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侯惠勤编著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丛书》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流派代表人物关于意识形态的认识\\表述以及批判与重要推进做了详细的梳理与全新的评价,对我们把握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工程”的子项目。

内容推荐

侯惠勤编著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丛书》精选了国外十四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有重大影响的论著进行较为深入的评析。入选的主要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发所具有独到的学术视角,以及对于学界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属于同一类型的研究名著则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如,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社会存在本体论》也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名著,但因其所论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不但可以被葛兰西的《狱中札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所涵盖,而且未涉及后者的一些重要论题,故而没有选入。

本书的编排原则是按思想逻辑展开,而不是按著作的出版年份,目的在于给读者一个涉猎此复杂问题的较为便捷的路径。但愿读者对此能够认可。

目录

导论 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

一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蜕变及其历史必然性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历史转型

四学术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第一章 意识形态概念演变的精要分析——评析大卫·麦克里兰的《意识形态》

 【解释与阐发】

一意识形态概念历史演化的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三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四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主流路径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节选)

第二章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解释与阐发】

一概述

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使用的分析

三意识形态与阶级

四意识形态逻辑论证的策略和超越意识形态的途径

五“反思”

 【原著精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节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解释与阐发】

一概述:马丁·塞利格及其著作

二马克思基本精神视域中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

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概念

四“基本的意识形态”与“操作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价值

五关于考茨基的意识形态思想

 【原著精选】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一篇批评性的论文》(节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

 【解释与阐发】

一概述:乔治·拉伦及其著作

二评拉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

 【原著精选】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节选)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

 【解释与阐发】

一作者及其著作简介

二“虚假意识”概念的全景素描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的真实世界》(节选)

《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马克思和他的历史先驱们》(节选)

第六章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解释与阐发】

一评介和出版

二对曼海姆的误读:意识形态的两重含义的区分及其实质

三曼海姆的挑战:从意识形态走向科学(知识社会学)

四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精髓:按照工人阶级世界观的面貌改造世界

五沿着马克思的理论方向对意识形态进行创新研究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节选)

第七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

 【解释与阐发】

一葛兰西及其著作

二实践哲学:构建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理念之基

三葛兰西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四“市民社会”:把握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密钥”

五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

六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原著精选】

《狱中札记》(节选)

第八章 意识形态理论与国家机器

 【解释与阐发】

一阿尔都塞及其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贡献

二意识形态概念

三意识形态与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

五意识形态是跨越阶级社会的永恒存在

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承担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节选)

第九章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解释与阐发】

一概述

二独立独特的分析语境:从政治意识形态到文化意识形态的跨越

三有开创意义的理论构架:传媒占据现代文化的中心维度

四精致而严密的理论阐释:象征形式在运用中决定意识形态

五惊人的复杂性和易于接近的风格:意识形态理念建设的基本文本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节选)

第十章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解释与阐发】

一基本结构

二什么是意识形态

三对社会主义的评析

四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质

 【原著精选】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节选)

第十一章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哈贝马斯技术意识形态论评析

 【解释与阐发】

一概述:尤尔根·哈贝马斯及其著作

二合理化:探索新意识形态的理论出发点

三“劳动”与“相互作用”:探索意识形态演变的一个新的范畴框架

四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基础的新变化

五重建唯物主义:揭示新意识形态后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努力

 【原著精选】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节选)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与发达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

 【懈释与阐发】

一概述

二当代极权主义形成的原因:工业技术决定论

三意识形态的封闭域:被遏制的意识形态

四单向度的意识形态:肯定性思维的胜利

五意识形态单面发展的替代方案:解放的幻象

六“单向度意识形态”替代方案的局限性及其意义

 【原著精选】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研究》(节选)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的终结

 【解释与阐发】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氛围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终结”

三历史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方法论检视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节选)

第十四章 犬儒主义的“后意识形态”理论

 【解释与阐发】

一齐泽克的“后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二齐泽克“后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分析

三“后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实践意义

 【原著精选】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节选)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侯惠勤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0993
开本 16开
页数 6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19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36
CIP核字 2014267320
中图分类号 A811.63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