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橡树湾/曹文轩作品/名师带你读
内容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小学、初中统一语文教材主编之一。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细米》《大王书》《穿堂风》《蝙蝠香》《萤王》《草鞋湾》《疯狗浪》《蜻蜓眼》,以及“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丁丁当”系列、“萌萌鸟”系列、“笨笨驴”系列等。创作并出版绘本《远方》《飞翔的鸟窝》《羽毛》《柏林上空的伞》《烟》等五十余种。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百余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希腊、日、韩、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阿拉伯、波斯等语种。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等重要奖项五十余种。2016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1月获“影响世界华人奖”。
后记
到写《后记》的时候,也就离这本书与少年读者见面
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本名为《橡树湾》的书,是曹文轩
先生长篇小说《大王书》的节选,以及一些短篇小说、散
文的精选集。既然作为选集,或许就不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但却可以看到最为精髓的内容。
“三年又三年”——我和另外几位导读本的老师时常
这样说。我已经记不起到底是哪天接到这样的安排来写这
本导读的书了,只是依稀记得曾经的一段时间,几乎将曹
文轩先生当时的所有作品都阅读了一遍,曾经固执般“自
我闭关”七天书写每个部分的导读,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
的时候,那年的“国庆黄金假期”也结束了。记不清了那
是哪一年,只是觉得是比较早的时间了。会不会对于曹文
轩先生作品的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改变呢7编辑也希
望我再仔细审视当时写就的导读,看是否符合现在的想法
。可当我再次打开文稿,再次品味,却发现对于这些作品
,感觉仍然是一样的!是我对于文学作品的感知力随着岁
月的推移没有增长,还是这样的作品就是只能如此7我想,
或许都有些吧,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
力”吧!作为经典,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产生较大的
变化的!我想,曹文轩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会有如此之魅力
,即便读者不断地更新换代着,却始终保持着“新鲜”的
味道,给不同的读者产生着同样的影响,让不同年龄阶段
甚至有较大年龄跨度的读者群在其人生同一个阶段时都产
生同样的喜欢,这就是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可以称为“经典
”的原因之一吧。
我看过很多不同的幻想小说,也曾经“追逐”过不同
的网络“穿越”类小说,甚至在某个角度,我可以算是这
类小说最早的一批读者;我也研究过不少幻想小说,上过
这样类型的班级读书会的课,也启发过不少孩子去创作幻
想小说,我的学生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少年作家。可我仍然
觉得曹文轩先生的这套《大王书》是真正的经典!不仅仅
是内容的玄幻,更主要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一贯凄美语境之
外的天马行空。
我总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也不能很好解读曹文轩先
生的作品的。我也觉得不能让我的文字过多地影响小读者
的阅读视角,我总是会在每部分的导读结束时留下那么一
点点地方给读这本书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其实已经不再
是曹文轩先生的书,也不再是我的导读本,其实它就是你
自己的书!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点点
滴滴写一写、画一画,让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书。
这本书,感谢的人很多:感谢曹文轩先生同意我如此
“解构”。但最重要的其实是感谢读者你,能允许我絮絮
叨叨了这么多话,更感谢你还有兴趣来看这篇<后记>。
李祖文
目录
短篇小说
单元导读
风哥哥
枪魅
马戏团
蔷薇谷
长篇小说
单元导读
歌王
橡树湾
散文
单元导读

群乞
影子

因水而生
阅读活动单
后记
精彩页
风哥哥
哥哥最终还是闭上了眼睛。
那是在春天的一个黄昏,一群白色的鸟纷纷落在田野上。
那年,我七岁。
下葬回家,田野上刮起一阵小旋风。
妈妈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望着天空说:“其实,你哥哥只是变成了风。”
我上学去了。
刚出家门,就觉得有一股轻风环绕在我四周。
它掀了掀我的衣角,随后,又很柔和地吹拂着我的头发。我分明觉得那是哥哥的手——哥哥最喜欢的一个动作,就是把他的手插进我乱糟糟的头发里。
放学了,我刚走出教室,很快那股轻风就又环绕在我四周。
它掀了掀我的衣角,随后,又很柔和地吹拂着我的头发。
我们一路往家走。
那天,四周没有一丝风,但我们走过时,树上的花,地上的花,都被吹得乱飞,像是满天花雨。
从那以后,我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风在我身边流动。
我抱着妈妈的胳膊,望着天空说:“其实,哥哥只是变成了风。”
妈妈抚摸着我的面颊笑了,眼睛里却闪着泪花。
春天,我坐在草地上。
风哥哥先是在草梢上轻盈地走动,不久,它让我看到了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草舞:
一直蔓延到天边的草,摇摆着、起伏着、涌动着,大大小小的绿色旋涡,迷人地旋转在天空下……
秋天,我们去了树林。
风哥哥先是像一阵轻烟升腾到天空,然后在树梢上滚动着。随后,它在林间猛烈地鼓动着、翻滚着、摇晃着、冲撞着大树。好大一片树林,不一会儿就落叶纷纷。
我敢说,这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有这么一场辉煌的落叶了!
哥哥活着时,还是一个坏男孩,风哥哥依然是这样。
那天,我从高高的桥上跳水,当身体猛地穿过河水时,小裤衩被水流一下给捋去了。等我冒出水面时,它已不知去向。
一个大人正在河里游泳,我趁他不注意,爬上了岸,悄悄穿上了他的上衣:哈!又大又长,把我的小屁股完完全全遮挡住了!
我大摇大摆地往家走去。
前面走过来几个叽叽喳喳的小女孩。
我有点儿害臊,却在这时,一阵大风忽地从我的裤裆里猛然吹起,直把我身上的大褂子高高地掀到了我的胳肢窝下。
几个小女孩瞪大眼睛,一齐尖叫,四下里跑散了。
风哥哥和我形影不离。
我坐在门前的大树下看书,风哥哥好像知道我看到了哪儿,一页看完,根本不用我动手,轻风就会吹起,掀开新的一页。
我只管往下看就是了,风哥哥会一页一页帮我掀书的。
——好自在啊!
那天,我因追赶一只野鸭迷失在了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
无论我往哪个方向走,都只是层层叠叠的芦苇。
我一边哭着,一边用手拨开芦苇,一边在呼唤着:“哥哥!哥哥!……”
远处,一股风从芦苇梢头唰唰唰地卷了过来。
等我慢慢安静下来,风哥哥在大芦荡里神奇地吹开了一条通道。
芦苇像大河里的水被哗哗分到了两边。
我沿着这条长长的通道,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大芦荡。
那时,西边的天空,正被半轮红日烧得红彤彤的。
这学期快结束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我们当地的那种帆船比赛。
这天,阳光灿烂,大河上风平浪静。
参加比赛的人,都很失望:在这种无风的天气里,只能摇橹或划桨让船行进了。
我的嘴角却挂着笑容。
比赛开始了,我高高地扯起了风帆。
我在心里说:现在,你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好好瞧瞧,风马上就要来啦,并且只吹我的帆!
可是,我等了好久好久,也没有等到一丝风。
我的船,空有一面大帆,很滑稽地停在大河上。
大河里的水,简直是一河糨糊。
那些船,都放弃了帆而改用早准备好的桨或橹。船行驶得虽然有点儿慢,但毕竟还是在往前行进。
而我呢,根本就没有准备桨和橹。
不久,有几只船到达了终点。
我仰望着那叶白帆,眼泪挂在眼角……
当所有的船都到达了终点,当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和我的船,当听到此起彼伏的嘲笑声时,我丢弃了这只船,一头扎进水中……P5-8
导语
橡树湾,是熄军阻击茫军攻克银山的地方,这里会是怎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呢?橡树湾之战,要在茫军作战史上也注定要在熄军作战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战役,是一场关于时间的战役。
本书精选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幻想小说《橡树湾》,配以若干散文和短篇小说。
序言
也许是天意,这些年我不知不觉之中参与了中小学的
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事业,说“深度介入”,大概也不
算过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大
学老师屈指可数,而我是其中一个。天意即美意。这些年
,我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我觉得我在事业上有了一种新
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我愿意去尝试的。这一事业,很切
合我的心情,而我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本不是
用在此处的,但现在发现,它们用在此处非常给力,其效
果出人意料,我有种终于找到一个用武之地的感觉。无论
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语文教材:语文读本的编写,还是参与
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研讨,也无论是参与“
新课标”的审议,还是听中小学语文老师的讲课而后由我
来评课,我都觉得这个地方本就是我要来的一个地方。在
这个地方,我发现一切都变得实在起来,一切都变得很有
价值。我很为我能涉足这个领域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而
感到全身心的快乐。
天长日久,我结识了这个领域的一些精英分子——我
将结识他们看成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名师带你读·曹
文轩作品”是我们之间的一次合作,我为能有这样的合作
而在心中对他们充满感激。
这些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语文老师纷纷用我的作品
作为各种名目语文教学的文本,还有一些学校的老师将我
的作品改编为剧本让孩子们演出。近两年,我在出席有关
他们的各种各样的会议时,往往都要对他们说同样的话:
“《草房子》已三百次印刷,晚于《草房子》六年出版的
《青铜葵花》,也已接近两百次印刷,我的其他所有作品
几乎都有很大的发行量。这些书究竟哪里去了?被孩子们
买去了。可是,是谁让他们买去的呢?是你们——中小学
的语文老师们。你们对于我而言,是有恩之人。我愿意在
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出现在你们面前。”我深知,受到中小
学语文老师们青睐的作家作品并没有很多。他们有他们的
标准,他们有他们的眼光。他们的选择甚至是苛刻的。他
们会用课堂去检验他们所选择的作品。这是一种最令人信
服的检验。我为我的作品能被他们和他们的听众们认可而
感到自豪。当我一次又一次听他们向孩子们讲解我的作品
而孩子们总有非常热烈的反应时,我总有被奖赏的感觉。
我很在意他们的认可,甚至超出我在意一项文学奖励。现
在,他们又一次选择了我。“名师带你读·曹文轩作品”
系列,无疑是我众多著作中非常珍贵的著作。准确地说,
这是他们的著作,我是被解读的。我的文字还是那些文字
,但经他们解读之后,这些文字却又一次焕发了青春。是
他们成全了我的文字。他们是华语圈顶级的语文教育与语
文教学的名师。被他们解读,是一种荣耀、一种幸福。
一年中,我可能要听许多堂他们的语文观摩课。我曾
经说过,听他们的课,你才懂得什么叫“讲课的艺术”。
那些课非常考究,非常精致。我是一个从事文学研究与文
学批评的人,我本以为,我们这些专业出身的人就是文学
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全部。但我在他们的课堂上发现:在中
小学,有着另一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队伍。而他们的
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是另一种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这种
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不只是对我们所从事的文学研究与
文学批评的补充,甚至还是一种矫正。
当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往往只是拿文本说事,
心思并不在文本而在涌动于心头的理论上时,他们的目光
却由始至终都落在文本之上。他们的话题来自文本,目的
只有一个:解读文本。无论纵横,无论大小,说的就是文
本。这样的解读,也许才是最切近文本的。他们的解读,
部分话题是与我们行当里的话题重叠的,但也有许多话题
是他们独特的。作为语文老师,他们更喜欢从语文的角度
去解读文本。他们会对文本的修辞、篇章结构、字词运用
更感兴趣。细读,几乎是他们的阅读习惯,而这个习惯是
因为他们的职业而养成的。他们不是文学批评家,他们只
是扮演一个引导读者如何欣赏作品的角色。他们犹如一个
解说员面对一件艺术品,不住地向那些观众指点着这艺术
品的种种妙处。还有,在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解读儿童
文学作品时,我们两者不同的是,我们心中只有那些文学
的问题,而他们心中却始终有个阅读对象——孩子。他们
无论说什么,都是说给孩子们听的。这就自然形成了他们
特有的解读作品的文体——贴近儿童,言语虽浅,循循善
诱,平易近人。所有这些特点,在这套书中都有体现。
我喜欢这样被解读。
谢谢他们,谢谢出版这套书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幻想小说《橡树湾》的精彩章节为主干,配以若干散文《荷》《因水而生》和短篇小说《风哥哥》《蔷薇谷》等,构成三个单元,由具有影响力的中小学语文一线名师进行赏析和阅读指导,并附相关作品的学习单,更适合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使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橡树湾/曹文轩作品/名师带你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718808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8
CIP核字 2020043128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曹文轩作品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