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罗伦萨之夜(精)/译文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世界文坛,海涅和普希金、雪莱齐名,同为19世纪的伟大诗人,他们除给人类留下了浩瀚的脍炙人口的诗歌外,也写了不少和他们的诗歌一样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的小说。

《佛罗伦萨之夜》采撷了海涅的三部中篇小说《巴赫拉赫的拉比》、《佛罗伦萨之夜》、《冯·施纳贝莱沃普斯基先生》和散文剧本《浮士德博士》。

内容推荐

读海涅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同样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佛罗伦萨之夜》采撷了海涅的三部中篇小说和一部可与歌德的不朽诗剧《浮士德》媲美、鲜为人知的散文剧本《浮士德博士》,两者同工异曲,两厢对照阅读相当精彩,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谈。读者从这本小书里的几篇作品中当可窥见一斑。

目录

译本序

巴赫拉赫的拉比

佛罗伦萨之夜

冯·施纳贝莱沃普斯基先生回忆录

浮士德博士

关于芭蕾舞剧《浮士德博士》的说明

试读章节

第三章

当美丽的萨拉在礼拜结束后走下楼来到犹太会堂院子里时,拉比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他的妻子了。他笑容满面地对她点头,伴随她走出会堂来到大街上,在那里,他们到达之前的一片寂静现已荡然无存,眼前到处是熙熙攘攘的喧哗的人群。大胡子僧侣像大堆大堆的蚂蚁;浑身珠光宝气的女人像黄金甲虫一样扑哧扑哧飞来飞去;穿上了新衣服的男孩子们跟在他们大人身后为他们抱着经书;不得进入犹太会堂的少女们现在从她们家里连蹦带跳地跑了出来,迎向她们的父母,在他们面前低下她们满是鬈发的小脑袋弯腰鞠躬,为的是接受他们身上带来的福气;所有的人都喜形于色或是兴高采烈,在街上走来走去,怀着幸福的预感期待着一顿美味午餐,它的香喷喷的气味现在已经从一个个用粉笔画上标志的黑色罐子里蹿了出来,这些罐子是女佣们刚刚从镇上的几家大灶房取来的。

在这拥挤混乱的人群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西班牙骑士,在他那年轻的面庞上,人们看到的那种惹人怜爱的苍白,这种脸色女人们通常认为是不幸的爱情带来的,而男人们恰恰相反,认为那是幸福的爱情使然。他的步态虽说是漫不经心的徜徉,但又确实有点忸怩作态的味道;他戴着贝雷帽,帽上插的羽毛不住地晃动,这更多的是由于他那意欲彰显高贵的摆动头颅,而不是风吹的结果;他也着意地让他靴子上的金色马刺、让他似乎佩带在手臂内侧的宝剑上的饰物叮当作响,这把宝剑那价值不菲的剑柄从白色的骑士外衣下露出来,寒光闪闪,那件外衣表面看上去像是随意松散地遮挡着身体,却清楚不过地透露出匠心独具的褶裥制作工艺。他时不时半是抱着好奇心,半是带着知人行家的神态走近那些徜徉路过的女人,心安理得地直视她们的面孔,要是觉得哪一张脸值得他多看看,就定睛细看一阵,遇上带着小孩的,也会对某些可爱的孩子匆匆说上几句溢美的好听话,然后,也不等看到这些话的效果如何,便漠然继续走他的路了。对于美丽的萨拉,他已经围着她转了好几圈,每一次都被萨拉凌厉的目光或是被她丈夫那谜一般的微笑神色吓退,但是终于,他傲然甩脱了所有羞怯的、缩手缩脚的心理,大胆地径直向两人迎面走去,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用花花公子式的十分肯定而又非常肉麻的腔调发出了下面的一通说辞:

“夫人,我发誓!您听好了,我发誓!凭卡斯蒂利亚①两省的玫瑰花作证,凭阿拉贡省的风信子和安达卢西亚省的石榴花作证!当着太阳,这照耀全西班牙,照耀西班牙所有的鲜花、葱头、豌豆汤、森林、山峦、驴骡、公羊和老基督徒的太阳的面我发誓!当着眼前这傲世苍穹的面,太阳仅仅是它的一条金色流苏罢了,当着苍穹的面,我发誓!当着上帝的面,当着端坐于苍穹之上,日日夜夜为创造新的妩媚娇美的女子形象而操心的上帝的面,我发誓!……我发誓,夫人,您是我在德意志国家见到过的最美丽的女人!如果您愿意接受我的服务,那么我请求您垂爱开恩,允许我称自己为您的骑士,誓死永远佩带您的颜色!”

一阵痛苦使美丽的萨拉涨红了脸,她的两眼越是柔美,眼中发出的目光就越加犀利,而她的嗓音越是柔和,发出来的声音就越发具有毁灭性,这个自觉深受轻慢的女人用这样的声音回答道:

“高贵的先生!要是您想成为我的骑士,那么您就必须与一大批民族作战,而且这一战斗不会给您多少回报,您通过这战斗赢得的荣誉比这更少!如果您再要佩带我的颜色,那么您就得将一个个黄圈圈缝在您的外衣上或者系上一条蓝白条纹的带子:因为这就是我的徽章色,是我的族徽的颜色,我的民族叫做以色列,非常贫困,在大街小巷总是遭到幸运的宠儿们的嘲笑!”

一片紫红色猛然涌上西班牙人的双颊,无限的窘迫撕扯着他的面容,他几乎是结结巴巴地说道:

“夫人……您误会了我的意思……那只是个无辜的玩笑……但是,看在上帝的分上,不要嘲笑以色列……我本人就出身于以色列民族……我的祖父是犹太人,也许甚至我的父亲……”

“完全可以肯定,先生,您的叔父是犹太人,”这阵子一直平静地旁观着这一幕的拉比,突然打断他的话,然后用一种轻快调侃的语气接着说道,“我想以我的人格担保,大拉比的侄子唐·伊萨克·阿巴班内尔先生有着最优秀的以色列血统,甚至就是大卫王室的后裔!”

这时西班牙人外衣下的宝剑饰物又叮当响起来,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上唇讥嘲似地嚅动了几下,像是在使劲克服心中的苦痛,而从他的眼中闪出最愤怒的凶光,然后他用一种与此前完全不同的、冰冷的语调,一字一顿地说道:

“拉比先生!您认识我,那么好了,您一定也知道我是谁。如果狐狸知道我是狮子血统,那么他就要小心别拿他的狐狸毛去冒险,不要激怒我!狐狸怎么能对狮子说三道四?只有同狮子有同样感觉的人,才能明白狮子的弱点……”

P51-54

序言

亨利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2.13—1856.2.17),德国十九世纪罕有的文学天才:1817年才20岁就发表诗作,18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而小有名气,1823年26岁时又出版诗集《抒情插曲》(同时还出了两部悲剧作品:《阿曼索》和《拉特克列夫》,这两部剧作的水平虽然还不能与同时代的大剧作家相比,但也是初露锋芒,显露了他的潜力,得到了相当多文学批评家的肯定和赞赏),到29岁出版散文集《游记》,1827年30岁出版诗集《诗歌集》时,已经是个名噪一时的抒情诗人和游记作家了。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他离开祖国移居巴黎,又开始展露另一个熠熠闪光的亮点:杰出的报人和目光敏锐的政论家!他为德国报纸写通讯,向德国人民介绍法国,在法国报刊上撰文向法国人民介绍德国,积极促进德法文化交流,功不可没。他那些文笔犀利的针砭时弊,鼓吹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投枪炸弹式的文字,自然不为德国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容,于是1833年他的作品在普鲁士遭禁,两年后又在全德被禁。1843年他返回故国,结识了马克思,参与左翼进步报纸《前进报》的工作,1845年在汉堡出版政治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不幸的是1848年以后便长期卧病在床,然而“褥垫墓穴”却也并未能摧折他的斗志,这位集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史学家、政论家、革命战士于一身的文豪,就在这些年里仍未中辍他的创作,而是顽强地继续为人类文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卓越的贡献!

海涅的作品中译本已有很多种,包括单行本、全集和选集,研究、诠释其作品的论著数量也十分可观,我国许多著名翻译家、知名的文学研究者以及专家学者,对于海涅著作在我国的介绍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没有必要再对他作过多的介绍和评论,这里只想粗略地浅谈几点。

海涅首先是个光焰四射的大诗人,是世界诗坛上为数不多的重量级人物。谈论海涅作品的中译本,诗歌是绕不过去的,这里就讲几句吧。

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年就开始有了海涅诗作的译介,20年代这一译介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首先是他的几十首抒情诗让中国读者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好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抒情诗人!到了30、40年代,在抗战大环境的影响下,翻译家们又译介了海涅的许多政治讽刺诗,从而人们对海涅的认识又多了一个层面:他不仅是抒情诗人,同时还是一位具有火一般战斗激情的“革命”诗人;至于他的散文作品,解放前除冯至译的《哈尔茨山游记》外几乎没有多少被译成中文;解放后,尤其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海涅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之后,我国出版的海涅作品翻译量逐渐增多,又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译介海涅达到了新的高潮,不仅他的大量诗作,包括青年时期的抒情诗和晚些时候的政治讽刺诗悉数被我国的作家、翻译家译介过来,他的散文作品,包括小说、剧作、政论、时评、杂文、回忆录等也被大量地送到了我国读者面前,于是海涅,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在国人心目中又多了一个层面而益形丰满、更为光彩照人了: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笔锋犀利的政论家、思想深邃的人文学者、见解独到的思想家、文笔流畅意境优美的小说家和散文家!对海涅作品的研究也相应地不断深入,1987年(海涅诞生190周年)和1997年(海涅诞生200周年)北京相继召开了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论著。

……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当代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有“文学教皇”之称的马塞尔·赖希一拉尼茨基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语:

海涅的一生始于犹太中世纪而终于欧洲近代。海涅的作品从德国浪漫主义一直延伸到德国的现代派。他,唯有他成功地完成了歌德和席勒、克莱斯特和荷尔德林的时代之后急需完成的事业:彻底革除德国文学中过分夸张的情绪化特点。他把德国文学从崇高和威严,从赞美诗式和庄严式,同时也从晦暗朦胧中解放了出来。他赋予德国文学以崭新的、德国文学此前多半没有给过德国读者的东西:轻快和妩媚、魅力和优雅、调侃和风趣、理性和文雅,自然有时也给了一些轻浮。歌唱和思想不必相互排斥,这一点人们知道在海涅之前早已有之,别的一些作家已经证明了:即便在德国,一个文学家同时也仍然可以是一个思想家。但到了海涅,才将文艺创作同智力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却并未用大堆哲理重压在抒情诗歌上——而这最后一点在过去的德国是司空见惯的。……海涅比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对当代的影响强大得多……他那贴近生活的态度,他的反讽,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一切都与我们十分亲近。……海涅对德国文学的民主化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

赵蓉恒

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中关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罗伦萨之夜(精)/译文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海涅
译者 赵蓉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69391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5046424
中图分类号 I516.4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2
13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