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化)(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北大讲座编委会编写的《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化)》由23篇有关文化的讲座汇集而成。漫卷诗书,年华似秉波中的一尾游鳞飞渡;阳光满屋,憧憬的心装着文苑的墨香一簇。当现实终将热情洒向厚土,当一切还是混沌初开,未经凿斧,惟有文字——不曾游移,不曾模糊,载着唯美的遐思,伴我们踏上征途。让我们循大师之足,谛听——那些定格在讲座中的唯美音符。

内容推荐

由北大讲座编委会编写的《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化)》是从《北大讲座》前25辑有关中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籍经典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等讲座中挑选出来汇集而成,共计23篇。以北大老师为主,兼有少量外校教师。这些讲座思想性强,学术性和通俗性兼而有之,有相当的可读性,尤其是辜正坤老师的4篇讲述中西文化,有见解,有新意。

目录

辜正坤 / 中西文化比较略论

辜正坤 / 从中西文明比较看中国的崛起

辜正坤 / 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看中西文化精神

辜正坤 / 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

楼宇烈 / 正确认识佛教

楼宇烈 / 禅与生命体悟

楼宇烈 / 中医与传统文化

朱孝远 / 诗、音乐和国民性——路德改教的日耳曼传统

朱孝远 / 人文主义和人的复兴

谷振诣 / 推理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彭林 / 呼唤礼仪回归传承文化之魂——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

何光沪 / 爱与存在

张祥龙 /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杨立华 / 孟子人性论

李湘雅 / 解读《道德经》

韩林合 / 浅论哲学经典的解释问题——以《庄子》的解释为例

张尚德 / 《中庸》思想系统的开展

唐代兴 / 漫谈文化软实力

樊浩 / 儒、道、佛三位一体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结构

卢晖临 / 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儒家文化的命运——兼评“五四”

李四龙 / 缘起思想与禅法

陈峰君 / 印度宗教与现代化

试读章节

今天这个讲座,我想应该是普及性的,因此我就把关于中西文化比较最关键的地方,做一个粗线条的介绍,让大家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有一个大致的看法。

要讲中西文化,首先就得讲讲文化的定义。那什么是文化呢?关于文化的概念,有人统计过,至少不下于180多种。今天不可能去一一探讨它们。根据我的理解,我所使用的文化概念跟别人使用的有所不同。我认为,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我今天要用的这个文化在定义上主要是广义的文化,我给它下的定义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这样一来,文化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

请大家顺着我的思路来理解文化的概念,那么就容易明白我是如何来做中西文化的宏观比较的。

第二点,讲到文化我还要谈谈文化是受哪些因素驱动的,有没有一些因素,导致文化的总的方向受到制约呢?当然有的。有各式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因素系统。从纯理论上看,这些因素可能是无穷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无穷的因素中压缩提取出一些主要的因素。我把它们概括成九大因素。这九大因素分为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哲理的四组,也就是:(1)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2)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3)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4)物欲原动力律;(5)情欲原动力律;(6)权欲原动力律;(7)审美递增、递减律;(8)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9)万物五相(行)选择律。一共有这么九大因素,它们会导致文化在不同的层面上发展。今天不可能把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因素都进行阐述,我只能侧重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以之作为一个汇通点,把其他的层面连贯起来讲。比方说,我可以从地理环境入手来展开这个话题,然后再把它横向拉开,引人其他话题。

其次,我还要提出一个万物自协调理论观点。万物都是具有自协调、自组织特性的。万事万物只要被赋予一个简单的力以后,不管把它放在哪个地方,它都会和周围的东西产生一种关系。这就如一杯水,如果你把它泼到地上,它就会依据一种力的作用向四面八方渗透,或者是遇到一种阻碍暂时停顿下来,或者是突破阻碍继续渗透。总之,在最后你就会发现它是一种不规则的形状,这个形状就是和周围的事物相关、互动而构成的一种形状。这个形状就很类似于文化的形状。人类的文化是可以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规范、自我节律、自我适应的。它在诸多互动、互构的因素网络中一定要找到一种最好的存在方式。这个观念和生态学的观念是相通的。任何一个东西,它的任何一个因素被改变后,就往往发生一系列的相应改变。任何一个东西被放到一个环境里去以后,就会和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协调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没有一种文化不是合理的,这也说明没有一个文化不是好的。依据它适应周围的条件而言,它肯定是最好的。换一种角度来说,如果文化换一个环境,它的渗透方式也就会发生改变,发生改变以后,它也是最好的,至少相对于它所依存的环境,它是好的。这也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种变相说法。

那么,中国文化是怎样自己加以协调的呢?西方文化又是怎样自我协调的呢?就是说它找到了怎样的一种形状或者模式使它们处于一种最好的状态呢?这正好是要讲中西文化比较之前要说清楚的。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文化是怎样自己协调的。要讲清楚这一点,就必然会讲到中国文化所产生的这个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则又是它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它可以说明一切生命都依赖于它。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不仅生命的发展程度依赖于它,和生命相关的一切行为和现象,例如文化现象,也往往依赖于它。当地球的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相应的文化也就会相应发生一种比较大的变化。举例来说,根据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地球的第四冰期到达了尾声,地球表面温度开始慢慢地上升。到了距今五千年前后,地表的温度普遍转暖。这样一种气候产生了什么样的文化效应呢?各种各样的研究表明,世界各个地方的文化,都基本上适应这种条件而作出了相应的变化和反应。这个变化、反应的结果,就是在温带,在亚热带,例如北纬35度到40度这个地带,首先发展出了人类早期最辉煌的文化,例如地中海文化,包括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等等。也就是说,到五千年前后,人类到此为止最辉煌的文化差不多都在那个时候相继产生。这不能以偶然性来解释它。实际情况是,只要我们所在的地球给出了生命、生活、文化所必需的基本的相关条件,各种相关因素一旦不同程度地汇集到一起,就会产生互动、互构活动,产生种种协调、适应、组织现象,促成种种演化,于是文化、文明就在这样一个条件下繁衍生发开来了。大体上说来,五千年前后的文化,在这个纬度上发展得最辉煌。这首先是和它所处的气候条件相关的。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化)(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大讲座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52505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26
CIP核字 2014297217
中图分类号 Z427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