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内容
编辑推荐

奥拉西奥·基罗加(Horaeio Quiroga)是当代拉美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写出了许许多多反映拉关地区,特别是阿根廷北部森林地区社会状况的小说,首创“恐怖现实主义”。被誉为“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王”。《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精)》是奥拉西奥·基罗加创作生涯处于高峰时期的作品集,首次出版于一九一七年,共收进了十五个短篇小说。收入这本短篇小说集中的《羽毛枕头》、《斩首的母鸡》等篇章都代表了作者的创作风格与写作特点。

内容推荐

爱伦·坡曾说:“在故事写作方面,艺术家不妨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的效果。”作为爱伦·坡的嫡系传人,奥拉西奥·基罗加用看似幼稚拙朴、实则凛冽冷峻的犀利语言,讲述了一个个诡异、黑暗、恐怖的故事,带有一种浓郁的神秘色彩,让人窒息难忍,可这些诡异的字词背后却透着怜惜悲悯,包含着作家喷薄的情感和充沛的激情,闪耀着哲思的光芒,叫人又惧又爱、无法释怀,并惊诧于拉美那片神秘的土地,惊诧于拉美短篇小说的鬼斧神工。在这些作品中,基罗加总是以冷静的笔调描述人物的爱情故事、发疯或死亡的情景,通过人物悲剧揭露人的愚昧无知、丧失理智,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病,以及大自然的冷酷无情。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精)》是基罗加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中的不朽经典,历来受到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推崇,自然也是历代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目录

爱情的季节

钻石饰针

伊索尔德之死

被砍头的母鸡

自杀的船

羽毛枕

漂流

中暑

铁蒺藜

合同工

亚瓜伊

木料打捞者

野蜜

我们的第一支烟

脑膜炎和它的影子

附:尽善尽美的短篇小说家十诫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尽管父亲脾气不好,内维尔还是很爱他。由于满腔怒火没有能够发泄,他气呼呼地冲出门去。他那副暴怒的样子,他自己也知道是不对的。父亲所讲的事情,内维尔早就知道。莉迪亚的母亲在她丈夫去世前就是阿里萨巴拉加的情妇,后来的四五年依然如故。他们二人经常幽会。但是那个老放荡鬼现在浑身关节疼痛,病病歪歪,远远不能满足他嫂子的欲望了。他之所以支撑她们母女二人的生活,只是出于对她前一个爱人的感激,尤其是为了默认当时流行的风言风语,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内维尔记起了这个母亲跟他在一起的情景。想到他竟被这种已婚的女人弄得不知所措,他不禁心惊肉跳。他记得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块俯身翻阅一本画报,她那丰满的肉体碰到了他,使他那突然激动的神经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欲望。当他抬头望她时,发现她那如醉如痴的目光正紧紧地盯着他。

难道是他的错觉吗?她患有可怕的歇斯底里,但是不轻易爆发。她那错乱的神经折磨着她的心灵,顽固的症状会突然发作,使她丧失理智。顽症发作前夕,病情愈来愈重,发生痉挛,连续不断地胡说八道。为了解除痛苦,保持其体面的举止,她不惜滥用吗啡。她三十七岁了,身材细长,口唇又厚又红,总是保持着湿润,眼睛虽然不大,由于目光锋利、睫毛很长而显得挺大,但是眼睛里充满着惊人的忧郁的光辉。她搽脂抹粉,像女儿那么穿戴,打扮得花枝招展。毫无疑问,这是她最诱惑人的地方。作为一个女人,她肯定有其迷人的魅力。现在,歇斯底里已经使她的肉体吃尽了苦头——当然,病患源于她的腹部。当吗啡的作用消失后,她的眼睛便失去光彩,嘴角和肿眼皮上也随即布满皱纹。但是,不管怎样,使她神经错乱的歇斯底里仍然是使她的精神保持紧张、具有几分魔力的营养品。

她真诚地疼爱着莉迪亚。为了使女儿幸福,她早就用歇斯底里的资产者的生活方式使女儿堕落了。其实,她让莉迪亚享受的幸福正是她自己所享受过的那种幸福。

正是由于这一切,内维尔父亲的暴怒才触动了深陷情网的儿子的思想。莉迪亚怎么会出淤泥而不染呢?她那光洁的肌肤、坦率的热情和她那双明亮眼睛流露出来的可爱的大胆表情已经不能证明她的纯洁,而仅仅是一架通向高贵的享受的阶梯。凭着这架阶梯,内维尔可以爬到顶端,一下把他渴望的花朵从腐烂的花枝上摘到手。

内维尔的信念十分明确,所以他始终没有吻过她。有一天午饭后,当他从阿里萨巴拉加的门前经过时,心里产生了想看看她的强烈愿望。他非常幸运,因为他看见她穿着便服独自在家,鬈发垂在双颊上。内维尔把她拦在墙边,她笑着,羞答答地靠在墙上。小伙子站在她面前,几乎贴着她的身子。他觉得一种很容易被玷污的纯洁爱情的无限幸福就握在他那双笨拙的手里。

但是,别性急,等娶了她再说吧!内维尔尽一切努力推动这桩婚事尽快完成。在那几天里,他在年龄上争得的权利,使他能够根据母方法定继承权解决办理婚事的花费问题,只等父亲最后认可了。而莉迪亚的母亲对这件事也很关心。

莉迪亚母亲那方面,鉴于她在孔科迪亚声名狼藉,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当然,首先是得到她女儿未来的公公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这样的基础:她愿意谦恭地做人,愿意迫使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屈服于她所蔑视的公众舆论。

她已经就这桩婚事跟她未来的女婿谈过几次,言语中提到了“我的亲家”……“我的新家庭”……“我女儿的婆母”。内维尔却一声不吭,于是,太太的眼睛里闪射出了更加忧郁的目光。

有一天,火焰终于烧了起来。内维尔定于十月十八日办理婚事。只差一个多月了。但是太太明确地告诉小伙子,她希望那天晚上他父亲能够参加婚礼。

“恐怕很难。”内维尔难堪地沉吟了一会儿说,“他晚上轻易不出门……从来也不出门。”

“啊!”太太叹道,立刻咬住了嘴唇。

又是一阵沉默。不过,她已经预料到了。P11-13

后记

奥拉西奥·基罗加(1878—1937),乌拉圭杰出小说家,兼写诗歌和剧本。他生于萨尔托城,卒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几乎在阿根廷度过一生,在那里写出了他的最佳作品。

基罗加以写短篇小说著称,享有“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他先后出版了《别人的罪行》(1904)、《受迫害的人们》(1905)、《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1917)、《大森林的故事》(1918)、《野蛮人》(1920)、《荒漠》(1924)、《被放逐的人们》(1926)等许多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浑浊的爱情故事》(1908)、《过去的爱情》(1929),剧本《牺牲者》(1921),诗文集《珊瑚礁》(1901)等。他的作品主要表现爱情、死亡、精神失常、灾祸、痛苦、不平和反抗,具有地方色彩、自然主义描写和现实主义风格。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被认为是基罗加全部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作品,包括《爱情的季节》《脑膜炎和它的影子》《钻石饰针》《被砍头的母鸡》《羽毛枕》《漂流》《合同工》等十五个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综合了基罗加全部短篇小说创作的三大题材:爱情、疯狂和死亡。这三大题材在他的作品中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现了基罗加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生悲剧、命运的无常、社会上和家庭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与非现实的交替描写,病态的人物总是把他的幻觉和他的艰难困苦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既有对真实事件的描写,也有对虚幻事物的描述;既有对人物外部形象的刻画,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既有有趣的故事,也有悲惨的戏剧……

《爱情的季节》写的是青年学生内维尔的爱情故事。内维尔在异国完成学业回国省亲,途中巧遇同乡少女莉迪亚,二人一见钟情。四个月后,内维尔登门拜访,从此约定每星期在莉迪亚家相会两次。这一对恋人的感情日深一日,终于决定结为连理。但是内维尔的父亲反对这门亲事,因为他认为莉迪亚的母亲玛丽亚早就和一位博士关系暖昧。而莉迪亚的母亲非要内维尔的父亲主婚不可,双方僵持不下。莉迪亚遂与母亲不辞而别,不知去向。十一年后的一天,内维尔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街上偶然遇到伯母玛丽亚,她身患严重的肾病,由女儿莉迪亚陪同,到内维尔的乡间别墅养病。莉迪亚虽未出嫁,但内维尔已经结婚,故二人难修旧好。玛丽亚病情恶化,打吗啡也无济于事,不久便不治而死。这时内维尔的妻子即将从巴黎度假归来,内维尔只得把莉迪亚送走,了却一段旧情。这一对青年男女本来一见倾心,情深意长,但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是有情人,最终也未能成眷属。小说以春夏秋冬四季作为爱情故事发展变化的顺序和象征,颇为耐人寻味:春,意味着初恋;夏,意味着热恋;秋,意味着爱情的突变;冬,意味着爱情的冰霜。总之,四季概括了爱情从产生到结束的全过程,也是作品构建的巧妙形式。

《脑膜炎和它的影子》所写的爱情近乎离奇。出身豪门的小姐玛丽亚·艾尔维拉在社交场合遇到年轻工程师杜兰,一见倾心。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没有勇气向杜兰吐露衷情。她患了脑膜炎,发高烧,说胡话,不料道出了心中的秘密。为了让她早日康复,家人写信请杜兰来抚慰她。在陪伴期间,杜兰深深地爱上了她,两人双双柔情蜜意,坠入爱河。但艾尔维拉病愈后慑于封建礼教和人言,强迫自己忘掉病中的一切,对杜兰摆出一副冷漠的面孔。杜兰不胜恼恨,决定远走他乡。在分别的关键时刻,艾尔维拉才向杜兰表露了真情,挽留下了杜兰。故事一波三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表现了婚姻自由的新思想与封建主义的旧意识之间的尖锐矛盾,作者认为只要勇于同旧传统、旧礼教、旧思想作斗争、决裂,就能赢得婚姻的幸福、人生的幸福。

《钻石饰针》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写的是一个首饰匠的家庭悲剧。这出悲剧是由人的虚荣心和资本主义的铜臭酿成的。首饰匠卡希姆身材矮小,虚弱多病,自己不开首饰店,只在家里为有钱人加工首饰。他有一个容貌出众却感情用事的老婆。这个本来出身贫寒的女人,想凭借自己的姿容攀上一门上等的亲事。她总是以自己的身姿挑逗男人,刺激她的女邻居们。直到二十岁才横下一条心,同卡希姆成了亲。但是她那些享受人间荣华富贵的美梦也随之破灭。在丈夫加工首饰时,她总是盯着看,还不时地拿起一枚首饰戴一戴,然后合不得地放下。她年轻貌美,爱慕虚荣,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枚贵重的首饰。有一次,卡希姆发现一枚胸针不翼而飞,后来看到首饰戴在妻子胸前,他要她摘下,她气急败坏地闹了一场。第二天,卡希姆加工了一枚更昂贵的胸针,妻子爱不释手,恳求丈夫带着这枚首饰跟她逃走。丈夫苦苦解释、劝慰,才让她平静下来。第二天凌晨,卡希姆拿着这枚胸针轻轻地走进卧室,卧室灯光暗淡,他把胸针立在妻子的胸前,如同铁钉,猛地一按,将整个胸针刺进她的心脏。这出悲剧显然源于不幸的爱情,源于女人的贪心和虚荣。勤劳朴实的丈夫忍受不了矫情的妻子的纠缠,无法满足她的虚荣心,忍无可忍,不得不把她杀死。一个爱首饰爱得发疯,一个无所顾忌地把妻子刺死,也丧失了理智。疯狂,或精神失常,是基罗加喜欢表现的主题。人的精神失常,原因有多种,表现各不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难免干出异乎寻常的蠢事来。

基罗加笔下的人物,有的原来就精神不正常,悲剧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在《被砍头的母鸡》中,四个小白痴竟然像杀鸡一样把身心健全的小妹妹杀死:马基尼夫妇属于中产阶级,经济还算富裕,并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他们仍然愚昧无知,全然不相信科学。第一个孩子变成白痴后,医生判断是隔代遗传的梅毒所致,不宜再生。但是这对夫妻的侥幸心理压倒了对科学的认识,又连着生了三个白痴。最小的女儿倒是免遭痴呆的厄运,但还是被无人看管的四个哥哥杀死。小说表现了不相信科学而导致的灾难:没有科学知识就会陷入愚昧、落后状态,灾难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基罗加笔下的人物中,因意外事故造成死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漂流》中的保利诺是个农民,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蛇咬伤。到家后他口渴难忍,灌了一肚子酒。但是对他来说,烈酒已淡如白水,因为毒汁已向全身扩散。趁着头脑清醒,他赶紧跳上一只独木舟,驶向一个镇子去求救。他一面顺水漂流,一面想着将在镇上找到的人。他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想着,停止了呼吸。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一个与世无争的善良人,无法防备大自然的侵袭、毒蛇的危害,就这样抛弃了他所热爱的一切,撒手人寰。《羽毛枕》的故事则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阿利西亚一天比一天消瘦,神情恍惚,面无血色,精神萎靡,大夫说她患了贫血症。几天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女佣发现她的枕头上有血迹。一拿枕头,枕头沉甸甸的。打开枕头,大家不禁大吃一惊:里头有一种圆球状的吸血虫,五天五夜把阿利西亚的血吸干了。一个活生生的大人,居然被一些区区小虫杀死了。吸血虫能杀人,蚂蚁亦然。《野蜜》中的会计员上山闲逛,发现一个蜜蜂窝,他把蜜蜂赶走,饱食了一顿野蜜。但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周身发痒,以为是野蜜的毒素所致。不,原来是食肉蚁,像一条黑河似的食肉蚁正顺着他的双腿向上爬,地上还有黑压压的一片。两天后,有人找到了他:骨架上只裹着他的衣服,浑身的肌肉早被蚂蚁吞噬了。这种蚂蚁凶猛异常,虽然又黑又小,却势不可当,无论蜘蛛、蟋蟀、蝎子、蟾蜍、毒蛇、家禽……无论多大多强,都逃脱不掉。它们如果闯入谁家,狗呀牛呀,一切家禽都得吼叫着逃走。

总之,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总是以冷静的笔调描述人物的爱情故事、发疯或死亡的情景。通过人物的悲剧,或表现人的愚昧无知,丧失理智,或暴露社会弊病,或揭示大自然的冷酷无情。

如上所述,爱情、疯狂和死亡是《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一书的三大主题:爱情,既有男女之间的爱,也有父爱;疯狂,有人类的疯狂,也有动物的疯狂;死亡是人类的死亡,是人类的一大灾难。在基罗加的短篇小说中,死亡往往扮演着主要角色。和爱情、疯狂相比,基罗加对死亡更加关注,是其创作的永恒主题。它和爱情与疯狂一起,从其文学生涯一开始,就是基罗加文学创作注意的重点。它和疾病、、幻觉一道,总是在基罗加的作品中左右着人物,折磨着人物,主宰着人物的命运。当然,并不是说死亡不可避免。而是说,这种死亡往往在人物生活或活动的环境中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然置人物于死地。它就像一个恶魔,作恶多端,杀人不眨眼,让人防不胜防,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命呜呼了。

有许多文学批评家和评论家指出,在小说创作上,基罗加深受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正如他在《尽善尽美的短篇小说家十诫》中所说的,爱伦·坡是指引他的上帝,譬如,爱伦·坡的影响就明显地表现在《被砍头的母鸡》中。在这篇小说中,马基尼·费拉斯夫妇的四个傻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八岁)一天到晚坐在院子里的一条长板凳上,他们伸着舌头,目光呆滞,嘴流口水,被母亲留在家里,只是望着黄昏降临,等待母亲回家。他们浑身污秽不堪,没人照料,看得出他们一点儿都没有得到母亲的关心。在接二连三生了这四个白痴之后,夫妇二人很不甘心,于是又生了一个女孩,很幸运,这个孩子一切正常,夫妻二人如获至宝,对她溺爱有加,却忘记了那四个傻孩子,他们完全得不到爱抚。一天,他们看见女仆在厨房里杀鸡:砍下鸡头,放血。又一天,当他们的小妹妹爬墙头向外观望的时候,四个哥哥便冲上去,把她拉下来,拖进了厨房,活活地把她杀死了。夫妻二人生了一个白痴,不罢休,又接连生了三个,自然是不理智,是发疯。四个小白痴把小妹妹像宰母鸡那样杀死,更是发疯。

在《羽毛枕》中,一对新婚夫妇度完蜜月后不久,丈夫便发现妻子患了一种怪病,致使她面黄肌瘦,大夫看了却说不清病因,怎么治疗也无济于事,直到妻子死后仆人才在枕头上发现了问题:原来是吸血虫藏在枕头里,白天黑夜偷偷吸她的血,导致她死亡。《漂流》中的那个农民在回家的路上被毒蛇咬伤,疼痛迅速扩散全身,他赶紧爬上独木舟,向一个镇子漂去,好求人给予治疗。但是未等到达目的地他就昏迷,最后死去了。

基罗加在其作品中写了一个个人物之死,正如爱伦-坡在其作品中描写的一样。而在基罗加的一生中,死者也是一个接一个:其中有他的父亲、他的继父,他的兄弟们、他的好朋友、他的妻子等。可以说,正是他的亲朋们的不幸死亡激发了他对人生和人的死亡的思考,表现死亡就成了他的小说创作的使命:人都是怎样死的,人死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遇死亡的厄运等,都在他的短篇小说的故事中得到了展现。

阿根廷东北部的米西翁内斯丛林地区为基罗加的短篇小说创作带来了灵感。他的这些小说反映了丛林人的生活、不幸、痛苦和死亡,反映了丛林地区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和对人类的无情折磨。跟哥伦比亚作家何塞·欧斯塔西奥·里韦拉在《旋涡》中描写的残酷的热带丛林一样,基罗加的短篇小说中的大自然也是残酷的。《漂流》中的河流是美洲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被毒蛇咬伤致死,既有其偶然性也与其必然性,因为那样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存在着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因素。

然而,无论大自然多么严酷,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人类还是得生活在其中,不能脱离它,而必须与之共存,适应它。只是在基罗加的小说中,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软弱无力,任大自然左右。一旦受到大自然袭击(比如被毒蛇咬伤),便无力抗拒,挣扎一番死去。

毋庸置疑,《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基罗加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中的不朽经典,历来受到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推崇,自然也是历代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但愿它也能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青睐。译者深信,凡是读过这部作品的人士,肯定获益匪浅。

书评(媒体评论)

对短篇小说写作艺术的指导建议之一:必须阅读基罗加。

——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著名作家)

像爱伦·坡的作品那样,基罗加的小说中充满了怪诞诡异的效果,而且带有惊心动魄、冷酷无情的现实主义气息,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

——《纽约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乌拉圭)奥拉西奥·基罗加
译者 朱景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41666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5032660
中图分类号 I782.45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92
14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