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鬼神故事二种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鬼神故事二种》收录了二种西方人撰写的中国鬼故事。一本是英国作家拉夫卡迪奥·赫恩写的《中国鬼故事》,一本是美国作家诺曼·欣斯代尔·彼特曼写的《中国神奇故事书》。前一本共有6则中国鬼故事,后一本共有12则中国鬼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风情。

内容推荐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鬼神故事二种》收录了二种西方人撰写的《中国鬼故事》和《中国神奇故事书》两部作品。

拉夫卡迪奥·赫恩编著的《中国鬼故事》中“鬼”不仅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死而为鬼”的“鬼”,而且包含了所有没有实体的幻想形式,包括神仙、菩萨、佛祖等。

诺曼·欣斯代尔·彼特曼编著的《中国神奇故事书》所收内容较为驳杂,有神话传说,也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内容涉及盘瓠、女娲、赑屃、观音、八仙等人物,民间故事则涉及“猫狗结仇”型、“义虎”型、“神仙考验”型、“银变”型、“(观音菩萨)保护无辜”型等故事类型,试图展示中国传说故事的风貌。《中国神奇故事书》在传说故事选取时比较注意选择那些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篇目,集中展现了“孝”、“善”、“忠”等传统伦理观念与道德规范。与此相似,《中国鬼故事》也选取了不少能体现“忠”、“孝”精神的传说故事,如《大钟魂》、《颜真卿归来》、《织女传说》、《瓷神传说》等。

目录

译序

中国鬼故事

 前言

 大钟魂

 孟沂的故事

 织女传说

 颜真卿归来

 茶树的传说

 瓷神传说

中国传奇故事书

 金甲虫的故事

 大钟

 狗医生的神奇故事

 缠足的起源

 会说话的鱼

 小竹和乌龟

 疯狂的鹅和林中之虎

 点头的老虎

 公主观音

 两个杂耍艺人

 仙船

 灵牌

 金块

 不会骂人的人

 鲁三:菩萨的女儿

试读章节

孟沂的故事

【题记】

“小桃花绕薛涛坟”——郑谷

美丽的薛涛,你问我她是谁,这些桃树已经在她的墓石上低语了一千多年了。树叶窃窃私语,把她的芳名告诉游人;树枝像许多手指那样颤抖着;太阳透过枝叶投下斑驳的光影;无数的野花静静地吐露着甜美的芬芳。好像真有这样的美人,还不曾长眠于地下呢。你或许听说过她的传说,从一些说书人那里。这些说书人为了挣钱会给听众讲述过去的传说。你也可以在一本名为《今古奇观》的书里找到关于她的传说。“今古奇观”的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的奇妙之事”。或许在这本书里最奇妙的就是关于薛涛的传说。

五百多年前,明代的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广州府有个叫做田百禄的人正在为他考中进士而庆祝。田百禄有一个英俊的儿子,他的风度和学识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纪,他的名字叫孟沂。

就在小伙子十八岁那年的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他的父亲百禄被任命为双流县主管教育的学政,孟沂陪着父母到那里去。双流县城附近住着一个姓张的贵族,他想为他的孩子请一位好先生。听说田百禄来这里任学政,张先生就来拜访他,想请他提供一些参考。在见过田百禄的儿子以后,张先生立刻决定聘请孟沂作为他家私塾先生。

张先生住在距离县城十几里远的华阳县,大家都认为孟沂最好住在那里。因此年轻人准备好了包裹,与他的父母一一告别。他的父母引用古代圣贤老子的话告诫他:“美丽的面孔天下皆爱;然而上天并不会因此被蒙蔽。你看到有妇人从东边来,就应该向西方看;你看到有少女从西方来。,就应该将眼睛转向东方。”

因为年龄和阅历,此时的孟沂无法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他离开家住到了张先生的家里,冬去秋来,寒来暑往。

农历二月十二,中国迎来了一个欢乐的节日——花朝节,也就是百花的生日。孟沂希望能回家去探望久别的父母,善良的张先生同意了,还送了他二两白银,让他为父母买一些礼品。在中国,花朝节举行宴请,亲朋好友互赠礼物是一种习俗。

那一天,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花香和蜜蜂的嗡嗡声。孟沂走在一条似乎很久都没有人走过的路上,荒草长得很高,道路两边大树的枝叶在他的头顶上连接成一片,在绿叶间隐约可以看见唱着歌的小鸟,、太阳透过林间的缝隙投下斑驳的树影,花香四处满溢好像庙里的香烟。孟沂的心中升起了一种白日梦一般的欢乐,于是他坐在娇嫩的花丛里,那些花枝在紫罗兰色的天空里摇曳。孟沂静静地呼吸着花香,享受着阳光。在这静寂中,一个声音使得他回过头去。他看到一处桃林,野桃正开着花,花荫下有一个年轻的姑娘,美得好像粉红色的桃花。孟沂虽然只看了一眼,已经心醉于她那可爱的面庞,金色的头发,明亮的眼睛,蝴蝶翅膀一般弯曲的眉毛了。孟沂立刻别转头去站起来,依旧走自己的路。那双迷人的眼睛在树叶的缝隙里偷窥着他,他实在有些飘飘然了,不知不觉袖内的银子便落了地。几分钟后,他听见后面有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个女子的声音喊着他的名字。他吃了一惊,回过头去,看见一个俊俏的丫鬟,向他说道:“先生,你把银子遗失在路上了。我的女主人吩咐我拾起这银子,交还给你。”孟沂很温和地谢过丫鬟,并请她向她的女主人致意问好。于是他仍在沉默的香气中前行,梦游一般地走在路上,他自己也梦一般地想念着刚才所看见的美人,心里悸动得厉害。  当孟沂从家里返回,走过同样的路时,他再次停了下来,试图看看那张令他魂牵梦萦的面庞还会不会出现。但这一次他惊奇地看到,在树丛之间有一处他上次没有注意到的院落。院子不大,但异常精致。屋顶的重檐上覆盖着蓝色的琉璃瓦,似乎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门廊上有绿色和金色的精美雕刻,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沐浴在阳光里,在台阶两旁有两只巨大的瓷龟。孟沂看到站在院子里的主人正是他日思夜想的美人,而站在她旁边的正是交还银子的丫鬟。孟沂发现她们正在看他,她们一起笑着交谈,好像在说他。虽然很害羞,但年轻人依然鼓起勇气从远处朝她们望去。令他吃惊的是,丫鬟招手示意他接近,质朴的门打开了,开着深红色花朵的植物从里面探出头来。孟沂顺着草地中间的小路往里走,心里充满了惊喜。他走了进去,却不见那个美人,只看到来接他的丫鬟,她说:“先生,我家主人知道你因为她帮你找回银子而来致谢,她也知道您学识渊博,早就希望结识您,她请您进去。”

孟沂局促不安地走了进去,他的脚就像踩在森林中柔软的苔藓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然后他发现自己脚下是巨大的地毯,四周的瓶子里插满了鲜花,浓郁香气静静地弥漫在屋里,飞鸟的影子在竹帘外掠过,美丽的大蝴蝶从窗口飞进来,在花瓶旁徘徊片刻,又从窗口飞回到神秘的森林中去了。这里寂静无声,美丽的女人从另一个门进来,亲切地欢迎男孩,并向他施礼问好。她比他想得要高,苗条轻盈的身姿像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她黑色的头发盘在脑后,身上的丝质衣裙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变幻着颜色。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两人相互见礼后坐下来,她说,“我尊敬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田家的孟沂吧?你在教导我受人尊敬的亲戚,张先生的孩子。我是张先生的亲戚,既然你是他儿子的老师,那我们也算有缘分。”

“夫人,”孟沂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地回答,“敢问这里是哪一位府上,请问您与张先生是什么样的亲戚?”

美丽的夫人回答说:“我夫家姓平,平是双流的古老姓氏。我是文孝坊薛氏的女儿,我姓薛。我丈夫的名字是平康。因为嫁入平家,我才和张先生有了亲戚关系。但我丈夫在我们婚礼后不久死去了,我就搬到这里来守寡。”

P10-13

序言

西方人接触中国神话传说,始于明清之际来华传教的传教士。他们在讨论神学问题,以及翻译中国古籍资料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中国的神话传说。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出现了翻译介绍中国通俗文学的热潮,一些神怪体裁作品,尤其是《铁拐李》、《黄粱梦》、《误入桃园》、《倩女离魂》等戏曲和《白蛇精记》、《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得到了翻译或介绍,值得一提的几种著作有:马礼逊(R.Morrison)的《中国通俗文学选译》(1812)、丹尼斯(N.B.Dennys)的《中国民间传说及其与雅利安和闪米特人民间传说的亲和性》(1876)、威达雷(B.Vitaledi Pontaggio)的《中国民间传说》(1896)。20世纪开始,西方学者翻译介绍中国神话传说的集子多了起来,比如:戴遂良(L.Wieger)的《中国近代民间传说》(1909)、卫礼贤(R.Wilhelm)的《列子》德译(1912)和《中国神话故事集》(1914)、威纳(E.T.C.Werner)的《中国神话和传说》(1922)、莫安仁(E.Morgan)的《淮南子》英译(1934)等,这些书都是雅俗共赏的读本,《中国鬼故事》与《中国神奇故事书》是其中的两种。

《中国鬼故事》(Some Chinese Chosts)由美国罗伯茨兄弟出版社(Roberts Brothers)于1887年出版。作者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于1850年出生于希腊的圣莫拉岛(Santa Maura)。赫恩的父亲为英国人,赫恩2岁时被送到爱尔兰生活,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在爱尔兰和英格兰度过,也曾在法国一所天主教学校学习法语。1869年,19岁的赫恩只身赴美,开始了独立生活。在美国,他成为一名记者,并正式踏人文坛。赫恩先后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生活。在新奥尔良,他翻译了许多法国作家的作品,还出版、发表了《奇书拾零》(1884)、《克里奥尔谚语》(1885)、《织女传说》(1885)等作品。在《织女传说》以后,他又陆续改写了另外五个中国故事,并于1887年结集出版,这就是《中国鬼故事》。1890年,赫恩到达日本的横滨,并于次年娶了一位日本妻子。1896年,赫恩放弃英国国籍,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泉八云。日本时期是赫恩创作生涯的顶峰。他的作品在西方世界赢得广泛赞誉,逐渐成为一名世界级作家。所以,“小泉八云”要比“赫恩”知名。但考虑到《中国鬼故事》创作时,作者还未更名换籍,本书翻译出版时依然使用了拉夫卡迪奥·赫恩的原名与英国的原籍。赫恩在日本时期的创作,主要有《陌生日本之一瞥》(1894)、《来自东方》(1896)、《佛土拾穗集》(1897)、《灵的日本》(1899)、《日本杂录》(1901)、《怪谈》(1904)等。1904年9月26日,赫恩死于突发的心肌梗塞。

《中国鬼故事》中“鬼”不仅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死而为鬼”的“鬼”,而且包含了所有没有实体的幻想形式,包括神仙、菩萨、佛祖等。虽然书的标题为“中国”鬼故事,但在翻译创作《中国鬼故事》时,赫恩几乎不懂中文,他对中国传说故事的译介大都来自法国汉学家的作品。也就是说,《中国鬼故事》其实是将法语中的中国神话传说译介成英语的一种尝试。在作品形式上,《中国鬼故事》除了编译之外,还专门加了‘‘题解”(Notes)和“词汇表”(Glossary)。作为一部再创作的非学术作品,这些本来并不是必需的。在《词汇表》中,赫恩对书中出现的一些音译的汉语词汇作了注释。而在《题解》(包括《题记》)中,赫恩则将每一篇故事的来源及基本情况作了介绍。这些内容基本都是赫恩从各种书籍中搜集来的二手材料,存在大量的错误和疏漏,词汇表更是如此。考虑到向中国读者介绍中国词汇的不必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大量错误可能对读者造成误导,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舍弃了疏漏百出的“词汇表”,只保留了介绍故事来源的“题解”部分。

……

虽然是揣测,但赵景深的看法应该比较接近赫恩的原意。也就是说,赫恩从大量的西译中国传说中挑选出六个来结集,并加以演绎,除了它们都是与“鬼”相关的故事之外,所据的是自己的取舍标准。赫恩要写的,不过是他心目中的“中国鬼故事”而已。严格来说,《中国鬼故事》并不算是一部翻译作品。一方面,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经过两层语言(中文——法文——英文)的转化,原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免被丢失、添加、扭曲和转换;另一方面,赫恩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对传说故事进行了改写和改造,造成了《中国鬼故事》与其法文原本的许多差异,与中文原本的差异就更大了。但《中国鬼故事》又确实是以英语的形式表达的中国的(或者自以为是中国的)传说故事,因此《中国鬼故事》表达的文化关系相当复杂。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中国神奇故事书》中。彼特曼也基于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需要,对原传说故事文本进行了修改,比如将佛教中“善”的观念与西方宗教中的“爱”的观念进行了结合。在彼特曼的笔下,出现了父亲问女儿是不是爱他的情节(《公主观音》),出现了将爱作为行动的唯一标准的情节(《鲁三:菩萨的女儿》),出现了铁拐李高唱“博爱才是真爱”的情节(《仙船》),这些情节在中国本土的传说故事中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传说故事中较强的宗教色彩也因此被弱化,如《会说话的鱼》就抛弃了原故事浓厚的佛教与道教的影响,只将其作为一个神奇故事进行讲述。彼特曼的改造还体现在部分传说故事的结尾。比如在《大钟》中,可爱为了拯救父亲而投身熔炉,大钟由此得以铸造成功。这本来是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但彼特曼却通过钟声与永乐大帝的话语,将可爱的自我牺牲升华到永垂不朽的高度,用道德冲淡了悲剧气氛。而在中国传说中不幸死亡的妲己,在彼特曼笔下不仅没有死,还嫁给了青梅竹马的贵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缠足的起源》)。这些选择和改造,除了打造作者自己心目中的“中国神奇故事”外,也与彼特曼将少年儿童作为主要读者群体的设定有关。在《中国神奇故事书》中,处处可以体现出作者与少年儿童的互动。正出于这样的目标读者群体的设定,彼特曼特别注意选择那些能体现真善美的篇目,并对原有情节进行改造,突出其中的真善美。

无论是赫恩还是彼特曼,他们对中国传说故事的翻译介绍都算是一种再创作,充满了以西方人的视角理解东方文化,以及沟通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努力。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复杂的文化关系,正是译者将此书再次翻译成中文的原因之一。此外,这两部书中都保留了一些现在已经很罕见的传说故事情节,对我们了解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传说故事的情况也有一定帮助。为了协助读者阅读这些传说故事,本书在每一篇故事后都加了“译者附记”,主要解释这些传说故事的来源及其被译介为英文以后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发生的变化。

毕旭玲  2014年7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鬼神故事二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拉夫卡迪奥·赫恩//(美)诺曼·欣斯代尔·彼特曼
译者 毕旭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06841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4199219
中图分类号 I17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4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