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虽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但某种程度却也是最为隐晦不明的。作者蔡登山借由他们的作品、日记、书信、回忆录、档案资料等文献,追本溯源,详加考辨,试图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张爱玲、苏青、姜贵、胡适、徐芳、林语堂、许寿裳、张大千、杜月笙……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将为您一一揭开。
图书 | 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人物虽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但某种程度却也是最为隐晦不明的。作者蔡登山借由他们的作品、日记、书信、回忆录、档案资料等文献,追本溯源,详加考辨,试图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张爱玲、苏青、姜贵、胡适、徐芳、林语堂、许寿裳、张大千、杜月笙……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将为您一一揭开。 内容推荐 英雄与奸贼常常在一念之间,真情与背叛往往藏故纸之下。 张爱玲、胡适,吴稚晖、章太炎,杜月笙、李组绅…… 大时代、大变局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背后有什么隐情? 《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是台湾知名民国研究专家蔡登山先生的最新作品,作者在翻阅海内外大量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的基础上,通过排比史料、稽古钩沉,对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名人翘楚,或发掘文献,或重新解读。这些文章一方面独立成篇,各有纵深;另一方面又草蛇灰线,浑然一体。作者站在百年之后的台湾,对张爱玲、苏青、胡适、林语堂、许寿裳、张大千、杜月笙等名人的生前身后重新审视,展现了他们在赴台之后或在大陆时期也少为人知的一面。 目录 张爱玲“上海十年”——1943—1952年张爱玲与其他作家的交往 张爱玲梦魇——从《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一窥 难忘两代情——访宋以朗谈张爱玲及《小团圆》 从一篇佚文看苏青与姜贵的一段情 口述历史不可尽信——从胡适给许世英的信说起 胡适与徐芳 从《无所不谈》看晚年的林语堂 许寿裳在台湾(1946—1948)——读许寿裳日记、书信 吴稚晖与章太炎何以成死对头? 日本名医眼中的民国人物 我编《上海大亨杜月笙》 杜衡:从“现代”派作家走向政论家 张道藩:永远的“文艺斗士” 钱歌川:从作家到台大文学院院长 黎烈文:翻译家教授 杨云史:江东才子的坎坷一生 林庚白:算命家?狂狷士? 沈苇窗与《大人》杂志 陆丹林与《当代人物志》 高伯雨:最后一位掌故大家 汪希文及其岳父江孔殷(霞公)二三事 姚灵犀:创下许多“第一”的性学专家 李组绅:民国奇人回忆录 张大千在艺坛文友间 陆澹庵力捧名旦绿牡丹 《睢阳五老图》的被夺及最后流向 《青卞隐居图》的来龙去脉——兼对陈定山的质疑 试读章节 张爱玲在遗嘱中写道:一旦弃世,所有财产将赠予宋淇夫妇。而1996年,宋淇过世。宋以朗说母亲生前迟迟未决定《小团圆》的去向,患得患失;加之母亲是极度不愿在媒体曝光的人,一旦要出版势必免不了要面对媒体。所以2007年11月母亲过世后,这事就落到他的身上。《小团圆》的出版,宋以朗在该书的前言已经详细地说明了。宋以朗认为,张爱玲虽曾考虑销毁《小团圆》,但她根本舍不得。去年他用了数个月整理和研究张爱玲与父母40年间600多封、40万字的书信,发现在1993—1994年间,她仍多次与父亲讨论修改书中内容,证明她很珍视并也仍想出版此书。而1993年10月张爱玲给《皇冠》主编的信写道:“《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会再对读者食言。”也因此宋以朗在2008年10月决定要出版《小团圆》。其实该书的原稿628页,在1995年已由《皇冠》老板平鑫涛亲赴香港带回锁在保险箱中,全部书稿张爱玲生前都重新抄过,字迹工整,因此编排校对极为顺利,只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宋以朗谈到《小团圆》时表示,那是张爱玲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以英文撰写的23万字的自传性小说《易经》(BookofChange),后来她从中抽出一节加以改写而成,而BookofChange书稿因太厚当时找不到出版社出版。《小团圆》有着太多的自传成分,宋以朗说故事从香港写起,其中第一、二章有《烬余录》的影子。我觉得虽然书中的人物名字都改了,但太多的情节是写张爱玲本身经历的事。尤其和胡兰成所写的《今生今世》相对照,两人有时都同写一事,只是观点、笔调迥然有别,胡兰成显得风流自赏,而张爱玲则趋于平实。其中九莉是张爱玲本人,文姬可说是指苏青,而写邵之雍(胡兰成)从华北找了虞克潜来,到报社帮忙,虞克潜是当时首席名作家的大弟子。明眼人一看应该知道张爱玲说的是沈启无,他是周作人的四大弟子之一,在胡兰成办的《苦竹》杂志还写有《南来随笔》,对张爱玲颇多赞赏。1945年初随胡兰成到武汉办《大楚报》,因在胡兰成的小情人周训德面前说了许多胡兰成的风流往事,胡兰成得知后,当面教训了他一顿。《小团圆》书中说她看见他眼睛在眼镜边缘下斜溜着她,不禁想道:“这人心术不正。”这恐怕是受了胡兰成的影响,胡的书中甚至把沈启无讲得有些不堪,但恐非实情。他如张爱玲帮胡兰成在温州的新欢范秀美画像,两人书中都有提到此事,只是在《小团圆》里范秀美化身为玲玉;胡书和《小团圆》都提到婚书写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字不差。《小团圆》后来出现了“燕山”这个人物,似乎大家会想到桑弧。宋以朗说实际上桑弧是导演,而在书中却换成演员的身份。张爱玲与桑弧合作过两部电影,一编一导,当时像龚之方等人都想凑合这一对,外面也有些流言,我们不知当时张爱玲心中可曾有过一些悸动。当年我们在拍张爱玲的纪录片时曾访问过桑弧,他看着我们递给他的张爱玲的照片时,说“因为几十年没通音信了,我很难发表意见,我不准备谈”,几句话轻轻带过,个中消息,令人难以索解。 《小团圆》在1976年写成,当时宋淇是反对出版的,因为太多人会“对号入座”,何况当时胡兰成还在台湾。“汉奸”的标签当时还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他不愿张爱玲卷入其中,这层顾虑无疑是必要的。我们看在这之后张爱玲发表了《色?戒》,当时张爱玲还被指责有“歌颂汉奸”的嫌疑,苟若《小团圆》在当时出版,能不卷起“千堆雪”吗?宋淇当时甚至要张爱玲更改男女主角的身份,将邵之雍改为地下工作者,九莉改为学医的。宋以朗说后来她都没有改,因为张爱玲回信中说医师这行业,她完全不懂,怎么改?P58-6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登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080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2015041261 |
中图分类号 | K8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