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
内容
试读章节

不要催我嘛!

亲爱的儿子:

星期六的早晨八点半,我准备好全家的早餐,便上楼去叫你起床。你是寄宿生,平常在学校,大约不到六点就得起床。周末回到家里,你总能一觉睡到八点多。

推开房门,尽管窗外天色已经大亮,但由于拉着窗帘,房间里显得一片昏暗。我摇了摇你,“该起床了,你有一摊的作业要写,还有成堆的钢琴曲要练呢……”

“不要催我嘛!”你睁开惺忪的双眼,乍看之下,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星。

很遗憾,你的卖萌行为并不能免除那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而你刚刚显然做了一个好梦,不愿立即面对这个纷乱的早晨。无奈之下,我只得扑上去亲昵地咬你一口,并警告说赖床的后果很严重。不知道你究竟明不明白,只见你把屁股撅得高高的。

“这是干吗?是把自己当鸵鸟了,还是想让我打?”你完全没有理我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穿起衣服——战斗的一天又即将开始了……

儿子,你们孩子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其实颇多无奈;而大人的生活照理说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权,不过情况好像也并非如此:每天办不完的事总让我们疲于奔命,焦虑、恐慌,于是下定决心提高效率,好不容易稍有空闲的时候,罪恶感又悄然袭上心头。不知不觉中,恶性循环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我们像是一个荡秋千的小孩,满心期待欢乐和满足,收获的却是——焦躁与疲惫。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恐惧?

我们看似极有效率地完成每天密密麻麻的安排,然而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值得做,而且又是必须做的?有多少是为别人做的?还有多少是别人做,所以自己也盲目跟着做的?  所以,儿子,我多少能够体会你的心情。当一个人被迫去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内心多少总是有些无奈和无助。小伙子们本来应该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兴高采烈且充满期待的0我们父母难道真的不能还给你们一个愉快的、充满学习乐趣的童年吗?如今的教育方式,如果确实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智慧,或是培养你们的品格,那么你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或许也是值得的吧?!不过实际情况好像又并非如此!那么,勉强孩子们在繁多的作业及考试中挣扎,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虽然不忍心,但有时也不得不提醒你“儿子,该起床了”,“儿子,该做口算了”,“儿子,……”“儿子,……”在这个怪圈里,我实在看不出究竟谁是赢家。家长们着急,老师们疲惫,孩子们厌倦。然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是教育出众多的国家栋梁,培养出耀眼的学术巨擘,抑或提升了全体公民的素质?

或许,我们父母应该做的,不再是不停地催促孩子们去完成这、完成那;或许,我们该停下来想一想,让孩子做这些事的价值何在?有没有其他更有效、更愉快的学习方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孩子们被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想,你们的内心一定是充满困惑的吧?!

杨德生

2013.10.17

P9-11

书评(媒体评论)

“慈父,年幼的儿子,温暖的午后,明净的眼神,娓娓道来的聊天,不温不火,不急不慢……”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这样一幅画面不觉跃入脑海。

——张真 北大心理学博士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杨德生的夫人,我最好的朋友小安说:老杨是我见过最温和、最有涵养的人。

——红薇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知名主持人

这枚“时光胶囊”就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飞行器带着我们不断的穿越、经历、体验和思考。

——刘岩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这粒时光胶囊不仅是作者所称写给儿子的,更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读者写给世人的。

——张伟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读过这些书信,才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面对孩子这张白纸时,产生过那么多的顾虑、茫然和不知所措。

——文怡(肉包娘) 美食家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又何尝没有让我们时时有“上了一课”的感觉呢?他们是全身心公开的真人。

——罗欣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目录

成长寄语

一位父亲对男子汉的理解

纯爷们与大丈夫

不要催我嘛!

什么人应该帮助什么人

生活,就像在吵架

赤子之心

感恩的心

酱缸文化

父与子

唤醒另一个灵魂

爱说会听

善良与智慧

男生爱女生

生存还是生命?

自由就在你身边

我不想生病

我期盼

男子汉大豆腐

在夜市打枪

活在当下

知耻近乎勇

静与净

君子以自强不息

成功与失败

急躁与愤怒

拾起心中第一片落叶

土豆

小心恶作剧

粗心

批评与建议

孩子,小心!

独立与自主

君子远庖厨?

如何发现美

快乐源自于创造

生活的维度

行动是最好的良药

自己立规矩

想给与想要

女儿红

如何驾驭生活?

坚持

男子汉养成教育?

生命与死亡教育

东方的文艺复兴?

抵御网络成瘾

认识你自己

如何维护友谊?

柔弱与刚强

放我下来

宽恕,不宽恕?

尊重

几道杠?

妈妈的小棉袄

快与慢

机会与风险

特殊的同学

炸鸡腿与冰激凌

台北动物园

该不该打架?

成就感

忠孝东路走九遍

丁客族

走在铁路旁

甜不辣与馄饨面

一小步与一大步

两地四季

自己立规矩

绰号这回事儿

序言

儿子今年9岁,是他接受小学教育的第四个年头。记得他进小学上课的那天,学校要求家长们写一篇“成长寄语”,当时自己满腔热血地挥洒了一篇短文,现在回头看看,真是有些百感交集……

“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德国哲学家这么说道。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将之奉为圭臬;然而,自儿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之后,我们的所做所为,究竟是在唤醒他的灵性,亦或是一步步将之磨灭?

坦白说,我并不确定。

我一直深信是智慧——而非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我还相信,只要我们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并留给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对学习充满热情。遗憾的是,这些信念,在学校教育面前,竟显得如此软弱无力,甚至荒谬。也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开始的坚信,到后来的怀疑,彷徨,乃至于思索。

我们需要思索的东西很多,因为学校相信力量唯一的来源就是“知识”,只要传授了各种知识,那么它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勇敢、尊重、真诚,乃至于温、良、恭、俭、让呢?这些,听过就好了,其实不用太较真……

真的是这样吗?

直到现在,我仍然相信教育(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其目的乃在于启发——而非灌输。我们启发孩子们去体验科学上的真、道德上的善以及艺术上的美;所有的课程(数学、美术、体育、音乐、历史)不是孤零、片断的灌输给儿童,而应该被有机地整合起来。孩子不必学会很多,但每逢下课必定感到意犹未尽——或者情感得以洗涤;亦或智慧得到激荡。

大人需要告诉孩子的,或许,只是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等等的工具与方法,至于结论,何不留给他们自己求证呢?比起空洞的说教,自己检验过的事物,想必,会更有说服力吧!

这两天,我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想给儿子留下一个时光胶囊。问题是,里面应该放些什么东西呢?后来决定:我、他妈妈和他自己,我们各放进几样小东西,等十几二十年后再挖出来。我想给他留下一本小书,上面记载着自他入学后,我对他,对生活,对教育以及生命的探索。我和他妈妈在养育他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面对的?这样,将来他在翻出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女,便能够引以为鉴;如果还没有后代,那么想必对他自己,对家庭,也会有另一番的体会。

这是我目前想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内容推荐

杨德生著的《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讲述的是:一位台湾男子为了与北京的女友共同生活,于三十出头时移居北京。十多年来,他经历结婚、工作、读博等阶段。儿子在北京出生、成长,今年小学四年级。

男子成为父亲,儿子的价值观和成长历程与他截然不同。他开始思考如何面对不同的文化冲突?如何进行父子间的传承?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去探索:真正的男子汉是什么?如何为自己及他人带来幸福?如何保持赤字之心?等等。这位父亲将这些思索整理成一本书,并将它装在时光胶囊里。期待将来有一天,孩子心血来潮时可以把它挖出来,然后和父亲一起去探寻心灵世界的真、善、美。

编辑推荐

杨德生著的《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辑录了一位父亲为儿子写下的40余封信,每封信都围绕一个主题,从勇气、爱、善良、尊重、感恩等品质方面与儿子进行父子间的探讨,将父亲对生活的感悟与儿子进行分享,在潜移默化中,将良好的品质种在儿子的心中。信件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充满父爱,以情真意切的话语,有条有理的议论,展开作者对生活的种种领悟,适合读者进行父子共同阅读,增进父子间的交流互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德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550895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4142274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0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