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中下)(精)/吕思勉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中下)(精)》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个大集,乃后人根据其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内容博大、论述严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通史性学术专著。曾有部分编辑成书。由于历史的原因,已刊订的札记(除《燕石札记》)外,都有程度不同的删节。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目录 甲帙先秦 〔一〕盘古考 〔二〕古史时地略说上 〔三〕古史时地略说下 〔四〕纬书之三皇说 〔五〕儒家之三皇五帝说 〔六〕伏羲考 〔七〕华胥氏 〔八〕有巢燧人考 〔九〕神农与炎帝、大庭 〔一〇〕炎黄之争考 〔一一〕少昊考 〔一二〕女娲与共工 〔一三〕帝尧居陶 〔一四〕囚尧城辨 〔一五〕丹朱傲辨 〔一六〕禅让说平议 〔一七〕共工、禹治水 〔一八〕唐虞之际二十有二人 〔一九〕唐、虞、夏都邑一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 〔二一〕唐、虞、夏都邑三 〔二二〕唐、虞、夏都邑四 〔二三〕夏都考 〔二四〕有扈考*** 〔二五〕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二六〕越之姓* 〔二七〕匈奴为夏后氏苗裔 〔二八〕说商 〔二九〕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考 〔三〇〕释亳 〔三一〕汤弱密须氏 〔三二〕论汤放桀地域考 〔三三〕汤冢 〔三四〕伊尹生于空桑 〔三五〕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解 〔三六〕盘庚五迁 〔三七〕殷兄弟相及 〔三八〕周先世世系 〔三九〕公刘 〔四〇〕毕郢 〔四一〕三恪解 〔四二〕武成取二三策 〔四三〕太公为西方人 〔四四〕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四五〕卫伯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中下)(精)/吕思勉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46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7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28 |
出版时间 | 2020-03-01 |
首版时间 | 2020-03-01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94 |
CIP核字 | 2020022301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4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6 |
宽 | 152 |
高 | 8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