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异人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星显编著的《异人录》由十三篇短篇小说组成,分别独立成篇。小说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描写了众多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包括学者、教授、作家、学生,还有一些普通人。他们在某种层面上,在社会现实与自身欲望之间挣扎与彷徨。表现了单个的个体对这个时代的某种回应。

内容推荐

在斑斓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们皆有秘而不宣的微妙心理,刘星显编著的《异人录》每篇小说均选以契合主题的颜色,与读者进行一场智力游戏,试图掀起隐晦的人性一角,揭示人性中也许并不明媚的画面。这些都市异人们都在社会现实与自身欲望之间苦苦挣扎,或压抑,或放纵,或堕落,或孤独,或欺骗,或妥协,回应着这个矛盾的时代。

目录

蓝·阿豆

褐·魔术

紫·如厕

赤·火机

黄·葵花

黑·献祭

橙·回旋

粉·簪子

白·蛾子

檀·轮回

青·卡牌

灰·凸鼓

绿·卤蛋

棕·腐肉

绯·一膳

跋·自解

试读章节

既然没有认真读过,刚才却侃侃而谈、唾液四溅,多少有些滑稽。只是,这乃评论界中再正常不过之事。欧阳早就练成了扫一眼内容简介,随意翻翻,便可迅速码出一篇有模有样书评的本领。或者说,这其实是做这行的必备素质之一。每一种行业都有“核心机密”,这些东西既不能明言,又不应被人发现。

实际上,欧阳也察觉了警方那边的“机密”,就是他们倾向于认定文阑存在精神问题,言谈闾,警察已多次暗示欧阳需提供这方面的证词。

“原件不能给。”

男警显出不耐烦的神情,眉头紧锁,忽然攒了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妥协,“这里有复印件,从文章里截出来的,你可以拿回去瞧瞧。”女警收回了原稿,又从文件夹中抽出几张纸递到欧阳手里。

草草一瞥,复印件上划了不少标示重点的横线。意思再明确不过了,看来他们已做好了“断章取义”的准备。

“那个……最近在文阑身上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吗?他最近受没受什么刺激?”

男警把身子探过来,盯着欧阳的眼睛。看来,他们不达目的不会罢休。

望着墙壁上挂着的石英钟,时针已快指向七点。腹中空空如也,办公室散发出来的腐朽味道愈加浓重了,欧阳想尽快逃离这一块是非之地的愿望越发强烈。

“今年文阑为离婚的事情忙了一段时间。如果说‘刺激’的话……”

欧阳本想说的是以下的话:“如果说‘刺激’的话,也谈不上。文阑根本没把离婚这事放在心上,只是这个过程会耽误一些时间。要说近期发生了什么特别事,只能数这个了。”

但仅仅是停顿了一下的工夫,完全没等欧阳反应过来,男警便抢了白:“离婚这事对文阑是一个极大刺激。我们这里有不少案件。”男警随意拍了拍手边的卷宗,“婚姻出问题,很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不用说那些农村的案子了,去年,工学院的许教授就用斧子砍了妻子的脖子。砍完了,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然后去上课。你应该晓得。”

欧阳自然记得那桩轰动一时的案件。他坐在把屁股咯得生疼的椅子上,终于捋顺出眼前这位警察的思路:离婚引发刺激,刺激导致失常,理性的工学教授尚且如此,身为作家的文阑因此发了疯,做了荒唐之事,更在情理之中;尤其,还有眼下这篇文章作为证据。

欧阳打心底里对男警的推论不以为然,甚至想建议对方好好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左夫兄弟》,或者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好好琢磨一下一桩人为塑造的案子是如此偏离事实的。幸好,他及时打消了这个不合时宜的念头,反过来,或许还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那晚文阑没提离婚这事,但说起来文学史上有名的坏女人时很亢奋……”

八日的餐桌上,文阑确实畅谈了一番文学中的坏女人形象,引子是欧阳想在杂志上策划一期这方面的专题。《奥赛德》的克吕泰墨涅斯特拉,《驯悍记》的凯瑟丽娜,《痴人之爱》的娜奥密,等等。言及专业时,文阑惯用书面语,若直接把那晚的话印成铅字,恐怕便是篇不错的论文。尤其乘了酒兴来谈,形容为“亢奋”,一点也不过分。

明知警察会曲解为“牢骚”或“愤恨”,但欧阳依旧陈述了这条事实。他不得不又吸了口一直绕在面前不肯消散的烟气,方察觉自己在此时此地所扮演的应是相声表演中的捧哏,并且不得不进入角色。

“这与我们掌握的一致。”

男警边说边起身踱到饮水机前,接了杯水,递到欧阳面前,“这段婚姻早就出了问题。文阑在长期的抑郁下出现了一些幻觉,离婚的刺激最终让他精神崩溃。结果是,他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妄想,把一条狗当成自己的情人,并且伴随着严重的幻视、幻听,出现了j畸恋’。所以,在那条狗被小孩儿踢时,文阑发现后毫不犹豫地对孩子进行殴打。当孩子家人把狗打死时,文阑目睹了整个过程,心里瞬间崩溃,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一切合情合理,只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

欧阳没好意思把纸杯里的水一下子喝干。液体滑过,润泽了干燥的喉咙,他咂了咂嘴,品出一丝甘甜。不知怎的,那一瞬,欧阳心里忽然涌起对眼前这位警察的感激之情。不可能只是为了一杯水的缘故,也许是为他们终于在文阑的问题上合作愉快而倍感欢欣。

接下来的谈话十分顺利,若非久未进食而略感体力不支,欧阳应该还会主动谈一谈文阑在大学时代跟他初识时的许多掌故,恐怕大多可被解读成为今朝之事的萌芽,想必也会让那位女警睁大了眼睛——她要是不总皱眉,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姿色。

P5-6

后记

《蓝·阿豆》

“事实”由“想象”构成。何种解释最终成为“真理”,有时靠自圆其说,有时要靠话语权力。世界或一个人的身影终究会以你一厢情愿的模样展现(或扭曲)在你的眼前,无论是警察局里的一桩案件,评论家笔下的一篇文论,还是男女之间的一段感情。文阑究竟是谁,他到底怎样,却变成最不重要的一个问题了。

《褐·魔术》  。

有天与一友人约在商场吃饭,莫名遗失了地下停车卡,寻找半晌无果。我说,这个经历可以成为小说中的情节。于是回家后动笔写了这篇小说。

在我的观念里,短篇小说可以表达某种情绪、心境、观念或道理,凡此种种,需要释放出去的契机,找到合适的故事形式。

一种看似道德或正确的信念,有时要用戕害自身,乃至屠戮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这样的事情,也许并不鲜见。

《紫·如厕》

食与性,属老生常谈。性与排泄物,其实也密切。对粗鄙的日常口语略加统计便可得知,性与排泄物大约能稳居前两位。排泄物代表有意被掩饰、忽略的真实生活的一面,代表对圣洁、干净(或称纯粹)的消解——性有时也是如此被处理,成为不应被人道的禁忌,乃至破坏“纯洁”的罪魁祸首。

于是,二者便相通了。

不过,这样一种理解方式是穆梓难以接受的,故而他时常利用开篇的格言浇灭性欲,反映出其内心所根本追求的正是绝对“纯洁”(理想化)的性与女性。于是,小说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遇到一位从不排泄的女性,但带来更多的却是恐惧与不安。

性与爱,很多时候是叠合的。极有可能,二者的联系要比想象中的更脆弱,彼此间的游离也许更符合这复杂社会或人性的现实。被爱粉饰的是性欲,这似乎无可厚非,只是爱也用来粉饰许多罪恶。有时候,人需要一个让自己安心的解释,胜于看到一个残酷现实。

前些年,我第一次亲见整个杀猪的过程。当时,看着那猪走向死亡,特别是在它还没被捉住的时候,便想,如果我现在突然变成它,怎么办?它突然只在我眼里变成了一个人,怎么办?在将猪推上案板时,同行的朋友临时帮忙去推了一把。后来他讲,似乎是因他那一推而将一个生命送到了尽头,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我那一瞬复杂的感受,便是这篇小说在形式上的缘起与雏形。

《赤·火机》

无聊,扭曲,失败。

这三个词大概就是《火机》由表及里想表达出去的意思。因失败而扭曲,因扭曲而无聊。无聊不过是种表象,隐藏在无聊背后的是心灵的扭曲与人生的失败。如同文中的二位,他们是失败者,在失败中扭曲了心灵,之后堕入到巨大的无聊之中,最后把无聊的艺术发挥到极致,才有关于火机的那番冗长的推理与回忆。

大概人生的每一时期都有一套昭示“成功”的标准,于是也便有了“失败”的法则。甚至,有些人似乎命定“失败”,同时他们也已放弃了对“失败”命运反抗的欲望与气力。对男性而言,其中最大“失败”恐怕就是在争夺女性上的“失败”——它或许可以作为所有“失败”的一个隐喻。

不过,当路宏与金赢坐在寝室里的火锅前围炉夜话时,他们却“胜利”了,这恐怕是他们人生中唯一一次酣畅淋漓的“成功”罢。

《黄·葵花》

两性间的博弈,波澜不惊下的暗潮汹涌。

时而,作者会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感到陌生与疏离。我对这篇的感觉尤甚。

《黑·献祭》

写作的逻辑有时是,将已知的东西输入,然后让小说自己去演算、推导出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橙·回旋》

我得明确承认,这一篇受到了阿刀田高的影响。酷爱逆转性结局的阿刀田高在《蓝色圈套》后的“自作解说”中阐述说:“在作品的最后数行,情节突然上演乾坤大逆转,这个数行的长度越短,旋转的美学就越能得以体现。”

也许,创作短篇小说最便捷的成功途径,就是设计成逆转的结构,尽管我内心深处还存有几分保留意见。

我自然也可以写一写逆转小说。阿刀田先生每篇都有一个逆转,我干脆在一篇中来上三四次逆转好了。“转”得多了,便成了“回旋”。

完稿后,几位女性友人不约而同的反馈出乎我的预料:当读到最后一段时,她们萌生出一种对婚姻的信心,获得了一丝莫名的慰藉。  《粉·簪子》

从清代笔记小说《夜谭随录》中偶得一则故事:

某护军女,有殊色,十九未嫁。邻家一少年,甫二十,亦为护军,素以丰姿自诩。窥女,艳之,时乘间以言色相挑,女辄引避。

偶值其父从军征南,母亦归宁,唯女在室,及一老妪。少年侦知之,故拍板壁,借用烟具,女不应。少年以刀挖板一孔如钱大,以目就之,向女笑日:“借一烟袋,何便靳惜?”女见之,勃然怒,寻即色定,冁然日:“素不相识,那便以物相假?”少年得其应答,惊喜欲狂,挑之日:“子勿作态,今既能钻穴相窥,莫谓不能逾墙相搂

《白·蛾子》

蛾子的意向虽然通篇贯穿,但快到结尾时的这番对“鱼”的陈述才算是点破了主旨。一万六千字的篇幅不过是在剖析文素那“不到一厘米”的微妙。如果说开来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它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小说家的任务是去捕捉隐藏在墨镜后一闪而过的眼神。

《檀·轮回》

小时候,经常幻想死亡,对死亡的亲切似乎能代表深刻、无畏、个性、从容与成熟。

后来,死亡就变成浓浓的消毒水和中药的味道。与其说对死亡心生一丝忌惮,莫不如说是对腐朽、干枯、混浊、固执的恐惧。

我将这种恐惧变成这篇小说。

《青·卡牌》

如果通篇用一种东西指代另一种东西来写一篇小说,可能会很有趣。看懂的,就看这一层意思;看不懂的,就看那一层意思。

《灰·凸鼓》

谎言中藏着真实。

一句漂亮的谎话可能比推心置腹的恳谈带来的“真实”还要多。如此说来,通篇谎言简直就是一座富矿。

《绿·卤蛋》

在一段爱情中,精神与肉体能否截然分开?

小说家的残忍之处,是将人至于一个极端的情景当中,再让你回答这个问题。

《棕·腐肉》

若试图去理解一种难以被理解的情感或现象,其中一个办法是利用一个“正常”的文本作为切入点,来释放其中“不正常”的内涵。如,睡美人的故事与necrophilia之间的对比。

是的,我所探讨的就是这个。

《绯·一膳》  青春永远迷人,即便沾染上残酷与血色。

一夜酣睡,“你”在酣睡中醒来。日光如初,万物美好。

  “你”责怪“我”的异常与堕落,却不知或不愿意了解“我”在昨夜经历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异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星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33748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27764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