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神科医师二十五年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精神科医师二十五年手记》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三章,每章含七个临床案例,并附有分析。作者李国华是多年工作在精神卫生中心的副主任医师,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所举的例子极具代表性。通过这些案例,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什么是精神病,以及如何识别、治疗、对待精神病患者。

内容推荐

通过李国华著的《精神科医师二十五年手记》故事,人们可以对精神疾病有一个初步的、科学的了解。这对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精神疾病,都非常有意义。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恰如常见的感冒,罹患精神疾病,就如心灵感冒了。多些了解,积极治疗,希望就不会消失。

目录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

 她有一种执著的爱

 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多疑的护士

 她让女儿很苦恼

 他做了一件终生后悔的事

 她的未来不是梦

 他被卫星控制

第二章 抑郁症

 是婚姻让她抑郁吗?

 她曾从二楼跳下

 凋谢的花朵

 悲观厌世的写作者

 全身不适不能说话的姑娘

 她曾经是快乐的舞者

 她真想跳楼

第三章 焦虑症

 想得太多的丁老师

 他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

 她担心过马路

 她担心自己会动刀

 她不能碰冷水

 她老是发出怪声

 她不停地洗手

试读章节

到厂里工作后,她感到自己长大了,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她开始有意识地打扮自己,到理发店做了时尚的发型,夏天穿白色绣花衬衫,配上花裙子,有时配上黑裙子,脚穿白色凉皮鞋,看上去高雅,清新。她大方,充满活力,又乐于助人,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她被分在3号车间,做车工。车间主任安排了一个比她大几岁,比她早工作4年的男青年带她。他姓周,大家都叫他小周。小周25岁,矮矮的个子,弓腰驼背,讲话时低着头,从来不看她。小玉心想,年纪轻轻的,一点儿朝气也没有,就是一个小老头子,和他在一起工作真没劲。

开始工作的头几个月,他们没话讲,小周只是认真地教她,然后让她自己做。看到小玉错了,他会做给她看,告诉她要注意些什么。每天他们就这样一个教一个学,除了工作,他们之间无话可讲。

几个月后,团支部改选,小周当选为支部书记,小玉当选为支部委员,他们常在下班后一起商量团支部工作。团支部搞了全厂的演讲比赛,小周写好了演讲稿,小玉自告奋勇担任演讲员,小周一遍一遍帮小玉练习,甚至在语气的轻重缓急上都做示范。每天下班后,他们都要练习几遍,有时晚了,小周就送小玉回家。路上小周只是谈工作,谈演讲要注意的地方,每次把小玉送到弄堂口,他不放心,一定要小玉家里开门,看到小玉进了家门,他才回家。一次小玉已上了楼,往窗外看了一下,小周还没走,她把灯打开,此时,看到灯光,小周离开了。小玉心里一惊,原来他是这样一个做事细心又认真负责的人。

小周给小玉的印象渐渐变了,小周已不再是那个低头不语的小老头,他做事认真,对工作负责,对团支部工作热心。小玉感到他身上有一种吸引力,和他在一起任何事都不用担心。仿佛他是一棵大树,自己是一棵小草,他可以为自己挡遮雨。渐渐地,小玉喜欢和他在一起了,没看到他时感到心里空荡荡的,小玉明白自己爱上他了。

转眼小玉和小周成为师徒一年多了,小玉对小周的印象越来越好。小周身材不高,长相不好,在小玉看来已经不重要了,她认为只要人品好就行。可她发现,小周对她没有任何亲热的语言,更没有亲热的举止。他们下班后仍旧常在一起商量团支部工作,小周仍旧送她回家,一路上小玉讲着中学里的趣事、家里好笑的事,小周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才轻声笑笑。小玉想,小周肯定爱自己,他对自己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每次开会后不管刮风下雨,他都要送自己回家,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

小玉生病了,卧床不起,小周来看她。小玉心想: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他肯定是爱我的,他只是不愿说罢了。小周安慰她,不要急,好好休息,病好了再来上班。小玉很感动,觉得小周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嫁给他,她想小周也一定是非她不娶的。  小玉病好后上班了,她天天盼着小周向她求婚,但小周一直没向她提起他们间的关系。她给小周带去水果和自己精心制作的菜肴,小周都拒绝了,要她留着自己吃。小周依然跟过去一样,只谈工作,不谈个人之事。小玉认为这是小周的风格,他不会表达,小玉有时给小周擦擦汗,给小周拉拉衣服,小周都不要,并说,别这样我们是同事,别人看见影响不好。尽管如此,小玉仍坚信小周是爱自己的,作为团支部书记,他注意自己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心中有我就可以了。

一次周末,小玉在逛街,突然看见了小周,正当她要前去跟小周打招呼时,她才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女孩,女孩很亲热的挽着小周的手臂,两人有说有笑。看到小玉后,小周笑着说,介绍一下,她叫小林,我们是邻居,又是同学,现在是我的女朋友。小玉心里很难过,眼泪在眼里打转,这是怎么回事?她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低着头什么没说,一路小跑着回家。

小玉哭了很长时间,整夜没睡好。她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这不是真的!小周从来没说过有女朋友,他不过是和我开个玩笑,也许他是在考验我,这说明他是真心实意地爱我。她问自己,怎么连这点都不明白呢?这人根本就不是他女朋友!

P4-6

序言

我1970年从医学院毕业,在职业生涯中有二十五年是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

至今犹记,第一次走进精神病院,看到那一道道紧锁的大门,我是那么紧张、恐惧;看到病人呆滞的目光和毫无表情的面孔,又是那么难受。后来我才知道,不论护士,还是医生,刚来时大部分都有这样的感受。

打开了那一把把大锁后,我渐渐了解了这些病人。

病情稳定时,他们和蔼可亲,发病时,完全变了个人,他们大声骂人,甚至动手打人。记得有个病人说,医生贪污了她的美元,动员几个病人一起拉住医生,硬要医生还钱。

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毫无怨言。

护理部对病人的生活更是关心备至。每当季节更替,负责管理的护士就会贴一个通知,希望大家把自己多余的衣服捐出来,给一些贫困的病人。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选择了这份事业,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将和这些病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治疗,给予药物治疗,也给予心理治疗,尽管我们不能彻底治愈他们的疾病,但希望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对他们的摧残。

很多病人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他们曾经诚实听话,成绩优异,能歌善舞,发病以后,一切都变了。欢笑消失了,梦想也消失了。疾病摧毁了他们的身心,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

由于精神科常识的匮乏、社会的偏见,很多病人在疾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到医院时,往往已发病一两年。

比如,有一个曾经沉稳温和的人,渐渐地,动辄发脾气,骂人。有时,几个邻居唠家常,他却说,听到他们在说他偷了单位的东西。家属认为他有疑心病,偶尔发点脾气没什么关系。家属没有认识到,性格的改变,以及幻听、妄想,就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

即便在知道亲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后,也有人不去就医,因为担心邻居朋友歧视,只是找些非专业的医生看看,随便吃点药。如此治疗,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正是促发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长期的临床工作,给了我很多经验和体会,让我得以写下这一个个小故事。

根据这些小故事的主人公所患的病,本书分为三章:“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在我供职的医院,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最多,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对精神疾病有一个初步的、科学的了解。这对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精神疾病,都非常有意义。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恰如常见的感冒,罹患精神疾病,就如心灵感冒了。多些了解,积极治疗,希望就不会消失。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丈夫、儿子和同事们给了我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青年作家甫跃辉,是他时时督促、监督我写作。

我当上医生,更离不开父亲的鼓励和支持。

父亲曾参加中国远征军,在枪林弹雨中救助过无数伤员,曾参与抢救著名抗日将领戴安澜将军,曾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度第二休养院院长。父亲把他的一生献给了医学事业。

谨以此书,纪念我的父亲。

2014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神科医师二十五年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2048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4120668
中图分类号 R749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2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