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内容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这本《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是《星云大师谈幸福》和《星云大师谈智慧》的合集。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如何智慧的生活,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星云大师编著的《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告诉我们:

教育孩子、领导属下、与人沟通,乃至种植花草都是生存之道,鼓励、赞美、柔软的爱语与对待,将影响对方是成功或失败、乐观或悲观、茁壮或枯萎。

懂生存之道的人,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懂得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有智慧的人,凡事往大处着眼,并能识大体,不会为了私事而和人计较,自然能够受人尊敬。有智慧的人,愈是紧急的时候,愈能镇静沉着;唯有在镇静中,才能想出应付事变的方法。

智慧乃靠先天的禀赋及后天的努力,两者相较,后天的努力远较先天的力量大。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必懂韬光养晦,必懂内敛含蓄,所谓“大智若愚”是也。

智慧就是财富,一个人的劳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于内心的智慧;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人生才会活得充实、快乐。

目录

出版说明

星云大师略传

自序幸福境界

成功与智慧

 人生的能源/003

 再创生机/004

 忍的智慧/005

 培养勇气/006

 有容乃大/007

 全力以赴/008

 骄慢与傲骨/009

 念念分明/010

 本性能改/011

 人脉与实力/012

 心能转境/013

 工作换跑道/014

 怨谤随人/015

 称职的主管/016

 用人之道/017

 领导与服从/018

 建立“人相”/019

 照顾脚下/020

 我只有挨家挨户/021

 灵巧的人/022

 琢磨琢磨/024

 荣耀与成就/025

 休息力/026

 你要做哪种人/027

慈悲生智慧

 严与爱的教育/033

 慈悲可贵/034

 三个大哉问/035

 将心比心/036

 增智慧远恐惧/037

 阳光与和风/038

 识大体/039

 举重若轻/040

 过河的瞎子/041

 行善应及时/042

 愚痴最可怕/043

 爱与惜/045

 不倒翁哲学/046

 登山,征服自己/047

 闻思修,得智慧/048

 听话与闻法/049

 良心与妄语/050

 良言爱语三春暖/051

 法的胜利/052

大师智慧法语

 大地山河在说法/057

 心灵钟声/059

 力量的来源/060

 不贪才是宝/061

 山水人生/063

 加持的真义/064

 静心与思维/065

 思想·禅·悟/066

 真空妙有/068

 朋友与知音/070

 公是公非/072

 绝不姑息歪理/074

 螃蟹行为/076

 把握时间/077

 四种人生/079

 命运,就在脸上/080

 人生的棋盘/082

 身心安顿/083

 旅人与过客/084

听故事,开智慧

 鸿雁与蝙蝠/089

 生死操之在己/090

 乐观与悲观/091

 真假的颠倒/092

 正见的重要/093

 可怜的众生/094

 器官移植/095

 吃饭文化/096

 邪不能胜正/097

 小的有用/098

 文字罪/099

 中国字的奇妙/100

 礼敬僧众/101

 真正的财富/102

 缺点也能善用/103

 杯子满了吗?/104

 马马虎虎/105

 刮“我们的”胡子/106

 推诿无益/107

 准备的重要/108

 名医扁鹊/109

 有功何需居/110

 禅师的智慧/111

 内外一如/112

 低姿态处世哲学/113

 画家的异想/114

 我也是第一/115

 丘吉尔的智慧/116

 机智对话/117

 做白日梦/118

 自信不是自负/119

 向传统挑战的勇者/120

 船夫与哲学家/121

 做最适当的事/122

 生存之道/123

 处境不同/124

 好马要吃草/125

 错误的推论/126

 生于忧患/127

 杀亦有道/128

 为官之要/129

 知人之明/130

 一点即透/132

 惟恐属下不如己/133

 互尊互重/134

 孝顺要趁早/135

智慧珠玑

 励志/139

 信仰/144

 读书/148

 修身/151

做幸福人

 想法改变人生/165

 一样米养百种人/166

 心甘情愿,一定快乐/168

 好好做自己/170

 谁第一名/171

 丰裕之后的省思/172

 能忙能闲皆是福/174

 眼睛以睡眠为食/176

 礼貌与人缘/177

 独处的幸福/179

 放风筝的体悟/181

 有书真富贵/182

 “半人”与“非人”/183

 反观自己/184

 大家尊重/186

 立志做喜鹊/187

 有用的人/188

 人际沟通法门/190

 人情世故/191

 不做旁观者/192

 留些余地/193

 分一杯羹/194

 小兵也可立大功/195

 放下身段/197

 一切总会过去/199

 名枷利锁/200

 搬开石头/201

人生三昧

 人生之路/205

 身心安住/206

 解脱自在/208

 拥有与享有/209

 感恩最美/211

 马拉松竞赛/212

 停·听·看/213

 淡中有味/214

 四季人生/215

 欣赏缺陷美/216

 莫护短/217

 婚姻幸福之道/218

 快乐空巢期/219

 欢度老年生活/220

 做老来子/221

 人命无常/222

 人体四大/223

 追求圆满/225

 生命如水/226

幸福配方

 心药方/231

 提升心灵之美/234

 不求神通/235

 以退为进/237

 观自在/240

 眼不见为净/242

 欲乐与法乐/244

 离苦得乐/247

 心发愿成/249

 耕耘心田/250

 培养器量/251

 开启心牢之钥/253

 心念如种子/254

 养身与养性/255

 积极护生/256

 幸福观/257

 了解平等/258

 虚荣毫无价值/259

 幸福的真谛/260

欢喜修行

 生活中修行/265

 欢喜与忧烦/266

 创造欢喜,给人欢喜/268

 见贤思齐/269

 降魔/270

 实现理想/271

 无量寿/273

 自我克制/275

 逆增上缘/276

 幽默,才有禅味/278

 八十楼的人生/279

 各有各的爸爸/281

 观照法门/283

 信仰的层次/285

 反省十二问/286

 随缘修行/288

 六根清净方为道/290

善缘福报

 点滴因缘/295

 随缘自在/296

 布施种福田/297

 佛也要结善缘/299

 量有而用/300

 一句话的影响/301

 奇妙的缘/302

 空欢喜/304

 要独立,不要孤僻/305

 酸葡萄变甜葡萄/306

 追因究果/307

 吉凶谁定?/310

 有漏世间/311

 基因即业力/313

 远祸求福/315

 “熏习”的力量/317

 去除习气/318

 生死之间/319

 生命字典/321

试读章节

登山,征服自己

有人问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籍希拉瑞爵士:“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说:“怎样克服心理障碍,阻止自己放弃尝试的念头。因为我要征服的,不是山,而是自己。”

征服自己不容易,例如,你有执著,你能征服自己的执著吗?你有私心,你能征服自己的私心吗?你有欲望,你能征服自己的欲望吗?你有烦恼,你能征服自己的烦恼吗?甚至,衰老来了,疾病来了,死亡来了,能一一征服吗?

征服别人,有时候用金钱、用武力、用美色、用人情就可以征服。但是,我们能以这些来征服别人,别人也能以这些来征服我们。所以,真正能征服别人的是慈悲、是道德、是大公、是感动,别人对你心悦诚服了,也就被你征服了。

喜欢冒险登山,不一定非要一次又一次征服世上有形的高山,也该征服自己内心贡高我慢的高山。如果能以同样的时间、金钱、毅力,去登学问之山,登爱心之山,一样能创造出对人间、对世界的贡献。

登山,不是去征服山,而是征服自己。登山要经过多少的辛苦,甚至拿生命去换取成功,为什么不拿生命来登人格高山、道德高山、慈悲之山、智慧之山,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登山喔!

闻思修,得智慧

佛教鼓励人要听闻、要思维、要修行;以闻思修,才能入三摩地!

“闻”是听闻,别人讲话,你谛听了吗?你全听了吗?假如听了偏颇的言辞,你会从另外的渠道再兼听吗?

菩萨修二十五圆通,耳根圆通是一个重要的修行;佛法重在多闻熏习,听闻比眼看还重要。太远的东西看不到,太远的声音可以听得到;过去的事情可以听别人讲,但是已经看不到原来的样子;隔壁的人讲话看不到,但是可以听得到。

其实,学习听闻要善听,要会听,所谓“只掌之声”;你能听到“无声之声”,那就是闻所成慧了。

所谓“思所成慧”,就是要正思、善思、净思、细思;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世界上有财富的人,很可贵;但是有思想的人,不但可贵,而且更值得尊敬。

世间的哲学家,解释了多少宇宙的问题,都是靠他的思想;多少科学发明,也都是科学家经过思想、实验所成;多少的文学家,文辞幽美,思虑周全,也是思想的结果。我们如果能够经常思维、反省、内观,就会思所成慧了。

所谓“修所成慧”;修,就是行持,就是实践。修,有苦修、乐修、真修、内修、共修、自修。衣服破了,要修补才能再穿;房子坏了,要修理才能居住;身心坏了,当然也要修补,才好使用。

万里的路程,只要你起步,何患不能到达?千里的事业,只要你去实践,何患不能成功?修行,能做好人;修心,能够成佛。只要有修,必然有证,这就是修所成慧了。

闻、思、修,照着这个方法做,一定有成果。

听话与闻法

“师父!我最听您的话。”这是徒众最常对我讲的。我想:我没有“话”,大家就要听我的话,若我有话,那就不会听了。

佛陀端坐在大雄宝殿上,从不说话,所以大家恭敬他,礼拜他;假如佛陀说话,就不一定有人恭敬他,礼拜他了。

人,年轻时听老师讲话,总觉得“话不入耳”,听老年人讲话,总觉得“唠叨不休”,听闻宗教教义“以不懂为好”,听劝善之言,总觉得这些话“与己无关”。这就是不会听话。  听话闻法,必须“如器受于水”,不可以把水盆覆盖起来,意即一个人如果心存贡高我慢,则智语慧言就难以进入心中;如果心中有了先人为主的偏见、邪见,就像盆中有了杂质,即使再纯净的法水也会被污染;如果心中如水盆有漏,即使天降甘露,也会流失。

不会听话又如“种子植于地”。土地太坚硬,种子不能萌芽;田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即使发芽也难以成长茁壮;如果暴露在土表上,种子容易被鸟雀所吃,更是没有机会开花结果。

所以听话的艺术必须具有四点:第一、善听:就是要会听话,甚至所听到的话,都能往好处想。第二、兼听: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听话要能两面皆听,才不会失去客观、公允。第三、谛听:就是要用心听、注意听,听后还要用心思维、记忆。第四、全听:听话不能只听一部分,更不能只听正面,不听反面;只听好话,不听坏话,要能全听才能周全,才不会误事。

良心与妄语

话,应该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不实的话,说了以后是“妄语”,真实的话不说,也是“妄语”。

有一个杀人犯,虽然逃过法律的制裁,但眼看着有人因他的脱罪遭受冤判,实在逃不过良心的苛责,只好找牧师告解。牧师在谨守不得将信徒所告解的话诉诸他人的规定下,找其他的牧师告解,以求心安。接受告解的第二个牧师也有相同的困境,只得再找第三个牧师告解。直到被冤枉的代罪犯人临刑前,他对前来主持仪式的牧师喊冤。牧师说:我知道你是被冤枉的,甚至全国的牧师也都知道你是无辜的,但是我们实在不能替你申冤啊!

“有话当说”是智者,是勇者;“有话当说而不说”,是愚者,是懦者。古时忠肝义胆的大臣,对皇帝冒颜直谏,皇帝要砍他的头,他说:“让微臣把话说完,再砍头不迟!”这种牺牲生命也不受动摇的精神多么可贵啊!

良言爱语三春暧

爱语,是关怀的语言,是爱护的语言!世间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一句话,能表达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友好,对人有帮助,能够助成别人的信心、善行,就是爱语。

谏言是一种智慧的告白,是一种远见的说明,是利害得失的分析,是忠诚的直言。但是,谏言的前提是要令人能堪受,不堪受不能达到目的,不但无济于事,反而适得其反。

佛陀在谴责人时,他的词汇用语,例如:“你不知道断愧”,“你不知道苦恼”,“你不知道慈悲”,“你是愚人”,“你是非人”,这就是他谴责的艺术。

责人要能令人堪受,要能让人家接受你的教训,才能达到目的。慈悲、善意、赞美、诚恳,是谴责中最高的艺术。

谴责的话不说破,意在言外,弦外之音,点到为止,也是谴责的艺术。

懂得自我调侃的人,必然都是很有智慧、很有修养、很有同情心的人;一个居高位的人,有时候对部下无意的冒犯,能用自我调侃化解,也是一种慈悲。

一位将军做寿,宴请长官同僚。席中,一位侍卫官被安排为一位上将服务,因为太紧张,倒酒时不偏不倚的把整杯酒洒在上将全秃的头上,一时全场屏息,静待上将发怒骂人,不意上将却对侍卫官轻声说道:“你以为这种方法可以治疗我的秃头吗?如果有效的话,我早就自己施行了。”

P47-51

序言

幸福境界

2003年是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成功的一千二百五十周年,这个光照中日的伟绩,着实来之不易。公元七四三年,鉴真大师起行东渡,前往日本弘扬律宗,历经六次航行,直到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才顺利到达日本。其“为佛法也,何惜生命”的伟大宗教情操,使得日本文化与艺术全盘唐化,被称誉为“传灯大法师”。

在一般人看来,垂老高龄还如此艰险航行,最后竟至双目失明,这真是辛苦至极的人生。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人生。因为,他充分地拼搏过、激涌过,影响所及,生命的空间横越国界,生命的时间纵贯千年。

幸福,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从小到大,勤奋求学、成家立业、力争上游,莫不是为着幸福在孜孜石_乞石_乞、向上攀升。其实,幸福的境界,有多种层次。

如果,追求幸福如登山,从人生的山脚下往高处走,有朝一日富裕了,入口珍馐、一身锦绣、居有华厦、出入名车,这些属于物质范畴的享受,才只是第一层的幸福。

幸福必须连锁,因为人是群体的存在,再大的荣华富贵若只一人独尝,毫无滋味。所以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与外在互动,比如人际关系。拥有和乐的家庭、相契的知己、上下融洽的工作发挥、不断学习与付出的环境,才能真正在人际网络里构筑幸福的基地。有的人固守自身,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不愿让生命与大地众生共同活跃,这就宛若一滩不动之水,终将腐臭。

当然,向外的联系尚且不足,向内找寻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开发自我的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信仰心等等的无穷宝藏。生活的修行其实就在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里。也许粗茶淡饭,仍觉别有滋味;也许衣着朴素,也轻安自在,小屋恬适,安步当车,这修行的欢喜,是幸福的更高层次。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观照境界,观照人事,我心自在,一切自在。“观自在”是菩萨名号,“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名号,修得佛眼来观世间,就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人,躯体有生有灭,但生命期期无限;如果我们能把精神、智慧、贡献,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不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吗?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积福德,连接到来世而得福报,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02040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