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将進酒(中国历史上的100个酒局)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三局:二子同舟

主饮:公子寿;主陪:父卫宣,母齐姜,弟朔;主宾:急子地点:舟中

在普遍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导演界,这则酒局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剧本:里面有最早关于同性恋的记载,有乱伦,有宫廷,有仇杀,有一波三折而

又清晰流畅的情节。这一场酒局在舟中举行,对饮者是两位白衣翩翩的年轻公子,一个是卫国太子急子,一个是太子异母弟公子寿。两人停舟在芦苇初白的渡口,远风吹过,水波荡起,斜阳霞光,嫣红如醉。公子寿英俊的脸上满是惆怅,他斟满一杯酒,递给哥哥,想开口说什么,但噎住了,眼泪一滴滴都坠入杯中。哥哥急子浅浅地叹息一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公子寿哽咽着说:“酒已经污了。”急子回答:“我要喝下的就是弟弟你的一片深情。”两位公子的父亲卫宣公乱伦成性,与先王侍妾夷姜私通,生下急子,因为偏爱夷姜,就立急子为太子,并早早安排他迎娶齐姜为妻。齐姜艳名远播,卫宣公一听之下后悔不迭,匆匆在淇水建好行宫,迎亲的队伍没有回王宫,而是就地驻扎,卫宣公丧心病狂地代替儿子迎娶齐姜。国人看不下去,做了一篇《新台》,讽刺宣公“癞蛤蟆吃天鹅肉”,今存于《诗经》。卫宣公跟齐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寿却跟太子急子关系很好,就像贾宝玉和秦钟一样,日则同行夜则同寝,形影不离。齐姜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王位,所以一直想除掉本来应该成为自己丈夫的急子。她和卫宣公设计,安排急子出使外国,途中安排杀手杀掉他。公子寿知道了这个阴谋,对急子说“边境上的强盗看见你手中的白色旄节,就会杀死你,你可不要前去。”并让他赶快逃走。急子不愿意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生,带上使节悄悄出发了。公子寿知道后,乘轻帆追上了急子,为他饯行。

急子明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会面,从此将天人永隔。他五内如焚,强自压抑住留恋和绝望,不敢过于伤情,对公子寿的敬酒绝无推辞,以致酩酊大醉。公子寿却越来越平静,完全不见悲戚,他早存了赴死之心。等哥哥醉倒之后,公子寿取过出使的大旗,挂在自己船头,留下一封书信给哥哥的仆从,自己就挂帆远去了。船行不久,果然遇到了以出使大旗为目标的杀手,公子寿自认是太子,被杀身亡。急子醒过来,打开公子寿的信,只有一行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急子大为悲催,命人加快行船,希望能避免这场灾难,当他赶到时,公子寿已经死了。急子不忍独活,仰天痛哭,对未散的杀手们说明缘由,随即也被杀死。

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首歌:“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饱含对两位泛舟而逝的卫国王孙的同情。

此事见于《左传》,此歌录于《诗经》,由《东周列国志》的演绎而哀婉动人。“生人作死别”是难以言说的大悲剧。咫尺对坐,有万语干言,却一字不能出口,自己无从感受对方,对方亦无从感受自己,这生生的痛苦便又增加了一分。

P9-10

目录

杯中窥史

沁园春

第一局:酒池肉林

第二局:烽火疑云

第三局:二子同舟

第四局:桃有英华

第五局:何以为信

第六局:退避三舍

第七局:株林之会

第八局:一飞冲天

第九局:桑下饿人

第十局:鼎中染指

第十一局:绝缨之会

第十二局:外交辞令

第十三局:掩耳盗酒

第十四局:置酒泰山

第十五局:乐师之会

第十六局:晏子使楚

第十七局:专诸刺吴

第十八局:越王入吴

第十九局:小隙生害

第二十局:范台良言

第二十一局:齐人之福

第二十二局:敬小求大

第二十三局:以何为宝

第二十四局:冯谖为客

第二十五局:屈子行吟

第二十六局:将相失和

第二十七局:绨袍之恩

第二十八局:十日之饮

第二十九局:醇酒妇人

第三十局:易水悲歌

第三十一局:盛时思衰

第三十二局:鸿门宴

第三十三局:霸王别姬

第三十四局:高祖还乡

第三十五局:诛吕安刘

第三十六局:萧规曹随

第三十七局:酌时未遇

第三十八局:文君当垆

第三十九局:北方有佳人

第四十局:使酒骂座

第四十一局:塞上诀别

第四十二局:霍家骄奴

第四十三局:昭君出塞

第四十四局:豨血之誓

第四十五局:安知非仆

第四十六局:君父国家

第四十七局:对酒当歌

第四十八局:帝子好剑

第四十九局:群英会蒋干

第五十局:禁酒风波

第五十一局:阮公宿邻

第五十二局:刘伶前后身

第五十三局:竹林七贤

第五十四局:丑女无敌

第五十五局:羊陆推心

第五十六局:以茶代酒

第五十七局:青衣行酒

第五十八局:天王父子

第五十九局:劝酒杀人

第六十局:绿珠坠楼

第六十一局:新亭对泣

第六十二局:永和九年

第六十三局:杀牛还誓

第六十四局:洒脱临死

第六十五局:父酒债子酒偿

第六十六局:将门酒徒

第六十七局:君臣对舞

第六十八局:素车相酹

第六十九局:樽前说孝

第七十局:斗酒逍遥

第七十一局:为婿请官

第七十二局:尔“愚”我诈

第七十三局:狗脚天子

第七十四局:人骨琵琶

第七十五局:我头谁斫

第七十六局:全无心肝

第七十七局:人肉宴席

第七十八局:推背图谶

第七十九局:贵妃醉酒

第八十局:饮中八仙

第八十一局:十月围城

第八十二局:凝碧池头

第八十三局:醉打金枝

第八十四局:彩袖玉钟

第八十五局:共食清思殿

第八十六局:杯酒释兵权

第八十七局:春水东流

第八十八局:夜宴图

第八十九局:读史佐酒

第九十局:重扶残醉

第九十一局:当庭杖帝

第九十二局:诗僧酒禅

第九十三局:厓山绝宋

第九十四局:开国杀将

第九十五局:天下顽主

第九十六局:玉堂倾倒

第九十七局:为帝王师

第九十八局:福禄聚首

第九十九局:秦淮烟月

第一百局:薙发江阴

序言

杯中窥史

裴涛

中国是酒国。从传说中的仪狄造酒算起,中国拥有酒文化的年代,将近五千年。当然,追溯酒的真正历史,要更为遥远。

另外一位民间公认的造酒始祖是杜康。这一说法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无论仪狄还是杜康,都是先民向自然索取生活品质的一个象征。至此中国的文化历史,永远与酒的历史、酒的文化不可分割。

酒在中国文化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酒给人希望,也让人沉醉。诗人用它来寻找灵感,战士用它来激发勇气,失恋的人用它来麻痹情感,相逢的人用它来回味友谊。《诗经》以来,历史中留下了恒河沙数的关于酒的诗篇、酒的轶事。

西周初年的《酒诰》是中国最早的一篇禁酒令。但事与愿违,酒并没有因此退出生活,相反,它在几千年里,与文人侠客结合在一起,与帝王美人结合在一起,在诗情画意与金戈铁马之间,闪烁着独特的文化光芒。

诗酒高会,良朋佳侣。有人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有人执手话别,浅斟低唱;有人浮一大白,慷慨悲歌;有人浊酒倾杯,萧然独坐。有人喧嚣,有人沉默,有人拘谨,有人放纵。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酒,就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感慨。

饮酒必用酒器,必行酒令。在古代祭祀和宴会,都有异常严谨的饮酒规范,以保证大家能够真正地品味酒,而且保持礼仪不至失态。当然,时过境迁,我们更多体味饮酒过程中快意人生的感觉。过去用过的酒器、酒筹基本上都束之高阁,难得一见了。

酒于人的最乐之处,莫过于沉醉。即使山穷水尽,即使柳残花谢,若有美酒在手,万物顿时化为乌有,天地即刻视作无物。但要有一醉,须得有一流的酒局,一流的酒友。

这五千年间,有一些酒局,或风流雅致,或荒诞怪异,或惊心动魄。它们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文化长河里独特的一道涟漪。在此我选出一百个酒局,以飨同好。

让我们在故事里做一个长安道上的酒徒的酣梦。

内容推荐

酒人的最乐之处,莫过于沉醉。即使山穷水尽,即使柳暗花残,若有美酒在手,万物顿时化为乌有,大地即刻视作无物。但要有一醉,须得有一流的酒局,一流的酒友。

这五千年间,有一些酒局,或风流雅致,或荒诞怪异,或惊心动魄。它们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文化长河里独特的一道涟漪。

这一杯喝的不是酒,是泱泱大国的千年兴衰情仇。

让我们在裴涛编著的《将進酒:中国历史上的100个酒局》中的故事里做一个长安道上的酒徒的酣梦。

编辑推荐

始自商周,迄于明亡,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進酒:中国历史上的100个酒局》撷取一百个著名的酒局,加以演绎。内容均出自正史或经典,作者裴涛用力尤深,往往就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参考多书,辨析采纳,对很多历史事件提出了新颖而独特的解读。酒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依附,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血肉、进入我们的精神、道德与灵魂。这些酒局,或诡异、或荒诞、或血腥、或绮丽,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泛起的一道道独特的涟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将進酒(中国历史上的100个酒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裴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08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5086768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