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解艺术家的人生,才能走进他们的艺术。这是一本卢西安个人的生活史,更是他的艺术编年史。
反叛的人生却与伟大的成就相连,留给世人无限的思考。
知名媒体人蔡康永倾情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等知名媒体鼎力推荐之作——乔迪·格雷格编著的《去你的生活》。
图书 | 去你的生活(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只有理解艺术家的人生,才能走进他们的艺术。这是一本卢西安个人的生活史,更是他的艺术编年史。 反叛的人生却与伟大的成就相连,留给世人无限的思考。 知名媒体人蔡康永倾情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等知名媒体鼎力推荐之作——乔迪·格雷格编著的《去你的生活》。 内容推荐 乔迪·格雷格编著的《去你的生活》介绍: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以他的肖像画在近当代世界艺术界取得了教父级地位。卢西安与他的祖父一样,喜欢观察人的样本。不过,他着迷于赤裸裸的、夸张变形的人物外在形态,而他的祖父却爱深入到人的复杂内心。他在生活中混杂着理不清的恋情、赌局、打斗、戏谑,毫不顾忌地将旁人的指责抛在一边。他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脱离过他的生活世界,但又想方设法地躲藏在世人的视野之外,隐秘地、混乱地活着,仅仅将艺术留给大众。一直到了卢西安人生的最后十年,格雷格终于走进了他的生活,在与他共进早餐的同时,记录下他八十八年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幸运的是,这些人生碎片最后汇成了这首部卢西安的个人传记。 目录 前言 1 早餐 2 追随 3 初期 4 初恋 5 痴迷 6 罗娜的痕迹 7 卡罗琳 8 颜料 9 情人 10 一个女儿的故事 11 晚期的两个模特 12 画商与赌博 13 后代 14 终曲 15 鸣谢 16 附录:卢西安的家谱谱系 试读章节 无论发生了什么,卢西安同斯蒂芬在战争初始时共同度过的一个月为后来彼此互惠的友谊打下了根基。尽管他们最终的关系还是破裂了,两人的情谊在一九五七年卢西安为斯蒂芬画像时达到高潮。马修当时也在画室里,所以目睹了整个过程。“我一直在父亲旁边。卢西安会问一些探测性且又有趣的问题。他有一种能问最精明问题的狡猾能力。我记得父亲在这些对话里变得非常兴奋。这幅画画了很久,然后当某一场展会的截止日期临近时,他就突然画完了。爸爸想要出资五百镑买下这幅画,那个时候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平常人家用这些钱可以买一所房子。所幸的是,迈克尔·阿斯特(Michael Astor)当时介入代替爸爸买下了这幅画。当时的想法是,迈克尔去世后会将这幅画留给爸爸。”马修回忆说。 这幅肖像画和他们共用的工作本后来对这场友谊的终结都起了一定作用。迈克尔·阿斯特去世后,他的遗孀朱蒂(Judy)把画拿给卢西安做鉴定,但是卢西安却突然责难阿斯特在肖像画的底部动了手脚以致整幅画都被毁了。他借此不愿承认这幅画是自己的并说要花很少一点钱把画买回去。“那个时候卢西安对自己的模特非常苛刻、近乎邪恶的名声已经众所周知,所以对此也没有人再大惊小怪。卢西安那时一定已经得知另一幅画家的画被迈克尔作了修改。他的指控虽然听上去有些根据,但是迈克尔绝对不会碰他的画。这个指控不疼不痒。”马修这样认为。最终这幅画还是被拍卖了,所以也没有依照初衷回到斯蒂芬的手里。他们共同的工作本也神秘地消失了。斯蒂芬相信,卢西安来看他的时候偷走了本子,而里面的画也被卢西安剪出来卖掉了。 关于弗洛伊德和斯彭德的关系少有记载,不过据两位卢西安的好友说,一些卢西安写给斯蒂芬的亲密信件倒是被保存了下来。“那里有一些被封藏的素描和言语。斯蒂芬因为对卢西安不满有可能将其他的信件毁掉了。”其中的一位好友说道。而关于被保存下来的几封秘密书信,另一位不愿被提名的好友告诉我:“它们也许是情书,但绝 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或‘我很想见你’一类。” 通过卢西安,斯蒂芬结识了弗洛伊德一家,尤其是厄尼斯特。这场友谊建立在时而轻松玩笑、时而对艺术与文学严肃认真的鉴赏上。比如斯蒂芬和卢西安喜欢装成“两个犹太佬儿,即弗洛伊德和舒斯特(Schuster)(斯彭德具有半个犹太血统的母亲的娘家姓)”。 一九四二年一月,在卢西安的怂恿下,斯蒂芬——那时他的妻子是娜塔莎,而他在国家消防队工作——住进了西格蒙德在梅尔斯菲尔德花园二十号的房子。卢西安将楼上四个房间里最大的那问当作自己的画室(里面“装满了死乌”,斯蒂芬后来回忆)。在萨瑟兰极具吸引力的传记里有一张卢西安与斯蒂芬在天台的照片,里面还有托尼·海德曼(Tony Hyndman)(当时在斯蒂芬的建议下在《地平线》杂志工作)。 关于卢西安,娜塔莎后来只肯告诉萨瑟兰,他是个“非常复杂”的人。卢西安的态度非常不友好,并告诉我他对她非常厌恶。同样的,在约翰·萨瑟兰认识娜塔莎的十二年里,一直都不知道她同卢西安有任何联系。卢西安强烈地反对娜塔莎对他与斯蒂芬所共用的工作本上的意见,在娜塔莎看来,因为里面有斯蒂芬的作品,工作本的一部分就应该是属于斯彭德家的财产。对于斯蒂芬的肖像画,娜塔莎一直不满于卢西安,因为对所有权的这些争执,该画像在迈克尔·阿斯特去世后便一直留在国家肖像馆里。 斯彭德与弗洛伊德的友谊最终破裂,致使斯蒂芬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不惜任何代价地避免与卢西安相见。他们之间的矛盾之一源自另一幅斯蒂芬所拥有的卢西安的一幅画作。这幅画挂在斯彭德的房子里多年,积了不少灰尘,却在卢西安来用晚餐后不久不翼而飞。“后来这幅画被卖了不少钱。”马修说。他对卢西安的论调不以为然。卢西安认为,自己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是出于自己要尊重事实的想法。“我甚至还能听到他的不屑,那种深入社会表层或者束缚之下的感觉;他一人独清,而世人都是平凡而市侩的。那是他的看法。他的价值观是彻底得冷酷无情。他渴望完全的独立而且不被束缚——而所有这些都是以真理的名义。但是你不能这么对待别人。你不能随意半途改变主意。” 威尔士的假期后,贝蒂娜、大卫还有卢西安返回艺术学校,三个人上了早上的人体模特课,卢西安自己也做过模特。贝蒂娜画了一幅近乎全裸的卢西安。画里的卢西安看上去非常紧张。“他对整个事件都觉得非常难堪,像要尽量维护自己的隐私与谦逊。他甚至拒绝脱掉内裤。”贝蒂娜还回忆起同他一起走上坡路,路上还碰到了穿着高跟鞋的妓女坐在一个男人骑着的单车上在大街拉客。 卢西安送给贝蒂娜购衣票,那在战时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商品。“我买了一条夏裙和托板鞋。我当时住在弗洛伊德的房子里,我穿着它们去看卢西安,并在那里一起吃了晚餐和桃子罐头。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可爱。我们并不相爱,却是恋人,不过倒是短暂。这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在本墩恩德有一个粮仓,我们在那里做爱,然后一起看天空里的风起云涌。”P89-91 序言 九十年代中期,卢西安与一名传记作者合作完成了自己的一本传记,但他最终又制止了该书的发行,不过他还是付了一大笔钱给作者。当卢西安读到这位作者的文稿时,他对要将自己如此多的隐私透露给公众感到极为惊恐,于是该书在他有生之年的发行便被放弃了。 八十年代末,我还在担任《星期天时报》(SundayTimes)的新闻记者,另一个作者告诉我,弗洛伊德唆使伦敦东区(EastEnders)的混混儿来到他家并威胁说,如果他继续研究着要写他的传记,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那本书最终也没有面世。 有幸的是本书的出版没有被他扼杀。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我们常常在一起共进早餐。从每一次早餐的对话中,卢西安慢慢对我敞开胸怀。他最终同意我对我们之间的谈话做记录。我们彼此达成了共识,即我可以在各种报刊上刊登他同我所讲的内容。而由我们谈话所形成的这本书则诞生于卢西安去世以后。我追随了卢西安的作品长达三十五年,却仅在他余生的最后十年里才获得他的信任。这本书则是我——卢西安的一位崇拜者,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的私密诠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去你的生活(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乔迪·格雷格 |
译者 | 屠珀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174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2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2015059097 |
中图分类号 | K835.61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ED VICTOR 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