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
内容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1]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所论内容十分丰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心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108899字
出版时间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网络发布
首发网站 晋江文学城
连载网址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94463
图书大类 随笔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size=\\\\\\\\\\\\\\\"15\\\\\\\
立意
作品视角 其他
所属系列 道经
文章进度 完结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章节 标题 内容提要 字数 点击 更新时间
上卷 素问
1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169 2015-11-07 16:25:38
2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789 2015-11-07 16:26:37
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1114 2015-11-07 16:28:27
4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1112 2015-11-07 16:31:23
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②,生杀之本始③,神明之府④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3270 2015-11-07 16:39:06
6 灵兰秘典论篇第六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576 2015-11-07 16:40:02
7 五脏生成篇第七 【原文】心之合①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②毛也,其主③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1580 2015-11-07 16:41:31
8 五脏别论篇第八 567 2015-11-07 16:44:21
9 脉要精微论篇第九 【原文】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2332 2015-11-07 16:45:25
10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 【原文】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①脉五动,闰以太息②,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2147 2015-11-07 16:46:03
11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一 【原文】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2886 2015-11-07 16:47:34
12 脏气法时论篇第十二 【原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1584 2015-11-07 16:48:29
13 血气形志篇第十三 【原文】夫人之常数①,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577 2015-11-07 16:49:19
14 通评虚实论篇第十四 【原文】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①。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1750 2015-11-07 16:53:02
15 热论篇第十五 【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①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1236 2015-11-07 16:54:16
16 评热病论篇第十六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①,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②,交者,死也……1196 2015-11-07 16:55:37
17 气厥论篇第十七 【原文】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①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392 2015-11-07 16:56:52
18 咳论篇第十八 【原文】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712 2015-11-07 16:57:34
19 举痛论篇第十九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①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②,所谓……1449 2015-11-07 16:58:44
20 腹中论篇第二十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①。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②……1154 2015-11-07 16:59:40
21 风论篇第二十一 【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①,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1069 2015-11-07 17:09:31
22 痹论篇第二十二 【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1380 2015-11-07 17:10:26
23 痿论篇第二十三 【原文】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1034 2015-11-07 17:11:24
24 厥论篇第二十四 【原文】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①;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②。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1800 2015-11-07 17:13:08
25 奇病论篇第二十五 【原文】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1154 2015-11-07 17:14:12
26 脉解篇第二十六 【原文】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1262 2015-11-07 17:15:00
27 刺要论篇第二十七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①,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340 2015-11-07 17:15:38
28 刺禁论篇第二十八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禁数①。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②,心部于表③,肾治于里④,脾为之使⑤,胃……999 2015-11-07 17:21:20
29 针解篇第二十九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682 2015-11-07 17:25:33
30 天元纪大论篇第三十 【原文】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①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1577 2015-11-07 17:26:33
31 气交变大论篇第三十一 【原文】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①,……4482 2015-11-07 17:28:43
32 [锁] [本章节已锁定]10098 2015-11-07 17:30:13
33 示从容论篇第三十三 【原文】黄帝燕坐①,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1001 2015-11-07 17:31:09
34 阴阳类论篇第三十四 【原文】孟春始至①,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1020 2015-11-07 17:32:10
35 方盛衰论篇第三十五 【原文】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997 2015-11-07 17:35:07
下卷 灵枢篇
36 九针十二原第一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①,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2111 2015-11-07 17:40:17
37 本输第二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2501 2015-11-07 17:42:33
38 邪气脏腑病形第三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①中之……3392 2015-11-07 17:44:16
39 根结第四 【原文】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1555 2015-11-07 17:46:35
40 寿夭刚柔第五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1427 2015-11-07 17:48:17
41 官针第六 【原文】凡刺之要,官针①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1388 2015-11-07 19:02:57
42 [锁] [本章节已锁定]805 2015-11-07 19:05:37
43 终始第八 【原文】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2976 2015-11-07 19:07:12
44 骨度第九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愿闻众……716 2015-11-07 19:15:03
45 营气第十 【原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401 2015-11-07 19:18:12
46 营卫生会第十一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1124 2015-11-07 19:20:44
47 四时气第十二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894 2015-11-07 19:24:05
48 五邪第十三 【原文】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①,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352 2015-11-07 19:33:21
49 寒热病第十四 【原文】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①。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1105 2015-11-07 19:39:58
50 病本第十五 【原文】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①;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368 2015-11-07 19:42:21
51 周痹第十六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611 2015-11-13 19:49:36
52 师傅第十七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①,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1250 2015-11-13 19:50:20
53 海论第十八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718 2015-11-13 19:50:58
54 五乱第十九 【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569 2015-11-13 19:51:25
55 胀论第二十 【原文】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1096 2015-11-13 19:51:52
56 五癃津液别第二十一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①,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637 2015-11-13 19:52:29
57 五阅五使第二十二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①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②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590 2015-11-13 19:52:57
58 血络论第二十三 【原文】黄帝曰:愿闻其奇邪①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578 2015-11-13 19:53:31
59 阴阳清浊第二十四 【原文】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711 2015-11-13 19:53:54
60 病传第二十五 【原文】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811 2015-11-13 19:54:22
61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二十六 【原文】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①、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②,余知其然也……747 2015-11-13 19:55:00
62 外揣第二十七 【原文】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①,大……473 2015-11-13 19:55:30
63 五变第二十八 【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①,或为消瘅②,或……1205 2015-11-13 19:56:05
64 本脏第二十九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2310 2015-11-13 19:56:36
65 背腧第三十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①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231 2015-11-13 19:57:00
66 卫气第三十一 【原文】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①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783 2015-11-13 19:57:26
67 论痛第三十二 【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345 2015-11-13 19:57:57
68 天年第三十三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①为基,以父为楯;失神②者……781 2015-11-13 19:58:22
69 水胀第三十四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564 2015-11-13 19:58:47
70 卫气失常第三十五 【原文】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①不得常②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1186 2015-11-13 19:59:31
71 玉版第三十六 【原文】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岐伯曰:何物大……1582 2015-11-13 20:00:16
72 阴阳二十五人第三十七 【原文】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①,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2847 2015-11-13 20:01:13
73 百病始生第三十八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1373 2015-11-13 20:01:54
74 行针第三十九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515 2015-11-13 20:03:28
75 寒热第四十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①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②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黄帝曰:……402 2015-11-13 20:04:09
76 邪客第四十一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2339 2015-11-13 20:04:53
77 通天第四十二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1179 2015-11-13 20:06:13
78 [锁] [本章节已锁定]1385 2015-11-13 20:06:54
79 论疾诊尺第四十四 【原文】黄帝问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901 2015-11-13 20:07:32
80 九针论第四十五 【原文】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2578 2015-11-13 20:08:17  *最新更新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