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之患--为别人作的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很多作家认为序言不易写好,更不愿意为他人作序,这当然有他们的道理。顾炎武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但顾氏之所“患”者,不是“为人序”这件事本身,而是认为序必须于书“有所发明”,才可以写。《人之患--为别人作的序》中,钟叔河为他人所作的这些序言,虽因缘不一,但基本上可以说均“有所发明”,少有虚言,不足为“患”。

内容推荐

《人之患——为别人作的序》是著名学者、作家钟叔河的一部序言集。该书囊括作者近三十年来为别人所作的三十多篇序言。这些序言,既有为名家名著所作,也有为平凡普通人所写,如作者所言,“感情无贵贱,为百货商店退休员工的,和为中顾委委员的,文章都是一样的写,当然也都一样的写得不好”。

目录

自序

陈子善编《亦报随笔》序

陈子善编《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序

邓球柏《周易的智慧》序

萧元主编《周易大辞典》序

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序

黄成勇《沐浴书香》序

李全华《老子哲学考察》序

胡君里《苦乐年华》序

吴筠《无心小筑》序

赵海洲《匡互生传》代序

毕敏《西青散记校注》序

张吉霞《学庄子》序

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序

为《李锐先生米寿纪念文集》作

程巢父《思想时代》序

周实《性比天高》序

自牧等编《半月日影》序

薛原编《童年》序

董宁文编《我的笔名》序

徐明祥《潜庐藏书纪事》序

张志浩《僇人忘忧集》序

蒋祖烜《悦读双香楼》代序

黎牧星《夕阳风情》代序

戴维《诗经研究史》代序

赵力行《当官不容易》序

《俞润泉书信集》序

刘绪源《翻书偶记》序

于武臣《梦入芙蓉浦》序

《浣官生文存》序

《蔡持中自述》序

《刘志恒文集》序

周实《闲人外传》序

胡竹峰《衣饭书》序

萧金鉴《站在阳台看风景》序

方小平《不出门斋絮语》序

《王平散文》序

试读章节

《亦报随笔》收文七百五十六篇,悉为周作人一九四九至五二年间发表的短文。陈子善先生将其辑为一集,费了许多力,他叫我为它写一篇小序,当然无法推辞。我早已声明,关于周作人,我只能辑其文,不能论其人。我不过是一名编辑匠,不是什么研究家、批评家。我的工作是印行旧籍遗文,使想看的人能够买得去看,想批评研究的人也才有材料好拿去做文章。或将其供于牺牲坛前,或将其钉在耻辱柱上,都悉由尊便。我自己亦未尝不想当研究家批评家,但一则天分太低,学来不易;二则所知甚少,缺乏本钱,正如跪在娘娘面(?)前的高力士,“奴才没有”,无可如何。那么,陈先生交下的这个任务怎么办呢?或曰,虽不能论其人,但既要印其文,关于其文总可以谈谈吧。这话不能说不对,至少是不大好反驳。所以,现在就来谈一谈我所看到的《亦报随笔》的文章,聊以塞责。我所看到的第一点是,这些文章都写得非常短。七百五十六篇中,竟有七百篇不超过一个Page也就是六百字。短当然不是看文章的唯一标准,但要用短短五六百个字把事情交待清楚,把自己要讲的话讲出来,既要言不烦,又疏密有致,给人留下思索和咏味的余地,那就大不容易。这些都是发表在一九五零年前后报纸上的文章,当时已经在说我们的报纸“沾了长风”,早就提出“短些再短些”的口号了。一转眼三四十年,如今有的报纸篇幅超过当年《亦报》好多倍,可是版面上容纳的标题却越来越少。有限的地盘被几个(甚至是一个)“大地主”霸占着,这样的情况比起四十多年前究竟有没有改变,真不好说。难道今之作者才学均已远迈前贤,没有几千上万字即不足以表现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么?恐亦未必。那么,看看别人所写的短文,刹刹自己沾染的长风,大概也不会没有一点益处吧。我所看到的第二点是,这些文章虽短,题目的范围却很宽。从《梅兰竹菊》到《麟凤龟龙》,从《艳史丛编》到《聊斋稿本》,从《杭州的市房》到《北京的春雨》,从《夜读的境界》到《文章的包袱》,在广义的文化和文化史这个大范围内,随手拈来都是题目,也都是文章。作者不是先领下一个题目,再来就题作文,揣摩迎合;而是胸中先有一节文章,于是借题发挥,把想讲的话讲出来,同时给读者以知识或感兴。如《蓑衣虫》一篇,云有一种虫——……系蛾类的幼虫,织碎叶小枝为囊以自裹,负之而行。案此即《尔雅》之蚬缢女,因它附枝下垂,古人观察粗率,便以为缢。……我们乡间称之曰袋皮虫,《尔雅翼》云俗呼避债虫。披蓑有渔人或农人的印象,袋皮已沦为瘪三,避债的联想更为滑稽,缢女则太悲惨了,我们想起山西省妇女自杀的统计,觉得这种事实还未消除,难怪古人那么的说。我不知道这在北京叫作什么,仿佛没有看见过,要有也未必叫蓑衣虫吧,因为在北方蓑衣极少见。……唐人诗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种情景在黄河以北实在是难被了解,不但寒江不能钓,就是蓑笠也是很生疏的东西,读了不会发生什么兴趣。

二三百字中包含了自然史、语源学、乡土研究与文学欣赏的内容,而作者寂寞的心情也历历如见。又如《拿手戏》一篇,开头说:“有些外国文里叫著作者为‘写字的人’……我们常写文章而实在没有什么自信的人用这个名称来叫,倒是很确当的。”这里也涉及到了语文知识,因为Writer这个字本来也指“书手”,并不一定就是体面的“作家”。接下去略加演说,结尾则云:现在连街头艺人都翻了身,写字的人如为人民服务,也是很好的事。无奈写字难以成为一艺,他没有师父传授,并无基本技艺,只是每日随时说说唱唱,费力多而成功少,并不一定是吃一行怨一行,的确乃是实情。某甲先生有一句名言云,著作等身不如拿手戏三五只,这话说得真好。戏唱得越好听的人也越喜欢,写文章不能翻陈出新,摆起摊来殊无把握,写不出时亦无皮蛋泡汤加白糖之类可以帮忙,此其所以不如之至也。

不谈大道理,只是随手记下一点见识或者感受,娓娓道来,而情理自见。这类小文继承了中国历代笔记文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欧洲十八世纪随笔文(Essay)的特色,从中隐约可见《广阳杂记》、《五杂组》和“英国名士遂夫特”(曾纪泽《使西日记》语)的痕迹,和启蒙时期报章杂说的某种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自维新以迄五四,“写字的人”多借新闻纸作“自己的园地”,周作人之于《晨报副刊》即是一例,《亦报随笔》亦其流风余韵乎。周作人已矣,其人固不得原谅,其文却似乎可传,因为它们所包含的知识和见解是客观的存在,而在文章欣赏上亦自有其美学的价值。陈婆虽有麻子,所烧的豆腐固未尝不好吃也。我所希望者,在放言高论的大块文章中间,尚能为此类随笔留少少馀地,它们虽决不能如名角的拿手戏那样中看或动听,但“读了不会发生什么兴趣”的人总还不至成为绝对大多数以至彻底清一色吧。

一九八七年九月六日

P1-P6

序言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顾炎武日:“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两句话只有一个字不同。

孟为亚圣,顾亦大贤,圣贤之言,岂能不听么。

我想,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又曾责备陈相不该“师死而遂倍(背)之”,乃重教尊师之人;他之所“患”者,当然不会是“为人师”,而只会是“好为人师”的这个“好”字。因为人一“好”,即难免过度,难免上瘾,好酒好色,即足以害己害人,更不必说洪秀全发高烧,硬要当伟大导师,代天父天兄下凡“讲道理”了。

顾氏在《日知录》卷七十九《书不当两序》条中说,主考试官给会试录、乡试录为序,文化名人、地方首长、主纂主编给府州县志为序,皆“所谓职也”,都可以说是分内的事情。可见他之所“患”者,也不会是“为人序”这件事本身。

但顾氏认为,序必须于书“有所发明”,才可以写;如果“无所发明”,则“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即是不必为序了。为序者若是“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自能“有所发明”,“故其序止一篇”,即已足够。“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为序者“不当其人”,“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这才是他之所“患”。所以他才说: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杜牧的“为人序”我只读过一篇《李长吉歌诗叙》,“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确是好文章,也确是“贺死后凡十有五年”才做的。

杜牧不乐为“并生今世”者序,是不愿自己到后世被认为是膜拜宗师的人,我辈哪里敢这样牛?而时移事易,如今早已是大宗师准宗师们“好为人序”的时代了,自己也实在缺乏勇气追随其后,所以我确实很少为人作序。尽管如此,不到三十年,还是写了这三十多篇。

有些篇而且是自己要写,甚至写好送上门去的,如《亦报随笔》和《周作人集外文》的序便是。这倒正应了杜牧之言,“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虽然奉承的对象不只是周作人,还有“并生今世”的陈子善、张铁荣诸位编者。

有些篇则是由于感情不能自已而写的,像《刘志恒文集》和《李锐先生米寿纪念文集》的序。感情无贵贱,为百货商店退休员工的,和为中顾委委员的,文章都是一样的写,当然也都一样的写得不好。

虽然是由于知堂,由于感情而“为人序”,也许尚未到达“好”的程度,但毕竟不到三十年写了三十多篇,也可算“不学而好多言”了。如果还能再活几年,总当牢记顾先生的教导: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现在便将这册书取名“人之患”,警惕自己不要再为“患”了吧。

二千零一十四年四月于念楼,钟叔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之患--为别人作的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叔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21373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415505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