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透视制度化水平(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研究)/复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通过对高校规则文本的深入分析,综合考察我国大学的制度化水平。作品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观测模型,并以此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对两所高校内部制度文本进行了系统性、程序性、规范性、动态性的全局扫描和诊断。并通过观照国内外著名精英学府的成文规则,以寻找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建设的差距。同时,利用全国《大学章程实施现状调查》的数据,从实践层面对我国成文规则体系建设的症结问题进行诊断和反思。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制度化水平的一些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带来启示。 作者简介 李威,男,1985年12月生,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先后获得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在《高等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大学制度功能完善:建设一流大学的国际共识 1.1.2 现代大学制度变革:我国大学治理的关键难点 1.1.3 成文规则体系优化:我国大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1.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具体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2.2.3 “成文规则”的内涵、性质与功能 2.2.4 “大学成文规则”的性质、特征与有效性 2.2.5 “制度供给”与成文规则的制度化水平 2.3 文献评述 3 制度化评价的理论阐释、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大学制度化评价的理论阐释 3.1.1 制度化评价的基本标准 3.1.2 成文规则的制度化评价方法 3.2 大学治理制度化评价的模型构建 3.2.1 专家访谈 3.2.2 模型构建 3.3 大学成文规则与制度化关系的关系假设 4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4.1 系统性概述 4.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系统性问题 4.2.1 规则完整度:重要治理章程和新制度存在缺失 4.2.2 规则密度:制度建设力度分布不均 4.2.3 规则交叉度:不同制度的内容存在较多重合 4.2.4 规则内聚度:同一模块制度政出多门,关系松散 4.2.5 规则层次性:层级不分明,同层级之间界限不清 4.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系统性的典型问题 4.3.1 关键性制度存在缺失 4.3.2 制度建设缺乏统筹性 4.3.3 制度设计松紧度不一 4.3.4 制度设计缺乏前瞻性 4.3.5 制度建设缺乏稳定性 4.4 小结 5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程序规范性研究 5.1 程序规范性总述 5.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程序规范性问题 5.2.1 参与性:委员选拔程序不详,民主性不足 5.2.2 中立性:议题提出与投票表决均存在“漏洞” 5.2.3 合法性:制度制定程序不严格,合法性后置 5.2.4 严密性:程序衔接存在漏洞,监督程序缺乏 5.2.5 公正合理性:制度程序主观性较强,简单随意化 5.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程序规范性的典型问题 5.3.1 学术委员会的程序问题 5.3.2 学生管理制度的程序问题 5.3.3 安全管理制度的程序问题 5.3.4 学术规范制度的程序问题 5.3.5 学生处分的程序规范问题 5.4 小结 6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内容规范性研究 6.1 内容规范性总述 6.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内容规范性问题 6.2.1 依法合规:制度内容无上位法或与上位法冲突 6.2.2 结构健全:制度内容结构不完善,缺乏闭环管理 6.2.3 表达明确:语言不规范或存在模糊语言 6.2.4 可操作性:内容空洞笼统、难以实施 6.2.5 可兼容性:规则与制度环境、文化不兼容 6.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内容规范性的典型问题 6.3.1 大学章程的“雾里看花” 6.3.2 教学事故的内容判定过严 6.3.3 评选先进的内容不规范 6.3.4 科研经费管理的内容缺陷 6.3.5 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漏洞 6.4 小结 7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动态性研究 7.1 动态性总述 7.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动态性问题 7.2.1 规则年龄:制度较为年轻,成长快慢不一 7.2.2 修订密度:规则修订不稳定,频次过高或过低 7.2.3 修订周期:规则变更受政策或领导人影响严重 7.2.4 规则废止效应:正负面效应并存 7.2.5 规则漂移:制度的精神或意义逐渐丢失 7.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动态性的典型问题 7.3.1 制度建设落后于新问题 7.3.2 制度更替产生“灰色模糊区” 7.3.3 废止制度不及时产生“制度僵滞” 7.3.4 “破而不立”产生“制度真空” 7.3.5 制度变革超前产生负面效应 7.4 小结 8 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8.1 P大学的“癸未变法”之路 8.2 T大学的经管学院改革 8.3 N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 8.4 X大学的民办研究型大学探索 8.5 总结与启示 9 结论与反思: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建设困境的破解之道 9.1 研究结论: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问题与困境 9.2 追根溯源: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失范的深层原因 9.2.1 现代大学制度的舶来性质 9.2.2 制度对于外部权力的天然依附 9.2.3 “习惯法”和潜规则的盛行 9.2.4 法治意识与规则文化的薄弱 9.2.5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9.3 理论反思:大学成文规则体系重构的矛盾规律 9.3.1 规则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9.3.2 规则滞后性与超前性的对立统一 9.3.3 规则规范度与自由度的对立统一 9.3.4 规则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对立统一 9.3.5 成文规则与非成文规则的对立统一 9.4 策略路径: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完善优化 9.4.1 加强制度文本评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透视制度化水平(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研究)/复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7014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2 |
CIP核字 | 2020058624 |
中图分类号 | G64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