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生活记忆(第三版)
内容
亮点展示

090a79e59300436e.jpg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物质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有些变化和进步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却已是天翻地覆。细细回味近70年,真实记录这种变化和进步,写作难度非常大,主要源于变化之巨、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无从下手。

  我们选择“以小见大”的手法,结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立足轻工,专注轻工”的出版理念,聚焦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些微小事,通过梳理各个年代普通百姓的记忆,来再现新中国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过程,展现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对百姓生活的巨大进步。

  我们确定“立足生活”的基本写作点,充分选取70年中和百姓生活相关的小事,通俗再现各个年代的生活现状和时代特征,通过人们记忆中的一些关键词,更好地呈现那个时代民生往事。《中国生活记忆》通过着力于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点滴进步,彰显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单独成篇,掀开了中国生活变化的大幕。接着将时光按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新时代,依次展开,每个年代大致按照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呈现。对于某类跨度很小的生活事件,就相对集中在一个年代叙述,从而避免支离破碎。

  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20世纪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20世纪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20世纪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20世纪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和超市,新千年的“肚兜”、唐装、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单独二孩”,,以及新时代的“共享单车”“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往生活的记忆,真切感受新中国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平凡的历程。

  同时,我们与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它们把与生活相关的原始的档案和图片资料授权我们使用,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还原了历史的原貌。我们希望通过这本图文并茂的图书,原汁原味地呈现变化的轨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给中国共产党,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内容简介

本书从百姓民生切入,以小见大,通过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化,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变迁。全书按照年代顺序,聚焦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那些留存在老百姓记忆深处,最能拨动人心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往事,诸如五六十年代的粮票、赤脚医生,七八十年代的的确良、三大件,九十年代的松糕鞋、贺岁片,新时代的高铁、共享经济、全面小康……正是通过这些百姓民生的细节变化,展现出我党70年来以人为本,扎实、稳健的发展理念,以及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本书还相应地收录了大量北京市档案馆和普通百姓珍藏的老照片,图文并茂地讲述身边的记忆,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是一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共和国70年辉煌成就的全新读本。

作者简介

 钱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先后任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海南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上海青年报执行副总编辑、上海天天新报社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编辑。

目录

  写在前面 

中国生活记忆之1949年 

一张白纸 百废待兴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中山装取代了西装 

女特务王曼丽穿的是“列宁装” 

年轻姑娘爱上工装裤 

“布拉吉”:舞会的灵魂 

“九二米”和“八一面” 

粮票发行:中国进入“票证时代” 

户口簿:一张纸筑起的城乡高墙 

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 

曹杨新村:新中国的人民新村 

“大杂院”“排子房”:解决城市住房困难 

“挑水师傅”和“自来水站”:城市居民用水的解决方案 

有轨电车 

“周末舞会”:城市人的潮流生活方式 

温情脉脉的互助储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实施 

公共澡堂 

四联美发店:调上海理发师组团进京开店 

土改“斗地主”:“周扒皮”源于小说《高玉宝》 

资本家工商业公私合营 

全民炼钢 

围剿麻雀 

广播体操:影响力堪比广场舞的流行运动 

扫盲运动 

三好学生 

第一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工资定级后梅兰芳只拿336元 

章后语 

中国生活记忆之60年代 

代食品运动 

特需供应 

浮肿病人补助鲜鱼 

蔬菜需要凭票限量供应 

雨伞和闹钟凭券供应 

高价商品政策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小裤脚 

军装:60年代的流行服饰,“狂不狂,看米黄” 

公交车上唱外国歌曲《宝贝》被喝止 

“红卫兵头”:60年代的潮流发型 

国务院规定不在国内销售口红 

筒子楼 

安化楼:中国早期的“酒店式公寓” 

蜂窝煤炉子 

“飞鸽”、“永久”接新娘 

北京地铁1号线:中国第一条地铁 

南京长江大桥 

“我们这里不收小账” 

十万个为什么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焦裕禄 

龙梅和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 

学习雷锋好榜样 

60年代的婚姻:提亲聘金是4元,聘礼是2斤糖 

“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记心中 

毛主席像章 

忠字舞 

红卫兵串联 

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次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 

“赤脚医生” 

“鸡屁股银行” 

赌烟标 

绣花与刻剪纸:女孩子们的娱乐消遣 

《小兵张嘎》带热了弹弓 

“斗鸡”:男孩子们的战斗 

章结语

中国生活记忆之70年代

“内有的确良” 

厚底鞋、喇叭裤:70年代的新潮服装 

皮尔·卡丹亮相北京 

防空洞:70年代的“地下城市” 

地震棚 

 “石库门” 

外滩:情侣们的天堂 

发往北京的可口可乐 

样板戏:8亿人8年的文化生活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日本电影《望乡》《人证》和《追捕》 

小人书:点燃了多少孩子的梦 

手抄《第二次握手》 

被指斥为“下流”的雕塑作品《猛士》 

70年代的聘礼:36条腿和“三转一响” 

上海货:70年代的国货品质 

参桂补酒:第一条电视广告 

恢复高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报名费只要5毛 

崇拜陈景润和神童小宁铂 

1978年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轰动美国 

小岗村大包干 

新闻联播 

刘兰芳和《岳飞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滚铁环和抽陀螺:70年代的国民玩具(一) 

跳房子、踢毽子和跳橡皮筋:70年代的国民玩具(二) 

丢手绢:勾起童年回忆的集体游戏 

街上飘来爆米香 

鸡毛换糖 

“皮皮鲁”和“阿童木”

章结语

中国生活记忆之80年代 

《庐山恋》张瑜换了43套服装 

《血凝》引发的名人效应:满大街“幸子衫”“光夫衫” 

红裙子正当红: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 

“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 

比基尼的首次亮相 

“美在花城”开选美先河 

“西服热”席卷全国:“中山装,再见”

假领子:讲的是个“面子” 

如果你继续穿牛仔裤,将被拒绝录取 

军大衣:中国人的保暖神器 

“五讲”“四美” 

“露美”:开在淮海路上的中国第一家美容院 

“人工乳房”手术需要300多元 

80年代的发型革命:“菜花头”和“波浪头” 

泰丰楼饭庄率先实行先消费后付款 

悦宾饭馆打卤面吃得外国记者两眼放光 

“如果我能在北京开马克西姆,那我也能在月亮上开马克西姆!”

义利快餐厅:音乐、西餐、轻曼的灯光 

肯德基和麦当劳 

走过咖啡屋 

麦乳精 

方便面:和你泡到永远 

贫嘴张大民 

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长城饭店只有窗外的尘土是中国货 

邓颖超支持“港澳探亲游” 

骑着摩托很“拉风” 

邓小平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卡式录音机带热“家庭舞会” 

风靡迪斯科 

卡拉OK“改变了亚洲的夜晚”

“黄金组合”王洁实、谢莉斯 

“靡靡之音”邓丽君 

崔健《一无所有》横空出世 

《我的中国心》和《冬天里的一把火》 

《少林寺》引发功夫热 

琼瑶热 

“朦胧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宋世雄解说“郎平扣球!再扣!再扣!”

经典之声:译制片的配音 

潘晓讨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张海迪 

李燕杰、曲啸的“心灵鸡汤” 

《庚申年》猴票开启集邮时代 

大西洋底来的蛤蟆镜 

手拿大哥大,腰别 BP机 

国内恢复黄金制品销售:老百姓可以买金首饰了 

80年代的抢购风潮:经济学老师抢购了100盒火柴 

电视村 

80年代的聘礼:“新三件”“海陆空” 

“度蜜月”和“旅行结婚” 

计划生育 

离婚自由:《婚姻法》规定感情破裂可以离婚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第三次浪潮》激情预言 

高加林与刘巧珍拨动了多少人的人生 

马中骐:学位证书编号为001号的博士 

“万元户” 

个体户:我自己就是单位 

疯狂的君子兰 

停薪留职 

“我们都下海吧” 

《跟我学》和英语角 

倒卖外汇券 

“托福”考试进入中国 

小霸王学习机 

夏时制:把时针向前拨快1小时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居民身份证 

章结语 

中国生活记忆之90年代

《公关小姐》带热“一步裙” 

服装专卖店 

健美裤 

文化衫上写着王朔语录 

休闲装最时兴 

郭富城那一头经典的中分 

“你眉毛粗了、你眼睛黑了……” 

“哈日”潮流 

“韩流”来临:WE ARE THE FUTURE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菜篮子工程” 

麻辣烫 

吃粤菜成为消费时尚 

自助餐让好多人“扶墙进,扶墙出” 

王海打假 

商品房兴起:“买房了吗”成问候语 

“黄虫”面的:开启北京出租车的历史 

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 

婚纱影楼:拍婚纱照是一种时髦的标志 

呼啦圈 

网吧和网瘾 

“小灵通”信号不是太好 

QQ和MSN 

双休日:中国开始每周五天工作制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出国游就去“新马泰” 

大片VS贺岁片 

没人肯租房给“亚当夏娃”性用品商店 

《子夜》中的股票交易所回来了 

“我们要公平,我们要股票” 

超市革命 

艰辛外来妹 

下岗 

华西村“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187

《文化苦旅》掀起散文热 

《还珠格格》 

《大话西游》 

章结语 

中国生活记忆之新千年 

APEC峰会捧红了唐装 

北有秀水街,南有襄阳路 

居住证 

“财产性收入”构建“橄榄形社会” 

“哈佛女孩”打动了望子成龙的父母 

谁动了我的奶酪 

新婚姻法 

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限塑令直指“白色污染” 

9亿农民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交“公粮” 

6124点位上的中国股民 

高铁:最高时速486.1公里 

“黄金周” 

提高个税起征点 

信用卡(支付宝、微信) 

看王治郅、姚明,看中国人的NBA 

WTO 

“史上最牛钉子户”:物权不得侵犯 

华为事件与新《劳动合同法》 

非典 

“鸟巢”盛宴 

 

中国生活记忆之新时代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微博和微信 

PM2.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虎苍蝇一起打 

新常态 

供给侧 

获得感 

脱贫攻坚战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莫言和屠呦呦 

舌尖上的中国 

微信红包 

互联网+ 

打车软件 

共享单车 

王者荣耀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新高考改革3+3 

《战狼2》 

芯片之痛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向着“中国梦”奋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生活记忆(第三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煜
译者
编者 钱跃//陈煜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425341
开本 16开
页数 351页
版次 3版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864
CIP核字 2019126085
中图分类号 D669-64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6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52:52