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素质版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工人家庭,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少年保尔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并继续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在恶劣的政治与生活环境里,他和冬妮娅的感情产生了危机。在革命事业中,伤病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他全新的奋斗不息的文学创作生活。

内容推荐

由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经历的叙述,生动地描述了以保尔为代表的一批进步青年历经艰辛的生活、战争的烽火以及战后建设的一系列磨练,终于被锻造成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曲折过程,逼真地再现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青一代的精神风貌。本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另配有精美的插图,尤其是增设了导读、名著读什么、无障碍解释和佳句欣赏以及读后感部分,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的解读名著,汲取其中的精华,还能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读书笔记

评我喜爱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要人物关系

品读思考

试读章节

被逐出教室的保尔坐在最下面的一层台阶上,心中思前想后,很不是滋味。他感到自己无面目回家见母亲,母亲对他自然很关爱,但母亲也够辛苦的了,她在一个消费税视察官家中当厨娘,每天从早忙到晚,他怎么好意思将这事向母亲说呢。

泪水哽住了保尔的喉咙。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全怪那个该死的神父。可我干吗撒烟丝呢?是谢廖沙唆使我干的。他说:“咱们给这有害的毒蛇撒点作料。”于是,我们便将烟丝撒在面团上。可现在谢廖沙没事,我却说不定会被开除。

保尔早就对瓦西里神父怀有敌意,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有一次,他在学校里跟同学列夫丘科夫·米什卡打架,任课教师罚他留校,不准回家吃午饭,但又生怕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淘气,便领他到二年级的教室里,和年龄较大的学生们一起听课。保尔在后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那个高年级的教师是一个瘦子,穿着黑上衣,正在跟学生们讲地球和天体,保尔不听则已,一听就吃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而天上闪烁的星星原来也有地球这么大。他越听越觉得心中充满了疑团,他真想站起来说:“老师,这跟圣经上说的完全两样呀!”但是他怕挨罚,没敢问。

保尔的圣经课成绩不错,神父平时总是给他五分(俄国实行五分制,五分是满分)。祈祷文和新旧约他都背得烂熟。他爱听创世纪的故事,对上帝哪一天创造了哪一种东西他如数家珍。因此,他打算请瓦西里神父解答他心里的疑团。在又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父刚一坐下,保尔就举起手来,一得到允许,他就站起来说:

“神父,为什么高年级的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了好几百万年了,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年……”话犹未完,瓦西里神父就大声吼叫起来,他只好慢慢坐下。

保尔还没来得及分辩,神父已经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后,挨了一顿毒打、又饱受惊吓的他已经被神父推到走廊上去了。  回到家,又遭到母亲的打骂。

第二天妈妈到学校去,恳求瓦西里神父让她的儿子回校读书。打那以后,保尔恨透了神父。既恨又怕。他生性不能容忍对他稍加侮辱的任何人,当然也不会忘记神父没来由的这顿毒打。他把仇恨埋在心里,不显露出来。

后来这个男孩又一再受到瓦西里神父的歧视和凌辱,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被撵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被罚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这样一来,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其他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丝撒在复活节用来做奶渣甜糕的面团上。

谁也没看见这件事,但是神父马上就猜出是谁干的。

下课了,孩子们全都拥到场院里,围住保尔问这问那。保尔脸孔铁青,无语对答。谢廖沙没有从教室里出来,他内心有愧,可又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帮助朋友。

从教师办公室的一扇打开的窗户里,校长叶夫列姆·瓦西里耶维奇探出头来,他那沉重严肃的声音使保尔直打战。

“让保尔·柯察金马上到这儿来!”他呼喊道。

于是,保尔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朝教师办公室走去。

车站餐厅的老板是个中年以上的人,苍白脸,长着一双失去神采的淡色眼睛,他朝站在旁边的保尔瞥了一眼。

“他多大年龄?”

“十二岁。”做母亲的连忙回答。

“好吧,我留下他干杂活。先说好条件:每月工钱八卢布,干活的日子包饭,干一天一夜,回家歇一天一夜,可不准偷东西。”

“看你说到哪儿去了!他手脚干净,绝不会偷东西,我敢担保。”母亲慌忙说道。

“那好,让他今天就开始干活!”老板吩咐说,转身叫那个和他一起站在柜台后面的女售货员,“济娜,领这个男孩到洗碗间去,告诉弗罗先卡,让他顶替格里什加干活。”

女售货员放下正在切火腿的刀子,向保尔点点头,就穿过拥挤的餐厅,有点困难地走进通往洗碗间的侧门。保尔跟在他后面。他母亲三步当两步地和他们走在一起,匆忙细声叮咛说:

“你,保尔,亲爱的,干活儿可得卖力气啊,千万别再因自己的行为受人欺辱!”

P4-6

序言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非出自大文豪的手笔,它是一位红军伤残战士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基本素材撰写的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讲述的人民大众自己的故事。小说由当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作者口述,由同样普通的作者的亲朋好友进行笔录而成。出乎作者意料的是,这一部作品问世之后,在国内外读者中享有盛誉,成为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作品。作品的取胜之处不在于语言的优美,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而在于真实的记述所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与价值。

作者写书的初衷是他不愿意做一个完全靠社会供养的全身瘫痪的盲人,他想将自己短暂一生的平凡经历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可以为这个不平凡的时代留下一份记录。他没有自我标榜与自吹自擂,写的全是基于现实而成的人物。他将小说的手稿寄给出版社时,没有说这是个人的传记。这部小说最初分期刊载在《青年近卫军》杂志1932年第419期和1934年第115期。后又单独出书,书一问世,因其内容激励人心,反响强烈。1935年3月17日《真理报》发表了记者、著名作家米·科利佐夫撰写的通讯报道,介绍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的动人事迹。读者发现,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个人的经历跟小说主人公的事迹惊人的符合和相似,原来这部小说描述的英雄就是作者自己,于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和他的小说在群众中,特别在青年人中,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同年10月,苏联政府授予他国家的最高荣誉——列宁勋章。至此,他更成了全苏联和国际上家喻户晓的英雄。1936年,作家逝世时,该书已再版62次,印数达200万册。在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73种文字行销47个国家,印数超过4000万册,但这个数字并未凝固。在我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应广大读者的需求仍在印刷、出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20世纪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重重困难: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德国、波兰、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等外国军队都曾蹂躏过俄罗斯大地,他们抢掠杀戮;内有土匪马帮的捣乱、暗杀和武装暴动,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许多人遭受着失去亲人、颠沛流离的痛苦。革命政府既要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又要去剿灭大大小小的匪帮,还要解决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当时,许多坚定的革命者面对这种困难的局面,以钢铁般的意志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繁重的工作之中,累坏了身体,甚至献出了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个普通战士,是当时无数坚定的革命者代表。他创造的小说人物保尔·柯察金是一代人的形象,是英雄群体的结晶。这些英雄怀着无比的革命热情,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无论在任何时刻,都让自己的生命力猛烈地燃烧。他们毫无私心杂念,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为了革命奉献自己。虽然,他们的生命之火在很短时间内就燃烧掉了,但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这部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十月革命后,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来到保尔·柯察金的家乡开展工作,获得保尔·柯察金的信任和敬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柯察金在敌人押解朱赫来的途中,帮助朱赫来逃跑,但保尔·柯察金自己却因此被捕。通过一番机智勇敢的斗争,他脱险出狱,误入林务官家的花园,撞见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亚,为了躲避危险,便在冬妮亚家里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柯察金的哥哥阿尔青,阿尔青把弟弟送到一个叫卡扎京的地方,参加了红军,成了布琼尼骑兵集团军的战士。在一次激战中,保尔·柯察金头部受了重伤,不得不转到后方工作。他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修建铁路的劳动中,战胜了秋雨泥泞、严寒大雪、缺吃少穿、露天住宿、残匪骚扰、疾病威胁等种种困难。但就在筑路工作即将结束时,保尔·柯察金却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不得不回家休养。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多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保尔·柯察金的体质越来越坏,逐渐失去了为党工作的能力。在疗养期间,他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能力。不久后,保尔·柯察金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是,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文学创作。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他用生命力的最后余光写成的小说《暴风雨中所诞生的》终于获得出版的机会,大受赞赏。

小说分为两部,第一部写内战时期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第二部写建设时期保尔·柯察金的成熟。全书表现了熔铸“钢铁”和炼成“钢铁”的过程。

少年时期的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淘气、好争斗和有反抗性的孩子,家境贫寒,却能获得一个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女冬妮亚的爱慕和帮助,这主要是他的性格中有倔强好胜、机智勇敢的一面。他用巧妙的手段报复虐待他的神父教师,勇敢面对欺凌他的富家子弟;在大街上成功地抢夺枪支;冒生命危险窃取占领者德国军官的手枪并秘密藏起来,不露痕迹;小小年纪竟能战胜白军负责押送的身强力壮的军士,成功地解救一个领导革命的水兵;最后,由于有人告密,少年保尔·柯察金被捕,但他经受住了严刑拷打,又机智地设法出狱。以上种种,无不体现了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使得中产阶级的小姐冬妮亚爱上了他,并无私地援救他。这是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美人结合的故事模式。但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与革命的召唤,他毅然告别了女友,放弃了和她结合而从此进入中产阶级的机会,选择了一条艰险万分、极不平凡的道路,在战斗中磨炼出了英雄的本色。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但真正的英雄会因为更大的理想和抱负,从而将爱情和生活放在第二位,将这种情爱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他斩断和冬妮亚的情爱,不陷入温情的窠臼,因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整个劳苦大众的解放。日后他对待其他的女性朋友也如此,无论是拒绝了牢友赫里斯京娜的献身,或是中断与革命干部丽达的亲昵关系,都体现了他的英雄原则:可以同志式地关怀她们,但不能借以达到个人的卑下目的。

他也因此攀登上了人生的一个高峰——脱离庸俗和卑下,把自己的生命的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美国有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1880—1968),她生活在无光、无色又无声的世界中,但她克服万难,念完了大学、获得学位,志存高远。这位杰出女性,四处奔走,广筹善款,造福残疾人。她还勤于写作,贡献出14部作品。她的自传《我的生活》和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世人叹服。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海伦·凯勒虽是两位出身、遭际各异的残障者,却殊途同归都成为世人钦敬的楷模、偶像,这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信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说,海伦·凯勒的精魂宛若甘甜的清泉,滴滴沁人心脾;那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则犹如壮美的高峰,使人祛除卑劣,增添豪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素质版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译者 吴兴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06597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2014190027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