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广义》作为中国校雠学扛鼎之作,有极大的实用和参考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强调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是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研究的高水平著作。
本书为《校雠广义》的版本编,主要介绍了版本学的名称与功能、文献载体、纸书的装式、雕印本的品类、雕印本的鉴定、非雕印本的区分与鉴定等八部分内容。
图书 | 校雠广义(版本编修订本)(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校雠广义》作为中国校雠学扛鼎之作,有极大的实用和参考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强调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是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研究的高水平著作。 本书为《校雠广义》的版本编,主要介绍了版本学的名称与功能、文献载体、纸书的装式、雕印本的品类、雕印本的鉴定、非雕印本的区分与鉴定等八部分内容。 目录 校雠广义叙录 第一章 版本学的名称与功用 第一节 版本与版本学 第二节 版本学的功用 第二章 文献载体 第一节 甲骨 第二节 金石 第三节 竹木 第四节 帛 第五节 纸 第三章 纸书的装式 第一节 卷轴装 第二节 旋风装 第三节 经摺装与梵夹装 第四节 蝴蝶装与包背装 第五节 才装 第四章 雕印本的品类 第一节 按时代区分 一 唐本 二 五代本 三 宋本 四 辽、金、元本 五 明本 六 清本 第二节 按地域区分 一 浙本 二 蜀本 三 建本 四 平水本 第三节 按刻书单位区分 一 官刻本 二 家刻本 三 坊刻本 第四节 按形式区分 一 巾箱本(袖珍本) 二 大字本、中字本、小字本 三 写刻本 四 朱印本、蓝印本 五 朱墨本、套印本 六 插图本 七 两节版、三节版 第五节 按刻印情况区分 一 祖本(原刻本) 二 修补本、递修本(三朝本)、邋遢本(大花脸本) 三 翻刻本(重刻本)、影刻本(覆刻本) 四 百衲本(配本) 五 丛书本 六 初印本、後印本 七 节本 第六节 按流通情况区分 一 通行本 二 旧刻本 三 残本、焦尾本 四 校本、批本、过录本 五 善本、珍本、孤本 第五章 雕印本的鉴定 第一节 牌记 第二节 刻工 第三节 讳字 第四节 版式 一 边栏 二 行款 三 书口 第五节 纸墨 第六节 字体 第七节 原书序跋 第八节 内容 一 据书名例 二 据卷数例 三 据目录例 四 据人名例 五 据地名例 六 据年代例 七 据官名例 八 据体例例 九 据史实例 十 据科研价值例 第九节 题识与藏印 第十节 着录情况 第十一节 别本比勘 第十二节 综合考辨 第六章 非雕印本的区分与鉴定 第一节 稿本 第二节 钞本 第三节 活字本 一 泥活字本 二 磁活字本 三 木活字本 四 铜活字本 五 锡活字本 六 铅活字本 七 活字本之鉴定 第四节 影印本 第七章 版本的变异与传承 第一节 版本的变异 一 内容增损 二 篇卷分合 三 文字差异 第二节 版本的传承 第八章 对版本的记录和研究 第一节 目录着录 第二节 书影留真 第三节 行格表、刻工表 第四节 题跋 第五节 日记、书信、札记、论文 参考书目举要 附录 杨凤苞与许青士书注 庞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校雠广义(版本编修订本)(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千帆//徐有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07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20-03-01 |
首版时间 | 2020-03-01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54 |
CIP核字 | 2019186548 |
中图分类号 | G25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