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都与书相遇/书魅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2010年2月

2010年2月1日,周一,睛。

收到赵士英、赵桐相虎画。收到百花文艺出版社高艳华大姐寄其责编的《伍四飞鸿——罗家伦珍藏师友书简集》,已见媒体推介此书。收到《汶学自由谈》第1期、《小说选刊》第2期、《美术天地》2009年第6期。收到《中华英才》第2期,发有拙文《皆画不是吃快餐》,并配以彩色照片和简历,与柳萌、李国文先生“同等待遇”。下午我到中华剧院参加集团表彰会,领布老虎2个,提前退场。

201O年2月2日,周二,晴。

中午天津WTO咨询服务中心秘书长、诗词作者袁震宇先生在隆昌路红旗饭庄请文艺部全体吃饭。赵德明先生送来其新著《评剧一代名伶莲小君传》。冯传友兄寄来几份《包商时报》,其中1月1日“包商书声”版刊有阿滢兄文章(俄的秋缘斋》,文中提到我。

2010年2月3日,周三,晴。

咬咬牙,狠狠心,我今天将存积多年的150多斤报纸卖了废品,没办法,看不过来了,别占地方了,可是里面有多少有用的资料啊!卓越网送来1箱书,有《医生没告诉过你的养生法——日本最知名的医学博士教你养生自检方法》、《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典藏版)、《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鄙视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随赠一对情侣跳跳虎。我将《柴德森纪念集》的前言和编后记传给了李永旭兄。

雅虎转载中国广播网文章,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将进入作品征集阶段,清华大学哲学教授肖鹰日前在媒体发表抨击文章,建议“茅盾文学奖”停奖整顿10年,给中国作家时间磨炼自己的思想之剑,以期待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肖鹰表示:“现在作者比读者多,批评家的言说处于与民众隔离的状态……如果文学仅仅是批评家和作者之间暧昧的自娱自乐,连基本的读者群体都没有,又如何能称其为文学在当下处于最好时期呢?”“你如果问我每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都有哪些?我可以告诉你,我答不出来。我作为一个人文学者都答不出来,普通民众呢?”肖鹰说,“茅盾文学奖”核心价值缺失,无法实现其作为“国家最高文学大奖”的价值,近几年评出的都是些平庸的作品。而自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结束以来,尚未有一部“惊天动地”的作品出现。对此,吴昕孺兄在博客发文:《叫停“茅盾文学奖”,多不好玩》。

2010年2月4日,周四,晴。

晚上我在尖山路青叶火锅店与《城市快报》编辑陈静及赵士英老师以及夏、李等天津市硬笔书法研究会负责人吃饭,商定在《城市快报·名师家教》开设硬笔书法作品专栏。赵士英老师分别赠我和陈静每人一幅虎画。2010年2月5日,周五,晴。

下午我到华非先生家,取先生虎画,见一饭店老板父女来取华非先生为饭店开业所题匾额,隶书,绿纸,亮墨,甚好。晚上应邀到曲来云先生单位,曲先生赠打有“钓鱼台国宾馆”底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礼品专用”底章的雕龙紫砂壶一把。李永旭、罗广才兄分别在博客代贴我写的《柴德森纪念集》前言和编后记。

嘉德传来消息:1月28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2009年拍卖业十大事件”,其中第十件是“国家文物局首次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购藏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拍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P20-23

后记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前不久,得知我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定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忽然就想起这副旧时百姓耳熟能详的对联来。这副对联的原作者是何人,实在难以考证了,但是它裨益身心,流传既久,因此在清代金缨(兰生)所编《格言联璧》中被列为全书第一条。

喜欢买书、藏书、读书、写书,不知不觉间已近知天命之年,却还是浑浑噩噩。回想起三十年前在北大读书时,买的书太多,无处可放,只好堆在宿舍床上,夏天压着半边凉席,到了秋天,也没法收拾,竟倚着书睡了一冬的凉席,真应了那句歇后语“傻小子睡冷炕——全凭火力壮”。此次获得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后,各地新闻媒体多来采访,皆问我爱书事迹、读书经验、著书成就,我回答,我不是什么作家、学者、藏书家,只是个“书低”。此典出自《笑林广记》之《书低》一则:“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日:“低。”持《汉书》,视之日:“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日:“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像《文选》、《史记》这些经典,数十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书、案头书,每一种书随口都可以背诵出几十篇来,虽然如此,仍觉常读常新,永无止境。我辈对于名家名作来说,难道不是“书低”吗?

读书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一千个人读书,就会有一千种读法。如《六祖坛经》所记六祖慧能告诉众人的话:“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常听中小学教师启发学生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有些人读书没有进展、没有收获、没有体悟,不是没有名师指点,就是缺乏方便法门,或是自身不够精进,需要反躬自省。迷人渐契,悟人顿修,倘若以顿、渐之别论读书,我自己能够做到小顿长渐,就很知足了。

我向来反对读书无用论,同时也反对读书实用论。但读书有好处,这是可以肯定的。“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收在《格言联璧》中的这句话,也常被人们做成楹联,我曾在山西祁县乔家大院里见到过一副。我欣赏这句话,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自从年初我的这本日记体书话《每天都与书相遇》书稿交给江西高校出版社后,责任编辑宋美燕女士十分重视。几个月来,她数十次与我沟通,力求将此书编辑出版得更理想些,其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和对作者、对读者的负责态度,令我非常感动。本书付印前,美燕又命我补一篇后记,以使全书更趋完善。而我亦恰有所感,于是写下这些文字,并借此表达对她的谢意。

罗文华

2014年国庆假日写于天津镇东晴旭

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轩

目录

自序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2011年1月(部分)

2011年2月(部分)

2011年3月(部分)

2011年4月(部分)

后记

序言

书是有魅力的——“书魅文丛”策划者言

在我身边或离我很近、很远、不近不远的地方,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喜欢书,喜欢买书、藏书、读书,喜欢与人分享读书的快乐。他们把书当作了阳光、空气和水,不能离开须臾。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跟书密切相连:有点钱就用来买书,有点时间就用来看书,一息尚存就用来爱书。

这样的朋友,说书是他们的生命,极端了,毕竟人活着是第一位的;但要说书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我认为不过分。甚至可以说,他们活着,是为了读书;没有书给他们读,他们大抵是活不下去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们读书人、爱书人,或者读书种子,形象一点的叫法是书痴、书虫。

有人问,书有这么大的魅力吗?这么问的人肯定不是读书人,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这样的人也会读一些书,那一般是冲着颜如玉、黄金屋去的,或者把书当成“进步”的阶梯。他们读的是书中的字,他们不知道更美的风景在字里行间。

书是有魅力的,书的魅力是思想的魅力、科学的魅力、意趣的魅力、风情的魅力。我坚定地认为,书里面是藏着鬼的,每一本书里面都有一个鬼或几个鬼。妖娆的女鬼,幽默的男鬼,活泼的小鬼,严肃的老鬼,各种鬼都有。但不是一打开书这个鬼就会欢跃着跑出来。他(她)需要你读进去了,就像穿越了《哈利·波特》里面的九又四分之三车站,你身上慢慢沾上了这本书的鬼气,鬼才会慢慢在你面前现身。在鬼眼里,你因为读了这本书,接受了书里面的思想和气息,你也成了他(她)的同类了,他(她)才会愿意跟你交谈,甚至跟你做朋友。

书中的鬼,你叫他(她)精灵也不会错。

据说晚上读书,更容易与书中的鬼相见,交谈会更酣畅。这就是很多人喜欢晚上读书的原因吧。

为什么有些人嗜书如命?就是被书中的鬼迷住了心窍。手不释卷,欣然忘食,通宵达旦,这些读书人的痴迷劲,其实就是鬼上身了,欲罢不能。

很多朋友喜欢把读书的乐趣与人分享,把买书的乐趣、淘书的经历、读书的感悟与同道分享,写了很多这样的“书话”。也不断有这样关于书的书出版。2014年年初去京城出差,与久违的好友孙卫卫见面,聊到读书,聊到他和作家安武林出版的《喜欢书》《爱读书》。这两本关于读书的书是由一家文化公司策划,在我社出版的,现在不印了。卫卫问我是否愿意重印。我想仅仅重印意思不大,不如策划一个系列,不仅将这两本书重新出版,而且收录新的书稿,慢慢作为一个品牌来做。跟卫卫商量了一下,就取名为“书魅文丛”,写书的魅力与读书人的痴迷,这就是这套丛书的定位。

书是有魅力的,好读书者还大有人在。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书,越多越好。

邱建国

内容推荐

罗文华编著的《每天都与书相遇》是一本日记体书话集,内容包括了作者日常买书、出书、读书、评书及相关生活记录,也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天津和全国重要书事的记录,如历时数月的“天津市十大藏书家”评选活动等。此外,还有作者所关注的其他文化信息,包括文学创作、文艺评论、文物收藏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编辑推荐

所谓“日记体书话”,即用日记形式写的书话,多为作者买书情况或读书感想的记录,且广泛涉及与书相关的人、事、物。因它是对作者自己每天生活和思想的记录,所以比其他文体更为真实和坦率。罗文华编著的《每天都与书相遇》是作者以日记文体写自己淘书、读书、藏书生活的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都与书相遇/书魅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文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311071
开本 32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4274793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190
133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