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服饰艺术
内容
作者简介

郑云峰,71岁,人文地理摄影家,1941年生于安徽萧县,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1986年开始,郑云峰就致力于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记录性摄影工作,尤其是用了近8年的时间对蓄 前的三峡进行了全方面的摄影记录。30年间拍摄图片30万张。出版有《永远的三峡》、《典藏三峡》、《守望三峡》、《说不尽的三峡》、《唐蕃古道》等专著11部,《黄河源头探秘》、《探索长江之源》、《阿 卿雪山演奏着生命的乐章》等21个摄影专题著作。在中国香港、台湾,美国、巴西举办了《永远的三峡》、《拥抱母亲河》、《母亲河的呼唤》等大型影展。先后有数十幅图片入选国际 影展,其中14幅作品获国际 大奖,有5000多幅图片被《中国摄影》、《英国摄影年鉴》等30多家 外书籍刊物登载。近年来荣获:中华文化人物奖(凤凰卫视、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 ),中国摄影五十年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奖(新闻出版署)、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中国当代徐霞客奖等荣誉。

内容简介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服饰艺术》以四开的宽大开本,采用进口纸张、油墨,封面使用皮革 金属材质,稳重、大气、高档。

目录

第一章 “藏族服饰”介绍了“穿在身上的财富”、“康巴汉子:雪山铸就血性与刀锋”等内容。爱美的藏家女人们把富足殷实穿在了身上,把快乐幸福写在了脸上。锦袍彩带,狐帽如火,芳步轻移,环珮作响,眉目 春,原上的“卓玛”一路春风,一路芳香。藏族男人的服饰大多是宽袖、大襟、宽腰无兜的衣袍,既可当衣裳又可当被盖。腰间则束一条红绸带,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在他们的生活中用途很大——除了穿脱方便,在生产劳作时可裸 右臂,上下马时收放自如,再加上舒适、厚重、保暖等特点,非常适合游牧生活。

第二章 “蒙古族服饰”介绍了“那达慕开遍‘其吉格’”、“美丽的红缨帽”等内容。青海蒙古族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保留本民族原有的生活习俗,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蒙古族风情。蒙古族男女的日常着装,大都是用牛羊皮缝制的长袍,腰系丝绸腰带,足穿牛皮或绒的靴子。

第三章 “回族服饰和撒拉族服饰”介绍了“洁白简约的标记”、“淡雅若兰,洁白如玉”、“时代的印记”、“树上鸟语,树下花香”等内容。如果说,原上世世代代聚居的藏族和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以广袤的原、雪山、大漠为背景,散发出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那么,河湟谷地的众多民族则以高原农业为主。他们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创造了河湟谷地灿烂的文明。对许多民族而言,哪怕是一个 普通的生活细节或者行为方式,也常常包 着不为人注意的标记和色彩,印染着历史深处的某种底色。譬如白色回族帽,它突出了回族服饰中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一个醒目的标志,一种简约的象征。

第四章 “土族服饰”介绍了“彩虹之乡”、“‘扭达’的传奇故事”、“唱不尽服饰美”、“吉祥留‘阿扬’”等内容。也许是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抑或出于对黄河母亲的感恩,富有智慧的土族阿姑们将彩虹的标记镶嵌在自己的衣装上,将彩虹的意象融汇于精致的刺绣图案上,她们也因此被称为“穿彩虹花袖衫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服饰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渔,郑云峰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93906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