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成、刘品品编著的这本《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共分三讲,每讲约十节,介绍了道家思想,结合量子力学的观点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来阐述老子、庄子以及佛家禅宗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终极看法。全书多用短句、简明亲切的口语。叙事生动、有趣,议论尽可能精到扼要、深入浅出,注重点拨启发。行文穿插适当的抒情和描述,以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图书 | 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少成、刘品品编著的这本《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共分三讲,每讲约十节,介绍了道家思想,结合量子力学的观点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来阐述老子、庄子以及佛家禅宗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终极看法。全书多用短句、简明亲切的口语。叙事生动、有趣,议论尽可能精到扼要、深入浅出,注重点拨启发。行文穿插适当的抒情和描述,以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内容推荐 李少成、刘品品编著的这本《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阐述了: 宇宙时空、物质精神总有一个终极的点,这个点就是“无”,指无声、无色、无体、无味……你无法把握、难以言说。但它是个独立的存在,你要去悟,去遵循其中的自然之“道”。人类社会总是对立统一的,各部分是互补的。善恶相伴、美丑相随,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最好的社会是人民和平、自然、吉祥、愉快生活的社会。人生应该顺应自然,才能长寿。要无私奉献,无私才能成私(成就你的人生价值)。人们应多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无须攀比妄求那虚华的东西。 目录 第一讲 老子的宇宙观 第1节 天地之始(玄之又玄) 第2节 和光同尘(道的产生) 第3节 玄牝之门(道生万物) 第4节 无物之象(道的情状) 第5节 有精有信(道之为物) 第6节 独立周行(道的运动) 第7节 无所不在(大道汜兮) 第8节 安平泰(道淡无味) 第9节 万物自化(道常无为) 第10节 有无相生(反者道动) 第11节 冲气为和(道生一) 第二讲 老子的社会观 第1节 善恶相生(平衡与和谐) 第2节 不尚贤(平和与实在) 第3节 上德不德(进步与退步) 第4节 下知有之(君王与百姓) 第5节 绝圣弃智(知识与淳朴) 第6节 天下神器(专制与自然) 第7节 知止不殆(无名与命名) 第8节 百姓心为心(无心与常心) 第9节 以正治国(公正与立法) 第10节 其政闷闷(无为与自治) 第11节 小国寡民(安居与乐俗) 第三讲 老子的人生观 第1节 天长地久(死亡与永生) 第2节 上善若水(公平与不争) 第3节 功成身退(名利与生命) 第4节 生而不有(和谐和创造) 第5节 若冬涉川(反省与改过) 第6节 归根复命(虚静与知常) 第7节 赤子德厚(纯和与真善) 第8节 深根固柢(养神与积德) 第9节 海纳百川(处下和包容) 第10节 我有三宝(慈爱与俭让) 第11节 知不知上(智慧和无知) 第12节 圣人不积(无私与奉献) 附录:《老子》八十一章字词注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众妙之门(道德经研读课堂讲演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少成//刘品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670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2014142827 |
中图分类号 | B22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