻,她不仅懂得生活的迫在眉睫,更懂得生活的残忍。人一旦清醒,便会觉得人生是一场无法把握的宿命,可她又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她只能睁限人生不幸。她在《更衣记》中写到一个小孩子,在收了摊的菜市场骑着自行车,穿过满地的垃圾,撒开把手,灵活掠过。她记道:“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轻盈一掠,小小冒险,始终安全,却又得意,自我满足。张爱玲喜欢这样的一当儿,却又不十分地相信。否则,她对生活就是粗鄙的贪婪,而不是一个隐藏起来的贵族。

张爱玲的散文总是低吟浅唱对生活细节的玩味,在小说中却尽是一些俗气之人。傅雷就说张爱玲小说中的女人简直就是“恶俗”。这样说,其实也是大部分男性的看法。男性总是期望一个像蒲松龄《聊斋》中的女性:出身低贱——本就是花鸟牲畜幻化。这种女子天生就是为了奉献爱情而生的;倾其所有——容貌美丽,有变金变银之本事,可无限满足男人的色利之欲;抛弃极易——苦寒之时相伴身边,功成名就,就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抛弃之时,无需原因,因为她们本身就是妖孽,不是和男人平等地位的人。

可女人的高贵始终是对爱情的真。可是她大概也不认为一个女人对于爱情的真,便可救赎得了俗世中的轻薄寡情。所以,小说中,她总是揶揄故事中的男女,极尽讥诮讽刺。而她的爱情观也便藏身在这样的故事里了。

在《倾城之恋》中,有一个地方,她没有藏好,好像故意的。犹似情不自禁暴露般,一下子给人找到了她真正想要说的话,想要寻的真正的情——白流苏刚到香港,与范柳原的情感正在心玛较量中的不争高下,暗地较劲。哪怕是一起在浅水湾饭店住,还要分睡两个客房。晚上,范柳原给白流苏房间打电话,向她念起《诗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话不像是范柳原的话,恰恰是张爱玲的话,偏偏要在范柳原这样一个男人的嘴巴里说出来。因为她知道,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虚无的,犹如自己一样,尽管懂得,尽管愿意妥协成一朵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也不过如此。

从范柳原嘴里说出的这句话,就是张爱玲眼看着人生的苍茫。罢了,人生都是虚无,何谓于这般执爱的追求。犹如月夜中,范柳原对人生的喟叹,白流苏赶紧说了句:“我是不懂这些的。”白流苏,懂还是不懂呢?范柳原的喟叹是张爱玲的喟叹,白流苏的不懂,是世俗的阻拦。张爱玲的真身便这样隐藏于她所热爱的俗世之中,真真是无奈。这样的无奈,叫张爱玲的作品一触及到现实便叫高贵退缩隐藏了。那一身的世俗气,全因为虚无难寻之人生。漫长人生之中,却又不甘心理想被现实击垮,便伸着双手明明是奋力争取却又是回缩地眺望,貌似宽广着心怀的等待。漫长等待,最终变成了一个苍凉的姿势。

年少的家国变故,胡兰成的心变情变,张爱玲的自尊避退,她在三十五岁那年赴美。遇见第二任丈夫赖雅,或许与比自己大三十多岁丈夫的相恋,是另一场倾城之恋,真心投入,相逢相惜。赖雅晚年多病,爱玲悉心照顾。丈夫离世三十多年,爱玲还一直以赖雅夫人自居,这又是何等的尊重和自重。

书写传奇之人,历经人世传奇之事。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枭雄红颜,时代浪尖,激流涌进,轻轻盈盈走来一个爱玲,好似细雨满天飘飘洒洒的俊逸。这么一个红颜,貌不艳丽,却叫人心惊;这么一个才女,心纵热爱,却总给人傲冷;这么一种传奇,写就世俗,却隐忍高贵。请你也燃一段沉香,听我诉说一段张爱玲的传奇。

范雅

2013年5月20日于重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9120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4278650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