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律已敬人知礼仪(家仪篇)/家风和畅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律已敬人知礼仪(家仪篇)/家风和畅系列》主要通过对经典古文的理解和剖析,结合现代生活的礼仪现状,加以借鉴和参考,达到修养自身的目的。最后通过故事的扩展,更加清晰地展现古代礼仪的趣闻逸事,让我们知其所以然的同时达到真正的吸收,并能够开拓思维。

内容推荐

时代在不断前进,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所以姜正成主编的《律已敬人知礼仪(家仪篇)/家风和畅系列》主要通过对先贤原典的赏读,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行为举止,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礼仪。通过对经典的理解和剖析。结合现代生活的礼仪现状,加以借鉴和参考,达到修养自身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举止文明:仪态礼仪

 端庄整洁的仪容

 舒适得体的着装

 古代穿鞋的礼节

 淡定自若的神情

 文雅有节的姿态

第二章 言语有度:言谈礼仪

 谦谦君子的称呼

 亲切友好的问候

 如沐春风的赞美

 无意伤害的忌讳

 守时重信的承诺

 分寸有度的交谈

 表里如一的言行

第三章 礼敬有加:家庭礼仪

 学礼修身立命

 尊礼贵在家和

 知礼尊老尚齿

 懂礼孝敬父母

 有孝不只在养

 父要慈子要孝

 继承父母遗志

 学会关心长辈

 能够体谅父母

 兄要友弟要恭

 夫妻相敬如宾

 婆媳相处有方

第四章 宾至如归:待客礼仪

 毕恭毕敬的见面礼

 躬身而为的拜访礼

 热情大方的迎客礼

 宾至如归的接待礼

 惺惺相惜的送客礼

 情意暖暖的往来礼

 举止文明的用餐礼

 礼遇宾朋的饮酒礼

第五章 友好往来:处世礼仪

 处世做人知礼仪

 和谐生活知礼和

 礼之根本知守信

 留有余地知礼度

 严于律己知礼法

 克己复礼知礼仁

 清白为人知礼非

 不卑不亢知自尊

 和睦相处知邻里

第六章 生死历程:人生礼仪

 人生开端诞生礼

 而立加冠成人礼

 明媒正娶嫁娶礼

 万寿无疆祝寿礼

 谨言慎行探病礼

 悲亲回乡奔丧礼

 人鬼殊途行丧礼

 亲疏有别丧服礼

 思亲不忘守丧礼

 人土为安下葬礼

 超度亡灵祭祀礼

第七章 丰富多彩:节日礼仪

 欢欢喜喜过春节

 张灯结彩闹元宵

 慎终追远清明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牛郎织女七夕节

 合家团圆中秋节

 登高采菊重阳节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古时候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在他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除了祖母和母亲,他已经没有别的亲人。

在李密4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家,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从此,就只有祖母一个人带着他艰难的生活。

李密的祖母身体很不好,但是为了把李密抚养长大,她每天都拖着有病的身体,上山砍柴,下田耕耘,她最大的希望,就是盼着李密快点长大。

李密从小就体弱多病,到了9岁还不会走路。但是李密是个聪明的孩子,读书过目不忘,而且非常体谅祖母的辛苦,对于祖母非常的孝顺。长大以后,李密白天劳动,晚上读书,什么活儿也不让祖母做。祖母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于是李密就愈加周到地服侍祖母,他每天晚上连衣服都不脱地睡在祖母身边,随时准备在祖母需要的时候起来照顾祖母。给祖母喂药、喂饭、喝水,他都先尝尝凉热,温度适口以后才喂祖母,他的孝心,远近的人们都听说了,都对他交口称赞。

在李密44岁的时候,他的祖母已经有96岁的高龄。当时的皇帝听说李密才高八斗,又因为孝顺而闻名于世,便下旨召他进京做官。可是,由于祖母年世已高,身体又不好,如果他走了,将无人奉养祖母。于是,他给皇上写了一封《陈情表》,说明了自己的困难,拒绝了皇帝的召见。

他在《陈情表》中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了我,就没有人侍奉她度过晚年。我们祖孙两个相依为命,感情深厚,我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抛开她,到遥远的地方去做官。我为您尽忠的日子还长得很,可是我的祖母已经96岁了,我只求您能让我为她养老送终。”

皇帝看了他的《陈情表》,被他的孝心感动,于是同意暂时不让他进京去做官了。李密的孝心不仅感动了世人,更感动了皇帝,他能够放弃自己的前途留在家里照顾祖母,对于当时想靠做官一步登天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九世同堂的大家族,九代人生活在一起,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唐高宗李治听说后,非常的惊奇,便亲自去了他家看望他们,果然,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做事井然有序,唐高宗不由得连连称赞。要知道,皇帝家里一向都是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兄弟们都互相残害,争权夺势,一代人都相处不好,哪见过九代人这样和睦相处的呢?

在闲谈的时候,唐高宗向他们家族中辈分最高的长者请教大家庭融洽相处的秘诀,这位名叫张公艺的老人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兴致盎然地挥笔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并给唐高宗具体地讲述了百忍的内容,他说:“……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唐高宗听了,终于明白这九世同堂的秘诀就在于相互之间宽容忍让,相亲相爱。他非常的感动,当场就为张公艺和他的长子封了官职,还下令修了百忍义门,唐高宗李治亲笔写下了“百忍义门”四个大字。

后来,张公艺老人去世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以“忍”治家的贤德的老者,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百忍堂”。

唐代的张公艺老人能九代人一同生活确实令人称奇,而他们的九代人能够在一起和睦地相处,更令我们称奇。所以说,我们也要学着这个和睦的大家庭的样子,让我们的家人之间做到相互的宽容,不要一点小事就没完没了地抱怨,一定要相互地谦让,这样才能生活得幸福。

P54-P55

序言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谓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被人们所认同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古代礼仪相传始于周公,传称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如果以他作为中国礼教的开山祖,那么至今为止,礼制在中国的推行,已足足3000个年头了。

实际上,礼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准则,伴随人类社会文明很早便产生了。为了维护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圣人的文字传递了礼制最初发展的若干信息。

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为重整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秩序奔走,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以周公为楷模,声称:“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礼记·礼运》)孔子开创的儒学,也可说是礼学。他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为首科;他修《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这些教本,后世尊为“六经”。其中的《礼》,又称为《仪礼》或《士礼》,是他订正的。又有传为周公所制,实为战国儒者汇编的《周礼》和西汉戴圣集孔门人物论礼文字而成的《礼记》。上述《仪礼》《周礼》与《礼记》三书,合称“三礼”,再经过汉唐经学大师郑玄、贾公彦、孔颖达的注疏,蔚成经典的礼学系统,先后纳入九经、十三经中,三礼成为中国礼仪规范的渊薮。

“礼”在古代有三层含义:一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二是表示尊敬和礼貌;三是表示礼物,即赠送的礼物。“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我们说,时代在不断前进,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今天,我们提倡文明与新家风建设,家庭礼仪不可或缺。所以本书主要通过对先贤原典的赏读,大到行为处世,小到行为举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礼仪,以指导我们良好家风的形成与塑造。本书主要通过对经典古文的理解和剖析,结合现代生活的礼仪现状,加以借鉴和参考,达到修养自身的目的。最后通过故事的扩展,更加清晰地展现古代礼仪的趣闻逸事,让我们知其所以然的同时达到真正的吸收,并能够开拓思维。

现代社会文明与家风礼仪程度的提高,自然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人对礼仪的内涵与文化也就理应重视。在当今社会学习古代礼仪,对于指导现代文明礼仪具有深远的意义。

后记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自己的经历时,曾经多次谈及自己的淳朴家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家风家教的缺失,一些人走上社会之后容易失去底线,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导致家风缺失、世风日下。现在重提“家风”,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

端正家风,弘扬传统教育文化,传承优秀的治家处世之道,正是我们策划本套书的意图所在。

本套书从历代各朝林林总总的家训里,摘取一些能够表现中国文化特点并且对于今天颇有启发意义的格言家训,试做现代解释,与读者共同品味,陶冶性情。

在本套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文学系的众多老师、教授的大力支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位教授、博士尽心编写,在设计现场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特别感谢安徽省濉溪中学的一级教师田勇先生在本套书编写、审校过程中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

本套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有关资料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律已敬人知礼仪(家仪篇)/家风和畅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正成主编
译者
编者 姜正成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54677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4273523
中图分类号 B823.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