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帅编著的《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讲述了,译经,不是对原经文的简单复述,而是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佛教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佛经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原本原意,译经师不得不苦心造出许多新的汉语词汇,因而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内容推荐

陈帅编著的《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介绍了,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的佛教,在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小乘佛教后,向大乘佛教发展,在汉代时传入中国。异质的文化想要在新的环境中存活、生长,势必要依托文字作为其思想的载体。如何将承载其教义的佛典尽善尽美地展现在中国土人的面前,对于汉传佛教而言实在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从摄摩腾、竺法兰到释道安、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再到玄奘法师,一代一代的译经师辛勤劳作,翻译了汗牛充栋的佛教经典,推动了汉传佛教的传播。译经,不是对原经文的简单复述,而是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佛教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佛经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原本原意,译经师不得不苦心造出许多新的汉语词汇,因而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目录

引言

一 印度的佛典

 1 初次结集

 2 第二次结集

 3 第三次结集

 4 第四次结集

 5 早期、部派时期的佛教经典

 6 大乘至密教时期的佛教经典

二 佛教经典的类别与体例

 1 “三藏”——经、律、论

 2 十二分教

三 汉传佛教的译经事业

 1 汉朝、三国时期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

四 佛教经典的传播

 1 上层社会与佛教经典的传播

 2 佛教经典的民间传播活动

五 佛典的刻印、流传与《大藏经》的编集

 1 佛典的刻印、流传

 2 《大藏经》的编集

小知识目录

 《佛遗教经》

 初转法轮

 十大弟子

 阿阁世王

 “大天五事”

 巴利语

 大乘

 纯密与杂密

 戒律

 “四藏”、“五藏”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

 《四十二章经》

 《高僧传》

 “护国三经”

 般舟三昧

 最早的汉语梵呗

 聂承远、聂道真父子

 《老子化胡经》

 佛图澄

 习凿齿

 六家七宗

 吠陀

 “什门四哲”

 法显求法路线

 “四卷《楞伽》”

 《大乘起信论》

 震旦

 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到《西游记》的演变过程

 窥基

 道宣

 《南海寄归传》

 一行

 唐密

 究竟谁是法贤

 八思巴

 明代四大高僧

 民国四大高僧

 欧阳竟无

 黄老之说

 《世说新语》

 “师说”

 韩愈

 敦煌的讲经文、变文

 食菜侍魔教

 敦煌莫高窟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圆觉藏》与《资福藏》之关系

 《赵城金藏》的发现

 《大正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土佛音(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6045
开本 16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2014003532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佛教书系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7
15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