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38年的诺言
内容
试读章节

九龙坝是个高原坝子,在乌蒙山上。

乌蒙山蜿蜒过来,在靠近川滇黔的地方打了个瞌睡,就马马虎虎地形成了这个小坝子。

坝子小到啥子程度?从北走到南,十分钟。从西走到东,十分钟。

乌蒙山地偏山高,少有人管,或者人家懒得管。汉人、苗家、彝族,自顾自地生活。苗家、彝族多住在山上,汉人多在坝子里。坝子是乌蒙山的娃儿,也打着瞌睡自顾自生活,懒得理外面的事情,所以没得啥子好多说的。掰着手指头算:明朝万历元年,焚人阿家三兄妹在这里造反,现在高田乡悬崖上还有好几处焚人悬棺——文化遗产,算是有些影响。吴三桂跟康熙对着干,起兵路过这里,留下平西王夜观星斗的观斗山,貌似是个不出名的风景区。后来雍正改土归流,坝子似乎才正儿八经地被清政府管起来。民国时候,土匪多,你打我来我打你去的,日日夜夜不停息,老人家们摆龙门阵,也记不得哪家打哪家,只晓得打得好泼烦人。历史书上倒是有记载,红军二渡赤水,跟国民党在这里打了一仗。我们小时候到残留下来的碉堡里去耍,运气好,还能在碉堡地上捡到生锈子弹壳。

不过,这些算什么呢?

坝子还是坝子,自家还是自家的生活。

坝子分老街和新街。

老街都是木屋,窄,你这边的瓦片连着我这边的瓦片;你家里炒菜,海椒放得多了些,都要呛倒我家的娃儿。新街除了木屋,还有砖混三四层楼的房子,这就气派多了,而且不算太窄,家里炒菜,虽闻得到海椒味道,还不至于呛倒。

新街和老街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新街住的多是公家人,拿国家工资的。老街的人多有自己的自留地,种苞谷、小白菜、洋芋、朝天椒、花椒、番茄、红苕、葱、姜、蒜,诸如此类。闲时候,老街的姨婆挖了些菜,拿个背篼装了,邀隔壁家的大娘:

“今天赶场,新街去不去?”

大娘说:

“要得,等我喂好幺儿的奶。”

一会,两个人都背着大背篼,背篼里面的菜满满实实地冒出尖来,笑嘻嘻地去新街赶场了。

一赶场,新街倒比老街都显得窄了,满街都是人,路两边都摊着东西。走路要小心,不注意就踩到人家的摊摊上了。常常这里那里都有人喊起来:

“老乡,踩到我东西了。”

“老表,小心脚底板。”

山上的苗家、彝家都来了,背着山上的野物、狗皮、药材,准备换几个零钱,买些盐巴、布匹、火柴、电池回去。看中了彝家手上的狐狸皮,问他卖多少钱,他不说,让你自己讲个价。你就随意讲一个价钱。他觉得合适,就把狐狸皮往你手上一放;觉得不合适,就摇头走开了,不愿意和你多讲,觉得你不诚心噻。

我们家原来在老街,因为爸爸当了公家人,后来就搬到了新街。

老街到新街,十分钟。新街到老街,十分钟。

小的时候,十分钟走起来,觉得好长唷。现在住在城里,开车上班,半小时一小时的。

不是路变长了,是时间不值钱了。

老街和新街当中有一口井,叫龙井。井水常年不绝,满满当当。老街的地势比新街要高。从老街那面,一条长石板路斜斜歪歪地下来,伸到龙井边。从新街那面,也是一条长石板路斜斜歪歪地上来,碰到龙井边。老乡挑了副扁担,扁担两头用铁钩子挂住两个木桶,晃晃悠悠地走到龙井边。先把一个水桶往井里左边一荡,荡开浮在上面的水草、枯叶;再右边一荡,荡开水草、枯叶,迅速往下一按,提起一桶水来。接着又提起一桶。用钩子勾好了,晃晃悠悠地挑走了。水装得满,总有一些洒出来。石板路永远都是湿漉漉的,一团团水迹像刻在上面一样。夏天还好,冬天就要小心了,洒出来的水立马就成了冰霜,走路不注意,脚下一滑,就坐一屁股。两桶水打翻倒是小事,要是摔到屁股、扭到脚腕腕,就麻烦了。

后头,坝子里自来水龙头越来越多,来龙井挑水的人就少了。再后头,城市改造要用地皮,龙井就被填了。

两条石板路,再也没得水迹了。

以往常常听到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哎哟地喊:

“三儿,走弄个快干啥子?来扶老子一把!”

这喊声竟然就成了绝唱。

P3-5

目录

我的九龙坝

1938年的诺言

内容推荐

阿益的这本《1938年的诺言》包括《我的九龙坝》和《1938年的诺言》两部分。

中篇小说《我的九龙坝》以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高原小坝子为背景,刻画了一系列极具个性的小镇人物和风土人情。

长篇小说《1938年的诺言》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为背景,通过一个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孙景行(我)的自述展开。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若隐若现的线索、不断牵扯进来的各色人等,成为故事前进的推动力,主人公的种种选择揭示了在特定时代和环境下,个人在重大选择面前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芒和自我牺牲精神。

编辑推荐

《我的九龙坝》在极短的篇幅内,将中国内地小镇近三十年的历史纠葛变幻展现出来,充满深切的乡土记忆和个人成长体验,凝聚着回望、寻找、感伤与恍悟,不但还原了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高原边城的生活图景,更生动细致展现了这个时代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

《1938年的诺言》突破传统类似题材对人物刻画的单一性和扁平化,将重点内化在对人物内心的展现上,在重视故事和情节性的同时,重点挖掘人物内心深处面临重大选择时所展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和人性光芒。

《1938年的诺言》作者阿益十分擅长于观察和体验生活,也十分善于运用娴熟的文字去结构和编织故事情节。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非同一般的状事、绘景、心理描写的能力,给人以形象生动又细密传神的艺术感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38年的诺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4882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504595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