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核电厂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
内容
目录
章 概述
1.1 核电厂堆型简介
1.1.1 压水堆核电厂
1.1.2 其他堆型核电厂
1.2 正常运行辐射影响及安全要求
1.2.1 正常运行辐射影响
1.2.2 主要安全要求
1.3 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的研究历程
1.3.1 二代堆型源项消化吸收
1.3.2 二代改进堆型源项研究
1.3.3 三代堆型源项研究
1.4 源项框架体系构建和模式参数研究
1.4.1 源项框架体系的构建
1.4.2 源项基本假设的统一、源项设计基准的确定
1.4.3 源项计算模式和参数研究
1.4.4 源项的重新计算
1.4.5 新堆型应用
第二章 引进压水堆源项
2.1 M310
2.1.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2.1.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2.1.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2.1.4 二回路源项
2.1.5 氚和14C源项
2.1.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2.2 WWER
2.2.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2.2.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2.2.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2.2.4 二回路源项
2.2.5 氚和14C源项
2.2.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2.3 AP1000
2.3.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2.3.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2.3.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2.3.4 二回路源项
2.3.5 氚和14C源项
2.3.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2.4 EPR
2.4.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2.4.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2.4.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2.4.4 二回路源项
2.4.5 氚和14C源项
2.4.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第三章 压水堆核电厂源项框架体系研究
3.1 引进堆型源项分析
3.1.1 M310堆型
3.1.2 WWER1000堆型
3.1.3 AP1000堆型
3.1.4 EPR堆型
3.1.5 引进堆型源项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源项框架体系研究
3.2.1 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框架体系的构建
3.2.2 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的设计基准
3.2.3 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核素种类的选取原则
第四章 一回路源项计算模式和参数研究
4.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4.1.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计算模式
4.1.2 堆芯积存量的计算程序
4.1.3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计算参数
4.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4.2.1 一回路裂变产物来源
4.2.2 131I剂量当量
4.2.3 CPR1000/CNP
4.2.4 WWER
4.2.5 AP1000
4.2.6 EPR
4.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4.3.1 活化腐蚀产物源项的来源与控制
4.3.2 CPR1000/CNP1000
4.3.3 WWER
4.3.4 AP1000
4.3.5 EPR
第五章 流出物排放源项计算模式和参数研究
5.1 二回路源项
5.1.1 CPR1000/CNP1000
5.1.2 WWER
5.1.3 AP1000
5.1.4 EPR
5.2 氚和14C源项
5.2.1 氚源项计算模式和参数研究
5.2.2 14C源项计算模式和参数研究
5.2.3 氚和14C源项分析中PWR-GALE程序使用的问题
5.3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5.3.1 CPR1000/CNP1000
5.3.2 WWER
5.3.3 AP1000
5.3.4 EPR
5.3.5 不同堆型计算模式对比
第六章 CPR1000/CNP1000堆型源项计算
6.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6.1.1 18个月换料方案的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6.1.2 12个月换料方案的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6.1.3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6.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6.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6.3.1 基于程序分析的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6.3.2 基于运行经验反馈数据的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6.4 二回路源项
6.4.1 二回路源项计算假设
6.4.2 二回路源项计算结果
6.5 氚源项
6.5.1 分析参数选择一
6.5.2 分析参数选择二
6.6 14C 源项
6.6.1 设计源项
6.6.2 现实源项
6.6.3 各种14C产生途径贡献分析
6.7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第七章 WWER堆型源项计算
7.1 裂变产物堆芯积存量
7.1.1 计算输入参数
7.1.2 计算结果
7.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7.2.1 计算模型及方法
7.2.2 设计源项
7.2.3 核电厂经验反馈数据
7.2.4 现实源项
7.2.5 排放源项估算中有关一回路裂变产物活度的假设
7.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7.3.1 活化腐蚀产物源项计算
7.3.2 核电厂经验反馈数据
7.3.3 设计源项与现实源项
7.4 二回路源项
7.4.1 设计源项
7.4.2 运行源项
7.5 氚和14C源项
7.5.1 氚源项
7.5.2 14C源项
7.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7.6.1 气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源项计算结果
7.6.2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源项计算结果
第八章 AP1000堆型源项计算
8.1 堆芯积存量
8.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8.2.1 设计基准源项
8.2.2 用于排放源项分析的反应堆冷却剂源项和现实源项
8.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8.4 二回路冷却剂源项
8.4.1 设计基准二回路源项
8.4.2 用于设计排放源项分析的二回路冷却剂源项
8.5 氚和14C源项
8.5.1 氚源项
8.5.2 14C源项
8.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8.6.1 气态流出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8.6.2 液态流出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8.6.3 结果分析
第九章 EPR堆型源项计算
9.1 堆芯积存量
9.2 一回路裂变产物源项
9.3 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9.4 二回路源项
9.4.1 计算方法
9.4.2 计算参数及结果分析
9.5 氚和14C源项
9.5.1 氚源项
9.5.2 14C源项
9.6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源项
第十章 高温气冷堆源项的研究和计算
10.1 概述
10.2 堆芯积存量
10.3 一回路中放射性活度
10.3.1 堆芯燃料元件的放射性裂变产物核素释放速率
10.3.2 一回路氦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10.3.3 一回路内表面上沉积的放射性量
10.4 二回路系统中放射性活度
10.5 一回路中的氚和14C
10.5.1 一回路中的氚
10.5.2 一回路中的14C
10.6 气液态流出物源项
10.6.1 气载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
10.6.2 放射性废液源项
第十一章 展望
11.1 我国核电厂一回路源项运行数据研究
11.2 一回路源项计算参数和假设的深入研究
11.2.1 裂变产物源项
11.2.2 活化腐蚀产物源项
11.2.3 氚源项
11.2.4 14C源项
11.3 排放源项计算参数和假设的深入研究
11.3.1 二回路源项
11.3.2 排放源项
11.4 高温气冷堆源项的深入研究
11.5 其他堆型源项研究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CPR1000、WWER、EPR和AP1000等压水堆型核电厂以及高温气冷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废物管理源项的框架体系、模式和参数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结果,符合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求,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本书的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核电厂一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新华
译者
编者 编者:刘新华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616951
开本 26cm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8000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图书小类
重量 906
CIP核字 2019117838
中图分类号 TL94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6
195
27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14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